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族的故鄉:清萊

清萊府(泰語เชียงราย,英語Chiang Rai)為泰國北部邊境的府,西北與緬甸接壤,東北與老撾為相連。清萊府本身與另外3個泰國的府為鄰:拍天府(東南面)、南邦府(正南方)及清邁府(西南及西面)。清萊府的面積為11,678平方公里,府治位於清萊市。

清萊府是泰國北部山區府份,全府平均高度約海拔580公尺。

長頸族的故鄉:清萊

湄公河的主流在清萊府東北邊陲與老撾形成長約976.3公里的共同邊界,而湄公河的支流亦流經清萊府內。

截至2000年,清萊府的人口約為120萬,其中有12.5%為山區少數民族。其中著名的長頸族——阿卡族亦有聚居於泰北清萊府。

旅遊

金三角

從清萊往北行40多公里,就到了著名的“金三角”。這裡山青水綠,星星點點的紅頂小屋錯落其間,再加上經久不去的神秘氣息,是許多遊客來清萊的首選遊覽區。

“金三角”處在緬泰老邊境,由於有泰老邊境的湄公河和泰緬邊境的魯阿庫河在這裡交匯,所以得名。很久以前,當地居民以遊獵為生,後來他們開始大面積地種植罌粟,以獲取暴利。金三角經過泰國政府連年整頓,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硝煙四起的多事之地。

長頸族的故鄉:清萊

金三角中心索拉(Sop Ruak)立有一塊大理石製成的金三角牌坊,高4米,上面用有泰英兩種文字刻的“歡迎來到金三角”字樣,眾多遊客在這裡留影紀念。

靈光寺

這座特別的泰國佛寺是由泰國的知名藝術家Charlermchai Kositpipat出錢出力、設計建設的。白色的建築物倘徉在蔚藍的天空,堪稱一件美麗的藝術作品。 這棟充滿現代化風格的佛寺廟堂外部裝飾著鏡子的碎片,山形窗邊則裝飾著Nagas(多頭蛇和幽冥世界之神祇) 以及大象和傘等形睢炔坑Khositphiphat手繪的巨幅佛像壁畫。

美斯樂村

美斯樂村的歷史與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淵源綿長,拋開政治因素,就其歷史軌跡來看,無疑是一部反映華人為生存和發展,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奮鬥史。

清盛

清盛位於清萊以北,清盛於公元659年由拉那泰王朝建立,

長頸族的故鄉:清萊

曾是一個獨立小國,後被緬甸入侵併統治了250年之久。直至當今的王朝始祖昭拍耶王打敗緬軍,才將清盛奪回。當地現仍有舊城牆的廢墟和許多歷史遺蹟,並有一個‘清盛博物館’,是泰國國家博物館的分部,展示各種清盛時代的古老佛像及泰北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物古董。

清盛,因其位於泰、緬、老三國的交界點,故在以往是一個罌粟的集散地,金三角的各種毒品就是從這裡南下泰國,然後運往世界各地。而今,清盛已成為一個著名旅遊區,當地的居民已放棄種植罌粟,改種其它農作物。但當地居民似乎仍有吸食鴉片的傳統。

王太后行宮

坐落在黎敦山山丘上的王太后行宮是清萊值得一看的地方。行宮建於佛曆2530年12月23日,由當時的王太后親自主持了主柱奠基儀式。 行宮全部採用木結構,以泰北傳統建築與歐洲瑞士典型的設計為藍本,屋頂呈金字形,外觀如同一座雕塑,簡樸、實用又不失高雅。

湄賽

湄賽(Mae Sai)位於緬泰邊界,湄賽坐落於泰國最北端,離曼谷720公里。是泰國最北部城鎮,

長頸族的故鄉:清萊

也是遊客從緬甸進入金三角的必經之地。城中只有一條主要街道,街道西邊幾十米處有一座小山,經過100多級石階可以登上山頂,站在山頂的觀景亭上可以一覽全鎮風光。街道盡頭是泰緬兩國的國境線——湄賽河上的橋,河對岸就是緬甸的在其力鎮。每天有許多人經此橋來來往往,有作生意的小販、有外國遊客。

清萊府是泰國與老撾、緬甸交界的府份,由於在20世紀時該交界地區廣植罌粟花,是製造鴉片的大本營,亦由於鴉片毒品買賣利錢高,便該區有“金三角”的稱號。直至1970年代之後,泰國政府在泰北推行山地政策,輔導當地的少數民族以水果、蔬菜、手工藝品等產業來代替種植罌粟,又加上雷厲的掃毒措施將毒販打擊,及至1990年代後期泰國政府在清萊地區推動旅遊業,清萊“金三角”漸漸成為一個與知性旅遊有關的名詞。

友好城市

雲南省與泰國清萊府自1990年起即開始官方友好往來。2000年8月,全國友協同意雲南省與泰國清萊府結為友好省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