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古發現“花木蘭”墓,出土一玉扳指,為何令專家興奮異常?

王-_-子


據我所知,花木蘭墓在全國有四處。

一處位於陝西延安萬花山下,相傳花木蘭家住萬花山下的花原村,姓花名木蘭。

她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巾幗女將軍。花木蘭17歲時“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征戰12年,竟然瞞過眾人,沒人知道她本是女兒之身。

由於木蘭戰功赫赫,逐漸由士兵升為將軍。戰爭結束後,她拒絕高官厚祿,辭別皇帝回到了家鄉,從此木蘭恢復了女兒之身。

木蘭去世後葬在了萬花山腳下。當地人稱“花家陵”。當時皇帝輟朝三日,派人去送葬。當初墓下有石階,兩旁分列石人、石馬、石獅、石羊。

1984年,延安市政府撥出專款,在花家陵山腳下修建了“木蘭陵園”。陵園佔地18畝,園內遍植松柏花卉,鬱鬱蔥蔥,肅穆莊嚴。(如圖)



第二處花木蘭墓位於河南省虞城縣(屬商丘管轄)營郭鎮(今木蘭鎮)。裡面有木蘭祠和木蘭陵園。

據明代《商丘縣誌.列女》卷十一記載:木蘭姓魏,本是處子,名木蘭,亳之譙人也(指的是營郭這個地方)。

縣誌所記述的和《木蘭辭》一樣,木蘭替父從軍,到後來功高卓著升為將軍。戰爭結束歸鄉還女兒之身,眾人大驚,原來木蘭是個美嬌娘。

皇上欲納其為妃,木蘭誓死不從,被迫自盡,皇上感其剛烈,追諡其為“孝烈將軍”。

清代光緒年間的《亳州志》也有同樣的記載。


第三處位於武漢黃陂 。

據《黃陂縣誌》記載:西漢年間,有位叫朱壽甫的千戶長,家住木蘭山北十餘里的雙龍鎮,年逾半百無後,常登木蘭山燒香求子,後生一女,以山取名為木蘭。

木蘭十八歲時,女扮男妝,代父從軍。戰爭結束後,她不受官祿歸故里,終年九十歲,葬於木蘭山北。

鄉人為紀念這位巾幗英雄,在墓前豎起“木蘭將軍之墓”巨碑。



第四處明顯是假的,假木蘭墓位於安徽亳州城東魏村北。

木蘭冢丘高大,蒼松環護,當地人又為其立祠,每年四月初八為木蘭生日祭。墓園佔地約兩三畝。墓旁有魏武帝的題辭碑文。(如圖)



到底哪裡才是花木蘭的真墓呢?

我認為陝西延安木蘭墓有可能是真的。

也許這四個都不是真的,據考證《木蘭辭》是一種文學作品,歷史上根本沒有花木蘭這個人。後來的木蘭事蹟可能和木蘭辭敘述的不謀而合,所以有了多處的木蘭墓。

題主還不嫌亂,居然把河南安陽市殷墟發掘出的“婦好墓”戲稱為“木蘭墓”。

沒錯,婦好和木蘭都是巾幗英雄,婦好是商朝武丁的妻子,武丁相當於皇帝,那時稱商王,婦好就是武丁眾多老婆中的一員。可以看成是武丁的妃子。

據說她英姿颯爽,不愛紅妝愛武裝,上得廳堂下得戰場。

安陽是殷商的國都,這裡有許多墓葬。婦好墓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小屯西北郊。也就是殷墟宮殿宗廟區的西南。

1976年考古隊開始發掘婦好墓,當時出土了許多文物。但不能確定墓主到底是誰?從出土文物來看,知道墓主是個巾幗女英雄,這也是題主戲稱其為“木蘭墓”的原因。

到了到了後來,考古隊發掘出了一枚玉扳指(如圖)

經過監測,這枚玉扳指距今有2500年的歷史了,它是古代將士戴在手指上用來拉弓射箭的專用首飾,能夠保護手指被弓弦弄傷。

2500年正好是殷商時代,商代能帶兵打仗的女英雄非婦好莫屬了,考古學家興奮異常,大呼道:墓主確定了,她就是武丁的妻子婦好。”

從此婦好墓誕生了。以後再也沒人說這是“木蘭墓”了。




秉燭讀春秋


“花木蘭”是我國古代勵志的女性形象,其實她更多的是一個文學虛構的人物!

1976年在河南安陽發現了一處古墓,極具考古價值。為了不破壞古墓裡的東西,考古學家專門請來一些地質學的專家,在動土開挖之前認真研究了古墓的構造。

墓室被打開後,專家們發現了一枚玉扳指,為何非常興奮呢?

1.古墓的前世今生!

雖然這個被髮掘的墓成為“花木蘭”墓,其實根本不是我們熟知的花木蘭,而是殷商時一位婦人的墓。

這位婦人名叫“婦好”,所以說所謂的花木蘭墓其實是“婦好墓”,之所以有人叫為“花木蘭墓”,是因為根據墓中的記載,她是一位英勇善戰的女將軍,頗有人們關於花木蘭的想像,所以就有人稱作“花木蘭墓”!

2.一件造型奇特的玉器!

墓中自然發現了許多的文物,但是有一個玉器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這是一個造型非常奇特的玉器,與玉佩非常想象,但絕對不是玉佩。

經過大家的觀察和討論,發現這件武器中間有一個洞,大小與人的手指相似,最後大家經過推測,認為這是一件保護手指的玉扳指,主要用於射箭的時候!

3.考古第一次發現如此功能的玉器

從專家推測這枚玉扳指的功能來看,這位墓室的主人的確是一位上戰場作戰的女將軍。

而且這枚用於射箭的玉扳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枚有如此功能的玉器!

所以,專家們興奮一是因為玉器可以推測墓室主人的身份,另外就是這是考古的新發現!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河南考古發現“花木蘭”墓,出土一玉扳指,證實了一個偉大的女人存在。我想不止專家興奮,作為河南人都應該很自豪一下,這個“花木蘭”可不一般,是個下得廚房上得廳堂騎馬就能馳騁戰場的商朝女政治家和軍事家——婦好!


婦好是商朝武丁的王后,擁有自己的封地,但這個王后不但愛紅妝更愛武裝,堪稱戰場上的鐵娘子。商朝武丁時期是戰場上令“方國”聞之喪膽的女統帥,手舉青銅鉞,小手一揮,鉞之所指,大軍蜂擁而過,所過之處便是商的領土。

1、伐羌方之戰

根據甲骨文記載,婦好率領一萬三千多人攻打羌方,這次戰鬥等於都城十分之一的軍隊,規模也是武丁時期出征最多兵力最多的一次。此戰婦好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率領大軍以無敵之姿掃平了羌方,俘獲大批羌人和財物,從此使商朝的西境安定,再無後患。

甲骨文卜辭:“辛巳卜,貞,登婦好三千,弇旅萬,乎伐羌。”


2、對巴方之戰

巴方是南方巴人的方國,生活在複雜的群山峻嶺、山水縱橫之處,發展迅猛,逐漸強盛,因此不服商朝統治。武丁決定攻打巴方,和好婦定計,聯絡沚方和奚方,共伐巴方。

武丁兵分兩路。武丁率商朝軍隊由東面進攻,正面痛擊巴方;好婦則伏兵西南面,形成口袋之勢。

巴方正面抵抗失敗向西南後撤,遂進入婦好埋伏圈,當武丁追擊與婦好會合,便把口袋口子給紮緊了。經過戰鬥,巴方大敗,被迫南遷,在商朝後期銷聲匿跡。這也是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伏擊戰”。

卜辭載:“貞我共人伐巴。”,“乙巳卜,爭,貞巴方其敗。”

3、對鬼方之戰

這是商朝最艱苦一戰,持續三年。鬼方是居住在西北方的遊牧民族,源自氏族−大隗氏,是後來強大的匈奴民族的祖先。也有學者認為是古印歐族群。

鬼方南侵,婦好隨軍北上抗敵,戰爭打得異常艱苦和激烈。鬼方這支遊牧民族,很大可能吸收了外來文化,在武器裝備上與商朝並沒太大著距,因此大部分時間處於僵持階段。

經過三年時間的交戰,商朝將鬼方驅趕回了北方,或者有追擊,但並沒有徹底消滅鬼方勢力,暫時解決了商朝北境勢力的威脅,在後來匈奴的壯大和發展也說明了這一點。

《周易·易經·既濟卦》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婦好這個早期時代的“花木蘭”以英姿活躍在商朝的政治舞臺上,而卜辭中還賦予了婦好另一個身份,那就是商王朝的祭司!

在商朝卜辭記載中,祭司也是高貴身份的象徵,婦好則是擔任了主掛國家祭祀、占卜的職位,是商王朝核心人物。

婦婦受命主持祭天、祭祖、祭神等祭典,代表王朝身份,足見婦好的地位重要性;擔任占卜官,製作方針策略以及對大事件做出預判,也足見武丁對其信任性,因此左傳才以文武全才做予評價。

《左傳》上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武丁也給予了婦好這個賢內助很大的肯定,在安陽殷墟萬餘片甲骨中,提及婦好達二百餘處,反映了婦好的各個生活側面,好比是武丁記載婦好的筆記,可見婦好這個花木蘭,在商朝武丁時代的重要性。

婦好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軍事家、軍事家,既是高貴的祭司又是個身經百戰的女將軍,為商朝的開疆拓土、保護邊境、鞏固商朝統治做出了傑出貢獻,是中幗不讓鬚眉的又一真實事蹟,這位商朝的“花木蘭”當真是歷史上的一朵奇花!


西遊夢紅樓


婦好被稱為我國的第一位巾幗將軍

婦好墓於1976年在安陽被髮掘,對於婦好的身份史書上記載較少,人們只能通過現場的發掘來梳理婦好生前的形象。在發掘過程中便發現了玉扳指,令考古專家興奮的不僅是玉扳指的歷史價值,而是它的作用。

原來玉扳指是古代拉弓射箭時為了保護手指而使用的一個工具,就像現在用針縫線的時候需要一個頂針一樣。玉扳指的發現說明婦好不僅是一位王后,也是一位女將軍,再根據史書的記載,可以大致瞭解到婦好是商朝的一個王后加將軍,曾經征戰四方。

除婦好外,我國古代還有四大巾幗英雄

婦好的身份至於雖有定論,但並沒有被稱為巾幗英雄,我認為是年代久遠,難以區分當時戰爭的性質和影響吧。除婦好外,我國還有四大巾幗英雄,分別是花木蘭、樊梨花、梁紅玉和穆桂英。

河南安陽殷墟是商朝其中一個比較成熟的都城,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和遺蹟,甲骨文就是在這裡被發現的,可以清晰的看到商朝早期我國貴族社會的生活場景,有時間也建議去看一看。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用“花木蘭”來形容,這個墓的等級瞬間就被拉低了好幾個level。不知道這個比喻是誰開得頭,反正是挺不恰當的。


花木蘭是誰?花木蘭不姓“花”,應該是姓“木蘭”,“木蘭”是一個鮮卑姓氏。並且《木蘭辭》中有“可汗大點兵”句,“可汗”是對北魏皇帝的稱呼。所以,花木蘭很可能是北魏的鮮卑族人。木蘭的故事之所以能流傳,一方面是故事中所體現的“孝”,另一方面則是木蘭身為一個女子,卻能代父從軍。女子從軍為將還是很罕見的。


而河南發現的這座墓葬,其年代是商代墓葬,墓葬的主人婦好既是女將軍,又有巫師的身份,又是一位王后,最重要的是其墓葬中的陪葬品,極其豐富,簡直是為考古學家打開了一扇研究商代歷史與文化的大門。


婦好及婦好墓出土的文物

婦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之一,是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軍事家。婦好曾多次受命討伐商朝的方國,根據甲骨文中的記載,最大的一次是她率領了1.3萬人討伐羌國。婦好戰功赫赫,所以,她的墓中也陪葬了在當時象徵權力的青銅禮器——青銅鉞。


  • 婦好墓出土的玉韘


而問題中說到的玉扳指,實際上是“玉韘(she,4聲)”,扳指是它的俗名。玉韘是射箭時戴在右手拇指上用來鉤弦的,可以保護手指。婦好墓出土的玉韘是目前為止發現最早的。所以,考古專家們比較激動。


婦好墓出土的玉韘上面飾有紋飾,與墓中出土的玉人上的紋飾比較像。玉韘上穿孔可用來繫繩,縛於腕部,用時再套在拇指上。



據統計好墓出土隨葬器物1928件,其中:青銅器468件,總重量約1625千克;玉器755件,包括和田玉、獨山玉、岫巖玉等;骨器564件,陶器11件,石器63件,寶石製品47件,象牙製品3件以及殘片2件,蚌器15件。此外,還有紅螺2件、阿拉伯綬貝1件,及6820個來自南海的貨貝。


  • 婦好墓出土的玉鳳

對於婦好墓,《國家寶藏》中的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三代考古人,才呈現出了一個完整的婦好墓。”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歷史,關注一下吧


文物考古聊歷史


出土“玉板指”的古墓位於河南安陽,所謂的“花木蘭墓”只是一個噱頭,墓主人實際系歷史上第一個能上陣殺敵的女將軍、商代皇后婦好

雖然花木蘭的事蹟家喻戶曉,但歷史上是否有這麼一個代夫從軍的女將還有很多爭議。

1928年,在河南安陽發現了一處大型商代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在1976年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員墓葬。

(婦好墓內部)

該墓南北長5.6米,東西寬4米,深7.5米,無墓道。墓室上部有一與墓口大小相似的夯土房基,墓內有二層臺和腰坑。東、西兩壁各有一個長條形壁龕。

葬具為木槨和木棺,槨長5米,寬3.4~3.6米,高1.3米。槨室在潛水面下,大部塌毀,棺木也已腐朽,從殘跡可知曾多次髹漆,其上還附有一層麻布和一層薄絹。

墓內殉人16個,其中4人在槨頂上部的填土中,2人在東壁龕中,1人在西壁龕中,1人在腰坑中,8人在槨內棺外。

另外還殉狗6只,1只在腰坑中,餘均埋在槨頂上部。遺憾的是墓主遺骸已經化為朽泥。

該墓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隨葬品,其中青銅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並出土海貝6800枚。

其中最珍貴的是一枚玉諜(俗稱玉板指)、一件青銅觚、三聯甗、偶方彝和數片片甲骨。

(出土玉人)

經文物專家對青銅觚上銘文的鑑定,此墓葬的主人是生活在公元前12世紀的商王武丁的皇后,祖己引的母親"後母辛",名叫婦好。

玉諜是拉弓射箭時扣弦用的一種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護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傷的專用器物。

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扳指的存在,最初可能有皮質等一些較軟材料製成的扳指,商代的玉扳指具有拉弓護指的雙重功能,它的長度更長一些,戰國開始變短,漢代的扳指另帶有用來拉弦的小鉤,宋代的扳指樣式更是多種多樣,有片狀的,也有矮筒狀的。

(出土玉扳指)

時至清代,扳指呈圓筒狀,一端邊緣往裡凹,一端邊沿向前凸,材質更加圓潤、光滑,所以逐漸不做為射箭的工具使用,而成為一種裝飾、身份以及流行趨勢的象徵。

在墓葬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辛巳卜,登婦好三千,登旅萬,呼伐羌。"這樣的字樣,記錄了婦好帶三千戰士征伐羌部落的史實。

綜合出土的玉板指和戈、鉞等武器,證明一直在傳說中存在的婦好是真實的。

另一塊甲骨上記載了婦好的去世:

“出貞……王……於母辛……百宰……血。”

婦好是在戰爭中戰死的,作為一個皇后,她本來沒有這個必要出現在戰場上,可她為了國家利益,為了老百姓的安寧,親冒矢箭,最後戰死沙場,無愧女英雄的稱號。

(婦好復原圖)

婦好是甲骨文上有詳細記載的中國第一位女帥,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

殷墟的甲骨文記錄了她多次受命征戰沙場,攻克周邊諸多方國,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馬功勞的事蹟。她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是當時的最高祭司。

婦好武丁的原配妻子,她有自己的封地和財產。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武丁與婦好相愛至深,平時也是相敬如賓,婦好死後,武丁還親自為她主持了冥婚,將婦好的英魂嫁給了神靈。

這樣做一方面是借神靈保護他的妻子,另一方面說明在商人的眼中,婦好的功勞極大,這個女人已接近神化。

正是因為婦好墓中出土的文物,特別是那枚玉板指,才讓我們瞭解了這位女英雄,對考古專家和研究者來說,獲得了第一手的資料,任何一位考古領域的研究者面對這實物資料都會歡呼雀躍吧。

最後多說一句,花木蘭墓位於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木蘭鎮花木蘭陵園內,目前保存良好,也對遊人開放,有興趣的不妨一遊


剛日讀史


我是放牛娃。我們一起來邊喝茶,邊聊聊所謂的"花木蘭"的故事。

題目中提到,河南挖掘出土一"花木蘭"墓,還有一玉扳指,專家大喜過望。

我的觀點是:

1. 這不是花木蘭墓,而是商王武丁的夫人婦好的墓。這位名叫婦好的女子,是一位將軍兼軍事統帥。玉扳指,是她拿來射箭時頂住箭的尾巴用的,和我們家裡納鞋底時戴在手上的頂針功能類似。



2.那為什麼稱作花木蘭墓呢?

因為他們都有很多共同點:都是女人,都曾是將軍,都和最好統治者有關係(一個是王妃,一個差點成為王妃)。這其中,花木蘭的故事大家更熟悉,流傳更廣,名氣更大,而大家對婦好普遍不太熟悉。那麼,用花木蘭墓,可以一瞬間抓住大家眼球,明白女主人的身份。


3.為什麼專家會欣喜若狂呢?因為,通過這個墓,以及玉扳指,婦好的將軍身份,板上釘釘可以確認了。

下面展開來說。

婦好,前無古人的女統帥

前文提到,婦好是商王武丁的老婆。武丁是商朝有名的王,政績卓著,戰功赫赫,婦好也不差。她不僅會生孩子,也會打仗,而且打的還很不錯,以至於,武丁任命她為全國軍事統帥,相當於現在的總司令。人類歷史上有史記載的第一場大規模伏擊戰,就是婦好指揮的。商朝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也是她負責指揮的。



(☞婦好劇照)

有鑑於此,皇帝特意開闢封地給她,允許她不用待在宮裡,可以長期待在封地。在中國歷史上,王(皇上)的妃子有封地,這是極為罕見的。也從側面反映出,她的能力之強悍,個性之獨立,以至於武丁內心一直把她當男人一樣看,等婦好死了還下令讓其改嫁給自己歷代祖宗,以在另外一個世界罩著他們。

花木蘭,女中豪傑,悲劇結尾

花木蘭是南北朝時代北魏人,姓花,名木蘭。其實,歷史上關於她到底姓什麼,至今都有爭議。有的說姓朱,有的說姓魏,等等,至今無定論。她生於何時,也不清楚,死於何時,也不清楚。

但是,她是怎麼死的,卻還是有記錄的。根據史料記載,花木蘭替父從軍凱旋後,皇帝發現她是女人,非常吃驚,同時佔有慾又迅速膨脹。對皇帝來說,女人千千萬,可這麼有個性的女將軍,可是從來沒睡過,所以便急不可耐、火急火燎的封她為妃,令她進宮。

花木蘭悲痛欲絕,不願就這麼從了皇帝,便提出了三個要求,說只要皇上你能做到,我就立刻二話不說嫁給你。這三個要求是:第一,既然男女平等,那也要允許女人參加考試;第二,既然男人能娶女人,女人也可以娶男人,生下孩子,也要隨女姓。第三,既然男女平等,那麼只能一夫一妻,皇帝你娶了我,就不能載娶其他人。皇帝尷尬的笑而不語,木蘭怒而自盡。

木蘭死後,皇帝內心慚愧,便修建了木蘭墳,以示紀念。唐朝時,大家懷念這位女英雄,便修建了木蘭祠堂以紀念。

結束語:在一個男尊女卑的社會里,一個女人能脫穎而出,非常不容易。更可貴的是,她們身上那種"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豪邁氣概和骨子裡散發出的男女平等的觀念。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男女平等依舊未真正完全實現,性別歧視依舊存在,因此,我們有理由對中國歷史上這些傑出的女性表示由衷的欽佩和讚美。


執著的放牛娃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首《木蘭辭》早已是家喻戶曉,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一直都是後人傳頌的對象,她不但有著一顆赤子之心,而且巾幗不讓鬚眉,在戰場上能奮勇殺敵,實在是女輩之楷模。

被傳頌上千年,我們的主角花木蘭自然有著超高的人氣,這不,河南考古發現“花木蘭”墓,並從中出土了一玉扳指,一些專家見狀激動得不能自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婦好墓而非花木蘭墓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出土“玉板指”的古墓位於河南安陽,這個墓的主人是歷史中第一個能上陣殺敵的女將軍、商代王后婦好,它和“花木蘭墓”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1976年,考古人員在河南安陽發現了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員墓葬,隨後專家對其進一步考察研究,他們驚訝地發現這座墓穴的主人很可能是商朝女將軍婦好。

婦好可是一位大人物,她不但是商高宗武丁的王后,同時還是武丁手下的一員大將,史書中記載她曾多次帶兵東征西討,甚至還有一次帶兵一萬討伐羌國。

婦好除了帶兵打仗之外,還負責著國內的祭祀工作。這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要知道古人都很迷信,在他們看來祭祀是神聖無比的大事情,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武丁對她的信任。

婦好死後被安葬在河南安陽,與她陪葬的物品有玉器755件、63件石器以及40多件寶石器,這種待遇非常人可比。最讓專家在意的是其中名為玉扳指的玉器,婦好墓中的這種玉扳指與普通版本的有所不同,

它還被稱之為玉諜,是當初用來輔助拉弓射箭的一種工具。

這個玉扳指的出土進一步證實了婦好的確是一位巾幗女英雄,因為之前儘管有史料記載了婦好是女將軍,但是卻沒有實物可以佐證,這次考古挖掘算得上歷史研究前進的一小步。

花木蘭之墓

既然題目中的墓是女將軍婦好的,那花木蘭的墓又在什麼地方呢?其實關於花木蘭的陵墓一直都有兩種主流說法:

一說稱花木蘭陵園位於陝西延安萬花山下。

另一說則認為它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營郭鎮花木蘭陵園內

這兩地的人都認為本地所擁有的花木蘭陵墓才是真的,他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彼此互不相讓至於到底誰說得對,我們暫且不考慮,不過在這裡我要向花木蘭的存在提出質疑。

木蘭存在之謎

《木蘭辭》當中只叫她“木蘭”,而沒有提及她的姓氏那麼我們先來考究她到底姓什麼。關於木蘭的姓氏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木”姓,“宋姓”,還有“魏”姓,其中到目前為止“魏”姓最具說服力。

在河北完縣木蘭廟前的石碑上有著這樣的記載:“神姓魏,字木蘭。”這一石碑被立於元代至順三年四月四日,是迄今為止世人所發現的最接近花木蘭時代的石碑。除此之外,還有諸如《毫州志》、《歸德府志》、《鳳陽府志》等史料,它們都不約而同地支持了這種說法。所以,在後來修撰的《大清一統志》中明確記載了“木蘭,魏氏女”這樣的字眼,到那時木蘭姓“魏”已經是大家心中默認的事情。

不過關於花木蘭的姓氏,雖然“魏”這個說法被大多數史料所接受,但其實這還不能武斷地蓋棺定論,因為只有史料記載而無實物佐證是站不住腳跟的,再加上那些所謂的史料也並非完全可信,這又如何能夠說服世人呢?所以,就目前來看,木蘭還只能姓“花”

那為什麼會有“花”這種姓氏說法呢?其實這與明代的戲曲家徐渭有關,他在《四聲猿》中一定咬定木蘭是“花”姓,而這種通俗戲曲本身就有很強的普及性,久而久之“花木蘭”也便成了理所應當之事,不僅如此民間之人更是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猜想出花木蘭的爸爸名為“花弧”,阿姊叫做“花木蓮”,就連她的母親都叫“花袁氏”,可謂真正的“花氏一族”。

至於木蘭的祖籍也一直存在著爭議,但同樣的絕大部分史料認為她是“安徽毫州人”。《亳州志》這樣記載木蘭的祖籍:

“亳州東魏村人……,孝烈祠久在東關外”。

姚奎在《木蘭歌》的引文中也說道:

“又考雜記,孝女,亳州人”

明代何出光在《木蘭祠賽神曲》的引文中稱:

“將軍亳州人,魏氏女”

這一切證據都指向“木蘭是亳州人”這一說法,不過僅僅憑藉這些記載亦是很難證明說法的真實性,因為大部分史料來源都是野史、方誌,它們所具有的可信度本身就不高。

綜上所述,我認為花木蘭很可能本身就不存在,她被塑造成替父從軍、英勇殺敵的形象,是為了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就像人們為了滿足內心的需要,會編造出蘇軾的妹妹“蘇小妹”這樣的人物一般。

退一步來講如果花木蘭真的存在,那為什麼只有野史對其稱讚有加而在正史中卻不見她的身影呢?況且一個女子從軍十餘年,居然沒有一個同伴發現她的性別,這難道不是一個漏洞嗎?

在古時候,其實女子很早之前就能夠上戰場衝鋒陷陣,比如李淵興唐之戰時,就已經不拒絕女兒的“娘子軍”,甚至在有些朝代,女子兵還有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花木蘭或許並不存在,但是在歷史的確有著像她一般的巾幗女英雄,花木蘭是這些女英雄的典型代表。最後以杜牧的《題木蘭廟》結尾:

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

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推上祝明妃。


執筆灬寫史


(可汗)欲納入宮中,木蘭曰:'臣無媲君之禮。'以死誓拒之。迫之不從,遂自盡。帝驚憫,追贈將軍,諡'孝烈'。今商丘營郭鎮有廟存,蓋其故家雲。

根據《商丘縣誌·列女》中的記載,花木蘭替父從軍,立下汗馬功勞之後便恢復了女兒身,誰知可汗見她長相甜美就想收入後宮,可花木蘭寧死不從,自盡後可汗追封她為將軍,葬在了今河南省商丘市營郭鎮。

工地施工,發現古代墓葬

花木蘭墓的發現純屬巧合。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國正處在大發展的歷史時期,百廢待興正是醞釀改革之路的時刻。

河南省商丘市的一處工地上正在挖掘建築地基,當挖掘機伸入土層後,帶上來的泥土中居然有破碎的銅製品,看品相併不是當代生產的,而且那些銅器上的鏽跡依稀讓人感覺這片土地下有寶藏。

當地文物保護單位聞訊火速趕到現場,經過十幾人一下午的勘探,確定下面是一座墓葬。這樣的消息可謂勁爆,當即考古隊就展開搶救性發掘。

考古隊發現,墓主人是一名女性,而且根據陪葬有大量的兵器可以斷定是一位女將軍。可是這位女將軍到底是誰呢?

有說是商朝時期的女將婦好的,還有說是南北朝時的花木蘭。但是根據出土文物多為青銅製品和象牙器,所以基本可以斷定該墓為婦好墓。雖然墓主人已經明瞭,但仍有不少人戲稱該墓為“花木蘭”墓。

一枚玉扳指的出土讓專家格外興奮

考古隊在墓主人的手上發現了一枚玉質的扳指,色澤明潤通透、造型大氣,專家看到之後稱它是此次考古工作的重大發現。

有人會想,不就是一枚扳指嗎,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原來在奴隸社會,能夠享用玉質品德人大多身份顯赫,普通人家或者臣子一般是不配有玉陪葬的,只有王室成員才有資格。這枚玉扳指的發現為墓主人是婦好的定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支持。

而且在商周時期,玉不僅僅是簡單的裝飾品,還經常被用作軍用。這枚玉扳指是婦好平時進行軍隊訓練和作戰時保護自己手指的秘密武器。

歷史悠久又能夠證明墓主人的身份,“花木蘭”墓中出土的這枚玉扳指怎麼會不讓專家興奮。


一介草寇


河南考古發現的"花木蘭”墓,實際上是婦好墓。把婦好比作花木蘭說明兩人都是女人,並且都是古代少有的女將軍。但不同的是,婦好是史書有記載,甲骨文和出土文物有佐證的真實人物,她是商朝帝王武丁的婦人,一位戰功赫赫的女將軍,而不是替父從軍。而花木蘭只是從北魏起的一個替父從軍的傳說故事,是否真有其人至今仍是個迷。

婦好墓中發現玉板指令專家激動,說明了一個問題:

關於婦好這個歷史人物,雖然有史料記載和傳說,但無文物佐證,後世對婦好這個人物是否商代真實存在一直持懷疑態度。玉板指的出土,它是史料中所記載的婦好是女將軍的佐證。玉板指古代是射箭時防止手指摩擦,保護手指的一種工具。婦好墓出土玉板指佐證了她生前確實是一個女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