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飼養最佳的出欄時期是什麼時候?

xiangping_sdk


養殖肉牛 週期要拿捏準確 不然就會出現浪費的情況 會出現只消耗糧食 缺生長緩慢 這樣就會出現浪費的情況

肉牛一般在第一年增重速度最快,第二年增重僅為第一年增重的70%,第三年僅為第二年的50%,因此,根據肉牛的生長髮育特點和市場需求,一般屠宰應在週歲半體重達250千克左右進行育肥為宜,但不宜過大,過大造成肉的品質下降,飼料轉化率低,成本提高

養殖戶可根據不同目的,選擇最佳育肥方法,確保養牛效益及牛肉品質的提高

不同年齡的肉牛完成育肥消耗的總飼料量基本差不多,但是犢牛的飼料利用率最高,一歲牛居中,二歲牛的最低

有條件的養殖場可採取犢牛育肥,一般養殖場可採取架子牛育肥肉牛,即1.5~2.0歲的牛進行育肥

飼料管理等都會影響出欄時間也不同

同樣的牛你喂的飼料不合理,長的自然就沒有人家的快,出欄早

又比如同一個養牛場某頭牛生過兩次病,那它出欄的時間就要比別的牛晚

肉牛養殖的方式不同,出欄時間也不同。比如放牛土黃牛和圈養,都直接關係到肉牛的生長速度,所以一般我是建議養土黃牛可以進行白天放養晚上回來補料,養品種牛或者雜交牛的可以全圈養

以上是我個人的養殖經驗 希望可以幫到你 也歡迎你關注我 我會定期分享我個人的養殖經驗 謝謝





錦睿山貨


正確確定育肥肉牛的最佳結束期有以下幾個要點:

(1) 出欄重與飼料轉化率育肥肉牛出欄體重的大小,首先 考慮的是市場需求。同時,也受伺養者的詞養技術和生產資金的制 約。出欄重不同,飼料消耗量和利用效率也不同,肉牛體重的生長 強度,總體來說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減小,且年齡小的牛維持需要 小,體重增加的主要是肌肉、骨骼和內臟器官;而年齡大的牛體重 增加的主要是肌肉和脂肪。

一般規律是牛的出欄體重越大,飼料利 用效率越低。如育肥牛以600千克活重出欄時,每千克增重的飼料 消耗比以550千克活重出欄時增加6。4%,而以650千克活重出欄時 則又增加9%,伺料轉化率分別降低了 6。

67%和9。44%。從伺料轉 化率上看,出欄活重以550千克左右效益較好。 (2) 出欄重與牛肉品質在同一品種內,牛肉的品質與出欄活 重有著密切的關係。3歲以內的牛,出欄體重大,牛肉品質高。

超 過3歲的牛,牛肉的質量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大理石狀花紋形成 一般規律是:牛在12月齡以前很少,12〜24月齡期間增長較快, 而30月齡後則變化很小;胴體脂肪的增加一般在14月齡以後開始 加快,24月齡左右增速很快。

3歲以後牛肉及纖維的老化和皮下脂 肪含量增速。所以3歲之前,體重越大,牛肉品質越高。(3 )育肥肉牛最適結束期(出欄期)的判斷① 從採食量判斷肉牛對飼料的採食量與預期體重相關。

每日 的絕對採食量一般是隨著育肥期的延長而下降,當下降量達到正常 量的1/3時,就應考慮結束育肥。 按活重計算,日採食伺料幹物質 量低於體重的1。5%時,則可認為達到了育肥的最佳結束期。

② 肥育度指數判斷肥育度指數的計算方法為:肥育度指數=體重/體高X 100通常指數越大,肥育度越好,當指數超過500或達到526時, 應考慮結束育肥。③ 體型外貌判斷依據重要部位的脂肪沉積程度進行判斷。

判斷的部位為皮下、頌部、胸垂部、肋腹部、腰部、坐骨端和下肷 部。當皮下、胸垂部的脂肪量較多,肋腹部、坐骨端、腰角部沉積 的脂肪較厚實時,即達到了最佳育肥結束期。

④ 市場需求判斷當肉牛已育肥一定時期,且已有一定體重和 肥度。趕上市場牛肉旺銷季節,屠宰場收購活牛價格較高時,可果 斷結束育肥期,以獲取較好的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