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十大謀士排行榜應該是怎樣的,為什麼?

五色土聊歷史


所謂謀士,無非是謀己、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三國臥虎藏龍、英才輩出,只能選十位,真是難上加難,特此讓大家來評判!

因水鏡先生—司馬徽與龐德公是超然脫俗的名仕,太淡泊名利,所以不列入內。而像左慈、于吉這樣的道學仙人,太過神通,也不列入此榜,我只說說真正輔佐主公、出謀劃策的謀士,綜合了政治、軍事、戰略、功績等多方面列出此榜!(圖片來源於《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王勁松飾演的荀彧)

一 、王佐之才—荀彧

曹操的首席謀臣,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為曹操統一北方規劃戰略方向與軍事路線,“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最大的政治決定,也是興魏第一人!人才舉薦上,推薦了諸如:郭嘉、鍾繇、荀攸、陳群等優秀潁川人才;軍事上,與程昱阻呂布,保全兗州三城,為曹操穩固後方;奇謀官渡之戰,勝袁紹;奇襲荊州等;並有《迎駕都許議》、《散齋得宴樂議》、《田疇讓官議》、《報趙儼書》、《報曹公書》等言論。荀彧一生高潔忠貞,最後執意維護漢室而身亡,其氣節也是上榜第一名的原因!(圖片來源於《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中王洛勇飾演的諸葛亮)

二、蜀中臥龍—諸葛亮

劉備的肱骨之臣,諸葛孔明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隆中對”提出三分天下;聯合東吳於赤壁之戰大勝曹操;取荊州、攻益州、奪漢中,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內政方面,改善西南民族關係;實行屯田制;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諸葛連弩等,主要作品有《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兵法二十四篇》等,且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忠臣與智者的代表!諸葛孔明選擇了創業期的劉備,為其奪得根據地,並進一步發展,能夠抗衡魏、吳,故排在第二位綽綽有餘!(圖片來源於高希希執導的新《三國》中倪大紅飾演的司馬懿形象)

三、鷹視狼顧—司馬懿

曹魏的權臣,司馬懿以明銳的眼光選中曹丕,並輔助上位,歷經曹魏多位皇帝,攢下雄厚的政治資本。軍事上,奇謀善策,解樊城之圍大敗關羽;平定遼東斬殺公孫淵;新城之戰斬殺孟達;多次對抗諸葛亮北伐,並在五丈原熬死諸葛孔明;高平陵之變殺曹爽,奪取政權,為後世建立晉朝奠定紮實的基礎!司馬懿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都有很大成就,只是隱忍能力太強,過於狠辣,雖有大才,屈居排行榜第三!(圖片來源於高希希執導的新《三國》中黃維德飾演的周瑜形象)

四、羽扇綸巾—周瑜

東吳的重臣,美姿容,精音律,多謀善斷,被稱“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21歲起兵隨孫策平定江東,建立東吳初期根據地;與孫策破袁術的皖城;聯合劉備於赤壁大敗曹操,命黃蓋用火計火燒曹操戰船;奪南郡大破曹仁,奠定了東吳三分天下的基礎;爭奪荊州時,也提出征伐益州方案,可惜未能實現;人才上,舉薦魯肅、呂蒙等;周瑜主要成就在軍事和戰略方面,應該是三國裡文武雙全的第一人!周瑜開拓江東的功績甚偉,但因內政方面不如以上三位,故位列排行榜第四位!(圖片來源於《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中王陽明飾演的郭嘉形象)

五、潁川鬼才—郭嘉

曹操帳下著名謀臣,“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如此之高的評價,郭嘉當之無愧。郭嘉獻策助曹操平呂布;官渡之戰提出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獻策曹操閃電東征,破劉備、擒關羽;算出孫策死於刺客;反間計破二袁,北滅烏桓,遺計定遼東,算無遺策!三國裡的最強軍事天才,常出險策,因郭嘉一生謀的都是軍事和戰略,雖成就非凡,但內政方面功績少,故在排行榜上排第五!(圖片來源於高希希執導的新《三國》中邵峰飾演的陸遜形象)

六、社稷之臣—陸遜

孫權的社稷之臣,初入孫權幕府,歷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等職。陸遜與呂蒙聯合擊敗關羽,襲取荊州;夷陵之戰中,擔任大都督,火燒連營擊敗劉備大軍,致使劉皇叔病逝白帝城;石亭之戰,使用詐降計,擊敗曹魏大將曹休統領的十萬大軍。內政上,廣開農田,放寬田賦。陸遜智勇兼備,文武並用,且品質高尚,其做出貢獻高於魯肅,魯肅的政治能力遠大於其謀士能力,軍事能力更是一般,所以鑑於陸遜能力和貢獻,佔據排行榜第六位!(圖片來源於《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中舒耀瑄飾演的賈詡形象)

七、亂世毒士—賈詡

曹魏開國功臣,直接影響三國的重要人物之一。第一次影響,效力董卓時,董卓被殺,賈詡蠱惑李傕、郭汜反攻長安,造成長安城屍橫遍野,朝野大亂!第二次影響,宛城之戰,賈詡獻策偷襲曹營,造成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戰死,幸虧曹操的馬是“絕影”才逃脫,這是對曹氏家族的一次沉重打擊!第三次影響,擺離間計使韓遂、馬超不合,導致關中聯軍潰敗,讓曹操平定關中!政治上,暗扶曹丕上位;著有《吳起兵法注》等書。三國裡能得善終的不多,賈詡是謀己的最高境界,因計策甚毒,只能排第七位!

八、奇謀善策—法正

劉備最信任的重臣,原為劉璋部下,後投劉備,輔助劉皇叔奪取益州;拉攏益州士族,參於制定《蜀科》;定軍山設計斬殺夏侯淵,佔領漢中,奠定蜀漢三國鼎足之勢;其能力高於龐統,龐統主要貢獻是進取益州,且急功近利最後導致身亡,法正雖有些性格,但為劉備立下不世之功,貢獻僅次於諸葛孔明,故此排名第八位!

九、世之奇士—程昱

曹操的重要謀臣,勇略過人,但剛戾傲慢,曾於東阿率領民眾抗擊黃巾;兩次婉拒劉岱;程昱51歲時才跟曹操,徵徐州時,程昱與荀彧在後方阻呂布、陳宮大軍保三城;獻策將漢獻帝遷往許都;赤壁之戰中,識破黃蓋詐降;曹操敗走華容道時,獻策用張遼來感動關羽;劉備初佔荊州時,獻策表奏周瑜、程普遙領荊州之郡,挑撥孫、劉二家起爭端;最後,效學張良,激流勇退!程昱如此膽魄和謀略,排在此位當之無愧!

十、當世謀主—荀攸

曹操的重要謀臣,荀彧之侄。荀攸有膽識,與議郎鄭泰、何顒、侍中種輯等人密謀刺殺董卓;隨曹征伐呂布時,獻策水淹下邳,活捉呂布;官渡之戰中,荀攸獻聲東擊西之計,斬殺袁紹大將顏良和文丑;又獻策出奇兵,派徐晃火燒袁紹糧草;同時力主曹操接納許攸,畫策烏巢;平定河北後,獻計破袁譚、袁尚;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巨大功勞,另著史書《魏官儀》!我覺得其能力和貢獻與程昱相差不大,因程昱急流勇退的境界,高於荀攸一些,故荀攸排名第十位!

作為本是許昌(潁川)人的我,每次聊三國都熱血沸騰,荀龍八冢猶在,曹操的丞相府依舊,春秋樓裡的關羽銅像依然!(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潁川經略使


一 司馬懿

1. 司馬懿野心十足,然而憑藉其智謀存活於曹家三代人中。可見其智慧不下曹家及其眾謀士。

2.培養出司馬師和司馬昭。三國中眾謀士中,唯有司馬家後繼有人,且木秀於林。

3.諸葛亮六出祁山未見寸功就是司馬懿所賜。瞭解諸葛亮,知道其弱點。

4.關鍵時刻,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一擊必殺。高平陵之變。一舉奠定曹魏政權。為後來的三分歸晉打下基礎。

二 郭嘉

1.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可見其謀力高於諸葛亮。

2.官渡之戰,十勝十敗論鼓舞曹操劍指官渡,一戰天下驚。

3.下邳水淹李布,

4.計定遼東,中途病重,助曹滅袁。

5.臨死獻計殺司馬懿,最早讀懂司馬懿。

三 諸葛亮

1.熟透天下形勢,聯吳抗曹。奠定蜀國幾十年的平穩發展。

2.實行屯田制,主抓政務。讓蜀國短時間快速發展。其明白戰爭就是國家整體實力的比拼。這才有後來劉備70大軍戰東吳。

3.取荊州,定西南各族,讓蜀國有了戰略延伸。

四 魯肅

1.看透聯吳抗曹之戰略,終身周旋於吳蜀。終保吳蜀逃過分而滅之的命運。

2.榻上策,滅黃祖,攻劉表。憑長江天險保江東。

五 周瑜

1.輔佐孫氏三代,其明白唯憑軍事實力可保江東。期間把東吳水軍打造成天下第一,為後來赤壁之戰埋下勝利的種子。

2.火燒赤壁,讓曹操終生無力窺江東。

3.推薦魯肅.呂蒙.陸遜才使東吳未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

六 賈詡

1.計偷烏巢,一舉奠定官渡之戰勝利的基礎。

2.離間馬.韓。一舉殲滅。平定北方。

3.深暗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天下定,謀臣亡。

七 陸遜

1.火燒六百里連營,迫使劉備白帝城託孤,由此蜀軍再無東犯之力。

2.石亭一戰,曹軍難有東擾之心。

八 荀彧

1.屯田以備軍,奉天子以令諸侯。為曹家集團穩定發展作貢獻。

2.推薦大把人才,荀攸.郭嘉.陳群.司馬懿等

九 法正

1.假道伐虢敗劉璋,取四川風水寶地。

2.佔領關中,殺夏侯淵,讓蜀再添糧倉。

十 徐庶

1.新野敗曹軍,讓劉備得以苟延殘喘。

2.薦諸葛,讓精彩歸於天下三分。











1劍鋒


第十名當為司馬懿


理由:一是曹操之後曹魏政權最大的謀略者。當年關羽北伐,曹操要遷都,司馬懿勸說其穩定軍心,等待時機,後關羽果然被呂蒙所殺,曹操之後,曹丕即位,這個時候的曹魏政權,最大謀略者就只有司馬懿,輔政平亂,事事都離不開他,司馬懿漸漸成為曹魏政權的核心人物。

二是抗蜀北伐,當推司馬懿。諸葛亮六次北伐,幾乎沒有一次成功,最大的對手就是司馬懿,可以說諸葛亮最終沒有實現實現偉業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有強大的敵人司馬懿。雖然《三國演義》和《資治通鑑》將諸葛亮神化,但都擺脫不了諸葛亮六次北伐皆失敗的事實。其實,這個時候的曹魏政權已經衰落,能夠讓曹魏政權依然成為三國老大的根本原因在於有了司馬懿。這或許也是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最終能夠取代曹魏政權完成統一大業的根本原因。


第九名當為賈詡。

理由:一是獻計張繡,差點殺了曹操。當年賈詡在張繡門下,曹操在穰城大敗張繡與劉表聯軍,然後撤退,張繡要追擊,賈詡認為不可,張繡不聽被擊敗,但這時,賈詡要張繡再度出擊,張繡終於聽了,打敗了曹操,這一經典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兵家經典。

二是離間馬韓,助曹操取得關中。北方軍閥中,馬超和韓遂據關中,成為北方重要軍閥,馬超與韓遂和曹操多次交戰,互有勝負,馬超自知難以抗爭曹操,提議劃分邊界,賈詡獻計曹操,假意同意,離間馬超和韓遂,使他們內亂,最終取得大勝,除了後患,穩定了北方。


第八名當為法正

理由:一是暗中倒戈劉璋,劉備從此有了稱帝的資本。赤壁之戰後,劉備根基依然不穩,因為荊州是借來的,孫權遲早是要收回去的,劉備之所以最終能夠稱帝,那是因為有法正的裡外勾結,假意投靠劉璋之後的劉備,與法正聯播推翻了劉璋,取代劉璋獲得四川這塊風水寶地,劉備最終稱帝就是靠的這塊土地。

二是佔領關中,斬殺夏侯淵。關中是歷來兵家力爭之地,尤其對於劉備有太多的意義,既是劉姓的象徵之地,也是糧草供應之地,法正獻計必須拿下關中,採取聲東擊西之戰術,讓夏侯淵猝不及防被黃忠所斬殺,最終獲得關中。


第七名當為郭嘉。

理由:一是獻計軟禁劉備,但曹操未採納。當年劉備依附於曹操時,程昱獻計要殺掉劉備,這在當時有徵服天下雄心的曹操是不可能做到的,但郭嘉獻計軟禁劉備,應該合曹操之意,然而,曹操卻未採納,想讓劉備服從自己,最終導致劉備出逃,成為曹操之大患,最終成為曹操未征服的對手。

二是官渡之戰一舉成名。三國最關鍵的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讓郭嘉一舉成名,其“十勝十敗”之戰略,令曹操鼓舞信心,最終大敗袁紹,消滅袁紹兒子,曹操從此平定北方。


理由:一是獻計擒呂布。荀攸在謀刺董卓失敗之後跟隨曹操,在戰場上為曹操獻計,從未失敗,當年獻計大敗張繡和劉表聯軍,尤其在生擒呂布之戰中,或許只有荀攸能夠想得出,為曹操除了重大後患。

二是獻計官渡之戰,勸曹操相信許攸和張郃。官渡之戰,荀攸採取聲東擊西之戰略,斬顏良、殺文丑,動搖袁紹軍心。陷入僵持階段,力勸曹操、曹洪相信降將許攸和張郃,並且重用,從而達到最終打敗袁紹的目的,一舉讓曹操成為北方最大實力,奠定了曹操稱雄的基礎。


第五名當為魯肅。

理由:一是縱論天下,為孫權基業定調。魯肅在《三國演義》中似乎笨得不行,被諸葛亮牽著鼻子跑,其實,魯肅的雄才偉略實不在諸葛亮之下,諸葛亮有隆中對,魯肅有臥中對,在與孫權合榻對飲時,縱論天下,為孫權基業定調。如此之才,三國之中,或許只有荀彧、周瑜、諸葛亮、魯肅四人擁有這樣的偉大謀略。

二是聯盟劉備,共抗曹操。諸葛亮與魯肅之所以成為朋友,實在是英雄所見略同,赤壁之戰,實在是他們兩人共同努力下的結果,雖然戰爭為周瑜指揮,但前提是他們所謀定,雖然魯肅借荊州給劉備給後人留下詬病,但當時之形勢只能如此。但聯盟劉備的戰略一直成為吳國後來的長期戰略,陸遜最終有遺憾,完全是在魯肅的戰略框架之內。

三是單刀赴會,吳蜀劃定邊界。赤壁之戰後,孫權和劉備的邊界成為最大的麻煩,劉備派關羽東征,孫權派呂蒙討伐,戰爭一觸即發,但兩國開戰,最有利的當然是曹魏政權,魯肅深知其中利害,隻身赴會關羽,陳之以理,曉以利害,說得關羽無言,魯肅不但全身以退,而且兩國劃湘水為界,從此邊界劃定,最終沒有破壞聯盟之大略,曹魏無力南下。這也是周瑜死後,魯肅能夠代替周瑜之根源。


第四名當為陸遜

理由:一是夷陵之戰讓劉備政權從此依附。三國最著名的三大戰爭,大部分人只知道官渡和赤壁之戰,而知道夷陵之戰的人要少許多,其實,夷陵之戰或許並不比官渡和赤壁之戰的作用小,官渡之戰成全曹操統一北方,而赤壁之戰形成三國鼎立之勢,但夷陵之戰卻把劉備差點打回原形,從此只能依附於吳而存在,吳蜀聯盟才真正形成。當年劉備為報關羽之仇,不聽諸葛亮之勸告,親率十萬大軍東征,六百里連營,最終被陸遜打得徹底叭在地上,幾乎全軍覆沒,隻身逃往白帝城,最終死在白帝城。此戰之後,劉蜀政權已是延喘,幸虧有諸葛亮支撐,否則,蜀不能再成為蜀,即使如此,蜀國從此就只能依附於吳國而存在。

二是石亭一戰,讓魏國從此不敢南下。陸遜不但能打敗劉備弱旅,而且同樣能將曹軍打在地下,石亭一戰,大敗曹軍,曹仁也是死裡逃生,最終羞憤交加而一命歸西。從此,孫權北方安定,曹軍再也無力騷擾。

三是智救孫權,安然而返。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吳國在東邊響應,孫權親率十萬大軍北伐,曹睿親率大軍南下,孫權敗退,陸遜派親信韓扁給孫權送信被曹軍所抓,可陸遜依然羽扇綸巾,還在那裡信步漫遊,而另一謀臣諸葛瑾嚇得要死,請陸遜退兵,陸遜並不理會,還按照原來的謀劃進軍,虛張聲勢,曹軍聞其大名,慌亂堵住城門,導致自相殘殺,陸遜在安全撤退中還斬俘曹軍上千人,《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空城計或許取自這裡,真不過真實的演繹者為陸遜。


第三名當為諸葛亮

理由主要有三:

理由:一是為劉備獻策三分天下取其一。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訣,為劉備分析天下,寄於籬下的劉備醍醐灌頂,按照諸葛亮的謀略終於取得一席之地。

二是聯合孫權,會戰赤壁,三足鼎立有劉備。諸葛亮讓劉備最終成為三足鼎立之勢的最大貢獻就是聯合孫權,在赤壁一戰中協助周瑜,終於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劉備最終成為三足之一足,雖然最弱,但也是一席。

三是劉備之後輔佐後主嘔心瀝血,感動後人。劉備崩於白帝城之後,諸葛亮並未取劉禪而代之,而是全面輔佐後主,但此時的蜀國已不成氣候,關羽、張飛已死,法正、龐統早亡,除自己之外已無有影響之人物。而自己是謀天下局勢之人,現在既要謀取天下局勢,又要謀取一城一地一戰,自古或許只有諸葛亮能夠做到。所以,諸葛亮既要謀政治穩定,又南下征服蠻夷,七擒孟獲,以擴張國土和人力,北取關中,獲取糧食,六次北伐,以表現出蜀國的強大,在戰爭中讓對方不敢南下,並且向東響應吳國,以讓吳不敢輕視對他的聯盟,終於讓蜀國在風雨飄搖中得已存續。


第二名當為周瑜

理由:一是輔佐三孫,為孫權權衡天下。周瑜與孫堅很早就有緣,孫堅死後,周瑜率兵迎接孫策,孫策從此感到有了希望,孫策與周瑜同娶大小喬是三國佳話,可見,周瑜在吳國的地位不可動搖,孫策之後,周瑜成為孫權最堅定的支持者。官渡之戰後,曹操令孫權將兒子送到他那裡作為人質,其他大臣不敢表態,只有周瑜堅決反對,在房中給孫權權衡天下,道出能夠與曹操抗衡的道理,是為房中對,這才讓孫權下定決心對抗曹操。

二是赤壁一戰奠定三國鼎立之局勢。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三大戰役,其中官渡之戰曹操統一北方,但曹操統一天下之戰的赤壁之戰,卻是完敗,號稱80萬大軍(實際上只有23萬大軍左右),面對周瑜的三萬軍隊,竟然最終輸得連褲衩都沒有了,根本原因是周瑜的膽識過人,能夠在敵我懸殊巨大的前提下,找到曹操的弱點:一是軍隊數量吹牛;二是明白曹軍不習水戰;三是知曉曹軍水土不服,最終瘟疫流行;四是深知曹軍糧草不夠,幾十萬大軍供養有問題;五是分析曹軍戰術有誤,戰船首發相連的最大弱點;六是曹操驕傲,沒有將其放在眼中等方面,然後是善聽部下計謀,終於找到小得不再小的機會,在冬季竟然捕捉到東南風的機會,而且在東南風之後又迎來暴雨,這或許也是天助周瑜,因為這種可能或許是百年難遇。周瑜排行第二,實在是因為曹操所謂一大群通天的謀士在周瑜面前都不值一提,被掃得無聲無息。

三是為孫權舉薦了大量人才。孫權最終成為三國的一方重要力量,根本原因是周瑜舉薦了一批核心人才,主要有三個,一是魯肅,二是呂蒙,三是陸遜,這三人在吳國那是通天之才,其能力不在周瑜之下,而且最終證明了這三大能人是孫吳政權雄立天下的核心。


第一名當為荀彧。

理由:一是所有謀士中唯一一位謀天下之人。荀彧志在天下,以匡扶漢室為已任。而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志在割據;周瑜的房中對是志在抗衡曹操;魯肅的臥中對同樣是捍衛江南,對抗曹操;陸遜的夷陵之戰最終是為了聯合劉蜀政權抗衡曹魏,石亭之戰是阻止曹魏政權,都是以割據一方為己任,最終都不謀而合的走向吳、蜀聯合,抗擊曹魏,以謀穩定,則荀攸、郭嘉則是以謀一城一地一戰為己任,法正則是以不光彩的手段謀取利益,賈詡最終以自保為目的小心謹慎,而司馬懿謀在長遠,以自我利益為核心。

二是曹操統一北方無荀彧曹操難有作為。北方作為群雄紛爭最主要集中在北方,主要的軍閥有董卓、袁紹、呂布、袁術、張繡、馬超等,而且北方有匈奴等勢力虎視眈眈,曹操作為當時並不顯眼的一支勢力,能夠最終統一北方,將各大軍閥消滅,沒有荀彧為其謀定,曹操難有作為,如屯田,保證糧草;如迎天子,奉天子以令諸侯;如建立根據地,以保曹操進退自如;如保證後方穩定,讓曹操在前方沒有任何顧慮,這是曹操在官渡之戰的最大便利;如能在危機中找到良機謀取良機,最終消滅呂布……曹操之所以在群雄紛爭中沒有湮沒,最終異軍突起,當推荀彧的鼎力合作。

三是善於發現人才並舉薦人才。任何人即使才能通天,如果不善於發現人才,重用人才,那也只是匹夫之力,最終也成不了大事,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無人能敵,但最終被曹操所滅,根本原因即在此,而袁紹被終在官渡一戰被曹操大敗,喪失稱雄之勢力,那是因為不善於發現人才,重用人才,其他軍閥的失敗都如此。曹操能成大事,主要是不但擁有了荀彧這樣謀天下之能人,不但自己謀略通天,而且為曹操舉薦了一大批雄才偉略之人,這其中就包括戲志才、荀攸、鍾繇、郭嘉、陳群、杜畿、司馬懿,還包括嚴象、韋康等,正是因為這一大批謀士的湧現,曹操才在各方面都有了完備的人才,這也是曹操最終能平定北方的根本原因。


創業之邦


眾所周知三國是一個亂世,自古亂世出俊傑。在這短短近百年時間內,天下豪傑群起,智謀之士悉數粉墨登場,正所謂是你方唱吧,我登場!以下是三國十大謀士排行個人觀點,不妥之處請不吝賜教!

第十名——張昭


字子布,徐州彭城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臣。 東漢末年,為避戰亂遷至揚州。孫策創業時,經周瑜舉薦前往求之,隨後任命其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將朝堂之事委任於張昭。孫策臨死前更是告誡孫權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是東吳前中期謀士之領袖人物,由此可見其才不可量也!

第九名——法正

字孝直。扶風郿人。三國時期劉備帳下謀士, 原為劉璋部下,劉璋投降後,跟隨劉備攻取漢中,獻計黃忠刀劈夏侯淵。其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 公元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第二年年,法正去世,僅45歲,又是一位天妒之才!


第八名——陸遜

字伯言,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公元219年,陸遜參與了襲取荊州之戰。公元222年,孫權認命陸遜為大都督,指揮夷陵之戰,火燒連營擊敗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公元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後任吳國丞相,真是周瑜之後又一代儒將之典範。

第七名——龐統


字士元,道號鳳雛,荊州襄陽人,其人面相奇特,四處碰壁,赤壁之戰後經諸葛亮舉薦在劉備處任縣令!後被發現被拜為軍事中郎將。隨後與黃忠魏延等將跟劉備入川,獻計只取成都,未能如願,貪功心切,被川中大將張任設伏射殺!真是出身未捷身先死啊!年僅36歲,之後其戰死之地改為落鳳坡!

第六名——郭嘉

字奉孝,潁川陽翟人。曹操前期帳下重要謀士之一。 其原為袁紹部下,後來跟隨曹操,為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後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更有遺計定遼東的謀略!赤壁之戰後曹操曾痛苦奉孝,懷念其才!

第五名——賈詡

字文和,涼州姑臧人。三國初期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原為董卓謀士,董卓被殺之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後,成為張繡的謀士。層幫助張繡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歸降曹操。 赤壁之戰前,賈詡認為應該休養生息,不易勞師攻打孫權劉備聯軍,曹操不聽勸阻結果赤壁大敗。曹操詢問賈詡立嗣之事,賈詡以劉表為鑑說服曹操!後輔佐曹丕壽終正寢!

第四名——荀彧



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有“王佐之才”之美喻!為避戰亂至冀州,袁紹待其為上賓,看透袁紹為人後,投靠曹操。官至侍中。向曹操推薦人才眾多,如郭嘉、戲志才等,出謀劃策亦無數,如二虎競食之計,驅虎吞狼之計等,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自殺!

第三名——諸葛亮


字孔明,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發明家!劉備三顧茅廬請其出山,併為其制定了三分天下的謀略!之後聯合東吳在赤壁大敗曹操。公元221年被認命為蜀漢丞相,劉備逝世之後,先穩定西南蠻夷,後六出祁山,多因糧草接濟不上而無功折返!公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曾發明木牛流馬和諸葛連弩皆屬於不世之物!

第二名——司馬懿

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人。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謀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馬懿自幼聰明,熟讀兵書,謀略極深,曹操稱其鷹視狼顧,不可不妨!後因為支持曹操稱帝而被漸漸接受!公元249年趁曹爽陪曹芳到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自此政權歸盡司馬懿。一生多次征伐,曾率軍擒斬蜀漢叛將孟達,兩次率大軍成功抵擋諸葛亮北伐,同時遠征平定遼東叛亂,功勳卓著!

第一名——周瑜

字公瑾,廬江舒人 。東漢末年名將,姿貌佳、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時與孫策十分要好,隨孫策平定江東,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共掌眾事。後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公元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正史上週瑜不僅謀略過人,而且儒雅量大。孫權贊其有“王佐之資",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這些都從側面印證了其的才能和為人!三國演義之描寫不足以說明周瑜之本人!

以上是個人觀點!每個人的答案估計都可能不一樣,這不影響我們喜歡歷史英雄和探討歷史事件的熱情!


King澤


1.諸葛亮

諸葛亮在三國之中是神話般人物,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劉備遍訪賢士打探得諸葛亮是個人才才有“三顧茅廬”。事實證明諸葛亮為劉備建立蜀國確實貢獻很大其謀略堪稱三國“第一謀士”。

2.司馬懿

司馬懿深通兵法,其謀略並不在諸葛亮之下,正是司馬懿的存在才使蜀國吳國不能打敗魏國的原因。司馬懿屢次識破諸葛亮的計謀,使諸葛亮心存顧慮,導致諸葛亮六出祁山也是無功而返。

3.龐統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智謀也算是神機妙算,獻計給曹操,從而有了後來的火燒赤壁。他的本事只能預料當下事,不可預知未來之事所以不如諸葛亮名氣大,可惜最後被射死在落鳳坡。

4.周瑜

周瑜是東吳第一謀士,難得的奇才,與孫策交厚輔佐孫策。周瑜在孫策死後又輔佐其弟孫權,封為“大都督”。其謀略和武藝都出類拔萃,但是他心胸狹窄屢次與諸葛亮鬥智謀均沒有取勝,最後活活鬱悶而死。

5.徐庶

徐庶曾是劉表的軍師,後來投奔劉備,幫助劉備打敗曹仁,夏侯惇。曹操無奈用程昱計謀軟禁徐庶的母親,逼迫徐庶投曹營。終生不給曹操獻一計,也埋沒了他的才華。

6.荀彧

荀彧是曹操陣營頭號謀士,為曹操建立無可計數的功績。曹操稱他為“吾之子房”。荀彧不但謀略高深,還為曹操推薦荀攸、郭嘉、程昱、司馬懿等一大批人才。堪稱德才兼備。

7.郭嘉

郭嘉思維敏銳,見識超人。在曹操麾下屢出奇計。特別是對三國局勢和人物心理的分析是相當準確。袁紹死後,二袁兄弟還是有一定實力,郭嘉建議“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事後事實證明郭嘉的先見之明。

8.荀攸

荀攸也是曹操重要謀士,一共為曹操獻妙策十二條。為曹操統一北方做出了重要貢獻。荀攸死後,曹操痛哭流涕可見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不同一般。

9曹操

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其文韜武略非一般人可及。曹操建立的魏國是三國最大的基業,手下文臣武將多如牛毛,由此可見曹操的文治武功都是頂級的。

10.姜維

姜維智勇雙全,是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可見他的天資非凡。蜀國無論地利還是人才都無法與魏國吳國相比,但是姜維能夠與其他兩國抗衡多年足可以證明其謀略確實高人一等。


影視雜侃


其實小編以為明確地將三國中的謀士分個高低上下,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小編也不好一二三四五地回答這個問題。不過小編可以在下面貼出三國時期比較優秀的謀士,至於他們的排名,你可以自行斟酌。

1.郭嘉

郭嘉是最近很有名的謀士,很多人將他和諸葛亮對比。小編看來他當然不能與諸葛亮同日而語,但作為謀士確實是很優秀的。郭嘉的最厲害之處,或者說史料記載最多的地方,是他對人的猜測,還有對形勢的把控。其實最著名的“十勝十敗論”,其重要性反而沒有那麼大。

郭嘉有什麼獻策呢?首先曹操和袁紹在北方爭霸的時候,孫策想要北上。郭嘉預測孫策會被刺殺,以安撫軍心。結果非常傳奇地應驗了;袁紹病死後,袁氏的勢力變成一盤散沙,郭嘉勸曹操不要急攻,等待袁譚和袁尚內耗,然後逐個擊破,也成功了;袁氏兄弟跑到烏桓的勢力範圍,郭嘉力勸曹操先消滅烏桓,並預測劉表不會出兵,雖然曹操在路上發生危險,但這個決策其實是當時的最優選擇。可惜郭嘉也病死在這次出征途中。

2.程昱

程昱可以說對曹操有大功。曹操打徐州的時候,陳宮等人迎接呂布反叛曹操,大本營兗州除了三個縣,其餘全部失守。程昱等人在後方保全了這三個縣,給曹操翻身的機會。曹操當時落魄不堪,甚至想附身於袁紹,也是被程昱勸止。劉備也被呂布背刺,投奔曹操,程昱就勸曹操殺了劉備。如果曹操聽從,或者即便不殺,選擇牢牢控制劉備,也就沒有後面的三分天下了。

3.董昭

董昭對曹操篡權的過程,有很大的推進作用。曹操順利進入洛陽,再順利地將漢獻帝劉協從洛陽搬回許昌,靠的是董昭利用楊奉的手段;曹操進魏公、魏王,距離皇帝只有一步之遙,也是在董昭的勸諫下;關羽進攻樊城的時候,樊城已經岌岌可危,這個時候孫權選擇背刺關羽,董昭建議將這個消息傳入到曹軍和關羽軍中,增長曹軍士氣,瓦解關羽的決心。

4.劉曄

相比較的話,劉曄算是一個比較悲劇的謀士。這個人可以說是算無遺策,但是沒人聽他的。曹操拿下漢中,劉曄建議曹操繼續南下進攻劉備,曹操不聽;關羽戰死,群臣認為劉備不會伐吳,劉曄卻準確預測到劉備必定出兵伐吳,並且建議曹丕趁這個機會進攻揚州,曹丕還是不聽他的;劉曄預測到孟達會反叛,結果自然就不用說了,曹丕當沒聽見。後來劉曄就變得圓滑起來,變得見人下菜碟了。

5.蔣濟

蔣濟似乎名氣沒有其他的謀士那麼大,但也算是一個優秀的謀士。曹操打輸了“赤壁之戰”,孫權趁機進攻合肥。支援合肥的兵少,蔣濟用疑兵之計,詐稱有四萬援軍,騙過孫權,保全城池;關羽圍困襄樊,如果攻克以後,兵鋒直指宛城、許昌,曹操有遷都的打算,蔣濟勸止曹操,並建議與孫權聯手,共同擊敗關羽。

6.荀彧

荀彧是曹操身邊首屈一指的謀士,但是最後由於理念不同,與曹操關係破裂。當然這些都是後話。荀彧的比較直觀具體的貢獻有:在陳宮反叛迎接陳宮時保全兗州三縣;舉薦戲志才、郭嘉等人才;在“官渡之戰”時勸止曹操退兵的想法;確定、修正曹操集團的進攻方向。其實小編以為,荀彧的更大的貢獻在於政治上,幫助曹操穩固後方。

7.荀攸

荀彧是曹操的左右手,荀攸則常常跟隨曹操出征,為他出謀劃策。尤其是在“官渡之戰”中,荀攸幫助曹操擊破顏良,燒燬糧草,表現得非常亮眼。袁譚、袁尚相爭的時候,荀攸建議曹操先平二袁,穩定北方,再圖南下。其實荀攸的計策遠不止這些,史料上說荀攸策劃十二奇策,但是無人可知,已經失傳了,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了。

8.賈詡

賈詡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李傕、郭汜把控朝政,禍亂天下,就是出自賈詡的建議;後來賈詡投奔宛城的張繡,幫助他擊敗過曹操,後來又建議他投降曹操。賈詡也算是算無遺策的謀士,他對人心把握得非常到位,在各個勢力間能夠遊刃有餘,明哲保身。他的建議往往也是一針見血,一句話總結:聽他的,沒有錯。

9.龐統

龐統號為“鳳雛”,可能在才能上與諸葛亮相匹,但是由於死的早,成就肯定是不如的。龐統最大的功績,在於力勸劉備入蜀消滅劉璋,設計除掉蜀將楊懷、高沛,取得白水關。可惜死於雒城,年僅三十六。如果不是過早戰死,他的成就會更大。

10.法正

相比於龐統而言,法正的功勞更大。法正、張松請劉備入蜀,幫助劉備消滅劉璋佔據西川。隨後法正建議劉備與劉璋的嫂子聯姻,重用名士許靖,籠絡蜀中大姓的人心。之後法正勸說劉備進軍漢中,並幫助劉備斬殺夏侯淵,成功取得漢中。自此益州的門戶終於為劉備所有。

11.魯肅

把魯肅排列在裡面,小編是比較糾結的。因為魯肅不僅是謀士,還是單獨帶過兵的。但在戰場上似乎沒有太多表現,反而是出謀劃策更多一些。所以小編還是排列進來。魯肅首先是向孫權提出“榻上策”,確定江東早期的方向,就是進攻黃祖取得江夏;在“赤壁之戰”前魯肅聯合劉備,“赤壁之戰”後扶植劉備,為曹操樹立一個大敵。可以說三國鼎立的形勢就是魯肅促成的。

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了,才疏學淺,多有疏漏。像諸葛亮、周瑜、陸遜、呂蒙、鄧艾、鍾會、郭淮、司馬懿、陳泰這樣的,小編認為不應該列為謀士,所以沒有加進去;有一些謀士專擅政治,沒有奇策上的表現,小編也沒有加進去。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


插畫師的三國夢


1.諸葛亮。青年才俊,為蜀漢謀三分天下,然後親自躬行。

2.郭嘉。青年才俊,料事如神不如說料人入神,有奇計。

3.司馬懿。深目遠慮、智慧有加,穩穩的把三國算到了自家。

4.賈詡。為別人謀,更為自己謀。

5.荀彧。德才兼備,謀略過人,堅持真理,不惜得罪老闆。

6.周瑜。江東文武第一帥哥,惜英年早逝。

7.陸遜。青年才俊,有勇有謀,在太子的事情上不得老闆的歡心,抑鬱而終。

8.姜維。青年才俊,計謀超群,還需要有老闆的信任、支持。

9.法正。認清實時的聰明人。

10.田豐,抱了一棵大樹,不能歇蔭。謀略再高,也比較辛苦。


蔥蔥那年


1.諸葛亮

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既能規劃集團未來發展方向,又能服務於具體日常工作,制定正規管理規章制度條理明晰,處理繁雜事務兢兢業業。

2.郭嘉

出主意落到實處,說服人直插肺腑,結果又好到定基立業的地步。

3.賈詡

不管服務好人壞人,不管順境逆境,不管平天下還是蕭牆之爭,都是第一點子大師。

4.魯肅

演義裡的大好人,正史中的眼光長遠者,比孔明現實,是一位正直的高參、外交家和軍事主官。

5.荀彧

第一流謀士和重要行政幹部,關鍵的命運之戰中獨當一面,不但千辛萬苦搞好後勤,還堅定了最高決策者的信心,超額完成任務,追求真理,不惜得罪領導。

6.程昱

老謀深算,老奸巨猾,經驗老道,閱歷豐富。是一個老成持重不太光明正大的老顧問。

7.法正

四川第一聰明人,愛斤斤計較,但聽得人勸,雖事蹟不盛,卻奠定了本就一窮二白的劉備微薄家底兒。

8.龐統

名氣極大,才華頗高,身先士卒,有能無運。個人形象欠佳的,雖然在職場處於劣勢,但能力永遠是事業最大要素。

9.賈充

敢於出頭,替主奔波,盡心盡力,輔佐兩代。是高級知識分子開始發生退化變異的三國終結期出類拔萃之大才。

10.郤正

人輕言微,忠心施事。不隨波逐流,卻對破產老闆不離不棄,真正有良心的讀書人。


顫動的丹田


第一諸葛亮,隆中對戰略級別

第二魯肅,孫劉聯盟也是戰略級別

第三荀彧,審時度勢,助曹操在狼群中脫穎而出成為狼王,一家獨大

第四司馬懿,深謀遠慮,順勢而為

第五郭嘉,曹操對他評價很高

第六、七,賈詡、龐統,料事如神,屢出奇謀

第八曹操

第九周瑜

第十陳宮


一葉扁舟3300


三國中十大謀士排行榜應該是:司馬徽、 胡昭、郭嘉、賈詡、諸葛亮、 司馬懿、龐統、荀彧、周瑜、 徐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