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中,為什麼有些中產階級家庭要主動把女兒送到官宦人家為婢?

水生55635132


因為可以免稅除徭。

古代苛捐雜稅很重,馮夢龍、凌濛初所處的明代,稅賦是出了名的重。

看過《捕蛇者說》吧?事實上,就算曆史上評價最好的隋前期、唐中前期以及清康雍乾時期,實際課稅也差不多能達到了一個家庭總收入的一半。

所以,其實古代人非常願意自動投身為奴,減輕自家的負擔。

官宦人家,包括那些不做官,但是有舉人功名的人家,他們最大的好處就是免稅除徭。不僅免自己的稅役,還能減免奴僕家庭的稅役。

在古代,分稅和徭役。稅就是指錢,這很容易理解,如果僅僅是免錢,或許有些人不會動心。

但是徭役不同,除了兵役以外,其他需要人力的苦活,都靠徭役來徵集人手。雖然無法全部免除,但是隻要免除一部分出苦力做白工的苦徭,這對任何一個人家都是天大的好事。畢竟,服徭役著不僅吃苦受累,耽誤自己的事情,而且傷了病了也都要自己擔著,這負擔實在太重了。

因此,在古代幾乎所有沒靠山的百姓們,都願意將家人送入某官宦門第做奴僕,以換得在一定程度上免稅除徭。

比如你看《儒林外史》,范進中舉以後,也是有人爭著來他家當奴僕的,不為別的,只為免稅除徭。

更何況舊社會重男輕女,除了那些極度疼愛女兒的,一般把女兒送出去也不會特別心疼。假如女兒在官宦人家混得好,萬一被收了房什麼的,將來也是家裡的靠山。

最後,不要以為“奴婢”的身份就一定很低。奴婢也是有等級的,基本上若不是粗使賤婢,那她們的生活未必就那麼辛苦。想想《紅樓夢》裡那些丫頭就明白了。


純鈞LHGR


三言二拍乃五本書,集合了宋元明三朝代一些故事,其中的三言乃我國最早規模最大的民間故事白話彙集,裡面的故事的背景是封建朝代。

眾所周知,封建社會的人們思想還很落後,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宮女佳麗三千,王公貴族三妻四妾,美人無數,只要有錢有勢,你就可以妻妾成群,連商賈百姓 都允許一妻多妾,再加上侍女婢女,每家後院都是成群的女人。

以當時的制度,婢女其實算是一種工作,只是這個工作的地位比較低下,沒有多大人身自由,婢女有兩種,一種是完全沒有人身自由的,從小養大,終身為婢的,另一種是簽了契約,到一定年齡就可以嫁人出去的,而平民百姓家女兒為婢的基本上是第二種。

在封建朝代,女人是被視為一種財產,沒有社會地位的,小商小戶之家,很多因沒有多大的錢財勢力,為了把女兒賣個好價錢好出身,從小就會花力氣去培養,學女紅,學禮儀,讓其知書達理,然後送入大戶人家做婢女,在當時,婢女是可以供主人玩樂的,運氣好的,長的出眾的婢女得到主人的喜愛,就會被主人納為侍妾就有了個好出身,女家也因此攀上高枝,更上一層樓,而那些入了房卻沒有討得主人喜歡的婢女,在主人允許後可以得到一筆豐厚的賞賜,再嫁給平頭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之所以很多的中產階級、平民百姓家為了搏個前途,得到錢財,把女兒從小培養,送入富貴之家做婢女。

其實說穿了是一種社會制度的悲哀,也是女性的悲哀!


石丘故事


古代士農工商嚴格的等級思想,中產家庭大部分是手工業者或者是商人,社會地位明顯不高。把女兒送到官宦人家,最好的就是能嫁入官門(有爬床的機會),次之就是學習官宦的規矩,比如三從四德啊,或者如何伺候好別人,這也為是以後嫁人的資本


北辰27184


每個人的內心都是無法猜測的,也許他還有更不為人知的苦。只是我們不瞭解罷了。


醬酒味


知道士農工商的排名,你就能理解了


穿柳的魚


古時候將就門當戶對攀高枝.因為當時社會制度原因,中產階級只有在通過這個環節,才能讓自己家族有更堅強牢固的後盾!就像古代國家為保和平,公主遠嫁他鄉一樣!


重陽王2


當時女性地位本來就低,這麼做說不定還可以擠入上層社會


用戶101239564289


為了得到庇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