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孔雀丸怎麼養護?

彩虹現20001234424


孔雀丸為大戟科大戟屬多年生肉質植物,肉質枝圓柱形,新株較粗。孔雀丸植株外形美觀、中年常綠,且開花持久,開花綠色或黃綠色,花香四溢、芳香怡人,是室內養殖最佳的多肉植物。它可以栽種在不同形態的盆缽中,待長到一定的時候它的枝條會自然的下垂,枝端不斷的開花,可以將其放在陽光充足的陽臺、走廊等,可以起到很好的裝飾美化效果。它猶如綠色的瀑布,隨風飄散著陣陣花香,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像孔雀丸這類的多肉植物的繁殖是較為簡單的,可採用嫁接、扦插、壓條等方法。

    1.扦插繁殖:可於5至9月間從母株上剪取生長健壯、長8釐米的當年枝條作插穗。蘸上草木灰後風乾,扦插於清潔的河沙土中。插後灑水,置於遮陰處,保持盆土半乾狀態。平均氣溫25℃以上,15至20天可生根,第二年春季便可分植於花盆中。

 2.嫁接繁殖:嫁接繁殖多用於孔雀冠及不易生根的孔雀之舞錦。可用龍骨、霸王鞭等同屬植物做砧木,從母株上切取直徑2釐米以上的小塊作接穗,平接綁縛即可。接後置於陰涼通風處,約7天后可成活。

 3.壓條繁殖:壓條主要用以繁殖孔雀丸。在植株生長期,將生長良好的肉質枝條中部埋入土中壓實,待土中部分生根後,從母株上切離即可。這一方法獲得的植株極易出現變異,小面積及家庭繁殖最適宜採用。



老謝妻了個七仙女


孔雀丸為大戟科大戟屬多年生肉質植物,原產南非。其莖圓球狀,全體綠色。肉質枝圓柱形,新株的枝較粗,呈水平放射狀分生於莖的中上部;多年生枝則多呈蛇形彎曲、下垂。具小葉兩種,一種為披針形,一種為針形,均無柄,多輪生於肉質枝的中上部。小花綠或黃綠色單生,有肉質花柄,多著生於枝端及球體的頂部,具芳香,馥郁怡人。尤為難得的是其花期很長,從每年4至10月,是大戟科植物中極少見的香花品種。

孔雀丸繁殖方法可採用嫁接、扦插、壓條等方法,扦插適用於孔雀丸、孔雀之舞,可於5至9月間從母株上剪取生長健壯、長8釐米的當年枝條作插穗。蘸上草木灰後風乾,扦插於清潔的河沙土中。插後灑水,置於遮陰處,保持盆土半乾狀態。平均氣溫25℃以上,15至20天可生根,第二年春季便可分植於花盆中。

  嫁接多用於繁殖孔雀冠及不易生根的孔雀之舞錦。可用龍骨、霸王鞭等同屬植物做砧木,從母株上切取直徑2釐米以上的小塊作接穗,平接綁縛即可。接後置於陰涼通風處,約7天后可成活。

  壓條主要用以繁殖孔雀丸。在植株生長期,將生長良好的肉質枝條中部埋入土中壓實,待土中部分生根後,從母株上切離即可。這一方法獲得的植株極易出現變異,小面積及家庭繁殖最適宜採用。




鵬飛觀像


提到孔雀球這種多肉植物,孔雀球的學名叫做孔雀丸,是一種適合多年生長的肉類植物。我們需要將其控制一定合適的溫度範圍需要將其溫度控制在30攝氏度以下,那麼控制它的溫度方法其實就很簡單了,我們可以向孔雀球的盆土裡面噴灑水分達到降溫的作用。並且我們一旦發現孔雀球盆土土壤變得乾澀,我們需要對其進行適當的澆水,同時要加強通風,如果孔雀肉生活在悶熱的環境中,需要將其多接觸新鮮空氣。

第一:維持溫度。孔雀球是屬於一種多肉植物的一種,夏季時候雖然孔雀球不影響它的生長,但是溫度過高對孔雀球的生長有害無益,上面我們說的將其控制好溫度,最高時候也不要超過30攝氏度。這個時候大家可以將孔雀球放在陰涼的地方,當然我們一定要保持通風,同時避免孔雀球被陽光直接暴曬,同時我們需要向其進行定期的澆水,保持土壤的水分充足。

第二:光照。孔雀就喜歡比較充足的陽光,但是並不代表陽光直接暴曬就可以。我們可以將孔雀球放在陽臺上,或者說放在室內,距離陽臺有一米遠的位置,打開窗戶保持,陽臺外面的陽光可以直接照射進來,這樣孔雀球吸足了足夠的陽光,葉片生長的更加美觀。如果大家發現孔雀球的頸部出現發綠的情況,可能是光照不足,這個時候需要給孔雀球時候補充光照,如果大家錯誤的將孔雀球放在陰暗潮溼的地方,這個時候孔雀球生長就會出現放緩,而在冬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將其放在室外接觸全部的陽光,這樣可以保證孔雀球生長旺盛。

第三:水分補充。在這裡孔雀球施水的同時,大家不要隨意的對其進行澆水,我們只需要保持孔雀球土壤溼潤狀態即可。尤其是孔雀球,在生長旺盛階段,它的水分需求量比較大,這個時候我們一星期澆水一次,既可以滿足孔雀就生長需求。而且夏天溫度高,我們要保持孔雀肉溫度的環境不要超過30攝氏度,而到了冬天的時候溫度低,我們要保持孔雀球溫度不能低於5攝氏度,並且冬天時候不宜給孔雀球澆水。如果想要澆水,一個月澆水一次就可以。


隨風快樂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e2bfef86eb7b48c6adbdfd427fa2ffa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