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大侃歷史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和典故發生在中國歷史上的東晉時期。這個典故挺有意思:一個愛“裝”的自視甚高的“風流名士”遇到了一個“心眼小”又虛偽的門閥,愛“裝”的風流名士幫了“小心眼”的虛偽門閥,而虛偽門閥卻殺了風流名士。

殺完了人,虛偽門閥擠出來幾滴鱷魚的眼淚: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那個意思就是,我沒想殺過伯仁,可他也“太能裝”,即管如此,我也有責任啊!

呵呵!好奇怪的邏輯……

我們來看看這個事兒的來龍去脈:

先隆重推出本故事的“小心眼”虛偽主角,東晉最大的門閥王導。

王導,是東晉時期最大的門閥家族“琅琊王氏”的代表。琅琊王氏在西晉滅亡,司馬家南渡成立東晉政權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王導的地位也是如日中天,司馬睿登基的時候,甚至要主動邀請王導和他坐在一起接受朝賀,一時間“王與馬,共天下”流傳甚廣。

王導和他的弟弟王敦,一個文,一個武。權侵朝野,壟斷朝政。

“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琅琊王家和陳郡謝家,幾乎就是東晉門閥的真實寫照。

司馬睿對這個局面非常恐懼,於是他在登基之後,就著手扶持自己的勢力,削弱王導的影響。他啟用並扶持劉隗等人想以此來衝擊和削弱王導兄弟的影響。

這個舉動惹怒了王導兄弟,王敦首先就不幹了,他以“清君側”,為王導討說法的名義舉兵。

但是,也可能是沒想明白,舉兵意味著造反,王導可還在京城呢!王敦一起兵,王導可就危險了,嚇的他趕忙到皇宮門前下跪請罪,並表明自己和自己的兄弟絕對沒有要造反的意思。

伯仁出場了。

這位伯仁兄進宮找皇帝彙報工作,正好趕上王導正跪在那兒請罪呢,王導看見伯仁兄,趕緊招呼:伯仁兄,看在我王氏一族的份上,替我在皇帝面前求求情,救救我們全家老小吧!

可是這個伯仁兄似乎耳朵聾了,什麼也沒聽見似的,頭也不回,徑直進了皇宮,估計王導是又生氣,又著急又害怕。

兩晉時期有好多奇怪的人和奇怪的事,周顗(找這個字累壞了),也就是這位伯仁兄就是一個奇怪的人。

這個周顗,字伯仁。是東晉人士,官至右僕射(尚書)。

儘管他進宮的時候沒有理會王導,但是見到司馬睿,伯仁兄還是“聲情並茂”的為王導解釋和求情,核心只有一個:王導的兄弟不會反,不要殺王導,殺了他,王敦就真的反了。

司馬睿覺得有道理!就放棄了要殺掉王導的念頭。

伯仁兄認為大功告成,趕上飯點兒就和司馬睿喝起小酒,推杯換盞搞得挺熱乎,席間說了很多掏心窩子的話。

這位伯仁兄在司馬睿的心目中,地位還是挺高的。

酒喝的很到位的伯仁兄出宮,看見王導還在那兒跪著呢!

王導看見伯仁兄終於出來了,看樣子喝的不少啊!我的事呢?這老兄是說了沒有啊?我這都快滿門抄斬了,您還喝的挺高興!他趕忙攔住伯仁兄請他務必幫忙,救救他的一家老小。

這位伯仁兄興許是高興興許也是喝多了,王導的事,辦成了,趁機和這個平日裡“權侵朝野”的門閥大佬開個玩笑:我告訴你,年內,我要殺盡亂臣賊子,鑄一個大大的金印,就綁在我的手脖子上 !

魏晉的所謂風流名士,不喝酒的時候還算基本正常,只要一喝酒,就狂放不羈。

東晉時期更是如此,當時的所謂“竹林七賢”各個是酒鬼。

酒鬼劉伶,天天喝,時時喝,牛車上除了酒就是下酒的肉乾,還有把鐵鍬——喝死了就地埋。

一日喝高了,估計也是五石散服嗨了,赤條條的在大街上亂晃,有朋友勸他:別不穿衣服啊!多丟人啊!

這夥計瞪著眼睛:誰說我沒穿衣服?天是我的衣服,地是我的褲子!……噫?你這個傢伙,跑到我褲襠裡幹什麼來了?……

這就是“魏晉名士”。知道這個背景,就理解伯仁兄喝高了說的這些話了。

可惜的是,王導沒那個心思看喝高了的“風流名士”表演。

他認真了。

幾個意思?讓你去求情,感情你是和皇帝商量怎麼收拾我們啊!不幫就算了,不帶落井下石的!

其實,伯仁兄還是把王導的事放在心上的,他回到家,酒一醒,就立刻給皇帝司馬睿寫了一封信(那個時候還不叫奏摺),清晰理智的分析了王導兄弟不會造反的原因,並再次請求司馬睿不要對王導下手,以免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但是這一切,王導全沒看見。

他只知道,這個周顗是在是不給面子,不但不給面子,還落井下石。

所以,後來在王敦舉兵搞成了事情,又重新掌控了朝政的時候,王敦問王導:像周顗這樣有威望的人是不是應該位列“三司”?

王導沒吭聲。

王敦又問:做不了“三司”,還是做個“僕射”總行吧?

王導還是沒吭聲。

王敦急了:那就殺掉算了!

王導還是沒吭聲!

這位伯仁兄就被幹掉了。

後來,王導在皇宮看到了伯仁兄給皇帝的信,才恍然大悟並說出了: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自責的話。

為時已晚。

王導就是一個小心眼的偽君子。

周顗玩了一把高冷,辦事也很高冷,結果把自己“辦死了”。他沒玩對地方和對象。

求情遇上高冷,是高冷的不應該,但是面冷但是心是熱的。

王導疑心生暗鬼,是最偽善的報復。面是善的,心是冷的,甚至是相當陰暗的。

所以,與人交往,一定要看看對方的心地是否和你在一個層面上,你有多幹淨,就只能和像你一樣乾淨的人開玩笑,否則,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步武堂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是一句諺語,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

歷史年代是晉朝,晉室重臣王敦起兵作亂,其弟王導及家族受牽連,為了請罪一大早王導帶著王氏子弟跪在宮殿門前等候皇上發落。這時周顗進宮,王導希望周顗能替他說些好話,便小聲對他說:"伯仁(周顗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結果周顗當沒聽見,昂首走進宮去。周顗到皇帝,說王導是個忠誠的臣子,說盡了好話,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周顗喜歡喝酒,在宮裡喝醉了才出來。這時王導仍然在宮門口等著,又叫周顗,周顗沒搭理他。一邊走還一邊嘀咕:"今年殺叛軍賊子,換個個斗大金印帶在身上(系肘,應該是說放到衣袖裡,古人的長袖裡一般有個兜,用來裝東西)。"出去後到了家,又連忙寫了一篇奏摺,詞語懇切,替王導他們求情。王導不知道周顗是救自己自己反而非常恨他。

歷史記述,後來王敦總攬朝政,詢問王導:"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兩大才子,應該做三司(司空、司馬、司寇)這樣的大官,沒有什麼可以疑慮的。"王導不回答。又問:"如果不做三司,那應該可以做尚書令、尚書僕射吧?"王導還不說話。王敦便說:"如果不配為官,那就殺了他。"王導還是沉默。

後來王導在整理中書省文件時,才發現周顗極力為他辯白的奏章。周顗一直在維護他,只是不在他面前表示出來而已。王導想到自己

不負責的沉默,一股強烈的負罪感湧上心頭,王導回家後對家人說:"我雖然沒有直接殺死伯仁,可伯仁卻是因我的不作為而死。幽冥之中,我對不起這個良友呀!"

這句諺語的意思也很好理解,王導怨恨伯仁,可是沒有殺他的意思,問題是因為王導的怨恨,導致了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王導有間接的關係。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裡面的伯仁指的是誰呢?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只聽說過這句諺語,對諺語中的伯仁根本不知道。這是很正常的,這裡說得伯仁,就是歷史上的周顗(晉朝是中國漢朝下個朝代),而裡面的“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我”指的是王導(也是晉朝名臣),周顗和王導是好朋友,生死之交。

細述:周顗出生在門閥士族,在當時來說,周顗就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有了這樣的身份,周顗肯定是非常富貴的,同時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歷史上的周顗在司馬越之子軍司馬毗屬下為長史。

晉朝時期門閥士族是非常厲害的存在,這一時期的門閥士族可以說是呼風喚雨。其中在晉元帝司馬睿建立東晉之後,門閥士族到達了一個新的巔峰。這時候的門閥士族,甚至已經開始威脅到了皇權,無論是哪一位皇帝,都無法忍受的。

周顗與王導同朝為官,王導是東晉的朝臣,周顗進宮見晉元帝,細述王導的忠君愛國,認為決不可錯殺忠良。面對這樣的奏章,王導痛哭流涕,就說出了"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這就是之後的“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吊哀伯樂》

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

舉目山河異,偏傷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

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

歷史是一面鏡子!國家滅亡。西晉末年,五胡為亂,劉曜攻陷長安,晉愍帝被俘,西晉滅亡,在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以後,晉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長期以來受到壓迫的胡人趁機起兵作亂,整個中原地區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長達130多年的分裂割據、互相混戰的動盪時期。

《國傷》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官作自有程,舉築諧汝聲。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用中國傳統文化《詩詞》來緬懷歷史上的高尚愛國名將軍。

《城恨》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我們的民族擁有燦若星漢的經典詩篇,在我們的國度裡無論童叟都能唸誦幾句古典詩詞。50、60後到00後,都有著咿呀學詩的共同經歷和共同文化記憶。正是這共同的文化記憶構成了文化傳承的大眾基礎,所以有關詩詞的綜藝、雜誌、節日等能夠靠著熟悉的陌生題,大面積地喚起大眾的參與感。

傳統文化積澱深厚當然是一大加分項,但更起決定作用的是有無創新,能否迎合當代人的審美。我們讀古詩詞是以古典的眼光重新審視現代生活,讓“撒鹽空中差可擬”的庸俗貧乏中多一點“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詩意審美。

中國人自己創造的文化才有能力參與世界的角逐。希望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詩詞被改編,更多被忽視的作品跳出歷史的窠臼,煥然新生,讓經典詩詞永遠流傳!

《從軍七首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您好!我是文化領域創作者《海外傳承》


海外傳承


引語

估計我們都曾聽過標題上的那句話,“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聽起來是不是挺複雜的呢?可能我們都會產生好奇心,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呀?今天小塵就來給大家講講這一句話背後的典故(順便胡謅幾句,不要見怪😄)。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意思是我雖然怨恨伯仁,卻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歷史故事

這個典故發生在我國的古代著名的三國時期之後,也就在晉朝。當時有一個有權有勢的大臣,姓王名敦,他活得不耐煩了,竟然決定要帶兵反叛,要知道,在古代做出來這種事情,那是絕對不能被皇上容忍的。如果不成功,那不僅自己會死得很慘,就連家裡人和所有親族都要跟著他一起倒黴。

於是他的兄弟,姓王名導,就想保住家裡人的性命,於是他想了一個法子。就是誠心誠意地去向皇上認罪,想以此來感動皇上,讓他知道自己絕對沒有那個謀逆的心思。所以天天都還沒亮呢,他就率領宗族子弟二十多人在官府等著治罪。但是皇上還是沒什麼表示,王導這下確實慌的一批了。

有一天王導看到他兒時玩的很好的朋友周伯仁將要進宮的時候,王導叫住他說:“伯仁!我一百口的族人都要依賴你護全了!”伯仁頭也不回的一直走進去。見了皇帝以後,就說明王導的忠心赤誠,非常盡力的救助他,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伯仁喜歡喝酒,一直到喝醉了才出去。王導還在門口,又叫喊他。周伯仁還是不和他說話,回頭看著跟隨的人說:“今年殺了那些賊子,得到象鬥一樣的金印,系在手肘的後面。”(敢情這大兄弟是喝酒喝上頭了😂)回去以後,周伯仁又上表說明王導沒有罪過,言辭非常懇切。但是王導不知道這件事情呀,於是仇恨的種子就種在了他的心裡。

後來王敦造反還真的成功,攻入都城,有人建議殺掉伯仁等人。王敦就問王導說:“伯仁等人的名望為南北所仰望,應當登上太尉、司徒或司空的高位毫無疑問吧?”王導不回答。王敦又說:“最少也應當做到尚書令或左右僕射吧?”王導又不回答。王敦就說:“假如不如此,應當殺掉他們。”王導還是不回答。於是,伯仁等人被殺死在石頭城的南門外。

後來,王導整理驗察中書省的文書檔案時,竟看到了伯仁拯救自己的奏表。就手執著表流著眼淚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在昏昧之中,我辜負了這個好朋友。”

個人感悟

其實周伯仁的做法屬於“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典型的“魏晉之風”,周伯仁和王導傾心交往,他認為王導瞭解他的心但是確沒有顧及當時的形勢。設想下當時王導的狀態:全家100多口人戰戰兢兢地跪在皇宮門口等候發落,生死全在皇帝一念之間,這時候好友周伯仁去面見皇帝,此時王導的內心等待的只有周伯仁那句:“我幫你向皇帝求情”,而不是周伯仁面無表情地經過。就算王導也是用心去交周伯仁,也會被周伯仁冷漠的舉動而心寒。而王導卻沒有用心去和周伯仁交往,只是通過外在言行來做出對好友的判斷。從而導致心生怨恨,周伯仁也因為此被殺害。

從整件事看,兩個人都有著自己的過失才會導致最終的結局。所以我們是不是也要思考下我們現代人的一些人際交往,朋友之間交往在用心的同時,也要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內心,行動和想法要統一,幫人不能太過“伯仁”,看人不能太過“王導”。這樣才能減少誤會,避免發生“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悔恨之事。


鄲攬風塵


這個典故出自王導與周顗的故事,我把其事的背景及經過簡單說一下。

公元322年,東晉大將軍王敦叛亂,以清君側為名,上書彈劾晉元帝的心腹重臣劉隗與刁博,羅列的罪狀,在武昌起兵東下,向首都建康挺進。晉元帝司馬睿不由得大怒,下詔親率六軍,討伐叛軍。

劉隗與刁協晉見皇帝司馬睿,要求把京城內王氏家族之人員全部誅殺。這場戰爭,關係到東晉朝廷的生死存亡,也關係到王氏家族的命運。此時王敦的哥哥、時任光祿勳的王含,已經從京城逃出,搭上小船投奔弟弟去了。其他王氏家族在朝為官者,還有司空王導、中領軍王邃、左衛將軍王廙(yì)、侍中王侃、王彬等。王敦的叛變,令他們命懸一線,離鬼門關只有一步之遙。

劉隗、刁協的看法很簡單,這些王氏家族的人有權有勢,若與王敦裡應外合,那對朝廷是滅頂之災,殺光他們才是最穩妥的辦法。不過,王導追隨司馬睿這麼久,是他的心腹與智囊,沒有王導的奇謀與決策,哪有司馬睿的皇位呢?殺光京城王氏,司馬睿畢竟於心不忍。在這關鍵時刻,僕射周顗的態度對拯救王氏家族命運起來重要作用,他竭力向皇帝保證王導的忠誠可靠,說到懇切處,聲淚俱下。

司馬睿終於否決劉隗、刁協的建議,宣王導進殿。王導進宮見到皇帝后,叩頭便說:“叛臣賊子,哪一個朝代沒有,不想竟出自我宗族。”皇帝見王導叩頭,便赤著腳上前拉起他的手說:“我正要把朝中政務交給您,您這是說什麼話!”皇帝為什麼赤著腳呢?那時還是跪著坐,坐時脫鞋的,司馬睿為了表示誠心,不等穿上鞋子,就一個箭步上前,所以就光著腳。

叛軍兵鋒已經進逼至首都建康外圍的石頭城,守將周札開城投降。皇帝司馬睿大驚失色,詔令刁協、戴淵、劉隗等人率軍反撲石頭城,同時王導、周顗等人兵分三路進擊王敦,然而全部被叛軍擊敗。

在這場君臣大戰中,皇帝成了失敗者。王敦把朝廷控制在自己的掌心,開始清算政敵。

刁協被殺、劉隗出逃,朝中名望最高且效忠皇帝者,當屬周顗與戴淵,王敦頗忌兩人之名,遂起殺心。在殺兩人之前,王敦曾向王導詢問意見,王導雖然站在皇帝一邊,但與王敦是親戚,還是說得上話的。當時王導為明哲保身,一言不發,沒有替周顗等人求情。

周顗被殺後,王導在整理中書省檔案時,發現周顗所上的奏書,才知道京城王氏家族能得以保全,周顗是出了很大氣力。睹物思情,王導手裡捧著這些奏章,眼淚嘩的落下,說道:“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後來經常被引用,其中的“伯仁”就是周顗的字。若是王導早知道周顗曾經全力營救王氏家族,憑此一點就可以救周顗一命,因此他後悔了,雖然不是他殺了周顗,但沉默使他成為殺人者的幫兇。


君山話史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句著名的諺語,它常常被拿來形容一種並非自己親手所為,但最後的悲慘結果卻是自己間接導致的情況。和漢語中的許多其它成語、俗諺一樣,這一諺語也有著它背後的故事。那麼,“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該怎麼看這個典故呢?

首先,我們從最令人好奇的一點切入,看看“我”是誰,“伯仁”又是誰。其實,這一故事發生在晉朝,而間接導致伯仁被殺的“我”則是東晉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王導。王導出身於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從小便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也憑藉家族的勢力結交了當時的琅琊王司馬睿,並輔佐他當了東晉的開國之君。

而被王導間接害死的,則是當時的一位名士,名叫周顗。雖然比不上王導,但周顗也出身名門,其父是安東將軍周浚,他本人則

“少有重名,神采秀徹”。周顗性格清高,不慕名利,很有晉朝流行的道家風骨,也曾經拒絕過朝廷的徵召,不過最終,他還是被司馬睿徵辟,並從祭酒做到了尚書左僕射。

介紹完這二位主人公,我們再看看他們到底是創造了什麼樣的故事。東晉建立之初,大將軍王敦掌握兵權,並且駐紮在外,對皇權造成了很大威脅。在司馬睿對其防備後,他更是因此被惹怒,宣佈起兵。聽說自己的哥哥做出忤逆之事,王導十分驚慌,連忙前往司馬睿處謝罪。

王導帶領著王家有權勢的人在皇宮殿外跪地請罪,正趕上週顗進殿面聖,於是,王導連忙對其懇求道:“伯仁,以百口累卿!”意即是說,我們全家上下一百餘人的性命就靠你了,希望你去向陛下求情。不過,周顗沒有任何回應,只是徑直入了大殿,等到他出來時,已是滿身酒氣,王導急忙上前詢問,周顗卻並不理睬,而是醉如爛泥、滿嘴胡言。

王導認為周顗對自己的懇求不管不顧,於是懷恨在心。後來,王敦率領大軍攻入東晉首都建康,掌握了朝政大權,他詢問王導:

“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就是說,像周顗這樣有才能有聲望的人,應該毫無疑問封為三司這樣的大官吧。而王導想起之前周顗的不管不顧,便一言不發。

王敦以為弟弟是在表示他們才能不足,於是便問道:“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結果,王導還是一言不發,王敦以為弟弟是在表示,這二人不能為其所用,便留下一句“若不爾,正當誅爾”,便將周顗逮捕殺害。後來,王導在瀏覽以往奏摺時,發現了周顗為其求情的奏章。原來,雖然周顗對其不理不睬,但在皇帝面前卻極力為其辯護。

據《晉書》記載:“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這個典故告訴我們,有些時候別人為你做事是默默付出的,有時對你表面冷漠的人,可能在努力幫你,而對你笑容滿面者,心中或許有著無數歹毒的想法,所以,切莫全憑自己的想法做事,也不要因表象而輕易做出判斷。


鄧海春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吾而死。”是出自東晉王導之口。據《晉書.列傳三十九》(晉書,中國“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21人合著,共有132卷,現存130卷;原有的敘例與目錄各1卷已失傳。)記載:東晉元帝時,時任江州牧、荊州刺史的王敦,因自己不被重用而對朝廷不滿,從武漢起兵二萬,直撲東晉首都南京。此時,被晉元帝寵信的御史中丞劉隗向晉元帝建議殺光在南京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在當時,可是個相當有名望的豪門大族。劉隗的建議被王敦的親兄弟王導(時任司空)得知,王導立即率領家族中有頭有臉的20多人一起跪在皇宮門前。早朝時分,時任尚書的周顗(字伯仁)從旁邊經過時被王導喊住,王導悄聲地對周顗說:“望兄能在皇上面前說說好話,保我全家一百多條人命。”可是,周顗卻沒理睬他,轉身大搖大擺地進了宮。早朝後,周顗即向晉元帝闡述王導是如何如何地忠於皇上,他跟王敦是兩回事……等等,說的晉元帝連連點頭默認。周顗這個人平常好一口酒,中午時分,就在皇宮裡喝高了。待他被人扶出皇宮時,王導等人仍跪著,王導叫他,他不理,還自言自語地說:“今年殺叛軍賊子,換個斗大金印帶在身。” 由此,王導懷恨在心。

周顗回到家後,仍不放心,又趕緊寫了一道奏摺替王導求情。

後來,王敦一路殺到南京城外,晉元帝一看大勢不妙,連忙向王敦封官許願,乞求和平。這樣,王敦如願以償,獨攬了朝政。獨掌軍政大權的王敦開始報復,凡過去的大臣幾乎全被他殺掉。周顗,當時是譽滿天下的名士,王敦念他德高望重,不想殺。於是就問王導:“伯仁可以做三司?”(三司~司空、司馬、司寇) 王導不語;王敦又問:“不行的話,就讓他做個尚書令或尚書僕射吧?” 王導仍不語;於是王敦咬咬牙說:“如果都不行,那麼就殺掉他。” 王導還是不語。至此,周顗被殺。

周顗被殺後,有一天,王導在翻閱宮中文件時,發現周顗為他極力辯白的奏章,王導拿著奏章,痛哭流涕地說道:“我雖沒殺伯仁,但伯仁是由我而殺呀,我負伯仁啊!”





麟角1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這句話是東晉王導說的,原句出自唐代房玄齡編寫的《晉書·卷三十九》。

(稀世珍寶 東晉《步輦圖》)

王導是誰呢?王導口中的伯仁又是誰呢?話說西晉末年,北方戰亂,江南一帶遠離戰亂,相對安寧一些,朝廷就任命琅琊王司馬睿為安東將軍,坐鎮建業(今南京市),都督揚州軍事。其中王導就是司馬睿的一個謀士,深得司馬睿的信任,而且王導一直追隨在司馬睿的身邊。王導出身士族家庭,很有膽識,對當時的形式有很強的判斷力,是司馬睿的得力幫手,王導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司馬睿招募了很多的有才能的人,很快幫助司馬睿在江南站穩了腳跟。西晉滅亡後,司馬睿在健康稱帝,建立了東晉。王導也是一個很有韜略的人,東晉的建立在很大的程度上歸功於王導和王氏家族,王導也被稱為“江左王導”,在東晉的大官貴族中,王氏家族名望最高,權利也很大。

周顗是汝南(今河南省汝南縣)人,字伯仁,在西晉動亂時期跟隨司馬睿一起渡江來到建業的,很得司馬睿的信任,東晉建立後,被司馬睿被任命為吏部尚書。王導和周顗的關係是非常好的,相處非常融洽,《世說新語·排調門》中有一則關於他們兩人的故事:

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無物,然容卿輩數百人。”

王丞相就是指王導,相傳周顗體態豐腴,肚皮很大,夏天天氣很熱,周顗坦胸露腹的躺著乘涼,王導指著周顗的肚皮開玩笑地說:“你的肚皮這麼大,裡面裝的是什麼?”周顗也開玩笑地說:“這裡面什麼也沒有,不過能裝下兩三百個像你這樣的人。”王導聽後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起來,由此可見兩人的關係是非比尋常的。

(東晉古剎 永福禪寺)

《世說新語》還有一則叫做“新亭對泣”的故事,也是說王導和周顗的:

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候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秋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東晉古剎 永福禪寺)

可是這麼好的關係,去因為王導的叔伯弟兄王敦而改變,東晉建立後,王導在朝中執政,王敦駐紮在武昌統領東晉兵馬,掌握兵權,隨著王氏兄弟的權利越來越大,司馬睿漸漸不放心了,就把國家大事都交給周顗等人,慢慢的疏遠王氏兄弟,王敦就沉不住氣了,經常在背後說周顗的壞話,王導也開始記恨起周顗來了。而且王敦是一個非常殘忍,脾氣很暴躁的人,他擔心自己大權旁落,直接在武昌發動兵變造反,這可把王導嚇壞了,趕緊領著全家宗族人口到司馬睿跟前請罪,周顗上朝時,經過王導一家的面前,王導看見周顗,大聲呼喊“伯仁,我家一百多口人,全靠您照顧。”周顗聽到王導的喊聲,就像沒有聽到一樣,昂著頭走過去了。下文中的引言全部出自於《晉書·卷三九》

初,敦之舉兵也,劉隗勸帝盡除諸王,司空導率群從詣闕請罪,值顗將入,導呼顗謂曰:“伯仁,以百口累卿!”

(上海博物館藏 東晉青釉雞首壺)

但是周顗見到晉元帝司馬睿後,和司馬睿談論起王氏兄弟的事情時,周顗又極力地為王導開脫,說王導是忠誠的,他不光輔助您在江東站穩腳跟,而且是不願意和王敦一起造反的,周顗還說王導是國家的棟樑之才,周顗在司馬睿跟前全力地營救王導,總之能說的好話都說了,司馬睿覺得周顗說得很有道理,就沒有治王導一家的罪。周顗很喜歡喝酒,一直在皇宮裡喝了很長時間的酒,喝醉了才出來。

顗直入不顧。既見帝,言導忠誠,申救甚至, 帝納其言。顗喜飲酒,致醉而出。

(浙江省博物館藏 東晉羊首壺)

周顗出來的時候,王導還在宮外等候,王導看見周顗出來,就大聲呼叫周顗,王導這個時候心裡很急呀,他不知道王導在皇帝的跟前有沒有營救自己,就希望周顗能停下來和自己說一下現在的情況,可是周顗根本不理王導,一句話都沒有對王導說,還故意對身邊的隨從人員說道:“今年要殺掉這些造反的亂臣賊子,把金印和兵權要從他們手裡奪過來”周顗回到家裡之後,又馬上給司馬睿寫了一封奏摺,言辭懇切地為王導說情,在周顗的努力之下,司馬睿不但沒有怪罪王導,反而對王導委以重任,可是這一切王導都不知道。王導認為周顗在皇帝面前沒有營救自己,心裡一直暗暗痛恨周顗。

導猶在門,又呼顗。顗不與言,顧左右曰:“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導,言甚切至。導不知救己, 而甚銜之。

(黑龍江省博物館藏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

由於王敦在武昌發動兵變,司馬睿組織的抵抗兵力不足,很快就被打敗了,王敦只是想鞏固王氏的地位和利益,並不想取代司馬睿,所以他就假惺惺地和司馬睿討價還價起來,說殺掉皇帝身邊的幾個奸臣就行了,司馬睿沒辦法,只好眼睜睜地看著王敦為所欲為了,王敦最痛恨周顗和戴若思了,就把他們抓了起來,並且徵詢王導的意見,王敦問王導:“周顗和戴若思兩個人名望最高,大江南北都很尊崇他們,是不是應該讓他們位列三司,任命為朝廷重臣呢?”王導沒有回答王敦的詢問。王敦又問:“你不發表意見就是不同意他們做朝廷重臣了,既然不做朝廷重臣,那讓他們做一個低級的令僕,你看如何?”王導一聲不吭。王敦又說:“既然不能用,就一起殺掉算了。”王導還是沒有說話,一聲不吭,態度不明朗,好像一副既不贊成又不反對的樣子。

敦既得志,問導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 導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又不答。敦曰:“若不爾,正當誅爾。” 導又無言。

(上海博物館藏 東晉青釉褐彩蛙形罐)

周顗被殺後,王氏兄弟繼續大權在握,王導主持朝政,有一次王導清點大臣們給皇帝的奏摺,無意中見到了周顗曾經為了營救自己而給司馬睿寫的奏摺,王導反覆讀著這一封奏摺,奏摺中周顗的言辭懇切,極力地為自己開脫,在奏摺中,周顗沒有說一句對自己不利的話,而且王導又知道了周顗曾經和司馬睿面談的時候,也是在不遺餘力地營救自己。這個時候他才知道自己錯怪了周顗,周顗的死完全是自己的態度不明朗而一手造成的。王導感到非常內疚,悔恨周顗的死和自己有直接的關係,回想起曾經兩人的關係,心中很悲傷,王敦手裡拿著奏摺痛哭流涕的說道:“我雖沒有親手殺了伯仁,伯仁實際上是因為我才被殺的,九泉之下,都對不起這樣一位好朋友。”

導後料檢中書故事,見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 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東晉古剎 永福禪寺)

這就是“伯仁之死”的故事,王導雖然沒有直接殺伯仁,但是伯仁的死卻和王敦有直接的關係,是由於王敦不明確的態度而造成的,由於明白了事實的真相,王導對自己的行為十分悔恨,心中也是很不安的。王導說的這句話便在歷史上流傳了下來。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經常被人們提起的一句名言。


一縷英雄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唐代 · 劉禹錫《烏衣巷》

這首《烏衣巷》膾炙人口,流傳甚廣,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於今夕對比滄海桑田、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

詩中的王謝說的就是東晉時期權勢傾天的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而“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就出自王氏王導之口。

西晉末年,經歷了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北方世族紛紛南遷,史稱衣冠南渡。在這亂世之中,琅琊王司馬睿聽從琅琊王氏王導之建議提前避禍於江南,籠絡江南士族。

建興四年(316年)晉愍帝被俘,西晉滅亡。建興五年(317年),在晉朝宗室與南北大族擁戴下,司馬睿即位為晉王,年號建武。太興元年(318年),正式登基,定都健康(今南京),史稱晉元帝。其中對於司馬睿幫助最大的當屬琅琊王氏。

司馬睿稱帝之後,對於琅琊王氏也投桃報李,內政交於王導並稱其“仲父”,軍事交給王導之從弟王敦, 朝中官員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可以說東晉的權力掌握在王家之手,世人稱為“王與馬共天下”。

王家有勢有人,司馬睿也不是傻子,等自己在江南落穩腳跟之後,開始拔劉隗、刁協等其他士族人士,期望能夠從王家分權。這種情況下,王導顯得倒是平靜,可是掌握兵權的王敦不幹了。祖逖去世以後,東晉再也沒有能夠和王敦相抗衡的軍事將領了,因此,王敦決定起事。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誅劉隗、刁協為名舉兵向建康前進。

建康城內,劉隗勸元帝將王氏一族滿門抄斬。王導聽說後帶領著有官職的族人進宮向司馬睿請罪,司馬睿不置可否。此後每天王導都帶著族人到皇宮前請罪侯旨。

一天,司馬睿召見周顗(yǐ,字伯仁)入朝。

周顗,晉朝名士名臣,西晉安東將軍周浚之子。少年時便有聲譽,成年後襲封父親武城侯爵位,曾在東海王司馬越之子、鎮軍將軍司馬毗屬下為長史。元帝司馬睿初到江東,請周顗為軍諮祭酒,出為寧遠將軍、荊州刺史,領護南蠻校尉、假節,官至尚書左僕射。

周顗雖以雅望而獲盛名,但他常酒醉失態,又不理俗務,有“三日僕射”之稱。因此,周顗時常受到彈劾,數次被罷官而不免職。從這一點來看,周顗十分任性,有魏晉名士的曠達與傲然,同時也表明周顗當時的名望之高和司馬睿對其的重視,被罷黜了仍留在朝中任職。

話說回來,周顗入宮的門口看見了王導家族在那跪著,王導也看見了入宮的周顗。

王家對周顗還是不錯的。周顗和王敦是發小,自小就在一起玩耍,司馬睿等人剛剛南渡之後,遇到了流民叛亂,平叛的周顗不敵,最後還是王敦收留了他。王導對周顗也很敬重,周顗數次調侃王導,王導都沒生氣。可能因為這個緣故,王導對周顗說:“伯仁,我王家一百多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

王導的想法應該是周顗肯定會回應自己一下的,哪怕是虛情假意呢。想不到周顗並沒有理會王導,就像沒看見沒聽見一樣,徑直從王家眾人面前走過去了。

王導當時的心裡肯定想的是“龍翔淺底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從這一刻,王導心裡的芥蒂就種下了。

哪知周顗入宮見了司馬睿之後為王導說盡了好話,成功改變了司馬睿的想法。前面說了周顗愛喝酒,現在又保全了王家,一時高興,在皇宮中喝了個酩酊大醉才出來。

王導看見了醉醺醺的周顗,還是上前搭話,不成想周顗仍然沒有搭理他,並且一邊走一邊說:“今年殺了叛軍賊子,換個如斗大的金印(官印)帶在身上。”

宮中發生了什麼王導不知道,但此時他的心裡徹底涼了,認準了周顗不會幫助自家了。

再說周顗,回到家中,不放心司馬睿的口頭答應,又連忙寫了一篇奏摺替王導他們求情。

但這些事王家仍然不知道。

說說王敦這邊,以兩萬兵力向健康進發。想不到阻擊他的都是些酒囊飯袋,也許是這些人根本不想得罪王家,總之王敦順利的來到了都城,王家又重新得勢。

擺平了劉隗、刁協等人之後,王敦和王導商量著重新選拔官員。因為周顗的名望,王敦對王導說:“周顗是大才子,可以做三司。”王導不語。王敦又問:“如果不讓他做三司,那應該可以做尚書令、尚書僕射吧?”王導還不說話。王敦便說:“如果不配為官,那就殺了他。”王導仍然沉默。王敦明白了王導的意思,於是下令逮捕了周顗。

周顗並沒有將實情明說,反而對王敦興兵破口大罵,最終被殺。

王家得勢之後,王導又可以大搖大擺的出入皇宮了。到了皇宮,王導發現了周顗的上書,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王導捧著周顗的表書,痛哭說到道:“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後來王家倒是沒有忘記周顗的恩情,對其後代頗有照顧。


別酒流年


小編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在電視劇裡,那種戲說三國的電視劇。記得當時電視裡的曹操慟哭,說著這句名言。


長大之後,小編才知道,電視劇都是騙人的。因為這句話是東晉人說的,彼時曹丞相已經去世快有一百年了。

那麼,伯仁到底是誰?伯仁大名周顗(yǐ)。“伯仁”是他的字。東晉元帝時,他擔任尚書一職。

周伯仁


至於伯仁的故事,還要從“王與馬,共天下”說起。這個故事裡的另一位主角——王導出自著名的琅琊王氏,王導與王羲之的父親王曠是從兄。司馬睿從東渡到登記,主要依靠的是王敦、王導兄弟的支持。王氏權傾天下,司馬睿登基後,重用劉隗等人與王氏抗衡。

司馬睿


王敦以反對劉隗、刁協,替王導訴冤為藉口自武昌舉兵,史稱王敦之亂。《晉書·列傳三十九》記載,大司空王導帶著一家老小跪在宮門口請罪,正巧碰見周伯仁準備進宮。王導趕緊叫伯仁,希望他看在自己全家上下百口人命的面子上幫助自己向皇上說情。誰知道伯仁跟沒聽見一樣,頭也不回地徑直往宮裡走去了。


伯仁並非沒有聽見王導的懇求。一進宮,他就向皇上力言王導對皇室的忠心。皇上聽從了伯仁的勸解。皇帝不殺王導了,伯仁開心啊,在宮裡喝酒,直至喝醉才出門。出門時,王導還跪在門口。看到伯仁出來了,他再次懇求伯仁出言相救。伯仁卻還是不理王導,四下望望,道:“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我今年要殺掉各種亂臣賊子,搞個比鬥還大的金印系在手肘上!


跪在那裡的王導心裡聽了什麼滋味?“亂臣賊子”,句句誅心。兩次求朋友幫忙,遭到冷眼不說,還被朋友用這種話明槍暗箭地嘲諷。心中的委屈與憤懣可想而知。可誰曾想。伯仁剛出宮,又趕緊向皇上上書,表明王導的忠心,“言甚切至”。他做的這一切王導卻並不知道,對伯仁的怨恨也越來越深。


過了幾個月,王敦得志,佔領了建康。而伯仁作為曾經司馬氏的舊部,自然岌岌可危。

王敦之亂


一次,王敦問起王導:” “周顗(伯仁)、戴若思這樣的世族大家,應當登位列三公,不為過吧?”王導不說話。王敦又問:“當不了三司,僕射總能當吧?”王導繼續不說話。“那就殺了。”王敦說。王導最終也沒有說話。


伯仁死後,王導有一次整理宮廷檔案,看見了伯仁上書出言相救的那一份,只見上面的話字字殷切,“殷勤款至”。王導拿著表,痛哭流涕,悲不自勝,哭道:“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然而悔之晚矣。陰差陽錯,幽冥之間,王導因友出言獲救,又因不肯為友出言眼見其亡。


其實,伯仁還真有必要“冷酷”。在眾目睽睽之下,若伯仁當面答應王導的請求,只怕救友不成,還會被當成同黨,一起剿滅。王導憤怨心切,沒能想到這一層,悲劇發生卻為時晚矣,空留後人一同扼腕嘆息。


參考文獻:

[1]《晉書》,商務印書館,1933年。


歷史研習社


應該說的是周顗(yǐ)和王導的恩怨故事。

我們可以把這個故事理解成一句話:“別人在背後拼命的幫你,你卻在背後恨不得他早點死”。

他們是同朝為官。

我先說下這句話的表述的大致意思: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是一句諺語,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意思是我雖然怨恨伯仁,卻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故事梗概大致這樣:王導所在的王氏家族不得勢的時候,其中有王敦舉兵,劉隗勸元帝將王氏一族滿門抄斬,司空王導入朝請罪,恰好遇見正要進宮的周顗,王導叫住周顗說:“伯仁,我們家這幾百口性命就全靠你了!”周顗連看都沒看他一下,徑自去了。周顗入宮後向元帝進言,備言王導之忠君愛國,決不可錯殺忠良。元帝採納了他的建議。

(大家注意這裡周顗極力保王導,王導一點點都不知情,因為周顗表面若無其事)

後來,王氏一族重又得志。王敦問王導:“周顗、戴若思是人望所在,應當位列三司,這是肯定的了。”王導沒吱聲。王敦又說:“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個僕射吧?”王導依舊不答。王敦說:“如果不能用他們,就只能殺了他們了。”王導還是不說話。

(大家注意這裡,王導因疑心當初,所以對周顗三緘其口,間接導致周顗被害)。

周顗被害後,過了很久。

王導瀏覽以前的宮中奏摺,看到了周顗營救自己的摺子,其中言辭懇切,殷勤備至。王導拿著這封奏摺,痛哭流涕,悲不自勝。回來之後他對他的兒子們說:“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故事結束,回到現實中來。

我認為,我們現代國人,很難達到那樣的素質了。大部分國人心懷好意,卻冷酷無情。

我們的社會寧願發展慢一點,也要讓人民過的好一點。(社會發展慢,和人民過的好,兩者無任何牽連)。社會發展慢一些,人民財富才能不斷積累起來,人民精神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我們才有時間停下來,思索自己的內在世界。

現代的我們,聽到這樣的真人真事,都像聽童話故事一樣,成年人對此也大多嗤之以鼻了。

無論我們聽過多少醍醐灌頂的故事,無論我們聽過多少催人淚下的故事,都不足以改變我們對社會的理解了。這可能就是悲哀了。

希望,國人慢慢好起來,重新讓國家實現內在的強大(素質成為世界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