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有什麼“投敵”奪冠的例子嗎?

松果66458736


直到杜蘭特加盟勇士以後,“投敵”這個詞的意味才被無限放大。因為杜蘭特當時和威少一起和勇士打了季後賽,比賽打的非常激烈,但是因為勇士的陣容更加完整,而且庫裡剛剛進入巔峰。所以雷霆雙少並沒有鬥過崛起的勇士,遺憾的是,在賽季結束之後,杜蘭特竟然選擇了加盟勇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賽季如願奪冠,卻招來了諸多的謾罵和質疑。投敵這個詞,可以說是某些球迷專為杜蘭特打造的,目的是貶低杜蘭特,並藉機洗白甚至拔高某些球星。當然,杜蘭特加盟一支剛剛擊敗自己的爭冠球隊,確實有點軟弱。



比如偉大的羅德曼,羅德曼作為一個大齡新秀,他的職業生涯起步不算太好,但架不住他的才華橫溢啊,在活塞隊那幾年,他在以賽亞托馬斯等人的帶領下,拿到了88-89、89-90賽季的NBA總冠軍,期間,羅德曼更是作為“壞孩子軍團”的骨幹成員,多次給予喬丹沉重的打擊(大蟲和喬幫主經常起衝突)。後來和喬丹的佳話大家都知道了吧!



2012年夏天,37歲的雷阿倫成為自由球員,前一個賽季的季後賽,凱爾特人在東部決賽搶七中輸給了熱火,隨後雷阿倫作出決定,以一份3年900萬的合同加盟衛冕冠軍。雷阿倫的加盟也讓熱火在外線實力上大增,他在2013年總決賽G6的那個救命三分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也讓自己成功拿下了第二座總冠軍。值得一提的是,雷阿倫加盟熱火前就已經和凱爾特人管理層矛盾頗深。


2009年季後賽,火箭在次輪比賽一度將湖人逼進了搶七,可惜最終功虧一簣。搶七大戰結束之後,當時還是火箭球員的阿泰斯特跑到了湖人更衣室,他告訴科比希望湖人簽下自己。最終在那個夏天,湖人放棄了阿里扎,和阿泰斯特簽下了3年1800萬合同,阿泰斯特後來也成功在2010年幫助湖人衛冕,拿到了個人生涯唯一一座總冠軍。



用戶93257097027


這道題其實就是題主給杜蘭特設的,就是想說杜蘭特投敵就完了,何必這麼委婉呢?

其實投敵必須符合幾個特質,一、前後兩支球隊有明顯的競爭關係;二、自有加盟球隊;三、給原球隊帶來損失同時讓新球隊收益。

這一點就是杜蘭特專設的,16年雷霆和勇士大戰七場,最終勇士戰勝雷霆,當時兩隻球隊是西部最好的兩隻球隊,無論人員配置還是球星數量都是西部統治級別的,但是隨著雷霆失利,那年夏天在勇士的力邀下,杜蘭特加盟了勇士,並且連續兩年拿下總冠軍、fmvp,可謂是投敵最成功的代表,這個汙名一時半會去不了了。

其實歷史上還有一個球員有投敵的故事,只是沒那麼出名,就是羅伯特霍利,大家都知道21實際初的幾年就是湖人和馬刺的天下,而霍利效力湖人到2003年夏天,隨著湖人被馬刺淘汰,霍利也隨之加盟了馬刺,不曾想04年湖人幹掉馬刺闖進了總決賽,相當尷尬,但是好在馬刺當時受益於ok鬧掰,在05-07年拿下兩個總冠軍,霍利也拿下自己的第七個總冠軍!

總而言之,投敵是個偽命題,只是球迷一廂情願的罷了,nba始終是一個生意,在這個生意場的人,沒有誰知道誰什麼時候被交易,因此球員做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算不上投敵,反之球隊交易某個球員也是為了利益最大化,不存在任何問題,生意終歸是生意。

我是體壇孫十三,喜歡加關注!


孫十三聊球吧


題主這個題目,主要是來黑杜蘭特的吧。

要說杜蘭特投敵,也可以這麼說

誰讓他加入了打敗自己的球隊

並且擋了別人的冠軍之路、招人恨呢?

但問題是,那些換隊的,哪個不是投敵?

除了自己所在球隊,其他哪個隊不是敵人?

真要說起來,除了那些終老一隊的

其他所有換隊的,都可以說是投敵!

當然,有主動投敵的,有被動投敵的

姑且那些被交易的不說

只說那些自由球員主動換隊的

聯盟歷史上有很多很多

而巔峰時期主動換隊,最著名的

就是杜蘭特和詹姆斯!

有不少杜黑天天說杜蘭特投敵

就是因為杜蘭特加盟了剛剛打敗他的勇士隊

難道詹姆斯去熱火、再回騎士、又去湖人不是投敵嗎?

他在騎士隊,熱火不是他的敵人?

他在熱火隊,騎士不是他的敵人?

再回騎士隊,湖人不是他的敵人?

不要說什麼兄弟、家鄉、家庭籃球

NBA裡不同球隊之間,都是敵對競爭關係

場上只有敵人,何來兄弟?

聽聽韋德的採訪

他從來都是把詹姆斯當對手、當敵人

什麼時候成為兄弟的?

如果說杜蘭特投敵

那麼詹姆斯就是帶頭、並且三次投敵!

你看不起杜蘭特沒關係

但如果你看不起杜蘭特,又吹捧詹姆斯

那就很可笑、很可悲了

詹姆斯、杜蘭特二人

都是巔峰抱團,都是投機取巧、走捷徑

性質是一樣的,只是方式略有不同

要說投敵、軟蛋,他們就是一對!

如果貶低一個、吹捧另一個

那就是典型的雙標、變態

其實,作為球迷,

你可以喜歡任何一個、不喜歡任何一個

但沒必要喜歡一個,就去貶低另一個

把你喜歡的球星捧的再高,他還在那裡

把你不喜的球星貶的再低,他也在那裡

歷史自有後人更公正的評價

平心靜氣的看看球,加加油、助助威

不那麼著急上火,不好嗎?


高山流水CCSSJJ


聯盟總冠軍只有一個,不存在共享獎盃的可能,所以聯盟中只有敵軍,沒有友軍。

那麼,換球隊的行為,都可以理解為投敵。但事實上,球員跳槽或交易如此頻繁,並沒有誰被特地貼上“投敵”的標籤。

投敵這個詞,可以說是某些球迷專為杜蘭特打造的,目的是貶低杜蘭特,並藉機洗白甚至拔高某些球星。當然,杜蘭特加盟一支剛剛擊敗自己的爭冠球隊,確實有點軟弱。

如果非要做出定義,所謂“投敵”應該參考這些元素:

1.當家球星。普通球星改換門庭並不足以稱之為投敵,阿泰斯特在火箭和湖人大戰七場,第二年卻加入湖人,但沒有人稱之為投敵,因為他的定位僅是冠軍拼圖。

2.自由身加盟。自主改換門庭,而不是被動被交易。比如歐文想離開騎士,但他只能走交易程序,去哪並不由自己決定,而對方也要付出代價。這個條件很重要,也適用於“抱團”,比如凱爾特三巨頭嚴格來說不能稱之為抱團,因為加內特是用綠軍七名球員換來的,如果條件談不攏,三巨頭就聚不了,這不是加內特能控制的。同理,去年的雷霆三巨頭其實不算抱團,安東尼和喬治都是交易來的,這是管理層的操作,不是球員能決定的。

3.新老東家近年內都處於高峰,存在明顯競爭關係。重建中的球隊放走當家球星加盟一隻爭冠強隊,是各取所需。這種情況很常見。

4.對老東家球迷的感情傷害。雷阿倫加盟騎士,被看做背叛;雷霆球迷燒了阿杜球衣……比較明顯的對比就是詹姆斯,第一次離開騎士時,被球迷燒了球衣,因為騎士為詹姆斯傾盡一切,卻遭背叛;而第二次離開騎士時,詹姆斯自己為克利夫蘭拿下了史上首個冠軍,這次球迷就寬容很多,還能送上祝福。

如果這樣對號入座的話,杜蘭特可以算典型的投敵;詹姆斯加盟熱火,基本符合投敵條件,回騎士算抱團,二次離開騎士就與投敵無關了。


金牌小鮭魚


首先說明以下,NBA賽場上是沒有絕對的敵人的,只有絕對的利益,投敵投敵,其實更多是球迷的一廂情願而已。

歷史上有哪些“投敵”後奪冠的案例嗎?

有很多,說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吧。

比如偉大的羅德曼,羅德曼作為一個大齡新秀,他的職業生涯起步不算太好,但架不住他的才華橫溢啊,在活塞隊那幾年,他在以賽亞托馬斯等人的帶領下,拿到了88-89、89-90賽季的NBA總冠軍,期間,羅德曼更是作為“壞孩子軍團”的骨幹成員,多次給予喬丹沉重的打擊(大蟲和喬幫主經常起衝突)。

後來,活塞隊“壞孩子軍團”因為戰績原因,球隊主力老化原因,合同等原因解散了,羅德曼加盟了馬刺隊,在馬刺隊的兩年時間裡,羅德曼始終沒能得到馬刺隊管理層的認可,於是他被交易到當年的死對頭球隊公牛隊,再後來,劇本是什麼我想就不用再多說了,當然,羅德曼去公牛隊,拿到總冠軍,得到更多是尊重,而不是“投敵”。

比如同樣偉大的阿泰斯特,阿泰(個人比較喜歡叫他原名)作為羅德曼式的NBA惡人,也有過“投敵”時刻,08-09賽季,火箭隊在經過一番交易後,組成了屬於自己的“三巨頭”——麥迪、姚明、阿泰斯特,那個賽季的火箭隊備受矚目,但可惜的是因為姚麥的傷病,火箭隊最終遺憾止步西部第二輪。

09-10賽季,火箭隊的三巨頭解體,阿泰斯特被交易到了湖人隊,和科比、家嫂、拜納姆、奧多姆和老魚組成了洛杉磯男子天團,那一年,湖人隊在阿泰的幫助下,順利拿到了總冠軍,次年,阿泰又在西決G5的天王山比賽中上演神奇的0.8秒絕殺(身價球,價值連城),擊潰了納什領銜的太陽隊,幫助湖人隊順利躋身總決賽,可以說,如果沒有阿泰,可能就沒有科比的二連冠了。

而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是,作為一個惡人,阿泰在場上經常和科比起衝突,但作為一個性情中人,一個有目標有理想的惡勢力分子,阿泰在和科比多年的戰鬥中對科比的敬仰卻是一次比一次深,那一年火箭隊折戟第二輪後,阿泰就已經想到了後路了,他曾經不止一次的向記者說他希望去洛杉磯打球。

再比如偉大的三分神射手雷阿倫,雷阿倫職業生涯18年,有幾年是揹負著“投敵”的異樣目光在打球的,而向他投射“投敵”目光的基本是凱爾特人的球迷。

11-12賽季結束後,凱爾特人隊面臨著幾個重大的難題,一是球隊主力的老化問題,二是球員和球隊的矛盾,三是球員的合同問題,很不巧,這三樣雷阿倫都佔全了,那一年他已經37歲了,球隊要他打替補,雷阿倫不肯,然後在合同的問題上,雷阿倫希望能得到一個體面的養老合同,但安吉同樣不給,於是在矛盾的重重結合下,雷阿倫走了,去了溫暖的邁阿密。

後來的劇本大家也都清楚了,雷阿倫在熱火依舊寶刀不老,總決賽面對馬刺的那記救命三分球註定被載入史冊,也註定成為詹姆斯黑粉們一生都無法磨滅的記憶。

雷阿倫的“投敵”,在我個人眼裡,更多是一種老將的無奈吧,在NBA這個利益大於一切的聯盟裡,對兄弟講忠誠可以,但講對球隊忠誠你就輸了。


後仰大風車


化敵為友杜蘭特,正義凜然雷不群。

這應該是最近10年“投敵”最典型的兩個例子了。

化敵為友杜蘭特

16年西部決賽第四場結束,雷霆3:1領先勇士,而後被勇士連追三場完成史詩級翻盤。

從12年第一次打進總決賽以來,連續的失敗讓杜蘭特心灰意冷,賽季結束後,一紙2年合約降薪加盟勇士。消息一出,所有人都炸鍋了,就連詹姆斯當年也無非是去熱火組成三巨頭來對抗凱爾特人,也並不是加入凱爾特人,而杜蘭特,竟然直接加入了淘汰自己的球隊,如果不是杜蘭特的這一決定,恐怕未來幾年西部都是勇士VS雷霆的戲碼,結果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加盟勇士後杜蘭特連續兩年拿下FMVP,目前正在衝擊三連冠。

我想多年以後,人們談論起杜蘭特,誰還會記得他投敵的事情呢,人們只會記得他完成了史詩級的三連冠,三連FMVP。



正義凜然雷不群

2012年夏天,綠軍為雷阿倫開出了2年1200W的續約合同,雷阿倫感覺這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再加上對內矛盾重重,地位下降,和蒙多的矛盾以及逐漸被布拉德利取代,迫使雷阿倫離開了凱爾特人,三巨頭就此解體,而雷阿倫選擇了加盟凱爾特人在東部最大的仇人,詹姆斯的熱火,這一行為激起了球迷和前隊友的不滿,皮爾斯、加內特公然和雷阿倫決裂。在各類採訪中相互揭短。

至於誰是誰非已不重要,我們從其他人聯合攻擊雷阿倫都可以看出一二。

後面就是雷阿倫那個要命的三分逆戰馬刺,最終助吾皇再次登基,在今天我們仍然還記得總決賽第6場,雷阿倫接波什傳球,投下那個價值一個億的三分球。誰還記得當年的恩怨呢。



NBA是一個商業聯盟,“Business Is Business”(生意就是生意)是永恆的真理。有時候其實大多數想法只是我們這些球迷YY出來的而已,可能當事人都沒想這麼多。就像當年你罵我科狗,我罵你太監,隨著時間流逝,喜歡的球員一個一個退役,這一切都會煙消雲散。


一個沒看過球的偽球迷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NBA歷史的投敵排行榜。

TOP4:杜蘭特



在2015-16賽季,原本是雷霆主力的杜蘭特在西部決賽中以大比分3-1領先勇士,卻不料被勇士逆轉翻盤。隨後系列賽結束之後,杜蘭特就加盟了勇士。雖然這一舉動令很多球迷為之憤怒,但屬於正常加盟,薪資還不會比在雷霆低,還是勇士主動邀請的,一起對抗東部。所以排第五名應該不能接受反駁。

TOP3:詹姆斯



詹姆斯從選秀後一直呆在騎士7年沒有奪冠,當時稱自己會終身效勞於騎士的他加盟了熱火,拿到了生涯的第一枚總冠軍戒指。未戰先降投敵熱火,熱火組建韋德和波什這一做法雖然惹怒了騎士很多球迷,甚至有火燒球衣的現象,直到後來回到騎士這個風波才逐漸平淡了下來。

TOP2:考辛斯



底薪投敵總冠軍勇士,勇士剛擊敗了鵜鶘,考辛斯就加盟勇士,還是底薪。這一舉動可謂是影響力最大的,雖然考慮到考辛斯季後賽未出戰,而且其他隊不敢對此報價,但是五百萬美金的底薪對於一個全明星中鋒來說,簡直就是恥辱!

TOP1:雷-阿倫



作為聯盟裡最優秀的三分射手之一,雷-阿倫當年與加內特以及皮爾斯組成的綠軍三軍頭可謂是叱詫風雲,在2008年還奪得了總冠軍,但是在2012年綠軍輸給熱火之後,雷-阿倫就拒絕了凱爾特人的續約請求,隨之加盟了熱火。這一舉動也讓凱爾特人這些老將視為“仇敵”,當時在綠軍他們三巨頭的關係不管是在場上還是場下,都是非常友好的,而雷-阿倫的離開給他們帶來的傷害就像天塌一般!這個投敵事件到現在已經6年之久了,但是卻還是餘溫未過!

我覺得:雖然是投敵,但是並不完全是一件否認的事情,每個球員都有一顆奪冠的心,所以還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再也沒有了那種籃球精神了,就像黑曼巴精神,對冠軍的渴望,對球隊的忠誠,現在的聯盟估計以後都沒有了吧!各位,您覺得呢?


super浩浩1


在韋德眼裡,詹姆斯,科比都是敵人!



吹捧的巨星


明知故犯,大家都知道



婁山關憶秦娥


好像有人在議論我杜小帥,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