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姐姐劉亦菲若是扮演林黛玉效果會怎麼樣?

紅樓一夢


我絕對不看好她。

她的臉型是那種圓圓的,給人的感覺是很富態的。

林黛玉給人的感覺應該是非常容長的臉,有點機靈而薄命的感覺。

外形上不合適,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演技上不合適。

到目前為止,我覺得她沒有塑造一個這種帶有富有詩書氣自華感覺的女子。

她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的白淺,其實應該很有林黛玉伶俐的感覺的,但是她也沒演出來。

劉亦菲的演技是把所有的角色都打上他個人的烙印。

不是說不好,有時候甚至還能塑造非常經典的形象,比如說神仙姐姐。

但是,神仙姐姐還是適合演小龍女這類的角色,並且是非常非常的適合。

林黛玉還是算了吧。




綠豆訝


不好不好!

從劉亦菲的小龍女和趙靈兒來看:劉亦菲的確貌若天仙,仙氣飄飄。但她也只適合演一個普通的仙女。而林黛玉她不是一個普通的仙女。



從外貌上來對比一下劉亦菲和陳曉旭,劉亦菲不適合演林黛玉。

在所有演過林黛玉的演員中唯有一個演員的林黛玉是從曹公的書裡走出來的。她就是最最最經典,最最最像林黛玉的陳曉旭。

劉亦菲一眼看上去的確很漂亮,但仔細看看。劉亦菲的臉不規整,弧度和線條不夠完美。不像陳曉旭標準的瓜子臉。所以陳曉旭的林黛玉無論你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副古代美人圖。


從身形上來看:劉亦菲和陳曉旭兩個都是亭亭玉立的,但是劉亦菲的骨骼比陳曉旭大了一號,要知道當時陳曉旭演林黛玉的時候身高160只有86斤。所以劉亦菲的林黛玉看上去不夠柔弱不夠單薄,自然林黛玉那種“弱柳扶風”的感覺就不夠了。

劉亦菲的林黛玉氣質絕對不如陳曉旭林黛玉的氣質

的確劉亦菲氣質是仙氣十足的,但是林黛玉不僅僅是“仙”而已。林黛玉除了仙氣飄飄,

更重要的是她眉宇之間有一種遺世獨立的清愁味道。這使得林黛玉的氣質獨一無二。這一點氣質不僅劉亦菲沒有,任何一個演過林黛玉的演員都沒有,就只有陳曉旭有。

87版陳曉旭的林黛玉貌似神似,彷彿就是從《紅樓夢》裡走出來的。從大家看書時想象的林黛玉樣子走出來的。

陳曉旭就是活成了林黛玉的樣子,她的一娉一笑,一言一行活脫脫的一個林妹妹。



還有一點大家都不曾注意到的:那就是林黛玉走路的樣子。

陳曉旭林黛玉走起路來有一種風流嫋娜的美態。我看了好幾個版本的林黛玉走路的樣子都沒有陳曉旭林黛玉走路的美感。

不僅劉亦菲演的林黛玉效果不會好,除陳曉旭外所有的演員演林黛玉的效果都不會好。

自陳曉旭以後,縱觀美女如雲的娛樂圈要再找一個人來演林妹妹,沒有了。再也沒有了!



找一個古典秀氣的美女容易,比如陶慧敏、張玉嬿、蔣夢婕。劉亦菲和她們一樣,秀氣美貌,甚至劉亦菲更仙。但是要找一個眉宇之間有種遺世獨立的味道難啊,難難難!





天堂多了陳曉旭,人間再無林黛玉”!


影視壇主


重拍《紅樓夢》,不是選某一個演員那麼簡單的事情哈!

87版《紅樓夢》的拍攝,是舉全國之力。不僅嚴選演員,還把國內頂級的專家、高人請來給劇組上課,從文學藝術到文化知識到表演技巧,劇組演員鎮日生存於《紅樓夢》的氛圍之中,這樣的日子的長度是……三年!

也就是說,日燻月陶,演員都活成劇中人了,一顰一笑,都有那麼一種紅樓味了。

“87版《紅樓夢》由王扶林先生導演,許多紅學家參與到本劇,早在1979年,王扶林導演就有意把古典名著《紅樓夢》搬上熒屏。這一設想得到了中央電視臺和北京紅學界的支持。1981年11月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改編問題。1983年2月成立籌備組,5月成立編劇組,8月成立顧問委員會。1983年12月完成劇本初稿。用了約兩年的時間,從全國各地數萬名候選人中遴選選演員那麼簡單的問題哈!一百多名演員。1984年春夏在北京圓明園先後舉辦了兩期紅劇演員學習班。讓他們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同時學習琴棋書畫,陶冶自己的情趣,最後確定角色。為拍攝的需要,在北京市宣武區按照原著的描繪,設計建造了大觀園;在河北正定縣建造了寧國府、榮國府和寧榮街。1984年2月9日試拍,9月10日正式開機,在安徽黃山拍下了第一組鏡頭,至1987年上半年完成,先後到10個省市的41個地區的219個景點,共拍攝了近一萬個鏡頭。”

“主任委員:

王崑崙(1902-1985)國內著名的紅學家,他在抗戰期間撰寫的《紅樓夢人物論》,是最早試圖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研究《紅樓夢》的一部專著。時為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主席,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副主任委員:

王朝聞(1909-)美學家、文藝評論家、雕塑家。《紅樓夢》研究方面有《論鳳姐》一書行世。

顧問:

朱家溍(1914-2003)文物專家、明清史及戲曲研究專家。九三學社文教委員會委員。

成蔭(1917-1984)編劇、導演。時為北京電影學院院長。

林辰夫 編劇。首任中國視協電視劇戲曲藝術研究委員會會長。

阮若琳(1929-)時為中央電視臺副臺長、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首任中國視協兒童電視藝術研究會會長。

沈從文(1902-1988)著名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作品只需列《邊城》、《中國服飾史》足矣。紅樓夢服飾考證,多出其手。

啟功(1912-2005)全名愛新覺羅.啟功。書畫家和文物鑑定家。 九三學社中央顧問。

吳世昌 (1908-1986)文學史研究家,《紅樓夢》研究家。

吳冷西(1919-2002)時為廣播電視部部長、黨組書記。

周揚(1908-1989)文藝理論家、文學翻譯家、文藝活動家。中科院院士。時任中國文聯主席、黨組書記,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周汝昌(1918-)著名紅學家、書法家。

楊乃濟 著名旅遊學家。

楊憲益(1914-) 著名翻譯家。曾與夫人戴乃迭(英籍華人學者)合作翻譯中國古典小說全本《紅樓夢》,由於譯文準確生動,在國外獲得好評,並有廣泛影響。

趙尋 戲劇評論家。

鍾惦棐(1919-1987)影視評論家。小說家阿城之父。

曹禺(1910-1996)劇作家。《雷雨》、《日出》作者。

蔣和森 紅學家。已逝世。

吳祖光(1917—2003)又名吳召石、吳韶,現代著名劇作家、導演。

戴臨風 紅樓夢監製、時為中央電視臺臺長。

鄧雲鄉 教授,學名鄧雲驤(1924.8.28----1999.2.9)山西省靈丘東河南鎮人。上海紅學界元老,與魏紹昌、徐恭時、徐扶明並稱上海紅學四老。”











大悔憶智冰


首先談一談劉亦菲,提起劉亦菲,人們最先想到的角色是什麼,估計大多數想到的是這麼幾個角色《天龍八部》裡的王語嫣,《仙劍奇俠傳》裡趙靈兒,《神鵰俠侶》裡的小龍女,這都是她早期作品,也可以說是她的代表作品,那時候她還不到二十歲,正是她最有靈氣的時候。然而就是這幾部作品,裡面劉亦菲的表演特徵已經暴露無遺。她最擅長的就是不動聲色,也就是面無表情,即使笑起來,也是那種禮貌性質的笑容,讓人感受不到那種發自肺腑的歡樂。後期作品也看過很多,依舊延續了之前的風格,仙氣十足,可是仙氣太多了人氣就不足,角色一直沒有很大突破,印象裡個人感覺表演最好的是《四大名捕》裡的無情,是一個沉著冷靜,不動聲色的女高手。應該說她的資源相當厲害,唯一一部兩大功夫巨星成龍李連杰聯合主演的電影《功夫之王》由她擔任女主角,但是仍然沒有給人留下多大印象。

其實看劉亦菲表演的角色,儘管都是古裝美女取勝,但都是冷美人,或者是性格簡單的單純女生。她的眼睛眼神都很美,可惜沒有什麼變化,駕馭一個複雜角色很有難度。起碼從成名到今天,人們所津津樂道的還是她早期幾個角色,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林黛玉的人物性格要比劉亦菲飾演的角色複雜的多,林黛玉初看嬌嬌弱弱,讓人升騰起一股保護欲。細看林黛玉則渾身充滿成熟女人的魅力,格外吸引人。賈寶玉初看她時,林黛玉是什麼神情呢:似喜非喜,似蹙非蹙,整個眉目見流露出的風流姿態是無法言表的。呆霸王薛蟠見到她的表現十分直接,一下子就酥倒了,倒也很好的表現出了林黛玉的魅力。

僅僅這些外在,就顯示出林黛玉非同一般的女孩子,單單這些劉亦菲就駕馭不了,也許十幾年前的劉亦菲經過高人指導,可以演繹一下外在的林黛玉,今天她年紀已大,戲路也定型,顯然是沒門了。

剛剛說了外在的林黛玉年輕時候的劉亦菲或許可以駕馭,可是整個林黛玉,劉亦菲無論何時都駕馭不了。林黛玉外貌神態已經有了好幾層,絕非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內在思想更是複雜,所謂是心較比干多一竅。

初看林黛玉嬌嬌弱弱,似乎一個天真無邪的乖乖女女,傻白甜一般。實際上,林黛玉這個人雖然不像薛寶釵那樣城府頗深,但那只是因為她性格正直磊落,絕不是說她沒有自己的思想主見。實際上,林黛玉的心思主意多了去了,儘管說起來她是賈母的親外甥女,但是父母都不在了,她一個人在賈府就少了最根本都依靠,林黛玉個性又特別敏感,面皮薄,生怕被別人說閒話,因此林黛玉處處都在留心。表面看來,林黛玉的生活主要是圍繞賈寶玉展開的,順帶著和賈府裡的小姐丫鬟們玩鬧一下,十指不沾陽春水,從不知柴米油鹽醬醋茶,宛若不食人間煙火。實際上林黛玉心細著呢,她有很多東西是沒有心思去管,但是對主幹線把控的十分準,賈府的經濟賬,在她眼裡都觀察了個八九不離十,這點比起一直暗中觀察的薛寶釵來,也差不了多少。林黛玉太多面了,她可以不在意賈寶玉是不是能夠建功立業,也可以讀一些所謂不正經的圖書,她會遇到一點委屈就作天作地哭哭啼啼,也可以熱心的教香菱寫詩,她可以不計錢財不食人間煙火一樣的豁達,也可以把控整個大家族的興衰脈絡。這樣一個人物,不要說劉亦菲這種普遍認為沒什麼演技的演員了,就算今天那些公認演技好的演員都是很難把控演繹的。



實際上,現在大多數認可的比較成功演繹林黛玉的是陳曉旭,即使這樣,當年她演完紅樓夢也有很多人表達了不滿意。實事求是講,陳曉旭眉目含情,風流婉轉已經做到了跟林黛玉外貌神態高度重合,但是內心複雜方面稍顯不足,儘管如此,已經是十分難得的經典林黛玉形象了。後來翻拍的新紅樓,演林黛玉的那人基本上就沒給人們留下印象。


一覽眾河小


效果可能差強人意。原因如下:

1.人物外形:

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是原著曹雪芹先生對林黛玉的描述。她是一個來自江南的名門閨秀,一位大家族閨閣千金。知書達禮,心思細膩。身嬌體弱,病容不展。

賈寶玉道她:確是舊相識,她原本是那天上的絳珠仙草,被寶玉前生神瑛侍者澆灌滋養,許願以淚相還,因緣而生,尋緣而來。因而,美目倦怠,常含淚水。出生江南,身量修長,體態玲瓏,有病西施之感。

劉亦菲:靜若處子,動如霽月,翩若驚鴻,神采流光,出塵脫俗,宛若天仙。



這是她帶給大眾的直觀感受,像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纖塵不染,儀態萬方。她是出水芙蓉,是清純佳人。但卻不是寶玉心中的“含淚仙草”。無論何時,她給世人的形象都是不愛哭的,或者說未常見愁眉難舒的景象。多數時候她是個骨子裡開朗樂觀,陽光明媚的女孩。因此,即便飾演哭戲,也是悲傷難掩,令人心疼的。而非黛玉隱忍剋制,令人心傷。

再者,林黛玉出生江南,又疾病纏身,體態體量應當都是婀娜纖巧,弱不禁風的。但劉亦菲身形較高大,即便少女時期也未現弱柳扶風之感,因此,與原著描述略有失和感。




2.人物性格:

黛玉:幼時被接入賈府,遠離至親,寄人籬下,但飽讀詩書,為人又清冷孤高。因此,賈府中許多繁文縟節她是看不慣,也不屑同流合汙的。但借居別處,難免人微言輕,心思細膩,無處抒發。導致她敏感多疑,孤影自憐。於行事處,多有巧行,自有思量。不是個任人欺負的“軟柿子”。(原著屢見黛玉能言善辯,舌戰眾芳片段。)

劉亦菲:出道以來,鮮有爭強好勝,拉高踩低之舉。為人處世,淡薄不爭。即便多次遭受同行非議,亦泰然處之,不與爭辯。《三生》劇中,飾演上神白淺,雖已恢復法力,為己報仇,但演技氣勢較弱,仍被素錦一角飾演者逼退無路,好似無力還手。大有青銅難回王者還是“受氣包”之嫌。

與黛玉心強命不強之感頗有出入,因此不甚適合。

總結:雖然優秀劇本受人歡迎,但演員特色各不相同。84版《紅樓夢》已是經典,難以超越。為求收視,勉強翻拍,不如用心創作,再出精品。以免毀了經典,痛失口碑。


歡樂的土豆


效果不好。

年紀大了。劉亦菲1987年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現年32歲。“苦絳珠魂歸離恨天”,林黛玉來賈府生活,死的時候大約17歲左右。年齡差距15歲,演起來會有一種違和感。

身材有別。劉亦菲身高170cm,瘦高個,模特身材。林黛玉打蘇州來的,典型的江南美女,想來身材應是嬌小玲瓏,最多160cm。劉亦菲身材好,但演林黛玉顯得太高。

臉型有異。劉亦菲臉型標準,完美的鵝蛋臉,臉上部寬,下巴圓潤。而林黛玉大約是瓜子臉,下巴尖尖。

氣質不同。

劉亦菲確實漂亮,屬於清純型的美女。而林黛玉是憂鬱型的美女,有一種病態美,“一雙似蹙非蹙罥煙,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外貌顯示她的多愁,多情,善感,嬌弱,而且她“見花落淚,對月傷懷”。

學識差別。劉亦菲出道早,忙於演藝事業,平常自我學習、看書的時間少。而林黛玉學富五車,書心讀得多,詩詞作得好,更有一種書卷氣。



融融118


劉亦菲演演林黛玉還真不行。看標題就能感受到二者濃濃的違和感。

暫時想到的原因有二:

首先,兩人氣質不一樣。就如題主所說,劉亦菲是“神仙姐姐”,給人的感覺就是清新脫俗、不染紅塵,雙眼水靈靈的,透露出來的是有點調皮狡黠的“靈氣”,從整體來看,劉亦菲長得更大氣。而林黛玉,從《紅樓夢》的情節可看出來,林黛玉雖然長得也美,但是她愛斤斤計較,雙眼也常常帶著淡淡的幽怨,有種全世界都欠她的悲慼,這種傷春悲秋的樣子,劉亦菲估計演不來。然後呢,還有一個原因,可能還是由於“仙女”氣質,劉亦菲看起真的非常健康(能說啥,這不能是她的錯),不管從她之前演的劇來看,還是她平時的照片來看,她都是個健康活潑,能蹦能跳的仙女,比如《仙劍》的靈兒和《神鵰》的姑姑。而林黛玉呢,感覺站在屋外,不小心都會被風吹折了腰,劉亦菲的病態,對劉亦菲自身的條件來看,都是個極大的挑戰。

氣質問題這也是劉亦菲作為演員的一個瓶頸吧,“仙女”既成就了她,也限制了她。不過,她一直做她的仙女也沒什麼不對的。(有點期待她的《花木蘭》,看她有沒有成功地把“仙氣”化作女將的“豪氣”。)

最後,我看有人對劉亦菲挺有怨氣的,各種難聽的話都能說出來。《仙劍》熱播的時候,我還聽過“劉亦菲是個變性人,是個人妖”的傳言。這麼離譜的傳言都聽過了,所以,其他奇怪的傳言,聽著也感覺麻木了。


高能小京


劉亦菲是個大美女沒錯,神仙姐姐也不是白叫的,沒有錯,可是要演林黛玉,是確實一點詩人氣質,書香味的,林妹妹之所以是林妹妹,而不是秦可卿,不是薛寶琴,不是寶釵史湘雲,就是因為林妹妹的“詩魂”特質。

87版《紅樓夢》陳曉旭之所以能出演這個角色,而且那麼深入人心,也是因為她比較符合這一點。林妹妹在文學作品裡面是一個非常經典的人物形象,“詩人”氣質是最深入人心的,不單美,還要有書卷味,詩人的味道,這些是深入骨子裡的,在舉手投足間,甚至在個性方面都要比較貼合。很典型的例子,當年87版《紅樓夢》中扮演惜春的胡澤紅,也是很漂亮的,也是黛玉候選人之一,後來王扶林導演看她太活潑跳脫了,就把她從黛玉候選人當中劃去了。

論容貌,林妹妹陳曉旭不是最漂亮的,就劇中來看,她給人感覺就是林妹妹,別人一想到林妹妹,腦海中就是陳曉旭林妹妹的樣子。

林黛玉是“神仙妃子”,劉亦菲很漂亮,也是神仙姐姐,此仙非彼仙,就像洛神和嫦娥都是仙子,都有一個大概固定的形象在人們的想象中,如果洛神抱著玉兔出現會怪,嫦娥踩著水露或者踩著浮葉出來也會很怪,這就是因為破壞了人們心中大概的形象。

劉亦菲扮演的王語嫣語笑嫣然,很美,“神仙姐姐”說得過去;扮演的小龍女出塵脫俗,一幀一畫都像精美的壁紙,也非常不錯,就算個人(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歡神鵰俠侶那種灰暗的調調,全程看劉亦菲的臉也可以看完整部劇,因為人對美好的事物是能自動包容一些不完美的地方的,但是論心中的經典小龍女的形象,我個人會比較喜歡李若彤版。

要把林黛玉僅僅當做“美人”來表現,娛樂圈的美女好多好多,各種各樣類型的都有;要把林黛玉當林黛玉,林黛玉的氣質一定要有。

87版《紅樓夢》林妹妹哭得多,其實笑得也多,而且有點俏皮可愛,大部分舉手投足間都有那種書卷氣;圖7來自網友的P圖。











桃葉渡絡白




我看可以。因為在目前的女演員中,劉亦菲是最有古典氣質的神仙姐姐,林黛玉是標準的古典美女,二者神情有極大交集,劉亦菲飾演林黛玉有得天獨厚先天條件。

林黛玉最大特徵是憂鬱,劉亦菲骨子裡有一種憂鬱氣質,儘管有人說劉亦菲性格硬朗氣場張揚,但是通過劉亦菲演過的角色分析,劉亦菲是屬於憂鬱器質性演員,這是她能勝任飾演林黛玉的物質基礎。

林黛玉天性率真,是真性情人。她活潑可愛,特愛打趣人,也就是特別愛開別人玩笑。比如她笑話寶玉是“銀樣鑞槍頭”,笑話劉姥姥是“母蝗蟲”,笑稱襲人“嫂子”,笑話湘雲是芭蕉葉下的鹿等等。劉亦菲最大優點就是個性率真,從不矯揉造作,她這種鮮明個性也是她能夠飾演林黛玉的重要因素。

林黛玉是天生的古典美人,劉亦菲也是天生的古典美人,不然也不會浪得神仙姐姐虛名。所以如果讓劉亦菲飾演林黛玉,我堅信她一定能夠演好這個角色。


腹有詩書氣自華。林黛玉是心比比干多一竅的才女,劉亦菲也惠心靈質,天資聰穎。如果說80年代的陳曉旭能把林黛玉形象推向藝術巔峰,我深信今天的劉亦菲更能把林妹妹演的人見人愛神見神喜。


劉亦菲飾演林黛玉更有自身獨特優勢。首先她是一名資深演員,具有高超演技和藝術潛質,對角色領悟力強,對角色把握精準到位。其次她飾演過許多古代女性,對古代女性格特徵有較深瞭解。第三劉亦菲悟性高,能夠把人物演的出神入化,這個也是我看好她飾演林黛玉的因素之一。第四,劉亦菲高端大氣,和林黛玉高端大氣極端吻合,劉亦菲身上和林黛玉一樣,有一種天生尊貴自傲的貴族氣,這是一般人都缺少的氣質。

有的人說林黛玉15~17歲,劉亦菲已經32歲,劉亦菲飾演林黛玉年齡有點偏大,我想在科技如此發達今天,這個根本不是問題。另外也有人說劉亦菲個子170,林黛玉是江南美女不超過160,其實這都是細枝末節,相信導演會處理好的。還有人說林黛玉是瓜子臉,陳曉旭也不是純粹瓜子臉,不是一樣把林黛玉演活了嗎?如果說陳曉旭演活了一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那麼憑劉亦菲條件,誰又敢說劉亦菲不能演活一個靈動可愛更為真實的林妹妹呢?現在問題關鍵的關鍵是劉亦菲真正適合演林黛玉這個角色,而且我還堅信,劉亦菲演出的林黛玉一定不會讓紅樓迷黛玉迷失望,說不定還能把林黛玉再一次推向更高更加完美雲端。不信?那就騎毛驢看唱本走著瞧!




蟬鳴梧桐


只能說,她跟陳曉旭長的像。但是,她跟陳曉旭一樣,不適合演林黛玉,氣質不夠無害,不夠惹人憐愛。

15歲的李小璐合適,《凰圖騰》裡的鄭爽合適。

陳曉旭長得太難看,太顯老,白眼珠子太多,給人感覺是壞人,不適合,劉亦菲,眼睛不好看,眼睛不會說話,不合適。

林黛玉一定要眼睛好看,眼睛要清爽稚嫩會說話,眸色動人。而且還要臉超美,稚嫩,長得惹人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