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的身份是什麼?

墨溪說故事


魯班的身份是一個能工巧匠,是木匠和瓦匠的祖先。

魯班又稱為魯般,又名公輸班,他曾經造了雲梯幫助楚國攻打宋國,在楚王面前,和墨子進行了一場模擬演練,結果墨子一成不變,而公輸班“九設攻城之機變”,最終墨子制止了這場戰鬥。

除了大家熟悉的墨子裡面的描述,很多古籍裡面都有關於魯班的描述,他慢慢的被神話了。

《淮南子》裡面記載:

魯班、墨子以木為鳶而飛之,三日不集

可見在人們心目中,魯班和墨子是並稱的能工巧匠。

到了漢代,一個叫王允的人在他的著作《論衡》裡面有一則很有意思的故事:

世傳言曰,魯班巧,亡其母也。言巧工為母作木車馬,木人御者,機關備具,載母其上,一驅不還,遂失其母。

上面大致意思說:世上的人都說魯班是能工巧匠,但是因為魯班的這個有點,把自己的母親弄丟了。為了孝順母親,他做了一個木馬車,讓母親乘坐,這個車自動化程度太高,所以一去不還,母親就丟了。

這個故事實際上是古代對於奇巧淫技的一種諷刺,充滿了不屑,但是即使再不屑,還是要說魯班是個能工巧匠。

魯班畫圖也是天下無雙。相傳有一個河神長的很醜,魯班想和他說話,河神就隱藏在水中,只能聽見聲音:我知道魯班善於畫圖和製造工具,我樣貌太醜,只要我出去,你就會把我畫下來。魯班拱手對河神說:你出來了,我給你行禮了。結果河神真的出來了,只露出一個頭,雖然魯班手上行禮,卻用腳在畫河神。河神知道後,趕緊又回到了水中。所以今天在渭橋的河神像,只有頭留在外面,身子都在水中。

我們都知道趙州橋是一個叫做李春的隋朝人所修建,但李春在死後並不為人所知,而趙州橋非常堅固,可謂是神人所造,所以有人就把趙州橋附會成魯班所作了。

相傳魯班造完趙州橋之後,堅固無比,天下無此第二座橋,驚動了神仙的好奇的之心,張果老一日來到橋頭,指著趙州橋說:這座橋堅固無比,我過橋的時候會不會震動啊?說完騎驢上橋,橋開始搖晃,好像就要塌掉了。魯班見狀,在橋底用手託著橋,然後橋立刻堅固如初。今天橋上還有驢留下的蹄印,橋下留有魯班的手印。

民間傳說不僅有張果老試橋,還有魯班的妹妹魯姜和他比賽造橋,甚至還有推著獨輪車、載著四大名山的柴王前來試橋。

這些美好的傳說都表現了民間對於魯班的崇敬,也為了的生平添加了神秘色彩。


詩書君


木匠的始祖,我看來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從《墨子.公輸》一文中可以看出,魯班是一個極度自信的人,當然,發明家麼,別人有自信的本錢。相傳墨斗和雲梯就是他發明的,墨斗這東西可以說是木匠吃飯的根本,而云梯更多為古代冷兵器戰爭攻城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長安公孫離


農藥中魯班七號是射手,而在現實歷史上魯班是一個發明創造的大拿,據說是墨家學術的集大成者,發明的木鳥可能是中國除風箏外最早的飛行器,那麼魯班的發明除了鋸子,魯班鎖,攻城雲梯,你還知道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