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中外畫家是誰,為什麼?

靈遁者國學智慧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西方美術史上,每一個繪畫流派,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喜歡,崇拜的畫家

文藝復興時期,自己很崇拜集美術和科學於一身的巨匠,達芬奇

達芬奇不僅僅是一位精通繪畫的巨匠,畫出了《蒙娜麗莎》等絕世經典名作,至今無人能超越

達芬奇畫筆下恬靜端莊的蒙娜麗莎,表情面帶若隱若現的微笑,經過達芬奇的神來之筆,蘊含高興,厭惡,恐懼,憤怒

很難想象,一個畫家是如何做到蒙娜麗莎的微笑蘊含了那麼多豐富的微表情,不敢相信這是人創作的經典名作,甚至可以相信出自上帝之手,不得不感慨達芬奇的卓越的智慧,成熟紮實的畫功

自己還喜歡巴洛克時期的畫家魯本斯,魯本斯是一位高產畫家

他的畫作,氣勢恢宏,他以出色的外交能力,卓越的繪畫才能,周旋於各種達官貴族,上流社會中

他的創作,面向上流社會,皇宮貴族,他的畫風,華麗,恢宏,欣賞他的畫作,如同欣賞舞臺上華麗的表演,絢麗的光芒

他的繪畫創作,以氣勢恢宏的宏大畫面,讚揚至高無上的權貴,歌頌君王,贏得上流社會的名聲和認可

他的作品,沒有憂傷,嚴肅,沉痛,他營造豐滿的女性肉體,表達旺盛強健的生命力,表達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

他為巴洛克藝術書寫了華麗,健康,明亮的輝煌篇章

在中國美術史上,個人喜歡創新型畫家

比如畫家徐渭,潑墨的墨葡萄營造了似與不似之間的意境

宋代畫家梁楷開創了大寫意簡筆風格,喜歡梁楷畫中酣暢淋漓,一氣呵成的豪放筆墨

還有畫家張大千的潑彩山水畫,囊括宇宙萬物包羅萬象的雄渾氣象,渾然天成,達到了生動自然的最高境界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粉絲們,條友們,你們有什麼高見呢?


藝術狂人2


喜歡繪畫藝術的人,在腦子裡都有一些印象熟悉的畫家,這些畫家遍佈古今中外,有天才級畫家,也有藝術造詣頗為高深的畫家,還有一些沒有名氣的畫家,就當代而言,全世界的畫家人數至少百萬以上,問題來來:你最喜歡的中外畫家是誰,為什麼?


最喜歡的中外畫家

中國繪畫藝術,國畫是主流畫種,也已成藝術體系,和書法同源,古代的書法家在繪畫領域中也頗有成就,他們通常“以書法入畫”,也就是用書法的筆法來創作國畫,追求“寫意”效果,在眾多的國畫大家中,我最喜歡的國畫家有很多,這裡就說其中的一位:宋代畫家范寬,


范寬筆下的那幅山水畫《溪山行旅圖》中正面取勢的堂堂大山巍然聳矗於觀者眼前,山澗飛瀑直瀉而下,山下一片空濛。近處林木茂密的山岡上有樓閣梵宇半隱半現,一隊行路人自山路而來,溪水潺潺中和著驢蹄得得之聲,自然與人世中的生命活動在此畫中達到了和諧相融之境。

在外國西方,那些名畫家也是成千上百,影響世界畫壇的畫家也不在少數,比如,“歐洲文藝復興三傑”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把寫實油畫帶向全新光明的17世紀荷蘭偉大畫家倫勃朗等等一些著名畫家,這裡就說其中一位:

17世紀西方繪畫大師卡拉瓦喬,

荷蘭畫家倫勃朗開創的“倫勃朗式用光”,就是將卡拉瓦喬的明暗對照法加以改進,才得以形成,卡拉瓦喬的繪畫作品經常運用反差強烈的明暗對比法渲染氣氛。文藝復興時代,卡拉瓦喬的畫作顯得非常創新,他將眼中的真實觀察,以自我方式詮釋,拉近宗教與平民間的距離,一掃當時崇尚優美風格的匠氣。雖然教會嚴厲批判他的《聖母之死》,但卡拉瓦喬死後十二年,他的畫作卻風靡了全歐洲,對他藝術貢獻的評價之高。



宋代范寬作品《溪山行旅圖》


詩夜城主



我們說,每個人都喜歡藝術,每個人都有自己對藝術的僻好。

作為一個繪畫藝術愛好者,我最喜歡的是唯美典雅的繪畫作品。因此,中國現代著名畫家吳冠中,法國十九世紀重要畫家布格羅,是我最喜歡的中外兩位繪畫大師。

吳冠中作品

吳冠中先生是中國現當代著名的國畫大師,美術教育家,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的畫中西並蓄,畫風乾淨洗練,樸實典雅,既有深厚的中國畫筆墨線條文化底蘊,兼融西方油畫的造型色彩手法。吳冠中以景物畫著稱,他的畫總能給人一種或寧靜或宛約或深沉或雋美充滿詩情畫意的感覺,是將油畫一些技法完美融入國畫中的典範。

布格羅作品

布格羅是法國十九世紀新古典主義和學院派代表畫家。布格羅一生堅守唯美主義寫實油畫創作,他創作的200多幅油畫作品,無論是神話傳說中的女神,還是現實生活中的平民,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每一幅都是那麼優美,那麼典雅,美侖美奐,美到極致。走進布格羅的畫廊,沉浸於至真至純至美的藝術氛圍中,有一種被美包裹著的感覺。布格羅被譽為西方油畫“唯美寫實的集大成者”。



燈影書畫


說實話,作為一個喜歡繪畫藝術,追求藝術之美的人,說喜歡某一個,真的有點“有失公允”的味道,厚此薄彼是不該有的。那些在人類繪畫藝術史上留下過許多濃墨重彩的藝術家們都該是我們銘記和喜歡之人。但是,生就一個凡人,很難端得平內心深處的“那碗水”,由於個人見識和個性使然,喜歡的“最愛”還是有的。

國外的畫家中,我尤其喜歡,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他不僅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三傑”之一 (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並稱)。同時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人,多才多藝,學識淵博,是一位世界公認的博學大師。他在是個名畫家的同時,在音樂、雕塑、建築、數學、物理學、解剖學、力學、光學、幾何學、天文學等等許多科學領域都有建樹。還是個地地道道的發明家,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曾說過,假如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在當年就予以發表的話,世界科技至少可以提前半個世紀。

我喜歡他的博學,喜歡他的興趣廣泛,喜歡他孜孜不倦的科學研究態度。他的博大內心就在於沒有給自己和學科之間劃界限。他能夠在許多學科間“行走自如”,“駕輕就熟”的操控。人們常說,人的一生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很不錯了。可達·芬奇卻絕無僅有的把他的夢想一個個的變成了“現實”。

這樣的畫家怎麼能不讓人發自內心的“最喜歡”呢?

而現實生活中,那些剛剛在自己的學科(繪畫)中取得了一點“成就”,在某次畫展中展出了作品,或被“收藏”;在刊物上發表過畫;在拍賣行被拍出過高價的畫作…尾巴已然天上的“旗杆”了。目空一切,評價其他藝術家的時候,聽不到絲毫讚美,說這個“不懂藝術”,那個“不知道什麼是美”,似乎藝術世界已在其腳下。可這樣的人,在藝術史上又會有幾多真正的分量呢?是該喜歡其人,還是該喜歡畫能換錢呢?找不到說服自己的理由。

國內的畫家,毫不掩飾的說,我喜歡齊白石。

百度文庫說:齊白石,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

可我知道齊白石這個名字卻源於一本“小冊子”。

小的時候不懂,只是因為喜歡畫畫,把它保留了下來。那是在鄉下短暫居住時,一個“掛麵坊”的老闆送給我的。我那時讀小學,“掛麵坊”就在學校的邊上,因為喜歡看手工掛麵掛在高高的木架上隨風輕擺的姿態,我常常在放學後揹著書包,進到“掛麵坊”,靜靜地坐在角落裡看那些“細細的掛麵”像垂柳一般隨風舞動,木架很高,掛麵很細很長,卻不會掉到地上。最最重要的是,那裡還有“書”可看。因為“掛麵坊”的掛麵晾乾切好後需要“封裝”,一卷卷的掛麵要用書頁或報紙包好,一封封的掛麵都是拆散的書頁。因此,“掛麵坊”有成堆的舊書,除了老闆,我幾乎是唯一的那些“廢品”的讀者。那天我翻到了那個“小冊子”,它是彩色的,窄窄長長的,紙張有點厚,幾乎每一頁都有畫,那些畫看起來都很簡單,畫的東西都很熟悉…我認字不多,知道了那個白鬍子戴眼鏡的老爺爺叫齊白石…

許多年之後,我才知道那“小冊子”是“齊白石遺作展覽會紀念冊”,時間和地點是一九五八年的北京中國美術館。如今,它除了邊角有點破損,一頁不少的完整。

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可敬的老人,從木匠到畫家,靠自己的勤奮努力,自學、拜師學藝,畫油燈、畫燈蛾、畫螞蚱、畫青蛙、牛、還有牽牛的牧童、喇叭花和蝦…他無所不畫,看到什麼畫什麼。正如齊白石先生自己所說的:“我從來不畫沒見過的東西。”

一隻蜻蜓、一隻知了,連透明的翅膀都一絲不苟的精描細畫。有多少人會去數那翅膀上的經脈紋路呢?甚至,有多少人會彎腰細看呢?可是畫家就是如此認真細緻,為藝術負責,也尊重每一位讀者,對得起那些入選的生靈,這就是世界,這就是人類和大自然。

畫家從來不去抄襲前人,也不去“閉門造車”的臆造,不僅善畫而且能題詩作賦。拜過師,也帶過徒,並且尊師愛徒。他從來都不吝惜對弟子畫技的讚美,全無“大家”的“傲視”,平等相待,傾囊相授。他曾對拜在門下的弟子王雪濤大為讚美,比如,一九三一年白石老人在弟子王雪濤畫的荷塘上題曰:

“作畫只能授其法,

未聞有授其手者。

今雪濤此幅似白石手作,

餘何時授也?”

足見其愛徒之真切。連“雪濤”二字都是收徒時齊白石先生親改。生活中大多數師傅讚美弟子都是無實際意義的“客套”,面子活。而齊白石先生不同,是發自內心的感嘆。他承認“藍已青亦”。由衷地說:

“吾賢下筆如人意,羨汝成名鬢未絲”。

王雪濤筆下的花鳥魚蟲,刻畫的細緻入微,活靈活現,藝趣盎然。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已達到新的藝術高峰,至今無人出其右。像齊白石先生這樣的世界級繪畫大師,能如此的“平易近人”實話實說,在現代藝術史上又有幾人可與之相提並論呢?怎不教人真心予贊和喜歡。


詩畫同源


張大幹,達.芬奇。

張大幹原名正權,號大幹出生於四川內江一個書香門第家庭,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被西方藝壇稱‘’東方之筆‘’。主要作品《愛痕湖》《長江萬里圖》《四屏大荷花》等。達.芬奇意大利著名藝術家,科學家作品有《蒙娜麗莎》《最後晚餐》《巖間聖母》。《蒙娜麗莎》是巴黎盧浮宮三件鎮館之寶之一。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編入小學語文課本之中。








德行天下崔


我最喜歡的中國畫家是20世紀國畫大師齊白石(1864年——1957年),外國畫家是法國印象派大師雷諾阿(1841年——1919年)。這兩人在中外美術史上的地位都非常高,堪稱開宗立派的大師。

中國畫與油畫因為產生的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審美趣味和藝術理念,是東西方視覺藝術中體現民族文化的傑出代表。從它們各自的審美標準完全能看出一個畫家藝術水準的高低,進而能分析出喜歡他們的原因。



中國畫以表現大自然為主,在格調上追求天人合一的大境,在風格上追求筆情墨趣和詩情畫意的呈現,在構圖上以凝練簡潔為上品,在精神上常常採取擬人化手法,以表現物象的神采和韻味為主。

因此,欣賞中國畫,是一個由大到小,由整體到局部的過程,先觀摩整體畫面的氣韻,再領略局部細節上用筆用墨的精妙,然後通過畫面進行主觀聯想,思考作者創作這幅畫的文化意圖和精神旨趣。




如果不按照這種方式欣賞中國畫,依靠畫得像不像,似與不似的標準來解讀中國畫,完全就走進了欣賞誤區,感受不到中國畫獨有的藝術特性。

從這個層面來講,齊白石是中國畫裡創作和理論雙頭並進的藝術大師。首先,他具有非常深厚的傳統功底,在創作上,他直面現實生活,常常以司空見慣的蔬果花卉作為題材,給作品構建出濃郁的生活氣息。



同時,他以“國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為理論依據。注重挖掘作品的質樸味道和率真趣味,能依靠精妙的筆墨渲染出物象的神韻,細節處理的遊刃有餘,精細處栩如生,豪放處酣暢淋漓,作品不但很有趣味,而且十分耐看。

油畫歷來以造型是否精準,光影是否真實,色彩是否和諧,筆觸是否有節奏,來評判油畫家藝術水準的高低。



藝術思維如果過於理性,過於依賴輔助手段來造型,就會讓油畫作品顯得靈氣不足。如果過於追求色彩的衝擊力,則會讓色調顯得雜亂無章。筆觸過於粗放,則會破壞畫面整體的均衡。因此,油畫雖然重視技巧,但必須讓技巧融合進畫面內容和畫家的思想情感裡,才會創作出形神兼備的作品。

從這個層面來講,印象派大師雷諾阿的作品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備。



一是他處在古典油畫與現代油畫的交叉點,原有的技巧已經難以適應新的藝術潮流,他作為新一代油畫探索者為油畫創新了一條大路,這種探索精神讓人敬畏。

二是由雷諾阿作品本身的趣味性所決定。雷諾阿因為具有高超的素描功底,在作品造型上幾乎是完美的。更重要的是,他能用色彩和淺條烘托出畫面的節奏,又能把個人的樂觀精神融入畫面,因此,他的油畫集視覺性,趣味性,意境和神韻為一體,讓人百看不厭。


鴻鵠迎罡


喜歡傳統國畫,顧宏中,李成,范寬,劉松年,唐寅,沈周,文徵明,仇英,徐渭,郎世寧。


用戶84388164381


我最喜歡的畫家是元代的黃公望。他繪製的《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蘭亭”是國寶級文物。成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該畫為水墨紙本,是黃公望為他的師弟無用師所畫。該畫在流傳過程中歷經磨難,差點被一位收藏它的人用來殉葬,被火燒成兩截,一幅稱“剩山卷”,現收藏在漸江省博物館,一幅稱作“無用師卷”,現收藏在臺灣省故宮博物院。

該畫構圖巧妙,用墨淡雅,極富濃溼幹淡變化,從構思到繪成,前後花了有七年時間。


海娃國學


我最喜歡的外國畫家是印象派畫家莫奈的畫。因為他讓你重新認識到繪畫表達的空間。我喜歡的中國畫家很多,但是我特別喜歡徐悲鴻先生和李可染先生的畫徐悲鴻先生的畫中西貫通,並能將文學語言藝術融入繪畫藝術中。李可染先生在中國畫方面也是全能畫家,尤其是他的山水畫,厚重而不悶板。


用戶楊楨楠


如果要說當代。我喜歡大千,程十發,謝稚柳。謝稚柳鑑定厲害。程十發開宗立派。張大千以假亂真。都是厲害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