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先吃木耳再吃青菜和主食為什麼血糖會高?

我想2018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木耳、青菜、主食三類食物當中,數主食對餐後血糖的影響最大,而木耳和青菜的升糖指數低,對血糖的影響則很小,咱們在烹飪木耳和青菜的時候也不會去放糖,哪怕你多吃一些也不會引起血糖明顯波動。但是主食,如米飯、麵條、饅頭,一旦多吃就會引起血糖飆升,甚至是粗糧吃多了也會引起血糖升高。所以題幹中描述的情況,小糖認為很有可能是主食吃多了,其實不關木耳和青菜的事。



但是題幹中這種進餐次序是正確的,糖尿病人確實應該先吃菜或喝湯,然後再吃主食,最後再吃肉類。這種進餐次序更容易使人產生飽腹感,並且能夠發揮出蔬菜中膳食纖維對食物的包裹作用,能夠延緩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進而延緩了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

如果不是因為主食吃多了,還有可能是該餐忘記服降糖藥了,有很多種降糖藥都是要求在餐前或進餐時服用的,一旦漏服就會引起餐後血糖飆高。還可能是餐後沒有進行適當的運動,一吃完飯就睡覺,或者在餐後發了脾氣,這些情況都可能導致餐後血糖飆升。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夠幫到大家,如果您有關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歡迎來找小糖來幫忙哦,小糖會耐心為大家解答~


糖人健康網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飲食是最基礎的控制措施之一,所謂控制飲食涉及到幾方面的內容,首先是控制攝入的總熱量,食物經消化吸收進入血液中的葡萄糖決定著血糖的總量;其次是消化吸收的速度對血糖升高的幅度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控制總量的基礎上降低幅度是我們是想要的結果。

要實現這個目標,控制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量非常關鍵,在此基礎上通過改變進餐的順序有助於減慢消化吸收的速度。比如先吃木耳、再吃青菜和主食,因為前者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進入胃中後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進行消化,在胃中停留的時間較長而增強飽腹感,進入小腸後可以起到類似“海綿吸水”將主食中的葡萄吸進膳食纖維中減慢被吸收的速度,從而有利於降低血糖升高的幅度。

但是,想讓這種作用最大化,還要注意幾個細節,一是不能吃的太快,有些人吃飯的速度特別快,以男性最為多見,雖然是先吃了菜再吃的主食,但幾口就下肚實際上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二是吃的太快,來不及給胃腸一種飽的感覺而容易主食吃過量,從而導致了血糖升高現象的出現。

因此,對糖尿病人所提倡的先吃肉、再吃菜、最後吃主食的進餐順序,是有一定前提條件的,那就是要控儘可能減慢吃飯的速度,最好是將進餐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才最有利於對餐後血糖的控制。

此外需要知道的是,平常所說的餐後血糖是指餐後2小時的血糖,此時所吃食物基本消化吸收完畢,此時測量的血糖才有統一標準可言,而從進餐開始至2小時之間,由於每個人消化吸收功能有差異,血糖升高速度與幅度各不相同,沒有統一的標準去衡量,通常不會以這一時段中的血糖來判斷餐後血糖的高低。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所有人,糖尿病人和健康人,吃飯後血糖都會不同程度的升高。

這個是健康人吃了午餐、晚餐的血糖,是動態血糖儀的結果。糖友戴動態血糖儀看看血糖還是很有必要的,能真正全面把控血糖。

一般食物裡面主要升糖的是主食,胃腸道消化吸收快的糖友,適合先喝湯,再吃菜,再吃主食和肉,一般比混著吃升糖幅度小一點。

糖友當然不是不能吃主食,只是吃的時候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主食不是吃得越少越好

主食的量:主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即糖類),每日主食的量一般為200~350g,不應少於185g生重。

主食的種類:粗細搭配

粗細糧搭配的主食是糖友的最佳選擇。在全天的主食當中應包含1/4的粗雜糧,這些雜糧不要集中在一頓飯吃,最好每頓飯裡粗糧與細糧的比例按1:3混合搭配,這樣更有利於健康。

粗雜糧有全麥製品、玉米、小米、高粱、燕麥、蕎麥以及各種豆類(合併腎病的患者避免豆類)。

如何吃主食更健康

糖友吃主食時,一是避免飯中或飯後喝湯,應飯前10分鐘喝,否則食物消化吸收快,血糖升高快;二是避免過度烹調食物,儘量縮短烹調時間,可減少等量穀物對血糖的影響,如大米粥使血糖升高得就比大米飯要快;三是糖友不宜進食各種單糖、雙糖做成的食物,這些糖類升高血糖的速度很快。

吃主食的時間每天應固定

糖友一日至少應進食三餐,而且要結合每天用藥的情況定時、定量,遇到外出開會和旅遊時,也應保持規律的三餐時間。三餐主食量的分配要根據個人的生活習慣與用藥規律而定,一般可按早餐1/5、午餐2/5、晚餐2/5;或者早餐1/3、午餐1/3、晚餐1/3分配。

糖友的三餐及加餐的飲食要搭配均勻,餐餐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並且比例固定。

請關注在線指導控糖先行者——微糖


微笑面對糖尿病


從自動控制原理來看,先吃木耳和菜,體內自動檢測系統(舌尖上的味蕾)得到的測量信號是,今天吃的食物(木耳,菜都沒有甜味)含糖量不高。因此胰臟就不會分泌胰島素太多,可是後吃的主食含有大量消化後的糖分,使得體內胰島產生胰島素的量供不應求,而且滯後。這些糖分會使餐後血糖值飆升,這是理所當然的。

再加上糖尿病人本身的胰島功能受損,分泌生成胰島素的B細胞數量不足,要完全克服這個滯後,需要很長時間,甚至到下一次進餐,血糖值也降不下來,餐後血糖值不能被完全代謝掉,又迎來新的血糖值的增高。日積月累血糖值超過腎臟糖閥值,出現尿糖。糖尿病形成了或者加重了。

這個過程,我已經在我的3年控糖經歷中紀錄過多次,也回答問題時多次提出過,《糖尿病指南》提出的先吃菜後吃肉和主食,是升糖的進食順序,而先吃甜食是降低餐後血糖的最好的辦法。我不打針不吃藥不忌食,就是這樣人為把血糖控制在正常值範圍之內的。這不但從實際上得到證實,理論上也找到了答案。

糖尿病是可以治癒的。


糖友友


先吃後吃都是心裡作用(別人教你先吃菜後吃飯,目的是讓菜把肚子填的差不多了,會減少主食的攝入量),你主食不減有什麼用?況且木耳也是高碳水化合物,少吃為妙。


糖囧


首先要看糖尿病屬於在哪個階段,第二要看你吃的主食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