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買武器是不是隻買貴的,為什麼?

宇智波撒是給


要說當今國際軍火交易市場上誰花錢買武器買的最多,那麼肯定是印度,但是要說哪個國家最不擅長做生意,總是花高價錢買低質量的武器,那麼印度仍然還是排在第一。

長期以來印度走的一直是用錢來買戰鬥力的路,花費重金向美國俄羅斯的購買先進軍事武器,妄圖以此來提升自己的軍事力量,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被美國和俄羅斯坑的次數實在是數不勝數。美俄經常的做法都是把武器價格提升好幾倍以後再賣給印度這個冤大頭,這已經讓世人司空見慣。不過可能是價格提升的太厲害,印度人有時也終於忍受不住大喊重新考慮買不買。

例如印度軍方正在考慮要不要繼續向美國購買無人機裝備。原本印度軍方有一個相當宏偉的計劃,他們打算耗資60億美元向美國購買,大約30架捕食者系列無人機,陸海空軍各會分得10架。而現在按照印度軍方的說法,由於美軍全球鷹無人機在波斯灣地區被伊朗所擊落,他們正懷疑美國的無人機能否在印度周邊安全的執行任務,因此由於要不要購買美國無人機,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印度真正打退堂鼓的原因,還是因為美國人抬高的價格。

捕食者無人機是美國空軍中的一款拳頭產品,在過去的這20多年來執行了無數次的作戰任務,就連本拉登的藏身之處都是這款無人機所發現的。美軍廣泛的使用這款無人機在中東,中亞等地區執行作戰任務,作為美軍大規模使用的武器,這款無人機擁有不錯的技戰術性能,但是其價格也不會太難以接受,大約為2000多萬美元一架。這個價格是美軍的內部採購,在對外銷售的時候,肯定是要把價格往上抬升再賣出。然而從印度方面的合同來看,美國人實在是太過分了,區區30架無人機就要了印度60億美元,這已經是10倍的抬升價格。要知道,即使是美國最先進的全球鷹戰略無人機,其價格也沒有到2億美元一架,美國人獅子大開口確實太兇狠了。

而反觀印度這些年來所進行的軍售交易,雖然他們也經常花大價錢買對方的武器,但是花錢總歸還是換來了一些戰鬥力。印度曾經耗資87億美元購買36架法國陣風戰鬥機,這36架戰鬥機的入役將會給印度空軍帶來對巴基斯坦空軍決定性的技戰術優勢。同時這87億美元不僅包括了戰機,還包括了配套的一系列維護系統以及武器彈藥裝備,這筆錢的的確確的使得印度擁有了一支令巴基斯坦望而生畏的空中力量。

而陸軍方面,印度次次20億美元購買464輛俄羅斯生產的t90主戰坦克,要知道巴基斯坦全國的坦克數量也不到3000輛,這其中還有大部分是二代坦克用來充數。這460多輛先進的三代坦克,加入印度陸軍之後,勢必會給對面的巴基斯坦帶來極大的壓力。因此這筆錢看起來花的也還是挺划算的。相比之下,只比陣風戰鬥機的訂單便宜了1/3,這三十架無人機帶來的影響卻遠沒有那麼顯著。對於美國臺架臺的如此離譜的產品,即使是習慣了吃虧的印度,這一回終於也有些忍受不了了。


科羅廖夫


1.2009年,印度空軍舉辦了一個“印度未來先進戰機計劃”的招標會,面向全球進行招標,預計花費100億美元採購126架先進戰機來取代印度空軍當中老舊的米格-21機群和米格-29機群。美國洛馬F-16和波音F-18戰機、俄羅斯米格設計局米格-35、歐洲宇航公司EF-2000(颱風)戰機、法國達索陣風戰機和瑞典薩博鷹獅戰機均參與了競標。通過一系列角逐,陣風戰機笑到最後。但是兩國在戰機轉讓技術和造價上產生了較大的分歧,最終戰機採購數量減少為36架,但金額卻達到了80億美元,單價漲至2.4億美元,幾乎等同於F-22A戰機的採購價,但陣風只屬於四代半戰機。

法國空軍陣風-M戰機

2.2010年,在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印度的時候,簽訂了一份價值100多億美元的軍售大單,其中就包括印度向美國採購10架C-17戰略運輸機。C-17是當今唯一一種具備戰略戰術運輸能力的大型運輸機,技術先進,運力較強。美國空軍2008年宣佈完成最後一批採購合同上後不再購買C-17,但C-17出口並不多,一方面是美國只對盟友出售這種戰略運輸機,而另一方面C-17的售價太貴了,美軍採購單價1.5億美元,澳大利亞單價1.9億,英國單價2.2億,而印度的採購單價卻高達5.8億美元,是世界上最貴的飛機了。

美國空軍裝備的C-17

3.印度海軍裝備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的原型是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2004年俄羅斯表示將免費將該航母提供給印度,但其改裝工作必須在俄羅斯進行。改裝費用為7億美元。但因為一系列原因,價格一直上漲,最後漲至23億美元才最終確定,而這個價格足以去購買一艘新型航母。經過不停的磕磕碰碰,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終於在2012年交付印度海軍使用,但最近其艦載機米格-29K卻因為質量原因而停飛。

印度海軍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

4.在2015年美國與印度簽署了一份價值31億美元的軍售合同,合同內容包括22架AH-64E“阿帕奇長弓攻擊直升機”和15架CH-46重型直升機。而在前段時間,印度國防部又為印度陸軍向美國增購了一批新型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單價約1.1億美元,是美軍採購單價的3.5倍,直追日本的1.5億美元的“國產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美軍現役的AH-64E長弓阿帕奇直升機

目前印度採購的天價武器基本上已經交付,但是卻付出的昂貴的代價,印度也想建立屬於屬於自己的國防工業體系,不惜花大價錢向各國引進技術和生產線,但是都收效甚微。國防工業必須獨立,這樣才能建立強大的國防實力。印度在這一塊還任重道遠。


君令天下


這也許是印度的無奈吧,現代印度其實依然保持著太多英國人的東西,作為原英國殖民地,英國人在統治時期在印度推行一系列的政策與制度,印度的獨立只能算分家吧,它的獨立太簡單了,與其說是印度想自立,不如說英國在甩掉它,其實印度只是讓英國人離開,但是英國建立的制度等沒有放棄。

印度沾了太多的英倫風,實質不適用,那是英國為自已準備的東西,並不適合印度的情況,後果就各類的問題。印度軍方是按英國的標準來採購裝備,印度科研機構也是英國的標準來研發裝備,印度卻沒有英國那種世界一流大國的條件,如果同樣的軍火採購項目,如果為英國軍方得出,那麼沒人會感到什麼意外,那是理所當然的國家。印度要提的話,那就不行,沒有條件了。即然要採購一流的裝備,自已沒那條件,只能外購了。既然要求過高,那麼只能高價了。

目前印度的軍費水平在500億美元以上,全球排得上名,外購規模相當大。

確實形成,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印象,只要你敢賣他就敢買,許多人都認為它是屢坑屢買,還不知改進,這個問題一方面不得不買,另一方面,也是另有原因。在國際軍火採購中,客戶收受與索取回扣很正常,給回扣在許多西方國家軍出口甚至是合法的。印度軍購的很大一部分,實質應是回扣返還給印度官員。印度陸軍上一次採購重炮,也就是瑞典的FH-77B型火炮時,一共採購了410門,總價達13億美元,單門價格超過300萬美元,注意這是80年代中斯的價格,比一輛當時最好的坦克還要貴。後來才知道瑞典博福斯公司為了拿到合同,向印度議會、政府和軍方關鍵人員進行鉅額行賄。

如果按有關的傳說等,那麼我們大體可以推測,大體上軍火的實際價格僅為合同金額的三成到四成。


南國軍情


並不是印度專門挑貴的買,而是同樣的東西印度買的都是價格比較高。但是印度軍購價格高並不是印度真的很“傻”,一方面是不一樣配置價格自然不一樣,另一方面裡面牽扯一些回扣問題。所以印度對於這些軍購的價格問題其實是“門清”的,只是我們覺得他“傻”而已。下圖為印度的C-17運輸機,單價將近10億美元,但是包含了很多的服務和保養。

說起軍購就要說到印度自身的工業能力,印度的自身軍工實際是很薄弱的,自己研發的“阿瓊”坦克、LCA“光輝”輕型戰鬥機都是持續了40多年還沒有得到認可的,而“維克蘭特”號建造了也超過10年了。就基於這種薄弱的軍工實力,印度政府和國防部也不指望他們,所以一直都是以採購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軍事實力。大到航空母艦、戰鬥機,小到火炮、炮彈等等。下圖為印度“阿瓊”坦克

第一個原因:這種全部對外採購就造成了別人要什麼價印度也只能接受,即便他知道這個價格就是虛高了但是也沒辦法。最典型的就是印度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原計劃為15億美元,結果最後將近30億美元。但是印度只有俄羅斯這一個選擇,沒有別的可以買,只能接受這個極高的價格。對俄羅斯來說就是:“愛買就買,不買就滾”。下圖為印度“維克拉瑪迪亞”號航空母艦

第二個原因:印度的軍購往往是選高配和頂級服務,有的甚至還直接引進生產線。我們都知道,買車的時候還有高低配,手動擋、自動擋、天窗、多功能方向盤,這些配置都是價格都是不一樣的。軍購也是如此,你選擇不同的配置價格自然也不一樣,如果引進生產線還要另外加錢,再加上配套服務、配件、導彈等等,最後均價就會非常貴。這是軍售中很正常的一個現象,畢竟高精尖武器不是一張手機貼膜自己搞一下就好,配套的不到位反而得不償失。下圖為印度的蘇-30生產線,也是自俄羅斯購買的,單價比從俄羅斯進口還貴。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日本的F-35生產線,日本自己組裝的F-35比美國進口的貴很多。

比如最近印度購買的36架“陣風”戰鬥機,總價78.78億歐元,平均價格達到2.1億歐元,從表面上看是F-35的2倍還多。但是這78.78億不都是飛機的價格,其中包含7.1億歐元的配套武器、18億歐元的輔助性用品、17億歐元整合以色列頭盔顯示器雷達等特殊設備,最終算下來“陣風”戰機本身實際採購價格為9100萬歐元一架。但是有人說9100萬歐元也不便宜啊,其實印度這批“陣風”是頂配,具備掛載核武器的能力,對空對海對地攻擊功能都完全保留(一部分部署中印邊境藏南,另一部分部署印巴邊境,目的大家都明白吧)。這種高配機本身就比較貴,而且印度求著法國買,法國自然要加價保證自己的利潤,再算上印度內部貪一部分的話,那麼9100萬歐元還真不是什麼出乎意料的價格。

再就是印度的5個S-400防空導彈營總花費60億美元,表面上看相當於中國的2倍(中國5個營30億美元),但是我們仔細看一下這裡到底有什麼。中國因為之前有S-300的使用和維護經驗,所以買S-400的時候很多服務和不需要的配件根本就沒有買,甚至有可能連牽引車頭也沒買,用中國國產的車頭牽引,價格自然很便宜。但是印度不一樣,他沒有自己的車頭,而且還是第一次購買俄製S系列防空導彈系統,所以他需要連著培訓、俄羅斯全套維護都買過來了,而且這個維護服務的價格是死貴死貴的。就連所謂的輔助車輛也買了,就是那個什麼掛彈車這種沒人買的配件。所以實際上印度多花的這一倍的錢並不是“傻”到被坑,他實際買了很多服務和原裝配件在裡面。

還有印度購買的22枚美國“魚叉”反艦導彈,表面價格為8127萬美元,平均算下來要400多萬一枚。但是這裡面真正的導彈價格只有2000萬美元,平均不到100萬美元1枚,其餘6000萬花在運載容器,訓練設施,配件,教材,售後服務等。所以實際上還是在花錢買服務和配件。所以這錢花的也不是說“傻”。

第三個原因:回扣。這個相比大家都明白,除了供應商要保證自己的利潤之外,印度方面還有回扣,這就無形中增加了成本。比如1986年3月引進的瑞典博福斯FH-77榴彈炮總價13億美元,其中回扣4620萬美元;90年代採購蘇30戰鬥機時,印度空軍元帥考爾接受了俄方的150萬美元現金,外加價值數十萬美元的鑽石;2007年訂購法國“鮋魚”級潛艇,總價30億美元,回扣1億美元。這只是其中幾個明確的例子,實際每筆軍購都有回扣在裡面。下圖為印度採購的“鮋魚”級潛艇

所以印度人其實一點都不傻,他對每筆軍購裡面的項目到底花了多少錢其實很清楚。只是我們簡單地用總價除數量得出單價絕對很貴,但是我們忽略了其中的配件、服務、武器等費用。而且還有回扣在裡面。


雛菊西瓜Peterpan


不是印度樂意購買昂貴的武器,追求高性價比,誰都想,印度也不例外,但問題是沒有軍火商願意以正常的價格把武器賣給印度。印度有成為軍事大國的雄心,但它自己工業基礎薄弱,自產武器不能滿足需要,只能尋求外購,國際軍火商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客戶,他們有的是手段讓印度政府多出錢,比如以次充好、賄賂印方相關官員等。沒有獨立自主的基礎工業體系,沒有獨立自主的科研體系,終將處處受制於人。


眾禾影畫


眾所周知,由於印度沒有完備的軍工體系,其近7成的武器裝備都靠進口,進口的國家也有很多例如俄羅斯、美國、法國、以色列,無一例外印度購買的武器裝備都出奇的貴,難道印度買武器真的是“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嗎,其實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確實,印度近些年購買的武器裝備價格創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紀錄,比如88億美元購買法國36架“陣風”戰鬥機,單價超過了2億美元,而美國F-35戰機一架不過1億美元左右;印度還在2010年從美國購買了10架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單價達到了5.8億美元,遠超澳大利亞1.9億和英國2.2億的進口價;此外,印度還話花費60億美元從俄羅斯訂購了5個營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單價是中國的2倍。

乍一看,印度似乎購買武器裝備不講價格,“任人宰割”,局座也是常說;“不是我非要黑印度,是這個國家確實不行”,很多人也就是印度在買武器方面就是“冤大頭”就是“傻”,其實印度一點都不“傻”,只是我們看到的都是表象而已,印度買武器價格高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就是印度沒有完備的軍工體系,自研的LCA“光輝”戰機30多年還沒形成戰鬥力,“阿瓊”坦克也是如此,所以軍隊的武器裝備不得不向他國購買武器裝備來提高自己的軍力,這也造成了印度大肆購買武器的現象。

第二、印度購買武器裝備很多時候都有附加條件,例如後期服務、配件、升級等,以印度購買的“陣風”戰機為例,88億美元裡面不全是戰鬥機的花費,還包括配套武器,人員訓練、後期維護、整合以色列頭盔等,綜合算下來印度購買“陣風”戰機單價並不離譜。

第三、引進生產線和技術,加上已經墜毀得20多架,目前印度擁有近300架蘇-30戰機,其中除了早期從俄羅斯直接購買了30架蘇-30戰機,後面200多架都是印度花費超過直接購買2倍的價格自己組裝和引進技術生產的。而印度在購買36架“陣風”戰機想急需購買最後談崩就是因為在引進技術方面沒談好。

從這些方面來看印度雖然買武器比較貴,但其中包括各種配套設備和服務、而且印度並不甘心總是購買武器,而是寧願花高價自己掌握技術,也是非常有“上進心”的,並不是他人認為的那麼不堪。


天下布武



實際上並不是印度賣武器只買貴的,我們都知道印度軍隊的主戰裝備超過7成都需要進口,這麼多主要武器進口的原因就是因為印度國內的軍工企業能力不行,無法為本國軍隊提供可靠的,先進的,數量足夠的武器。

那麼對外採購,自然就是賣家市場了。人家說多少就是多少,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如何定價。雖然印度的軍工採購有要求不能在只有一家或兩家招標商的情況下采購武器,這種做法就是為了防止出現被拿大頭的現象。但是,再便宜的武器也只限於單一的平臺。而印度對來說採購武器那必須是全套的,(實際上大多數國家採購武器都要全套採購,除非工業能力強大到一定地步) 什麼後勤保養、備件、武器、培訓啊都需要引進,這樣總的價錢算下來自然是相當的貴。

比如印度採購的36架陣風戰機,總價值為78億歐元左右。實際上單價只有9500萬歐元,其他的價錢就是備件、彈藥、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後勤維護的費用。

對於印度來說並不認為造的不如買的好,現在印度也在強制印度製造,並且正在利用國內龐大的軍火市場來換取外國先進的技術來印度落戶。但是這對於印度來說並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基礎工業的差距那沒有20-30年的用心發展根本不可能追得上。哪怕是外購的武器被引進到印度本土生產,也需要時間來消化。

另外,對於像印度的二手航母超日王號還有租借的俄羅斯核攻擊潛艇,那是因為沒有第二家能提供相似的產品。只有俄羅斯一家,而俄羅斯向來也是能宰就宰,自然不會放過這種黑錢最佳條件。不是印度想被黑,是沒有力法。就像買房一樣的硬性要求,再貴也得買。


陶德中士


印度,我國千年以來的鄰居,在近代的下場比我國還淒涼(一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一個是殖民地),而在獨立後的印度不知為何,卻成為了自己當初最痛恨的那種人,霸權主義,可是印度本國的工業實在是不堪入目,所以印度軍隊的裝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除了依靠前宗主國的援助外,就只能靠買了,而印度是怎麼購買武器的呢?買貴不買好。


印度的武器購買選擇還真的是有問題,首先就是印度確實購買了一堆華而不實的武器裝備,當初在選型坦克的時候,本來是想買英國的挑戰者的,然後因為本國利益的問題,選擇了購買俄羅斯的武器裝備,而T90卻是實實在在的坑了印度一把,而且最後發現,這玩意和統治者比好不了多少嘛!

然後T90與本國研製的阿瓊系列坦克也沒有任何輔助性質,唯一一定要搭上關係的肯定就是阿瓊MK2上面的反應裝甲的佈置很類似T90的樣式,而印度的研發也是隨著各種又貴又不是特拔尖的來,還是阿瓊,阿瓊的樣式幾乎是按照豹2來的,可印度就是要上一門自己老東家的120mm線膛炮,火控一定要去找俄羅斯合作。

其次就是飛機方面,印度對於法國的幻影系列戰鬥機時候都有著不錯的評價,而LCA-光輝戰鬥機也是按照幻影2000來的,可是光輝戰鬥機的研製實在是太慢了,等光輝戰鬥機試飛結束的時候,我國的殲20都測試好幾次了,所以說印度的軍貿還在真的是一朵奇葩。


紫龍防務觀察


【共享軍事知識,關注扶斬軍事】

印度的海、陸、空三軍裝備,大部分都來自國外進口,除了西方國家對其敞開軍售大門之外,印度與俄羅斯也有大筆的軍勾合同,這就不得不承認印度較好的國際地位,並不會被西方國家技術封鎖,什麼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法國的“陣風”戰鬥機、俄羅斯的核潛艇和航空母艦,只要你敢賣,我印度就敢買。



陣風戰鬥機

而這些武器裝備賣給印度的時候,往往價格都會貴上好幾成,有的時候甚至會貴好幾倍,比如向美國購買的22架死神無人機,竟然高達20億美元,而這一批死神無人機的出廠價格僅為4億美元。


死神無人機

既然明知道自己“被坑”了,印度軍方為何依舊如此揮金如土,我歸納為一下四點

1.軍工業基礎差

二戰後印度與中國一樣都很薄弱,但印度的國際地位好,基本印度想要什麼先進武器只需要掏錢就有人肯賣,這導致印度軍工業一直無法得到發展,就連國產的光輝戰鬥機,直到現在還被空軍拒收,惡性循環之下,面對武器的老化和周圍國家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所以再貴也只能捏鼻子認了。

2.回扣

之前有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國內貪汙成風,比如之前購買法國陣風戰鬥機,一架陣風賣出了三架蘇35的價格,要知道陣風的戰鬥力還要略遜於蘇35,這裡或許就存在回扣,能讓裝備部門和採購部門收到一次吃個飽,畢竟印度的軍政兩屆形成利益關係已久,很難為國家的長遠發展考慮。

3.仿造

印度由於自己無法生產先進的軍事裝備,為了想要仿造實現國產,就算花費高額的費用,也要購買市面上能買到的最先進的武器,當然最後能仿造到什麼程度,那就不在採購計劃當中了。

4.有錢任性

印度的GDP雖然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但是軍費已經與中國基本持平,這是因為印度80%的國民生產都用來購買武器裝備,就算還有2億人住在貧民窟當中。



您的每個點贊和評論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我是扶斬軍事,喜歡軍事問題的朋友請關注我😄


用戶93342802823


印度並不是不知道要買性價比更高的武器,只是太聰明瞭,都是聰明到了小地方,貪圖小便宜,所謂的聰明反被聰明誤就是這個意思。

印度認清不了自己的實力與地位,尼赫魯說的,是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但近些年的經濟發展速度好於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主要經濟體,讓印度的政治精英對自己的國家認知出現了偏差,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了;再加上中國,這個以驚人的速度崛起的鄰居,從幾乎所有的方面都形成了優勢,導致自己的心態出現了問題。

一方面知道工業化基礎薄弱,需要補足短板,需要時間;另一方面,面對日益強大的北方鄰國,急需能拿的上臺面的武器鎮場子。正是在這種矛盾的心態下,印度屢屢成為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凱子。國內的研發跟不上,就怪不得國外的軍火商磨刀霍霍。

自身技術薄弱,貪汙腐敗盛行,再加上國內武器研發機構要為自己的產品找出路動用自己的影響力,一個勁的拖後腿,印度的國防採購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國際軍火市場上,最重要的是國家的公信力,國家的信譽既是財力,也是信用,是對合同的遵行。俄羅斯之所以屢屢坑印度,有一部分原因,是蘇聯解體時,印度還貸款用了小聰明,讓後面的虛弱的俄羅斯幾乎雪上加霜;多次實施武器招標,卻又屢屢爆出醜聞,要麼是撕毀合同,要麼就是改改改,最後大合同變成小合同,小合同變成無疾而終。想以百億合同的大單簽下F-16的生產線,洛馬是那麼好商量的嗎?F-16那可是隻下金蛋的母雞。遲早,印度要被自己坑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