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佔據英國40%經濟,僅憑甘地絕食,就令英國人放棄印度嗎?

JD開開


正是因為印度提供了大英帝國40%的經濟來源,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才會那麼有市場。印度在二戰時已經有約4億人口,毫無疑問這是個重要的商品市場,只要甘地發起抵制英國商品或者當地經濟活動的措施,遠在倫敦的議會就不得安生。而甘地作為精神領袖的巨大號召力,加上絕食換來的國際社會同情,讓英國的任何武力鎮壓都有不可預估的風險。

(甘地的絕食沒那麼簡單)

英國為何放棄印度這麼重要的殖民地,絕對不是幾句話能概括的,筆者要強調的是:我們不能把目光放的太近,英國人早在一戰前後的20年代就開始考慮印度獨立問題了!此時英國面臨的麻煩遠不止印度一個,南非、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白人居多的殖民地,紛紛要求獲得更多獨立性,近在咫尺的愛爾蘭也在積極要求獨立,日不落帝國已經顯得日薄西山了。

當其他殖民地獲得自治領地地位甚至獨立之後,印度還被倫敦直接管控,這引起了次大陸的激烈反抗,尤其是在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印度納稅人出錢出力與同盟國作戰,卻親眼見證了英國軍隊的在各大戰場的糟糕表現,這更加堅定了印度獨立的決心!最後英國迫於壓力,在1919年通過了《印度政府草案》,這是妥協的第一步。

後來綏靖政策的創始人之一“愛德華-伍德”(後來的哈利法克斯勳爵,張伯倫的好搭檔)擔任駐印總督,他主張以經濟利益或者帝國穩定為重,如果民族自決和權利移交不可避免,他會選擇順應潮流。伍德在1929年發表聲明,暗示印度可以獲得自治領地的地位,這意味著了印度可以和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等一樣了。

(愛德華 伍德)

甘地隨即要求印度獲得自治領地地位,還要制定自己的憲法(到底是律師出身,他很清楚有了自己的憲法就能更快建國),但以丘吉爾為代表的強硬派發起抗議,他們堅決要求印度就在帝國版圖中,倫敦也要保持對這塊戰略要地的絕對控制權!面對英國內部的激烈鬥爭,甘地發起非暴力不抵抗運動。

這種運動在30年代如火如荼,也絕不是“絕食”那麼簡單,它的精髓還是通過抵制英國的貨物或者法律,打亂它在次大陸的經濟活動,這讓倫敦的議會不得不重視, 因為支撐起英帝國的說到底還是資本家,他們最受不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比如,在甘地發佈《德里宣言》要求獲得自治領地地位而得不到應答後,他開始了“食鹽運動”,通過抵制英屬印度政府的食鹽稅和鹽行業壟斷,動搖了英國資本在印度大陸的利益,這個小插曲只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冰山一角,充分體現了甘地的神奇之處。也足夠說明,正是因為印度提供了大英帝國40%的財源,才讓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有了市場。

時間到了上世紀的40年代,此時英國改朝換代,而新的政府依然偏向於讓印度獲得自治領地的計劃,印度事務部大臣霍爾勳爵甚至提出拉攏印度的土邦王公和少數精英,確保重要的經濟利益不變,以此為基礎賦予印度自治領地的地位。儘管丘吉爾聲嘶力竭的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但在只想安心掙錢的資本家眼裡,他一點也不受歡迎。

40年代中期的1935年,英國議會通過《印度政府法案》,讓印度獲得自治領地該有的大部分權利,丘吉爾從此下野直到張伯倫對德國的綏靖政策破產,他才作為強硬派重回英帝國權利的核心,但二戰的巨大壓力讓他無力阻擋印度在獨立道路上的狂奔,尤其是英國陸軍在歐洲被德軍擊敗、英國海軍在印度洋和馬來海域慘敗給日本,此時如果甘地發起武力抗爭,也許印度能獨立的更早些。

為了穩住印度,丘吉爾放言可在戰爭結束後的適當時機,讓印度獲得獨立!這個承諾確保了印度3.5億人對英帝國的支持,約有130萬印度人對軸心國作戰,次大陸作為資源寶庫幫助英國打贏了二戰!

(當印度學會了打仗,英國只能讓它單飛)

但這也反過來加強了印度的武裝力量,儘管英國在二戰之後擁有500萬軍隊,也不敢小覷獲得自治領地資格僅僅12年的印度,最終它在1947年獲得獨立。


兵器世界


以下文字摘自美國人白修德撰寫的《探索歷史》記載了他的親身經歷,看看英國殖民者是如何鎮壓印度人的反抗的:

“就我個人記憶所及,這些意外事件中最令人難忘的事發生在八月的一個悶熱的日子,也就是印度國大黨投票決定起義的第二天上午。我坐在英國履帶式輕型裝甲車隊的一輛裝甲車上,穿過舊德里城一條熙熙攘攘的通衢大道——昌德尼查夫克大街。我們的裝甲車隊由蘇格蘭人組成,他們都是來自格拉斯哥貧民窟的粗野的年輕士兵,清一色的工黨黨員,滿口髒話,但很講義氣。他們憎恨前任的英格蘭軍官,也討厭以前碰到的中東地區的人,但是這天上午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滿街都是暴徒,到處在流血;遭到毒打的學生揮舞著印度國大黨綠黃兩色的旗子高呼“永遠自由”,從屋頂上朝著我們扔石頭。我是同情暴動一方的,但是我懂得,年輕的蘇格蘭士兵也懂得,此時此刻如果英國的統治被推翻,讓日本奪取了印度,那麼戰爭就有可能無休止地進行下去——而且,如果那天上午抗議的人群戰勝了我們,他們用指甲就會把我們撕成碎片的。不過,印度學生沒有槍支,這支輕型裝甲車隊的年輕蘇格蘭社會主義者開始有條不紊地開槍射擊,將屋頂上的印度人打倒,他們的屍體撲通撲通地墜落到街頭。不到幾分鐘,這一隊輕型裝甲兵就“平定了”昌德尼查夫克大街。”

——[美]白修德:《探索歷史》,三聯書店1987年12月版,90-91頁

也就是說,碰到向他們扔石頭的印度人,英軍士兵可以有條不紊地開槍將他們一一射殺。

印度人的命,在英國殖民者眼中,連根草都不如。

難道大英帝國會因為害怕一個糟老頭子餓死,就放棄印度?


唐律疏議


大抵上就如同鬼子割肚皮除了汙染環境並沒個卵用,甘地老頭的餓肚皮其實也沒啥大用。我統計了一下,甘地老頭總共玩了17次餓肚皮,最短的那次1天,最長的3次足足有21天,偏偏最長那3次他的訴求一點都沒被滿足,只好繼續吃飯。

而且這老頭餓肚皮時提出的要求也不是印度獨立,他其實是個挺精明的政客,不是愣頭青,很清楚以印度獨立為條件玩絕食最大的可能性是活活餓死。所以印度能夠獨立和他餓肚皮一毛錢關係都沒有,靠的還是潤公總結的真理。

“現在的情況是,我們蹲在一條起火的船上,不棄船就得和船一起沉沒”——印度總督阿奇博爾德·珀西瓦爾·韋維爾

印度能夠獨立最直接的原因在於1946年2月18日的皇家印度海軍兵變,說來可笑的是這次兵變真不是甘地老頭煽動的,原因倒是非常印度,那幫水兵覺得自己的伙食不好,生活條件也不舒適。

然後他們很英國的組織了海軍中央委員會,由通訊兵中尉穆罕默德·謝里夫擔任擔任主席,經過多輪討論後委員會決定發動叛亂,叛亂的方式為罷工,俺們不幹活兒了!好吧,我承認這還是很印度......

水兵大爺的罷工很快吸引了一群湊熱鬧的傢伙,他們是皇家印度空軍和皇家印度警察,他們混在一起搞事情,並對英國人施以殘暴威脅。其內容包括自稱“皇家印度海軍”,並用左撇子的方式向英國人敬禮,把約翰牛羞辱的莫名其妙......

被羞辱的約翰牛自然不肯罷休,操傢伙就衝了上去,把這幫二貨一通暴打,沒幾天就把他們鎮壓了。說來搞笑的是整個過程中甘地老頭一直像唐僧一樣在旁邊嗶嗶,你們怎麼能搞叛亂呢?說好的非暴力呢?你們怎麼敢不經過我們領導就做事情呢?

被嗶嗶到頭昏腦漲的起義領袖穆罕默德·謝里夫實在是怕了這個老逗逼,為了不再聽他嗶嗶,在印巴分治時謝里夫毅然投了巴基斯坦,成為巴鐵海軍的功勳上將,現在他雖然退休了,可依然活躍在國際外交舞臺。

這次海軍叛亂很快被鎮壓,但造成的影響極其深遠,首先這次大罷工由孟買席捲了整個印度,暴力抗爭層出不窮,印度開始出現武力叛亂的苗頭;其次是英國人開始擔心印度裔軍人的忠誠,兩次世界大戰中印度軍人在英軍序列膨脹了30倍,一旦他們倒戈就是玉石俱焚。

最後幾經權衡之下,英政府決定退出印度,讓印度獨立建國。也就是說印度獨立最直接的誘因不是甘地老頭的絕食,還是潤公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英國是因為最後的統治基礎——武力開始動搖才決定退出的。

“瞧那個倫敦大學法學院畢業、長於煽動的逗逼甘地啊,他居然開始光膀子裝苦行僧了!”——毒舌之王丘吉爾

那麼甘地老頭對印度獨立一點作用都沒有嗎?還真不是,這老兄其實扮演了一個不太高明的精神領袖角色。其實他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麼印度風情,如丘吉爾所說,甘地接受過完整的英國教育,還拿到了律師資格證。

從現實角度看他是殖民地精英階層,作為既得利益者甘地最初沒有反抗英國統治的慾望,直到被派去南非工作。在南非最初的時間甘地一向認為“英國第一,印度第二”,他和一般的紅頭狗腿子其實沒啥區別。

後來這哥們被殘酷的現實糊了一臉,因為不肯讓出一等座,他被南非白人從火車裡扔了出去。那一刻他才恍然大悟,再牛X的狗腿子也只是狗腿子,永遠也當不了主人,於是開始在南非搞事情。

1915年他回到印度參加了國大黨,但他很快就發現作為精英階層不可能得到民眾的廣泛支持,這才開始纏著腰布,光膀子去鄉下走街串巷。一邊樹立自己的親民形象,一邊忽悠老百姓別暴力反抗,咱們一起抵制英國貨吧.....

其實如果我們把眼光拉的足夠長遠就會發現英國退出印度是歷史必然,即使英國沒被兩次世界大戰收拾的無力顧及印度也會讓他們獨立,只是時間會晚一點而已。因為整個世界的國家剝削體系已經從早期的原料掠奪變成了更快速的金融掠奪。

搞殖民地還需要大量統治成本,金融掠奪只需要簡單的幾個操作就行,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就是典型的金融掠奪,這種短平快的方式幾個月就捲走了泰國幾十年的積蓄,用起來方便的多。

而如果沒有甘地弄非暴力不合作的話,印度可能更早擺脫英國殖民,一戰中印度在甘地的煽動下百萬人加入英軍,如果那些人在一戰中鬧獨立會怎樣?即使不鬧,以此為條件和英國談判又會怎麼樣?如果使用暴力手段的話,印度早就獨立了,甘地做的一切沒成就印度,只是成就了他自己。


總結起來吧,印度能夠獨立當然不是僅憑甘地絕食做到的,事實上他的非暴力不合作反而拖延了印度的獨立時間。所謂“聖雄”之類的偉大封號和非暴力的高尚道德水準還是繼續留給三哥吧,要不是恰好遇到完茄子的英國,印度大抵現在還掛聖喬治旗呢。最後留一段甘地老頭評抗日戰爭的段子給大夥,看看這老兄聖人到什麼境界。

從非暴力主義者的立場來看,我必須說,以擁有四億人口的中國,對付一個開化了的日本,還不得不以日本人的同樣手段來抵抗侵略,這是不適當的。假如中國人有我這樣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樣使用毀滅手段。中國人可以告訴日人:“帶著你們的毀滅手段來吧,我們以兩億人給你,可是還剩下兩億人,我們是不會屈服的。”假如中國人真的這樣做了,日本人就會變成中國人的奴隸。

我們真那麼做了,今天估計骨頭渣子都TM涼了.........


歷史吐槽機


印度曾被英國女王譽為:“大英帝國皇冠上的最為光亮而珍貴的寶石。”英國曆史上的輝煌過往是全世界都不可否認的,但是英國也驗證了“站得越高摔得越慘”這句話,最後英國連印度這個殖民地也沒有保住。

談到印度獨立,就無法避開一個人,那就是甘地,這個以絕食來牽動獨立的人。對!你沒聽錯,印度獨立和一場絕食運動分不開,聽起來絕食像是一個無理取鬧的人會做出來的事,沒想到甘地也做這樣的事。那麼英國真的只是因為甘地帶頭絕食所以才放棄了印度嗎?



答案顯然是:否

丘吉爾曾明確的表示過:“英國若是讓印度離開帝國的懷抱,就永遠不能再稱為一個強國。”印度對英國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不是什麼天塌的事,是絕對不會放棄的,像甘地絕食這樣的事,英國會重視嗎?

甘地一生絕食過17次,這是他所謂的“非暴力抵抗”方式,不知是絕食成癮還是什麼,在印度成功獨立之後他還進行了一次絕食進行紀念,真的是匪夷所思。甘地通過“非暴力不合作”這樣的革命方式獲得了印度國民的支持,在印度具有很高的威望,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英國放過印度是因為怕甘地餓死引起動亂。




事實上可不是這樣的。

  • 第一,英國在戰爭中失利,早已不是當年的日不落帝國,曾經殖民地遍世界都是,但是隨著實力的下降,很多地方的相繼獨立了,印度也是蠢蠢欲動。此時英國正忙著本國的更新升級,哪還有那麼多精力去控制印度。
  • 第二,印度已是眾矢之的,二戰之中,日本崛起,在戰爭後期,日本不斷進攻英法的海外殖民地,印度這麼一塊肥肉自然也在日本的清單之上。這個事件也引起了英國方面的高度重視,如果保印度就相當於要和日本對上,從目前英國的形式和日本的實力來看,權衡利弊,英國麻溜的扔了印度,你們搶吧!我先撤了。
  • 第三,除去外部因素不說,印度內部也沒安定過,各種暴亂和反動運動不斷,錢德拉·鮑絲領導的暴力反抗和甘地的“非暴力”抵抗都讓英國很是頭痛。

  • 第四,第三方的干預也促使了英國的退步,所謂的第三方就是指中美兩國。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中美兩國在輿論和外交上都倒向了印度這一方。英國看局勢不對,趁還沒鬧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趕緊放手。

甘地當然也沒有白絕食

雖然印度獨立很大程度上都是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但是甘地確實也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論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印度人民對國家獨立的渴望,甘地很好的抓住了民心,從精神層面上為印度獨立提供基礎。國民的意志力也是很強大的,再厲害的政府也堵不住悠悠眾口。但是換句話說,當時的狀況恐怕採用暴力方式可能印度獨立會更早一些,畢竟甘地的肚皮沒有手裡的槍桿子強硬。

從歷史層面看,印度獨立是時代所趨,也是歷史選擇的結果,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小姐姐講史


說到英國,可能現在大家並不會將它和世界最強大國家劃為等號。不過,如果回到18世紀到19世紀30年代,一百多年的歷史中,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全球霸主。在鼎盛時期,它的實際殖民統治領土面積多達337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所轄人口4.2億,同樣達到全球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印度作為當時英國最大的海外殖民地,在英國的政治和經濟活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經濟總量一度佔據英國經濟的40%以上。

英國女王曾經讚美印度,是鑲嵌在大英帝國這頂皇冠上最珍貴和閃耀的鑽石。而英國首相丘吉爾也說過,如果失去了印度,英國將再也能稱之為一個強國。可見印度在英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不過,二戰之後,英國國力日漸衰落,昔日的日不落帝國,面對各殖民地紛紛要求獨立的抗爭,疲於應付,不得不逐步放棄各殖民地統治。

印度這個被英國人視為掌上明珠的殖民地,也發動了以獨立為目的的政治抗爭。在聖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及絕食運動的影響下,最終如願實現獨立政治目標。

(丘吉爾舊照)

不過,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何依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及絕食運動,英國就會同意印度獨立呢?

說起來,二戰勝利後,英國在各殖民地所部署的軍隊,仍然高達500萬之眾。這個軍事實力足夠強大。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為何會僅僅因為甘地溫和的不合作和絕食運動,就放棄印度這塊肥肉呢?

其實,甘地發起的“非暴力不合作”及絕食運動,對印度的獨立確實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真正讓英國決定放棄印度的,是他們在多種因素作用下,綜合考量權衡的結果。

二戰期間,駐守南亞的殖民地英軍守軍,在日本軍隊的進攻下節節敗退。大英帝國戰無不勝的形象,已經在各殖民國遭到顛覆。這種顛覆,也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對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實現獨立的信心。

與此同時,在孟加拉大饑荒面前,當地的英國統治機構又碌碌無為,最終造成三百多萬人死亡的慘劇。這讓英國殖民者管理效率低下,缺乏同情心的負面影響,更加深入殖民地。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殖民體系分崩離析,威信全無,當地民族武裝此起彼伏,掀起爭取獨立的軍事鬥爭浪潮。

(聖雄甘地)

二戰中被日軍趕出緬甸等殖民地的英國,為了保住印度這個大本營,曾經訓練了一支多達250萬人的印軍部隊。這支軍隊在英國人指揮下,在反攻南亞日本軍隊過程中,越來越英勇善戰,也越來越自信。

而正是讓丘吉爾心花怒放的這支印軍,在二戰結束後,卻讓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開始顯得滑稽可笑。英勇和自信的印度軍隊,不再願意接受被殖民統治的命運,開始和以錢德拉·鮑斯為代表的印度激進派武裝聯合起來,向英國人發起了挑戰。

這時,丘吉爾才意識到,這支在緬甸戰役中生龍活虎,作戰熱情遠高於英軍同僚的印度軍隊,在心理和意識上,其實是為捍衛印度而戰,而非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

除了印度人自身民主意識的覺醒抗爭外,來自於國際社會對英國殖民統治的巨大壓力,也是促使英國改變殖民政策的主要原因。從二戰中強勢崛起的美國和蘇聯,開始成為新的國際趨勢主導者。

(羅斯福)

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曾經很直白地告訴丘吉爾,美國人民投入二戰,並不是為了大英帝國的存在而戰鬥,而是為了整個國際社會的解放和自由。目標人群,不只是狹義上被日德意法西斯佔領國的人民,而應包括不同膚色種族和地區的民眾。

因此,在戰爭期間,羅斯福多次敦促丘吉爾在印度獨立問題上表態,甚至還派出專員參與英國與印度國大黨的談判。

二戰後期,當美國從西歐橫渡萊茵河,蘇聯鐵騎直搗德國柏林的時候,英國人只能痛苦無奈地接受現實。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已經淪為世界舞臺的配角,再也難以維繫觸角遍及世界各地的龐大殖民體系。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的反英抗爭思想,雖然為印度的自我意識甦醒,及獨立訴求,提供了精神信念支持。但通觀整個二戰期間,無論是國大黨的不合作退出運動,還是甘地本人的絕食抗爭,都沒有在政治目的上達到真正意義的成功。

正如前述,除了印度人民自身的抗爭,二戰後整個世界格局的逆轉,才是令英國無論從實力還是國際道義上,都難以支撐昔日的殖民統治輝煌,只能無奈放棄印度及其它殖民地的根本原因。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我是河邊小牛。印度佔據英國40%經濟,僅憑甘地絕食,就令英國人放棄印度嗎?

答案的否定的。實際上,印度的獨立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是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印度”這個名稱本來不是一個國家名,嚴格意義來講,“印度”指的是地理上的“印度次大陸”,也可以稱之為“南亞次大陸”,除了印度國之外,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等國,現代印度國只不過脫胎於英屬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所以現在印度國老想著稱霸南亞,欲吞併南亞其他國家,印度國想的就是繼承英屬印度殖民地勢力範圍。

一、古印度歷史

印度本來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起源於印度河流域(今巴基斯坦境內),這一時期的印度人創造燦爛文明成果,但公元前1500年前後,從從伊朗高原來了一支說著“印歐語”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也就是希特勒鼓吹的那個最高貴的種族,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次大陸開始征服印度當地土人,並且建立一套完整統治體系——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把創造璀璨文明的印度當地人變為世世代代奴隸。

這一時期印度次大陸處於四分五裂狀態,陳列著大大小小的國家,印度次大陸的歷史上也很少出現過統一的大帝國,之後幾千年裡,印度次大陸上更熱鬧了,和雅利安人一樣,波斯人、月氏人、匈奴人、突厥人、阿富汗人、蒙古人都先後統治過印度,而且和雅利安人一樣,都是從伊朗高原或者中亞草原過來的遊牧民族。

這些民族也在印度次大陸這塊土地上建立顯赫一時的大帝國,如阿育王的孔雀王朝、貴霜帝國、莫臥兒帝國等,但這些民族的特點大多數都是低端文明,憑藉著強悍的武力征服有著稍微高端的文明印度,直到英國人17世紀來到印度這塊土地上才結束這種狀況。印度這樣來回的被征服的歷史導致文化斷層,根本沒有完整史料。偉大革命導師馬克思評論印度,“印度是個沒有歷史的國家”。

二、印度被英國殖民歷史

1600年,東印度公司成立。最初,英國人主要是利用東印度公司作生意,慢慢地,東印度公司就成了英國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了。

1613年,英國在印度西部的蘇特拉設立貿易站,不久,又在印度東南部的馬德拉斯建立商館。1698年,東印度公司向印度莫臥兒政府買下了位於孟加拉灣恆河口岸的加爾各答。加爾各答村莊雖小,作用卻非常大,其周圍盛產大米、黃麻,河流縱橫交錯,平原一望無邊。東印度公司在這裡設立了貿易總部,把印度的糧食和工業原料,源源不斷地運回英國,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因為東印度公司實力越來越強,逐漸就佔領了上面提到的馬德拉斯、加爾各答和另外一個城市孟買。他們在這裡設立了三個管區,各設一名省督管轄,把這些地方變成了進一步侵佔印度其他地區的根據地。英國人在印度大肆掠奪,勢必引起印度人民的不滿,所以英國東印度公司為了更順利地入侵其他地區,便在加爾各答修築了一個巨大的堡壘,裡面是荷槍實彈、全副武裝的英國軍人,這些英軍還積極訓練印度人幫助他們打仗。 本來是做生意的東印度公司,光是經濟掠奪就已經使印度人民非常不滿,這時,他們又建立了軍隊,印度政府理所當然地就出面進行干預了。 1756年,孟加拉的納瓦布(相當於總督)向東印度公司提出抗議,要求他們在加爾各答拆除堡壘,英國人根本不理睬,納瓦布非常氣憤,發兵趕走了英國人,收回了加爾各答。這就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英印“七年戰爭”。此後,英國殖民者獨霸了孟加拉,並任命親英派印度人作了納瓦布。

1767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東印度公司管理法”,此法規定,原加爾各答的省督改為總督,並由國家直接任命,其任務是代表英國政府全權管理英國佔領下印度的全部領土。至此,英國政府開始直接統治印度。以後,英國繼續佔領印度其他地區,1774年,佔領了奧德,1799年,經過持續23年的戰爭之後,英國又佔領了印度南部具有很強實力的封建國邁索爾。1849年,又佔領了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從此,英國完全佔領了印度,印度全國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當時兼任印度皇帝的人是英國國王,控制區域更是包括:現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緬甸,在英國人殖民下,印度大陸實現了大統。

三、印度民族大起義

印度民族大起義,又稱印度僱傭軍兵變、土兵起義,是指1857年到1859年由印度封建主領導的、以印度僱傭兵為骨幹的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和爭取民族獨立的起義,發生在北部和中部印度,主要領導者是章西女王和巴哈杜爾·沙二世。這次起義終結了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管理印度的體制,使得印度置於英國直接統治之下,故此常被視為印度的第一次獨立戰爭。

19世紀上半期,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極力把印度變成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激起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極大仇恨。英國在印度實行兼併封建主領地的政策,引起許多貴族的不滿。

1849年英國吞併旁遮普以後,取消20萬印度僱傭兵的特權,激起印度僱傭兵的不滿情緒。

從1857年2月到4月,軍隊起義事件不斷髮生。5月11日,起義者進入德里,擁立莫臥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為印度皇帝,成立了由十人組成的行政院為領導機構。起義者佔領古都德里,激發了各地起義的迅速發展 。年輕的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於6月領導人民起義。起義波及北印度和中印度廣大地區,中心是德里、坎普爾、勒克瑙。從6月上旬到9月中旬,起義者進行英勇的德里保衛戰。7月初,巴雷利起義領袖巴克德·汗到達德里,被任命為德里起義軍總司令。但巴哈杜爾·沙二世周圍的封建貴族反對巴克德·汗,致使起義軍失去統一指揮。9月中旬,在血戰6天之後,德里陷落。巴克德·汗率軍出走法魯哈巴德。巴哈杜爾·沙二世屈膝投降,後被囚在仰光。德里陷落後,奧德首府勒克瑙成為起義軍的中心。

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義軍接近20萬人 ,其中3.5萬以上是孟加拉軍團的印度僱傭兵。2月19日至3月19日,起義軍在勒克瑙進行艱苦的保衛戰,最後被迫撤出城市。3月22日至4月3日,在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領導下,起義軍進行詹西保衛戰。6月,這位女王在瓜廖爾犧牲。

四、印度獨立

在英國的所有殖民地中,印度是最龐大,也是最富裕的。在二戰前,印度的經濟規模已經可以佔到英國的一半了。這對英國來說是塊巨大的肥肉,每年殖民地大量的財富源源不斷的輸送到英國,這對英國的發展可謂是至關重要。因此,英國不是萬不得已,是不可能放棄印度的。

但是,從二十世紀20年開始,印度甘地,致力印度獨立事業,帶領印度人民於英國爆發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而此時歐洲地區,希特勒上臺後,德國開始對外擴張,英國人意識到戰爭可能無法避免,在一戰中,英軍就陣亡66萬人,深知戰爭的恐怖。面臨歐洲戰場不可迴避的戰爭,再加上印度的內亂,當時的英國首相向印度作出保證:在二戰結束後,還給印度自由。在得到英國的承諾後,印度開始配合英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喪失世界主導地位,國際上掀起新一輪獨立自主浪潮。當時英國的總兵力是510萬。但是當時的數字並不全部都是英國軍隊,而是包含了各個殖民地軍隊數量。印度要英國兌現承諾,而此時的丘吉爾卻反悔了,印度對英國的重要性簡直太大,丘吉爾不得不違背自己的承諾。

但是面對印度,英國想要繼續維繫對這個國家的統治,需要大量的軍隊,而經過二戰後,英國國力嚴重損耗,國內一片廢墟,已無法維持龐大的軍隊。此時的英國是真不想放棄印度,但是卻又無力阻止印度獨立。

在丘吉爾卸任首相後,接任的艾德禮比較溫和,其想做的是快速恢復英國的經濟,改善英國民眾的生活狀況,對於戰爭和印度的維持關注點不大。而且從戰略上,採取主動的收縮戰線,儘量維護英國戰後的地位。因此,如果英軍到印度平叛,那麼那是曠日持久的戰爭和龐大的費用,這是艾德禮不能接受的。艾德禮在對外問題主張戰略上的收縮,同意了印度的獨立要求。

縱觀印度的獨立是水到渠成,英國無法阻攔和控制。經過二戰的消耗,曾經的大英帝國已經一去不返。

英屬印度獨立後,在隨後二十年裡,開始分家,最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然後緬甸宣佈獨立,東西巴基斯坦分家,孟加拉國誕生,在印度獨立後,亞洲的英屬殖民地也紛紛獨立,從此英國的亞洲勢力消逝。


河邊小牛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最主要原因,大家都忽略了,那就是當時的歷史背景。二戰後極度反戰的英國國內民意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共同掀起的第三世界自由民主浪潮(也稱為反帝反殖民運動),讓英國政府無力應對全世界範圍內大量被殖民國家同時爆發的獨立運動。

次要原因則是印度與英國政府曾有過關於二戰參戰的條件一說,即印度全力助戰,戰後印度地位重定。

所以,無論是從自身實力(英國面對的並不只是印度國內力量,還有美蘇兩大國)、還是國內民意(民眾極度厭戰),英國政府都沒有可能在印度陷入另一場戰爭,所以選擇了儘快從印度抽身,並由蒙巴頓具體負責並執行。

最後,當時印度國內兩大宗教勢力之間的敵對現象愈演愈烈,讓英國如同坐在火山口上。如果不派大軍前去壓制,那麼英國勢必會被自己挑起的民族宗教對抗所吞沒。所以,蒙巴頓提前推出了印度分治方案,力求迅速從印度解脫。

至於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完全不值一提。大英帝國真要對付國大黨,有的是辦法。


費其士


僅憑字面上的東西自然不可能讓英國人放棄印度。

全國性暴亂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事實上,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不是字面上那麼的平和,1921年甘地號召一次全國性的非暴力運動,結果是全國性的打砸燒搶,街頭到處都是暴民,大量的商店、汽車、公共設施遭到破壞。尤其是在第二年,幾千人在衝突當中不同程度的受傷,受害者少部分是英國人,大部分卻是印度人。如果不瞭解這種“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可以參考現在某島暴亂,而甘地表示這是在抵抗英國的殖民統治,為此犧牲100萬人也沒關係。




甘地發明的非暴力抗爭有它的針對性,也就是說只適合英國這類的講究“紳士”“人道”的國家。比如甘地的手下在遭到警察毆打的時候雖然不還手,但是被邀請的外國記者有很多。如果警察手段激烈一些,英國會遭受國際輿論反對,如果警察不管,那麼就是大範圍的暴力動亂。

這種方式如果換做蘇聯這樣的國家或許很好解決,殺掉帶頭人再進行一些屠殺或許就沒問題了,但是二戰後的英國標榜的是“紳士”,不管是真是假,太激烈的手段它一般不會做了,當然,在二戰當中被放幹血液的英國也做不到了。



就這樣,二戰後的英國本就是對印度有心無力,稍微鎮壓一下就會引起國際輿論的反對,不鎮壓就是全國性的暴亂,印度對英國的經濟利益貢獻已經不大,這時候的印度對英國人來說就是個雞肋。

換種方式以適當保有利益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擊垮了英國在印度利益,英國不僅僅為了所謂的“紳士”面孔,就是鎮壓也是有心無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沒有辦法既保護英國在印度利益,又不用大費周章的去鎮壓?

辦法有,首先是面子問題,允許印度獨立可以,但印度必須加入英聯邦,英語仍是印度的法定語音;其次是經濟方面,保護英國在印度的既得利益,張召忠說過,印度雖然獨立了,但是它的很多戰略資源仍掌控在西方人手中,英國通過允許一些印度人移民英國、參股等手段,至今仍不同程度的控制印度一些戰略資源。

所以,筆者認為,英國放棄印度一是不得已而為之,二是名義上的放棄,實際上仍對印度存在很大的影響力。


秦血漢骨


印度的獨立和一場絕食運動分不開,甘地這個以絕食來牽動獨立的人,他所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他的精神被公認為是邁向獨立,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年輕時的甘地

絕食聽起來像是一個無理取鬧的人會做出來的事,但是年輕時的甘地,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英國紳士。當年他不惜被開除種姓身份,遠涉重洋,赴倫敦求學,在倫敦大學學院學習法律,接受了英國法制思想的教育。異域的文明曾令甘地產生過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腳下,但最終他做到了兼容幷蓄,形成了自己獨立的宗教觀、世界觀、社會人生觀,由一個英帝國的忠實追隨者變成了不合作者。

我們後來看到的甘地,終其一生都是虔誠的印度教徒打扮,但其實他已經變成一個有著獨立思想體系的集大成者。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推出後,引起國大黨內的思想混亂,甘地也身陷囹圄,被抓入獄中。但是甘地經歷過無數次失敗後,仍然矢志不渝地推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最終得到越來越多的印度人的認同。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形象地說,就是你打我的左臉,我再伸出我的右臉再給你打,讓你打到滿意為止,但是你也別指望我和你合作。

不合作運動後來包括,不到英國殖民政府去上班,不給英國殖民政府當警察,不給英國殖民政府做任何事,不交稅,不去英國辦的學校上課,不購買英國的商品等等。甘地親自帶頭開展手紡車運動,1915年泰戈爾贈予他的尊稱"Mahatma",意為合聖人與英雄於一身。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事實上癱瘓了英國在印度的統治。

英國人為什麼會放棄印度

印度曾被英國女王譽為:大英帝國皇冠上的最為光亮而珍貴的寶石。

但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事實上癱瘓了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印度人不再去當警察,不購買英國商品,為英國人服務,不去殖民政府當公務員,也不交稅。事實上光依靠英國人自己,是不可能完成對印度的統治。

英國人會放棄印度,是因為實在玩不下去了,除了非暴力不合作外,還有宗教糾紛、種族糾紛互相交雜,英國人焦頭爛額,光出力不討好。


天下會會天下


印度的獨立當然不全是甘地絕食換來的,而且他一生中的多次絕食也並非全是針對英國。

據記載,甘地一共公開絕食了18回。第一次是在1913年,他44歲的時候,最後一次是1948年,也就是甘地生命的最後一年。

1913年那回,是因為印度的一次男女“作風問題”引發的民間家族恩怨。甘地絕食了7天,並在之後的將近4個半月,一天只吃一頓飯。他想用這種行為為喚醒人們,趕緊停止紛爭和內耗,保持印度人民的團結。

還有為印度內部宗教問題而絕食的時候。比如,1947年9月,此時印度和巴基斯坦剛剛分別建國。印度國內的大量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開始互相仇殺,還把北方的錫克教徒也捲進了衝突。

雖然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民眾互相殺紅了眼,但此時的甘地早已是印度人共同的“聖雄”,神明一般的存在。因此,印度境內的各族人民都對甘地充滿著敬畏。在甘地絕食的壓力下,加上英國爸爸的”調停“,雙方勉強停止了衝突,答應和平解決問題。

甘地最後一次絕食,也跟這兩個不省油的宗教有關。次年,1948年,印巴兩國爆發了第一次克什米爾戰爭。甘地在重病中開始絕食。基於他老人家巨大的國際影響力,絕食促成了戰爭的儘早結束,間接避免了兩個新生國家發生過多的傷亡。

當然,甘地的大多數絕食,還是針對的作威作福的英殖民者。

雖說甘地留給後世的形象都是典型的印度傳統裝扮,找不到任何工業化的痕跡,但實際上,他老人家是英國留學回來的,見過大世面,曾經非常仰慕西方社會的那一套。直到當律師的時候出差南非,在這個種族歧視根深蒂固、無所不及的英國殖民地,出身印度高種姓階層的甘地,被赤裸裸的劃為了色人種。

在南非親身遭遇到一連串的歧視與侮辱後,甘地的三觀迅速轉變,回印度後就爆發了,開始到處演講,宣傳自己“非暴力不合作”的理念,即,用和平的形式表示自己的“獨立意願”,比如靜坐、罷課、罷市、罷工、抵制洋貨等不合作行為來抗議英國的殖民統治,實在逼急了,也堅決不採用暴力,而是選擇一種自虐活動——絕食抗議。

律師出身的甘地,雖然身材瘦小,但氣場強大,只要一開口,沒多大會兒,大家都能給說的心服口服,覺得特別有道理。於是,甘地靠著巡迴演說積累了大量人氣,坐擁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眾多“粉絲”。所以,一旦甘地帶頭絕食,很多當權者都相當的不淡定,恨不得親自下跪來求他老人家“吃一口”,以平息民怨。

基於自己絕食等“非暴力不合作”活動槓槓的效果,甘地也開始考慮向歐洲和咱們中國推廣。甚至,他老人家還很天真的給二戰初期的希特勒寫了封親筆信,勸說對方有事坐下來好商量,趕緊停止戰爭,千萬別傷了和氣...........還好,這信半路被英國特工中途給扣下了,根本就沒有交到希特勒手中。

然而,在阿三哥自己的電影裡,這個小插曲給刻意放大,還高於生活的賣力氣昇華了一番。

印度電影《甘地到希特勒》,開頭就是甘地非常用心的在給希特勒寫這封規勸信。

電影中,希特勒有機會親自拜讀了這封信。元首看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還做了劇烈的心理鬥爭。呵呵,這就是印度人演的希特勒。

1941年,蔣介石與宋美齡應英印政府邀請,訪問印度。期間,被英國方面安排會見了甘地,想通過中國朋友來勸說甘地動員印度加入抗日同盟。

誰知,兩人卻反被甘地回應了一番大跌眼鏡的說教。

說教的核心含義大致是——假如中國人有我這樣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用日本人一樣的毀滅性質的暴力手段較量,要捨得一部分中國人去給日本人糟蹋,所謂的武裝鬥爭,其實並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用暴力的形式換來的和平,都不是真正的和平。

現在看,只能說,幸好他絕食抗議的對象是衰落中的英國,還講點道貌岸然的“國際影響”和“國家聲譽”,要換成前面提及的納粹德國或者軍國主義日本試試.....

不過,甘地的絕食用在英國老闆身上,還真算是對症下藥。

與咱們中國的大一統不同,印度是一個“分裂的多民族地區”。幾千年來,一直處於邦國割據的狀態,所以才有了遍及各地的印度王公。當年盛極一時的莫臥兒王朝,除了開國的前一百年,後面的續歲月裡,皇帝只是個空殼,根本沒實權,甚至都得看地方王公們的臉色行事。

最終,在英國的殖民下,才攢出了近現代的印度版圖。

到了19世紀,“英屬印度”到達了印度版圖的“巔峰"。

這片熱土上,存在著160多個民族,200多種語言,印度教、錫克教、伊斯蘭教、佛教四大主要宗教和深入人心的種姓制度,各邦國派系錯綜複雜,卻沒有一個實力強大到足以掌握全局的民族。這種局面下,印度要成為現在這種統一的南亞大國,靠他們自己完成”大一統”,基本上沒戲。

此情此景下,一旦各族和不同信仰的人民爭先“武裝”起來,不但很難擰成一股繩對抗英國,還可能將全印陷入更大的族群、宗教、土邦的混戰之中。

此時,國大黨主動追捧了“非暴力不合作”,把甘地奉為了靈魂式人物。在“非暴力不合作”的推廣下,印度獨立運動從一個少數上層知識分子依靠憲政改革的小團體行為,迅速演變成了一個有廣泛群眾基礎、依靠群眾性直接鬥爭爭取獨立的,日漸成熟的大型全國運動。

此時的甘地已經成為印度人的聖雄,在國際上,尤其在殖民地人民當中,享有巨大的影響力。他的絕食一旦有了什麼三長兩短,勢必會加深印度民眾,甚至其他英殖民地人民對英國仇視,敗壞了自己的國際聲譽。因此,每次甘地一絕食,英國那邊的當權者,也愁的吃不下飯。

加之,20世紀上半葉的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的折騰下,愈發力不從心,除了印度外,已經開始考慮逐漸放棄遍佈全球的殖民地了,而甘地和此時的印度,正好趕上了這個潮流。

總之,印度獨立更多是亞非拉美獨立運動大環境的刺激和英國國力衰退的必然結果。甘地的絕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並非主要因素。只不過甘地的“非暴力”理念最符合英國殖民者的利益,所以就被捧上了天。畢竟,印度的確就這麼獨立了,跟英國爸爸心平氣和的抗議,雙方几乎沒費一槍一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