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為何崇拜葫蘆?

紫靈神話


也不是崇拜,只是文化上喜歡討個好彩頭。

因為葫蘆與福祿諧音,具有美好的寓意,葫蘆多子,寓意多子多福,加上葫蘆外形美觀,所以從古至今,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一些文人的追捧,讓普通的葫蘆成為了一個文化物件。

葫蘆已經成為文玩市場的一個熱門。

自然成熟的葫蘆,去皮待陰乾後就可以上手盤玩了,包漿後的葫蘆非常好看。文玩葫蘆因為具有美好的寓意,而且價格比較親民,所以許多文玩朋友家中都有葫蘆。

常見的用小葫蘆做的菸斗,奇形葫蘆吊墜,葫蘆手串,還有就是大葫蘆擺件。


小福福工程師


葫蘆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葫蘆文化怎麼就會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呢?這正是因為在中華民族先民許許多多民族或族群的集體記憶中,遠古那場史無前例的大洪水之後,人類毀滅,只有兄妹二人倖存,這就發生了葫蘆文化的神話記憶,從而遺傳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在漢族的神話記憶中共工振滔洪水、女蝸止水,以及伏羲與女蝸造人的神話是葫蘆文化的經典版本。傳說水神共工,是天上一個有名的惡神,人的臉,蛇的身子,紅色的頭髮,性情愚蠢兇暴。

後來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打了一場惡戰,代表光明的祝融勝利了,代表黑暗的共工失敗了。這時共工眼見自己的隊伍部率凋零,又羞又惱,也覺得沒有臉再活在世界上了,就一頭向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這一撞,不得了,共工把撐天的柱子給撞斷了,大地的一角也被撞壞了,半邊天空也坍塌下來,天上露出了一些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縱一道橫一道的深溝,洪水從地底噴湧出來,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

人類簡直無法生存下去了。這時,女蝸出來補天。她在大江大河裡挑選了許多五色的石子,架起一把火將石頭熔化後填補天上的窟窿。然後又殺了一隻大烏龜,斬下它的四隻腳,用來代替天柱,豎立在大地的四方,平息了水災。

洪水平息後,女蝸又為人類的再生而摶土造人,但神話記憶卻有女蝸與伏羲的傳說。聞一多先生就認為伏羲就是葫蘆,他在《伏羲考》中說:根據伏羲女蝸與匏瓤的語音關係,“伏羲、女蝸莫不就是葫蘆的化身。或仿民間故事的術語說,一對葫蘆精。於是我注意到伏羲女蝸二字的意義。我試探的結果,‘伏羲’‘女蝸’果然是葫蘆。”

至今在甘肅天水一帶還流傳著伏羲是葫蘆娃的故事:伏羲為民女與龍王所生,後人間發大洪水,民女將初生的伏羲裝人葫蘆放回人間,保留了人種。





笑傳坊


中華民族為什麼崇拜葫蘆?

葫蘆名稱有多種叫法,古文獻中的瓠、匏、壺、甘瓠、壺盧、蒲盧等均指葫蘆,且與瓜均為爬藤蔓生植物,在古時經常混稱。在華夏文明五千年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葫蘆文化源遠流長。葫蘆崇拜的說法有很多,基本上與人類的生育繁衍息息相關。《禮記》中就有“合巹而醑”的記載。合巹為古代婚禮的一種儀式,將葫蘆分為兩瓢,用線把兩個瓢柄連結在一起,然後盛酒供男女各執一瓢以合飲,用兩瓢之相合,象徵夫婦之合體。這大概今日婚禮上的喝交杯酒的來源。現如今葫蘆更多地是被賦予各種寓意美好的象徵。

1、崇拜葫蘆主要與大洪水的神話傳說相關。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許多民族的葫蘆崇拜都與史前大洪水神話傳說密切相關。正是這一場大洪水,引發了人類的毀滅與再造,為中華民族葫蘆文化的構建提供了大背景。《詩經》中“綿綿瓜瓞,民之初生。”就是說我們的先民,最初是出自共同的母體一一瓜履,它世代綿延,子孫繁衍。在大洪水的神話傳說中,不論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有一對兄妹在洪水來臨之際藏身葫蘆得以生存,進而結為夫妻,繁衍人類。漢族神話傳說既有“女媧補天”,又有女蝸與伏羲是兄妹、是夫妻的傳說,在洪水來臨時躲在一個葫蘆瓢裡倖免於難。有學者研究後認為,僅我國南方山區至少有24個少數民族中都有類似的神話傳說。如:湘西苗族有兄妹因為對雷公有恩而獲得葫蘆或瓜藏身,得以在洪水中倖存。廣西紅水河流域的壯族也有救過雷公的伏依兄妹躲進葫蘆裡保存了生命的傳說。各族神話傳說,基本內容相同或相似,兄妹在葫蘆中躲過洪水,然後孕育出人類。

2、葫蘆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從夏商周到春秋戰國,從秦漢到今朝,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經歷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數都數不過來。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但始終朝著“大一統”邁進。中華民族雖然是個多民族的大家庭,起源多元化,但歷史的大趨勢、大潮流,總是走向民族大融合。在堅定不移地走向“大一統”的道路上,中華民族表現出來的凝聚力是世界文明史上極其罕見的。這種凝聚力的根源就是“葫蘆文化”,因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許多民族都曾崇拜過葫蘆,葫蘆是我國許多民族用來象徵共同的母體,認為彼此同源共祖,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聞一多先生經過考證後認為:“盤”的本字是“槃”(葫蘆),“古”義為開端,所謂“盤古”,就是“從葫蘆開端”;而葫蘆是伏羲、女媧的共同體即合體。所謂“自從盤古開天地”,它的本意是說:人類的歷史得從葫蘆講起。





齊赫看世界


1.葫蘆外形柔和圓潤、線條流暢,上下球體渾然天成,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祿;大肚小肚,能容天下萬物”,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2.葫蘆諧音“福祿”,其莖根與果實整體一枚,特稱蔓帶,故蒲蘆蔓帶諧音“福祿萬代”,亦含“勿忘根本”,是中華吉祥文化的經典象徵。


3.在山西就有繳槍不繳醋葫蘆”的傳說

話說明末清初,山西一位商人,押運貨物出門做生意,臨行前在寧化府“益源慶”灌了一葫蘆醋。沒想一出娘子關就遇上了強盜,強盜乘機搶走了他的長纓槍,又要搶他腰裡的醋葫蘆,商人不依了,怒喝:“長纓槍可以拿去,醋葫蘆不能給。”這便是民間流傳的“繳槍不繳醋葫蘆”的由來。


4.話說康熙乾隆祖孫特別喜愛葫蘆

據《清宮史續編》記載,每年春耕時分,康熙這位“九五之尊”便脫去龍袍,挽著衣袖在“豐澤園”耕種。據說,康熙皇帝在豐澤園內規模化種植葫蘆,這可不是一般的葫蘆,而是一種能按照人的意志生長成特定形狀的葫蘆,人稱“範制葫蘆”。康熙皇帝還曾將一個四方形的葫蘆筆筒賜給自己鍾愛的孫子弘曆。

乾隆時期,乾隆帝對葫蘆器的喜愛更甚他的祖父,他曾多次吟詩歌頌葫蘆器。在《恭詠壺盧罐》中,他寫道:成器已將百餘歲,“康熙賞玩”識當初。置之白玉青銅側,華樸之間意愧如。


5.現代物理測試也證明,〝寶葫蘆〞形狀的器皿能屏蔽各種磁波和輻射的干擾。如今,葫蘆在家居風水中運用廣泛,只要通過合理的佈局就能夠催旺運勢,帶來好運。


6.葫蘆,入口小且肚量大,彷彿能廣吸金銀珠寶,在民間也有“葫蘆壓窗臺財運滾滾來”的說法。加之葫蘆的諧音“福祿”“護祿”,代表繁茂吉祥。同時,葫蘆有蔓帶纏繞,“蔓”與“萬”諧音,“蔓帶”與“萬代”諧音,寓意人丁興旺,代代榮昌。


7.葫蘆帶回家,福祿送父母,葫蘆進萬家,萬家增福祿。千百年來,葫蘆一直被當成是辟邪、招財、祛病、助運、旺人丁的神器而家喻戶曉。民間流傳一句諺語:“厝內一粒瓠,家風才會富”。所以從古到今寶葫蘆就是每個人和每個家庭幸福美滿、發財致富、健康平安的標配。


紫靈神話


中華民族不是崇拜葫蘆、而是喜歡福祿!中國歷史上就有個喜歡諧音的習慣、比如喜歡蝙蝠啊、蝙蝠這玩意是一隻會飛的老鼠、按道理來說誰會喜歡它?可是沒辦法呀、誰讓它叫蝙蝠呢?中國人最喜歡的福祿壽禧四個字裡面有些地方也會把蝙蝠的諧音理解成福祿的福、話題說遠了哈、咱們還是說說葫蘆吧、葫蘆之所以被中國人喜歡無非是三點、一、成熟後可以做成酒壺、水瓢、等用具、二:一些形狀好的葫蘆可以成為文玩愛好者手中把玩的物件、甚至可以一代傳一代、三:諧音福祿、圖個吉祥如意、個人理解的就這三點、打字不易、勿噴、哈哈哈哈、祝新年好





小哥嗷嗷叫


葫蘆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先祖;葫蘆意味著生命的孕育。自古以來,葫蘆是作為靈物被百姓追捧。葫蘆民間象徵五福,代表著福,祿,壽,喜,財,五個正能量的詞語,讓人們鍾愛有加。葫蘆藤蔓綿延,果實累累,籽粒繁多,被國人視其子孫繁盛之祥物,被人們作為孕育生命的吉祥物品。另葫蘆在風水調理中起到重要作用,葫蘆或者葫蘆雕刻物品一般放在家門口,客廳或窗頭櫃上,願葫蘆的吉祥之象對人們帶來好的福氣和運氣。所以葫蘆不管在物質還是精神上,都對人們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華民族崇拜葫蘆,更是對吉祥和平,幸福安康的夢想追求。



元彬命理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中國人喜歡葫蘆,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中國人喜歡葫蘆,主要是它的諧音——福祿,是人人祈盼的一份祝福。對於中國人而言更是一份吉祥與喜悅,它根植於的我們文化基因之中,讓你一眼瞧見,無須贅言即滿心歡喜。這種文化基因,遠自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明,先民們為今人播種下這份葫蘆情緣。根據諧音還有荔枝——吉利。

第二:葫蘆和中國傳統的農作物有一定關係。葫蘆與農耕文明相依相伴的數千年,使得它不僅在古人的物質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也是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太上老君有個葫蘆,能收妖能裝藥能吞天與地!鐵柺李背個葫蘆,費長房掛個葫蘆,濟公拿個葫蘆……葫蘆不僅代表了仙家的氣質,更象徵著這些得道高人懸壺濟世的醫德。

第三:葫蘆更是子孫繁衍的象徵。葫蘆這大大的肚子,像極了人類的妊娠狀態,天下的母親都像這葫蘆一樣,懷胎十月,開枝散葉,於是便賦予了葫蘆這份子孫繁衍的吉祥寓意。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祝您生活愉快。






閒一


中華民族喜愛甚至崇拜葫蘆,主要源自民俗文化。幾千年來,民間廣泛流傳伏羲是葫蘆娃的故事。據說,人文始祖伏羲是仙女諸英與龍王(雷公)所生,出生不久人間發大洪水,諸英將初生的伏羲裝入葫蘆放回人間,保佑他們存活下來做了人種……;在瑤族、壯族、苗族、仫佬族等少數民族,關於葫蘆娃的故事也流傳在大洪水神話中,其內容大同小異,說的是 當年雷公被一幫兇猛的先民捉獲並打算殺死祂吃掉,結果被伏羲兄妹偷偷釋放,兄妹得到雷公贈送的兩枚牙齒,遵囑種在土裡。說也奇怪,剛種下去的牙齒竟然很快發芽長大,一天之中就開了花結了果,第二天早晨已長出一個碩大無比的葫蘆。第三天洪水暴發,大地化成了一片滄海,兩個孩子就躲進葫蘆裡保存了生命。大水過後,大地上找不到其他人類了。倖存的兄妹倆長大後結為夫妻,女的懷孕後生下一個葫蘆形的肉球,剁開后里面迸出很多籽粒並四散飛揚,落在地上,都變成了人。落在樹葉上,便姓葉;落在樹墩上,便姓木;落在石頭上,便姓石……落在什麼地方就姓什麼。

至於為什麼這麼多民族或族群喜歡葫蘆,甚至以葫蘆為始祖的化身加以崇拜,可能如聞一多先生所言:“我想是因為瓜內多子,是子孫繁殖的最好象徵吧”;”而劉堯漢先生又補充說:“葫蘆象徵著繁育人類的子宮和母體的生殖力。”的確,葫蘆大大的肚子,像極了人類的妊娠狀態,可能因此人們又賦予了葫蘆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

先民把葫蘆稱作“壺”、“瓠”、“匏”……因為它可食可用,又因用途廣泛而誕生了諸多名稱,這些名稱在流傳中直到唐代才逐漸統一為今天的“葫蘆”。葫蘆,它的諧音——福祿,是人們祈盼的一份吉祥。對於中國人而言更是一份獨有的喜悅,所謂“福祿”之下,眾生吉祥。個小的葫蘆,可填充香料,醒腦安神,也可盛蛐蛐蟈蟈等鳴蟲,或佩掛胸前,或掛在包上,或放在博古架上……是中國人很喜歡的吉祥飾物,它除了民間吉祥美好的寓意外,葫蘆也是中國傳統文人雅士案頭上的清供與雅玩。據說,太上老君有個葫蘆,能收妖 能裝藥 能吞併天地;鐵柺李背個葫蘆,費長房掛個葫蘆,濟公拿個葫蘆……葫蘆不僅代表了仙家的氣質,更象徵著這些得道高人懸壺濟世的醫德。同時,在風水術數等民俗文化中,葫蘆常被用來做化煞招財的法器,在道會門中,葫蘆被認為是化洩二黑病符和五黃瘟神的奇寶。


來取笑


葫蘆寓意“福祿”,有著美好的象徵,寄託著人們美好的祝福祝願。中華民族崇拜葫蘆,是因為中華民族是個愛好和平、內圓外方的民族,勤勞勇敢,堅韌不拔,包容萬方,希望並守護世界和和平平,和和美美。


東山采薇客


葫蘆為“福”“祿”的諧音,代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另外葫蘆又是比較常見的風水吉祥物,相比較其他吉祥物取材方便,價格便宜又有美好寓意的吉祥物被具有眾多傳承的中華民族崇拜再正常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