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濟南那些逝去的綜合體”系列第一部,往後還會將後面的幾部也發上來。

No.10

濟南天力廣場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項目名稱】濟南天力廣場

【規劃範圍】東起城頂街(飲虎池街),南至長春觀街,西南鄰清真北大寺,西至市中醫院,北到共青團路

【建設方案】南半部分建設回遷住宅樓;北半部分開發為高44層、約180米的超高層商務樓,以及6層的大型商場。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要說濟南老城區裡哪裡改造最困難?相信99%的濟南人會認為,回民小區當屬其中之一。然而,2016年9月,一個重磅消息砸向了全濟南市民:城頂街片區被列入了改造計劃!規劃建設成為集商業、辦公為一體的高端城市綜合體項目。更令人興奮的是,半年之後的2017年3月,消息再次升級,改造項目被命名為“濟南天力廣場”,將建設一棟180米超高層,與當時已建成的濟南第一高樓——綠地中心遙相呼應。

此消息一出,那可不得了。這意味著,煙霧繚繞的擼串聖地,即將一步跨越成為高端綜合體。只不過,這裡的舊城改造何其困難,喊了一年又一年,領導換了一屆又一屆,就算在前任書記拆違拆臨的風暴中,也沒能真正動其筋骨。果然,從此再無下文。

【最終歸宿】生死未卜,杳無音信。


No.9

水遊城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項目名稱】濟南鵬欣水遊城

【規劃範圍】緯十二路、經七路、緯八路、經四路合圍區域

【建設方案】總建築面積達125萬平方米,在緯十二路、經七路、緯九路、經六路合圍區域建設水遊城mall、180米超高層商務樓及100米高層酒店,在其他地塊建設多棟辦公、公寓、住宅樓及新天地、活動中心、幼兒園等配套設施。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在中國眾多商業綜合體品牌中,水遊城算是佔有一席之地。鵬欣集團在天津、南京等多個城市建設了水遊城,成為當地較為出名的大型商業綜合體。早在2011年,水遊城就傳出要進駐濟南,建設超大型的商業綜合體,而且位置十分特殊,在擁有百年曆史的商埠區,幾乎佔據了商埠區的整個西南部分。要知道,十二馬路(緯十二路)在老城區內是地位相當顯赫的商業街,而水遊城的到來,更將傳統商圈——華聯-西市場片區與當時新開業不久的和諧廣場緊密聯繫在一起,真正成為連片的大商業區。

鵬欣集團在水遊城的規劃初期,看上去還是挺有誠意。不僅請專業團隊製作了較為完善的設計方案,還將公司直接開在了經四緯九。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而槐蔭區這邊也是動作頻頻。2011-2015年這四年多的時間裡,槐蔭區多次與水遊城項目相關人員對接洽談,並將水遊城列入重點項目,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儘管經過了長時間大量接觸,項目並沒有進入實質動工的階段,甚至沒有拆除一棟居民樓,顯然拆遷問題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直到2015年,便再也沒有水遊城的確切消息傳出來了。

【最終歸宿】項目取消。


No.8

遠洋未來裡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項目名稱】遠洋未來裡

【規劃範圍】緯十二路、經七路、緯八路、經四路合圍區域

【建設方案】藉助遠洋集團高端居住產品的深厚積澱,打造高端商業的特色商住區,做到歷史、文化、藝術與現代商業氛圍的融合,成功打造濟南商業新地標。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2016年11月22日,槐蔭區與中國遠洋集團達成合作意向,對百年商埠區進行棚戶區改造,由中國遠洋集團、濟南市舊投、槐蔭區舊投三方正式簽訂協議,協議投資額高達260多億元。而改造的區域,正是原水遊城規劃區域,這宣佈了水遊城項目最終走向消亡,同時宣佈遠洋項目的新生。

說起遠洋未來裡,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如果提到遠洋集團的另一個品牌,一定如雷貫耳,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古裡(上圖就是成都太古裡的實景照片)。不過,濟南遠洋未來裡可能無法達到太古裡的高度,即便如此,借鑑了太古裡成功經驗的遠洋未來裡依然給人帶來了很大期望。

在此之後,槐蔭區也是多次與遠洋集團接觸,直到今年也進行過對接。然而三年已過,我們依然沒有看到任何實質性進展,甚至連規劃圖都沒有見過。我們只是期盼著,早已將重心轉移到西部新城的槐蔭區,能儘快把拆遷這個老大難問題給解決了吧。

【最終歸宿】生死未卜。


No.7

齊魯賓館商業綜合體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項目名稱】齊魯賓館商業綜合體

【規劃範圍】經十路以南,千佛山路以東

【建設方案】新建39層5A級高端寫字樓、21層五星級酒店及其6層裙房;改造原41層齊魯飯店為酒店式公寓及寫字間;新建6層山東旅遊用品購物中心、高端文化交易商場、休閒娛樂動感體驗館、各功能配套用房等;地下新建3層商業、車庫及配套用房等;同時進行廣場、綠化、景觀以及綜合管線等室外工程的建設;總建築面積為35萬平方米。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自從齊魯賓館二期爛尾、齊魯賓館破產之後,便由魯商集團接手,於2010年與希爾頓簽署協議,計劃對原二期超高層建築進行改造,並新建1棟超高層及多棟商業建築,希爾頓酒店入駐。

2011年,齊魯賓館老樓被爆破拆除,這座曾經的標誌性建築倒地之後,周圍便建起了數米高的圍擋,將地塊擋了個嚴嚴實實。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大部分濟南市民並不知道圍擋裡到底發生了些什麼,直到六七年前,有樓迷進入圍擋內探查,才發現原來已經把基坑挖完了!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在欣喜之餘,人們沒有想到,這本以為是改造的開始,卻反而成為了“結束”——自此再也沒有動作;曾經的合作伙伴希爾頓,也好像說了拜拜,一轉身入駐了領秀城。就算2017年曝出的驚豔效果圖,也只不過是這場熱切期待湮滅之後的餘瀾罷了。

終於,在2018年,有關部門作出解釋:根據新的規劃,由於原齊魯賓館用地用途將有重大調整,原設定的商業開發方案已不具備實施可能。該地塊已被收回,但下一步用途如何調整尚無最新消息。自此,塵埃落定。

【最終歸宿】項目取消。

說點私心的話,這是唯一一個取消了反而讓我感到欣慰的項目。考慮到明府城-千佛山軸線的景觀風貌,這裡並不適合建設超高層,有關部門可能也是基於這一點叫停了項目。如果未來真能如人們所願,在這裡建設一個對整體風貌更加友好的綜合體,或許才是它最好的歸宿吧。


No.6

北大時代綜合體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項目名稱】北大時代綜合體

【規劃範圍】東至歷黃路、西至順河高架路、北至二環北路、南至小清河北路

【建設方案】佔地面積2402畝,總建築面積約51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15億元。打造以北大系列教育為核心,集住宅、商業、公寓、寫字樓、五星級酒店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如今濟南先行區建設如火如荼,可是在框架拉開到黃河北以前,曾經有個“濱河新區”你還記得嗎?這個概念現在已經較少提及了。早在八九年前,濱河新區概念剛提出那會兒,它還是與東部新城、西部新城並駕齊驅的城市發展轄區,它濱的不是黃河,而是小清河,其最重要的核心片區,乃是當年被當做城市形象重點打造區域的北湖片區。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早在2010年3月5日,北大資源集團就與小清河投融資管理中心、天橋區政府達成項目用地意向協議;2011年8月4日,山東北大資源地產有限公司成為徐李片區12宗土地的唯一熟化投資人,這意味著徐李片區將由北大資源進行開發。徐李片區即位於北湖以北,是北湖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小清河北岸幾個地塊將成為北湖片區的重點形象展示區,更加重要的是,傳說中的天橋區新政務中心也將搬遷到這裡。

既然是形象展示區,必然要有重量級商業商務項目落在這裡。果然,在北大時代的規劃之中,就把超高層、大商業放在了顯赫的位置——圍繞新政務中心建設兩棟200米超高層地標、多棟超高層商務樓以及購物中心。

不過,隨著先行區建設序幕的拉開和城市框架的極度伸展,作為老城區節點的北湖片區的開發逐漸降溫,北大資源在賣出幾個住宅樓盤和幾棟商務樓之後,拿地的慾望也就不再那麼強烈。直到原先規劃超高層的地塊被恆大開發為濱河左岸,當年華麗的綜合體規劃終告流產。

【最終歸宿】部分商務商業綜合體取消。


No.5

綠地濱河國際城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項目名稱】綠地濱河國際城

【規劃範圍】東至津浦鐵路、西至無影山路路、北至二環北路、南至濼安路,主要在濟洛路兩側

【建設方案】是集商貿金融、五星級酒店、娛樂休閒、大型社區於一體的700萬平方米的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新城。其中將在濟洛路北口建設高達260米的雙子塔地標建築。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2011年底,綠地濱河國際城宣佈動工。這個號稱全市最大的綜合體項目,也是處於濱河新區的範圍裡。不過這個項目濱的不是小清河,而是黃河。

眾所周知,黃河濟南段是出了名的地上懸河,河床比地面高出好幾米,大壩更是比地面高12米。綠地看好濟洛路這個中軸線,又藉著濱河新區火熱的東風,要在濟洛路沿線打造豪華的商務軸線,更勁爆的是,要在黃河岸邊建設260米雙子塔,俯瞰黃河!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在此之前,從沒有人敢想過能在黃河邊上建新城。濟南人一提起黃河邊,那必然是“髒、亂、差、破、誰去住那啊”等等的詞往外蹦。而綠地反其道行之,偏要把黃河岸邊這個遭嫌棄的地方打造成高大上的城市風貌帶,同時也讓濟南人“南熱北冷”的觀念做一個翻天覆地的改變。

儘管願望如此美好,但實行起來可沒那麼容易。整個濼口片區,大片大片的棚戶區和城中村,人口密度很大,改造極其困難。而人們的觀念又如此難以改變,綠地的改造計劃步履維艱,開發了一期凡爾賽公館之後,也就再無新盤。

【最終歸宿】生死未卜,杳無音信。


No.4

中弘廣場(原啟德國際金融中心)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項目名稱】中弘廣場(原啟德國際金融中心)

【規劃範圍】南靠經十路,北接解放東路,東臨茂嶺三號路

【建設方案】中弘廣場擁有55萬方超大體量,由四座塔樓組成,其中主樓為高達316.93米的超高層建築,雙子塔高192.7米,並建有超過10萬平方米的大型購物中心,將成為CBD核心商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中弘廣場自誕生之始就備受矚目,那時的它還叫“啟德國際金融中心”。這個項目如此知名,不僅是因為它316.93米的高度超越綠地中心,新晉成為濟南第一高樓,更是因為它所處的位置。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當年CBD的設計並不是現在咱們看到的這一版,如果把現在這版稱作“五指山”版的話,當年那版就可以叫它“三劍客”版。上圖就是當年的規劃,經十路兩側成品字形分佈三座標誌性超高層建築,其中路北靠東的就是啟德(其餘兩座分別為現在的華潤中心和黃金國際廣場)。“三劍客”是CBD最高的建築,也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三座地標,使得啟德在當時CBD中的地位大約等同於現在的綠地IFC。更何況,啟德也曾經一度取得過IFC的頭銜呢。

啟德國際金融中心由世界級建築設計大師約翰·波特曼主創設計,最早的規劃並不是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而是下圖的設計——全玻璃幕牆,中間地塊4座高樓合圍,空間感十足。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不過,由於該設計不符合中軸線的商業規劃,整體動了大手術,“優化”成為現在這幅模樣。

該項目自2011年動工以後,很快便陷入了危機。項目的建設方山東啟德置業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正是濟南房地產圈的大鱷——大地,其老闆是濟南房地產的風雲人物張輝。相信大家對大地開發的大地銳城一定不陌生,違規加蓋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儘管“大地系”在濟南地房產圈內實力不俗,但支撐啟德如此龐大項目的運作,著實還差得遠,更別說同時還有其他幾個項目正在開發之中。為讓項目進行下去,張輝一直走在融資的道路上,雖然獲得了融資,但由於融資超出能力極限,最終導致“大地系”走向滅亡。

2014年2月20日,啟德國際金融中心被法院依法拍賣,北京一家公司以15.6億元竟得。這家北京公司,就是項目的新東家——中弘,而啟德國際金融中心也更名為“中弘廣場”。項目似乎迎來了曙光,而中弘的動作也確實給它打了一針興奮劑。在這之前,啟德只完成了最北邊的一座樓,中弘接手之後不久便恢復了施工,順利將192.7米的雙子塔建設封頂,300多米的主樓也完成了基坑施工。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然而,這個項目就像被下了魔咒一般,接手之後的中弘也深陷債務危機,並於2018年集中爆發。由於債務糾紛,中弘廣場的一部分股權被抵押,讓中弘廣場也牽扯其中。2018年底,中弘退市。2019年7月,中弘廣場被拍賣,遭到流拍。2019年9月,中弘廣場降價1億再次拍賣被中止,原因是山東中弘申請破產。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從華麗的出世,到拍賣,到接盤,到二次拍賣,到流拍,到三次拍賣,到破產,這跌宕起伏的經歷,足夠寫一本膾炙人口的小說了。然而對於項目本身而言,何時再迎來新生,恐怕是個長久的未知數了。

【最終歸宿】企業破產,期待重生。


No.3

綠地經四緯二400米超高層項目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項目名稱】綠地經四緯二400米超高層項目

【規劃範圍】經四緯二

【建設方案】總用地面積約250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60萬平方米,規劃打造高達400米的“山東第一高樓”。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2010年1月,位於普利街的濟南綠地中心(當時常被稱作“普利中心”)正式開工,這座300米的摩天大樓引起了全濟南的廣泛關注,但更振奮人心的,卻是來自於綠地300億一攬子投資項目中的另一個規劃:將要在經四緯二打造400米山東第一高樓!

要知道,在此之前,濟南第一高樓也不過是188米的明珠國際商務港,一個連200米都沒見過的城市,不僅一下子被提到了300米的高度,還要更上一個臺階,讓“濟南高度”突破400米大關!綠地這個世界上最多產超高層的開發商,果然給濟南帶來了驚喜連連。

而且,超高層項目選擇的地段也不一般。在那個東西新城尚未發展成熟的年代,若要評選老城區內金融商務活動最發達、高樓最密集的地段,最突出者當屬這兩位:一是濼源大街沿線,二是大緯二路、經一路-館驛街、順河高架、經七路合圍區域。而若要在二者之間再評個第一,後者在規模、成熟度、發展潛力上都要優於前者。這便是傳統意義上的濟南的downtown。

不僅如此,當年市中區乃至濟南市都有過要將這個區域打造成中央商務區的想法。有一種說法,在順河高架以西建設超高層,不會對泉水造成影響。這個結論,就更加支持了建設中央商務區的規劃,泉水和高樓,二者可以兼得。於是,綠地瞅準時機,一下子佔據了經四緯二這個傳統意義上的“城市十字路口”,打造整個區域的核心地標。

不過,在老城區進行大規模開發的弊病再次體現——一旦涉及到拆遷問題,許多項目都會變的遙遙無期。而城市框架拉開之後,大家發現,在新城的白紙上勾畫藍圖,遠比在老城區等待拆遷要簡單高效得多。這個短暫存在於人們口頭的400米超高層項目,在勾起人們無限遐想之後就再無提及。

【最終歸宿】項目取消。


No.2

華潤中心、萬象城(大觀園東)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項目名稱】華潤中心、萬象城

【規劃範圍】緯二路、經四路、林祥南街、經六路合圍區域

【建設方案】總建築面積約100萬平米,其中商業面積達24萬平方米,建設萬象城、334米和251米的超高層地標、多棟超高層商務樓、多棟超高層住宅。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下面要講的這個,儘管沒能實現,也要當屬濟南城建史上影響力最大的綜合體之一。其實影響力體現得並不僅是綜合體本身,還有著另一方面。

2011年,華潤中心、萬象城將要落戶濟南,位置選在大觀園東片區,結合市裡在2010年對大觀園東片區提出的改造計劃,這個項目說它萬眾矚目一點都不為過。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在大觀園東片區建設中央商務區的規劃,在這個項目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相信大多數網友看到效果圖之後,一定會驚訝,這個規劃在大觀園東的萬象城,遠比現在看到的要高大上得多啊!沒錯,就是這樣的。24萬平米商業,334米+251米超高層地標,200米超高層住宅,萬象城的設計,地標的設計,似乎每一個環節都達到了我們最高的預期。如果真的能實現,真想仰天大喊一聲:“夫復何求!”

然而,政府與居民的拆遷矛盾在這個地塊上達到了頂峰,大觀園東的拆遷一度成為最熱的話題。由於拆遷計劃遭到部分居民的強烈抵制,最終未能成行,項目也因此取消。

老K並不想評論在拆遷這個問題上到底孰對孰錯,民生與城建的矛盾,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只是感慨,如果當時真的完成了拆遷,濟南規劃上的整體佈局,會不會與現在就有所不同了呢?

【最終歸宿】項目取消,轉移至省博東建設完成並開業。


No.1

恆大國際金融中心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項目名稱】濟南恆大國際金融中心及恆大廣場

【規劃範圍】西部新城中軸線,威海路、東營路、日照路、濰坊路合圍地帶

【建設方案】項目佔地10.8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10萬平方米,總投資80億元。該項目共規劃6座超高層塔樓,其中主樓共99層,總高度達518米,為城市地標性建築。建成後將成為山東省第一高樓,山東省唯一突破500米的超高層建築。恆大國際金融中心主樓總建築面積約39萬平方米,其中地上約28萬平方米,地下約11萬平方米。地上部分主要作為辦公、公寓和高級酒店用房,裙樓為宴會、會展、商業用房。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終於到No.1了,猜到了吧?要說這個排行榜誰能排第一,非它莫屬。

它出身高貴,剛一亮相,560米的高度(當年規劃)就註定他擁有山東第一高的王者光環。它又讓人摸不著頭腦:2012年熱熱鬧鬧的奠基之後是一片寂靜;2014年又喊要開工,之後又是一片寂靜;2018年又搞了個開工儀式,一個項目開工三回,也真是頭一回見……

扒一扒濟南那些逝去、即將逝去和生死未卜的10大綜合體

到如今,7年了,斷斷續續地挖著坑,才挖了不到10米。它就像一個跟你搞了7年曖昧的女孩,時不時給你發條消息,撩撥著你的神經,卻從不讓你碰她的手;又像一位躺在病床上身患絕症的老人,眼看著就要嚥氣了,卻突然睜開眼睛掃一眼大家,似乎在說自己還活得好好的呢,然後反反覆覆折騰了7年,弄得大家精疲力竭,卻怎麼也拿不定主意:這管子到底是拔還是不拔呢?

【最終歸宿】期望與失望並存,期待那個遙不可及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