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地球缺乏各種地形,只有平原會怎樣?

小八小八


如果是這樣,對於自然環境的應該是很大的,比如在氣候方面,就沒有了像青藏高原那樣的高山高寒氣候,同時在降水方面就不會有像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對於西風帶的阻擋那樣,在山脈西側迎風坡,水汽抬升,降水豐富,而在東側背風坡,降水稀少的現象。來自海洋的水汽缺少地形的阻擋,能夠更加深入內陸地區。但是在冬季,也同樣更加有利於來自兩極地區的冷空氣入侵,帶來大幅降溫。

還有在河流方面,由於地勢平坦,地勢落差小,就很難發育出像長江那樣的河流,沒有了高原山地,河流的源頭也就不清晰了,地表可能會多沼澤分佈,洪澇災害也可能會經常發生。沒有的地形變化,在自然帶分佈上,我們就看不到山地的垂直分異了,那種“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場景也看不到了。此外,由於全球各地都是一樣的地形,那麼人們就會大大減少旅遊的需求,自然旅遊景觀會變得很單調,壯美的泰山、峨眉山、廬山、黃山都不復存在。


地理沙龍


首先,現實地球並不是個球形,如果把海水抽乾,地球就是個大鴨梨,下圖是地球全身素顏照。是不是跟大家平時看到地球不一樣,地球表面那些個凹凸不平就是題主所說的地形,沒有地形地球就變成了真正球體了。

其次,現在的地形是靠地球的內營力和太陽外營力共同塑造的。什麼是地球內營力呢?就是地球的板塊運動,火山活動等,喜馬拉雅山是被板塊擠壓出來的。而火山噴發說不定就在地球某個角落就造出新的山出來,下圖是遙遠的阿留申群島的上斜坡的海底裡噴出了四座新山:卡萊爾、克利夫蘭、赫伯特和塔納。

那什麼是太陽的外營力呢?就是河流,風這種由太陽輻射驅動的侵蝕力,這些侵蝕力是很強大的,世界上有名的大峽谷都是河流切割侵蝕出來的,如我國的三峽,美國大峽谷等。

假如太陽還在,那河流、風的侵蝕還是會存在,平原仍然會被侵蝕出地形。所以沒有地形了,平原也不會有,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地球全部被海水包裹 了,即變成了一個完美的水球,且洋流要非常規律,不然洋流也可能造成地形。

考慮到海洋是地球的主要的生態系統,假設還是進化出了人類,那人類只有暢遊在無邊無際的大海,或可住在海洋中高高的樹木。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評論和關注!


崑崙還東國


這是個偽命題,因為地表的各種形態是由地球的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力作用主要表現為地震、火山噴發以及板塊運動等,外力作用主要表現為風蝕、水蝕以及其他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的風化。目前地球上比較突出的地形主要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這5種。

不過,如果非要假設地球上只有平原,這就意味著地球表面是一馬平川,是無限接近大氣三圈環流的理論模型,僅僅只需考慮海陸間的熱力差異,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沒有地形的阻擋,地表的氣候類型和降雨分佈也將有所改變,不過由於各大洲面積不一樣,因此存在較大差異(下面以北半球各緯度地區為例)。

就赤道至北緯10度範圍來說,總體的氣候類型和降雨量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為在這一地區獲得的太陽輻射最多,氣流上升而形成對流雨,理論上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不大,仍然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降雨量豐沛。

在北緯10度至北迴歸線之間,由於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而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而是到了中高緯度(除了北極)地區,陸地面積變大,一方面在海陸熱力差異的影響下,大陸的東岸仍然存在季風氣候區,但由於沒有地勢的阻擋,夏季風相對難以形成地形雨,而冬季風則是能夠長驅直入影響到更低的維度地區;另一方面,在西風帶的影響下,同樣由於沒有地形的阻擋,對內陸地區的影響更廣,但是由於長途跋涉水汽不斷減少,可能會導致亞洲中部、北美洲中部形成面積更大的沙漠。

總之,如果地表只有平原,這將是很悲催的,其不利影響遠不止以上所述。但是存在積極的影響,記得第一次去河南,當看到一望無際的麥田我便不由得感慨,地這麼平整,推土機隨便推一下就是路,哪像南方又是橋樑又是隧道的,假如地球上沒有山水的阻擋,這將更有利於各地區之間的交流。


地理那些事


都是平原,那太夢幻了,尤其是北美,沒了落基山,寒潮大部洩入太平洋,密西西比河以東養活三十億人何難?不帶政治立場



Consul632


部落、種族、國家的交流會更加方便,不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許就不會成成如此多的習性各異的民族。


Chinsong


地球將全部被水淹沒,沒有動植物或者只有水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