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和Adidas的跑鞋真的比四大跑鞋差很多嗎?

用戶76180679304


我研究跑鞋很久,為什麼有四大一說,因為四大的歷史比n和a長有些。但現在我可以說是耐克最強,為什麼?耐克市值最大,耐克擁有運動鞋專利最多,達到了八千多項,四大和阿迪達斯加起來可能都沒耐克專利多。其次研發投入,耐克也是最多的。營收也是耐克是老大。這就看出誰好了吧?其實買跑鞋有幾大因素,除了外觀外,就要考慮體重,腳型,速度,跑姿,鞋重和消費水平。只有綜合考慮這些條件下去實鞋才少走彎路,但很多人都很少考慮鞋重的因素。不會選就選耐克準沒錯,別的品牌在這些因素方面很難達到平衡。


longxianfa


我從31歲開始跑步目前快37歲,已經堅持了快六年6每年平均跑量大約1200公里左右,半程馬拉松每年會參加1~2次,我就說說我穿過的5雙鞋吧,我基本都穿著跑過了1000公里以上。最開始只是為了健身我不懂跑鞋胡亂買了雙阿迪的鞋子(不是boost),沒跑多久腳底發現很痛,我去參加了一些跑團活動,跟跑友交流發現跑鞋是真的很重要。

我反覆問了問身邊的人,當時遇見了美國黑色星期五我買了一雙kayano21大約買成了800人民幣。我穿著這雙鞋跑步,我很快適應了它。當時我只是一個初級跑者。我跑步有幾個問題,一是垂直離地高度很高,二是跑步左右晃動幅度很大平衡性不好,三是腰腹力量不好跑步姿勢後期會變形第四我跑步當時步幅很大1.75米左右,步頻很低。。對於一個初級跑者來說,kayano穩定性,回彈性,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請相信我!此時跑量在1000公里左右

第二雙鞋就是energy boost,鞋底很軟,回彈較差,當時還是錯誤的姿勢在跑步,覺得boost沒有kayano輕鬆,kayano回彈很好,而這種回彈可以讓我很省力。特別跑半馬,在後半程,kayano真的對我這個小白太合適了。之後我發現我跑步姿勢有問題花了很大的功夫去糾正這個錯誤的姿勢,用garmin的跑表測試我左右擺動,以及離地高度。我離地高度降低,擺動幅度減得比較少,我逐漸發現boost更適合我自己。只要你姿勢正確它的軟會讓你覺得包裹性很好,緩衝力更小對膝蓋很好。當時的跑量大約是2000公里左右。

第三雙鞋是亞瑟士的金星5,唉這款鞋簡直就是敗筆,不是說鞋不好而是對我來說根本不合適,並不是越貴的跑鞋就一定就好。它金星5的鞋底比kayano硬,他適合體重比較大姿勢不正確的初級跑者使用。大約跑了200公里不願意在使用了,特別長距離。此時跑步距離大約2500公里左右。

第四雙跑鞋就是urltra boost,目前我的最愛。我穿了它大約跑了一年多了,參加過半馬。它很舒適,它跟energy boost區別在於,這個是全掌boost,我跑步是全腳掌著地(這個不知道是否正確),我選擇的是一種自己可以感覺到衝擊力最小的觸地方式,也許這是一種跑步的感覺吧。而energy boost是半掌boost,相對ultra boost前腳底要承受更大的衝擊力,腳底容易疼。這個階段大約跑量到了4000-4500公里左右,我發現我的步幅度已經比開始的時候小了很多(大約135左右)步頻率就很快了,實際配速半馬大約4分30左右。另外還有一點這款跑鞋顏值很高。

第五雙跑鞋是阿迪的nmd吧,這個打打醬油吧。鞋底比ultra boost薄,全掌boost顏值高。非常輕(最輕的一雙跑鞋),從個人角度跑著完,距離不遠不打算pb可以穿著跑。此時跑量大約5000公里。

另外是,正常跑鞋大約壽命1000公里,我節約嘛鞋子貴所以基本我都穿到了1500公里吧。文筆不好但是每一句都是自己的體會。

錯誤之處希望跑友指出,謝謝啦。

跑步的時候你開始會覺得孤獨,慢慢的你會很喜歡,更享受這種孤獨,當你一身汗出透的時候它會給你一個非常健康陽光的心態。

獻給準備開始堅持跑步或者正在跑步的朋友。


一隻發呆的豬


我參加今年11.25廣西百色紅城半程馬拉松賽中的10K迷你賽。我注意周邊全國各地跑友穿的跑鞋,什麼家運動鞋都有,亞瑟士和美津濃佔的比例最大(本人沒有這兩家的運動鞋,前段剛購入各一雙,不合適,就退回了),後是聖康尼和布魯克斯見幾雙;a家N家ab家s家這些出名的運動鞋(本人一雙都沒有),N家出現最多,其它家並非亮點,除多威李寧,其它國內品牌也不多(我觀察的區域太小了 ,這樣直觀的表述,是沒有存在任何對比意義的),但不代表其它的區域,各種品牌的比例就不高,故認為,本人孤證沒有參考價值,本人這次比賽,選擇跑鞋是咕咚21K跑鞋。





橋下淺草1


醞釀了兩天,本座終於動筆了!最初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思路比較亂,因為涉及到的內容太多。經過整理,作為專注於提升個人審美和氣質的時尚達人,本座整理出如下內容,大夥看看有沒有道理。

一方面,全球四大跑鞋指的是:

“跑鞋中的勞斯萊斯” Saucony(索康尼)

“總統慢跑鞋” New Balance(新百倫)

“跑鞋之王” ASICS(亞瑟士)

“四大跑鞋之一” Brooks(布魯克斯);

另一方面,Adidas 和 Nike 的當家跑鞋:

清風系列:Adidas Climacool

飛馬系列:Nike Pegasus

對比一:產品受眾方面

四大跑鞋主要的受眾群體多數是專業跑者或者是熱愛跑步的人,這部分人相對來說對跑鞋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四大跑鞋在這兩部分人中運用的很普遍。而清風和飛馬除了針對上述兩撥人,它們還面對著無數普通人,這些人主要是為穿著舒適和時尚潮流,因此從受眾方面,主打清風和飛馬的 Adidas 和 Nike 更為廣泛。


對比二:科技含量方面

以 ASICS 為代表的跑鞋中,GEL 科技可謂是跑鞋界中霸霸一般的存在,其他品牌當然也有自己的核心科技,為跑者們提供了非常專業的支撐。而 Adidas Climacool 所加載的的 Boost 和 Nike Pegasus 加載的 Air Zoom 科技,首先為跑鞋提供的是舒適的腳感,但是從專業適用性上來件,這兩者還真不如四大跑鞋。


對比三:銷售價格方面

說實話價格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參考標準,畢竟跑步還是定位在“最經濟實惠的運動類型”這個位置的。四大跑鞋普遍價格比較合理,千元以下完全可以買到很不錯的跑鞋,但是 Adidas 和 Nike 就不一樣了,往往上千之後的鞋子才能有點特色,而且這一點不僅表現在跑鞋上,籃球鞋方面更是如此。


綜合來說,要說在普世性上,Adidas 和 Nike 真的要比四大跑鞋強上不少,但是說到專業性上,四大跑鞋肯定要略勝一籌!我是專注於提升個人審美和氣質的時尚達人,贊同請點贊、補充請留言、諮詢請私信,期待您的關注呦!


FanerTalk


布魯克斯和索康尼實力雖強但還是小眾產品

布魯克斯和索康尼在跑鞋界的名氣不小,是很多專業跑步愛好者的選擇,但如果論綜合實力(包括規模)來看,他們還是無法和耐克、阿迪相比,甚至無法和亞瑟士相比。

首先我們來看一些資料,以便客觀公正地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美國權威跑步雜誌《跑者世界》評出的5個最佳選項,其中布魯克斯的幽靈11被評為年度編輯選擇獎,另一款GTS18代被評為冬季編輯選擇獎。最佳更新換代獎被紐巴倫890V6奪得,最佳建議購買獎是布魯克斯 Ravenna9,最佳亮相獎是索康尼自由ISO。

從這個獲獎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出,布魯克斯在美國市場的名聲很好,另外索康尼在美國市場的名聲也很好。有意思的是,我們在《跑者世界》的獎項內文中還發現了我們的國產品牌361度,361度國際線 Strata2代也進入了被推薦購買的名單,排名還很靠前,只排在布魯克斯幽靈11後面。


我們從十大排名網站看跑鞋品牌排名,結果是這樣的:

1布魯克斯

2耐克

3亞瑟士

4Hoka One One(我也沒見過)

5阿迪達斯

6索康尼

7紐巴倫

8斯凱奇

9牛頓

10美津濃


我們從runrepeat網站得到的用戶滿意度排名,可以看到的,果然布魯克斯幽靈11代還是排在第一,但排在第二位的是薩洛蒙S-lab Sense 6,第三位是斯凱奇的GOrun600,4-6位全部是阿迪的boost產品。第7位則是有20年曆史的亞瑟士kayano系列最新一代25代,我們看到Nike只有1款產品進入了前10。

但是,我們看到的這個榜單是平均分榜單,我們看最右側的一項是有多少人給出了評價,我們看到其它品牌和阿迪、耐克都不是一個量級的。阿迪的Ultra Boost Uncaged有982人評分,耐克唯一進入前十的Flex RN 2017也有731人評分,而第一的布魯克斯幽靈11代只有59人評分,第二的索洛蒙那款也只有77人評分,他們和耐克、阿迪相比差了一個數量級。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他們雖然口碑好評分高,但依然是小眾產品,這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要加個更字,比如布魯克斯都沒有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而耐克、阿迪的專賣店已經都開到四五線城市了,這個能比嗎?我們再說排名第二的薩洛蒙的那款跑鞋,實際上他是林道跑鞋,或者叫越野跑鞋,當然這個榜單是綜合的,這款鞋並非是大眾的公路跑鞋,這麼放在一起比也有失偏頗。

然後我們還參考了英國的專家評論網站,我覺得這個非美國媒體給出的評論還是很有參考意義的,畢竟我們也不是生活在美國,美國人眼裡最牛的國貨跑鞋在中國和很多其它國家都沒賣的,我們討論它有多好像是痴人說夢一樣沒意思。

這個英國網站首先評的所有跑鞋裡的最佳就是耐克 Zoom Pegasus 34。這個鞋被評為最佳,因為是無論你是業餘還是專業,都能接受這款很大眾很有跨度的跑鞋。

紐巴倫zante4被評為100磅以內能買到的最好的跑鞋。

阿迪這款adizero adios 3被評為半程馬拉松以內最好的鞋。

老牌名鞋Kayano24被評為支撐最好的。

耐克這款Vaporfly 4%算是小眾鞋,正如評語所說真的是超級難買,一般的地方沒有賣的,而且價格很貴,2000人民幣左右。這鞋真的是給4%的跑步者做的?

索康尼,Triumph ISO 4被評為超軟緩震鞋。

阿迪Ultra Boost被評為最有型跑鞋。

我們看到英國專家網站的評選,這個是綜合廣大群體使用評價的,裡面就沒有大名鼎鼎的布魯克斯。但有一款索康尼和紐巴倫,而亞瑟士我認為作為跑鞋應該是可以和耐克、阿迪一桌吃飯的。其它那些美國本土品牌是無法和阿迪、耐克一桌吃飯的。

作者本人並沒有在美國生活過,但我在歐洲生活過,在歐洲,布魯克斯和索康尼其實是沒有什麼知名度的,但亞瑟士是超級有知名度的。我記得在倫敦麗晶大道有亞瑟士專賣店,裡面不但能試穿鞋子,還可以是試跑,裡面有跑步房和跑步機,讓你穿新鞋試,這種服務體驗恐怕是布魯克斯和索康尼無法提供的。

總的來說,我不否認布魯克斯和索康尼跑鞋有著非常好的口碑,但你說他們能甩耐克和阿迪幾條街,我覺得是不可能的,實際上這些品牌之間的差距相去不多,阿迪的boost出來後幾乎是橫掃市場,讓耐克都吃不住了。而就品牌覆蓋面來說,布魯克斯和索康尼肯定和耐克、阿迪差遠了,你在中國都沒開店,想試穿都沒法試,都是海淘才能買到,你拿來做對比有什麼意義呢?


老梁說球


不存在什麼“四大跑鞋”。

如果你去百度,會有各種“十大民營醫院排名”之類的,每個行業都有各種十大。哪來的?誰投票的?誰認證的?

無非就是商家自吹自擂,將自己的牌子軟推廣的方式。

你說Asics、Saucony、Brooks、Mizuno都做跑鞋而且都做得不錯,我承認,但是要說他們在Nike、Adidas面前也敢充“大”,拿頭去大啊?

有些小眾粉也是槓精,總以為Nike、Adidas在做專業跑鞋的技術上不如這些牌子,認為他們的跑鞋更專業。

對不起,事實是,Nike和Adidas就像美蘇爭霸一樣,不止在籃球鞋、足球鞋這些領域積累了深厚的底蘊,包括跑鞋,也是非常專業的,累積的專利技術能吊打一切其他品牌。如果你非要認為當時的中國在某某方面也是吊打美蘇的,那你開心就好。

但我們必須承認,Nike和Adidas,並不會把所有精力放在跑鞋上,出的跑鞋也以市場為準,哪種好賣就出哪種。眾所周知,Nike和Adidas出的跑鞋口碑並不太好,但這口碑是基於巨大的銷量而言的。而你做Asics或者New Balance這種只做跑鞋的,當你出貨量達到Nike、Adidas這個級別,對不起,口碑也要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的。

我們看Nike和Adidas,就像奔馳和寶馬兩家汽車品牌。你說奔馳和寶馬沒能力做最好的超跑嗎?你看到幾家超跑做得好的然後就問奔馳和寶馬是不是做不好超跑?

當然可以這麼理解。

但是,奔馳和寶馬的精力是不會放在超跑上的,因為他們的主戰場不是超跑客戶。

Nike和Adidas也是一個道理。如果他們還小,只能潛心將精力放在跑鞋一個領域突破,那還好說。


林潔兒


首先阿迪和耐克絕對比得上四大品牌。

先看全球知名馬拉松特邀選手的鞋子,大部分都是耐克和阿迪。

耐克的vaporfly 4%(今年九月第二代)幾乎是個大選手都在穿。而阿迪個大馬拉松紀念款,波士頓,東京等也是因為贊助了一些選手才有的。

我自己也長跑,買過阿迪,耐克,asics,saucony,nb沒試過brooks,自己的體會是:

nike flyknit適合半馬,更長距離的真需要緩衝更好的。

阿迪是我的最愛,早年穿eb,很舒服,後來出了pb和ub,這倆都不太適合長跑,pb格狀的底雖然增大了摩擦,但是長跑很快就起泡,這是我最近跑馬的血的教訓,ub我買的st版,這個更奇葩了,不穩,蠻遺憾的。

asics買過k23/24,但因為重,還有回彈太少,變成走路鞋。

nb我買過兩雙vazee rush,這個蠻便宜的,沒敢去跑馬,一般訓練跑來用,中規中矩。

最後saucony買過一雙trimuph iso3,很花哨,老實說是我穿過腳感最舒服,重量和回彈最完美的設計,唯一的遺憾就是頭圓圓的,顯得很笨。

總結來說,四大也不是都很厲害,比較旗艦款的話,阿迪,耐克毫不遜色。



SONKEN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四大跑鞋品牌指的是哪四個?

Asics、Saucony、Brooks、Mizuno


想必如果沒有鞋櫃的介紹,很多朋友根本就沒聽過這幾個牌子。

四大跑鞋,除了Asics和New Balance在國內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他兩個牌子,一般只有比較熱衷跑步的朋友才會有所瞭解。


那麼四大跑鞋品牌的鞋子,真的比Nike、adidas強嗎?

顯然這麼說是不全面的!

目前NIKE和adidas依舊佔據了主要的跑鞋市場。

絕大部分的朋友,依舊會選擇NIKE和adidas的跑鞋。

你能在街上能夠很輕鬆的找到一雙adidas ultra boost ,但是你很難找到一雙Brooks.

如果說四大品牌的鞋子如此優秀,為什麼買的人卻不多呢?

因為NIKE、adidas的產品支線更加豐富,全面性更強,適用性更廣。

NIKE、adidas有著非常豐富產品線,從日常出行到專業跑鞋,跨度非常大。

可以滿足各種需求的人群。

絕大部分的消費者,都並非是專業的運動員,所以在購買跑鞋的時候,更多考慮的都是鞋子的舒適性和外觀,而並非是鞋子的性能。

所以設計更好,顏值更高,款式更加豐富的NIKE、adidas自然更加受消費者的歡迎。


而四大品牌主要的產品就是專業跑鞋,專業性強,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更好的滿足運動員們的需求。

所以論專業性,毫無疑問四大品牌對於跑鞋的研究更加透徹。

畢竟術業有專攻。

但是並不能說明四大品牌的鞋子比NIKE、adidas更好。

就像是NIKE的4%系列和GEL-KAYANO系列,你很難分出一個伯仲。

簡單來說,NIKE、adidas和四大跑鞋品牌各有優劣,大家挑選鞋子的時候,還是應該根據自身的條件來挑選,而不是認準品牌。


私家鞋櫃


因為什麼,因為窮

4%想都不敢想,vapor都是4位數,飛馬也要8 900。

阿迪那邊UB PB EB都是4位數,然後adizero adios差不多價格,tempo和boston8 900。

當然這是官網價,海淘?代購?我反正是怕莆田的。。。最最主要的原因啊,專櫃找雙鞋太難了 放的都是些雜七雜八的系列,然後問服務員告訴你他們沒培訓過這幾款,或者直接跟你說不知道,還給你一個死魚眼。。。

亞瑟士呢,K系列N系列GT2000金星柯南360全放著隨便挑,因為沒這麼多花裡胡哨的休閒鞋,就跑皇夜光還有馬拉松城市限定可能沒有,經常七折。

美津濃也都是專業跑鞋上架,價格可能不夠美麗,特別是預言。不過rider經常500多就可以拿下了啊。。。

另外索康尼沒見過專櫃,布魯克斯。。。估計這輩子大陸都不會有的。

NB被國內各種新北侖搞得烏煙瘴氣,專櫃也基本都是潮鞋。沒有vongo沒有boracay更不用說860 1260 1500 1400了。。。不過看天貓官網的價格是真的挺誘人,因為沒人買吧。畢竟NB在大陸是個潮鞋品牌哈哈哈哈哈哈哈。。

還有亞瑟士灣灣的定價比大陸低了好幾百,K25專櫃價也不過800多,去灣灣的人可不少,專櫃買也不用擔心莆田。


大舞跡


作為長距離專業運動員來說ASICS是當之無愧的跑鞋老大,這個大部分人都不會反對,主要的也是最經經典的時間也比較長的是K系列和N系列,主要區別就是K系列腳掌內側防內翻,N系列屬於正常型,緩震效果N系列稍好些,但一般K系列要貴,亞瑟士是它柔軟的腳感其實不是因為硅膠,還是鞋墊和發泡材料,最高端的金星系列幾乎沒有發泡材料,和N、K甚至11X0系列一比就知道比較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