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魚不愛動,怎樣準確的找到魚窩?這些小技巧很管用,記牢了

很多人說冬天的魚難釣,因為溫度低了魚不愛動,吃餌也是有氣無力的。最讓人難以琢磨的是冬天的魚趨溫性還很明顯,溫差又大,魚兒藏身之所並不是簡單的說句釣淺還是釣深就能搞定的。所以在冬天釣魚的時候我們要儘可能的找到魚兒的棲息地,同時也要想辦法讓魚快速進窩,這樣才能有滿意的漁獲。具體怎麼做呢?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來聊聊冬天找魚和聚魚的話題,希望對新手釣友有所幫助。

天冷魚不愛動,怎樣準確的找到魚窩?這些小技巧很管用,記牢了

怎樣找魚窩?

這個確實是個難題,到了水邊之後總覺得這裡可以釣,那裡也可以釣,可就是拿不定主意。其實不管什麼時候,魚兒都有非常明顯的趨溫性,趨氧性和趨食性,以及對安全感的渴求。在冬天裡魚兒的活躍度不高,氣壓也比較高,所以趨氧性咱們可以忽略,這時候魚兒對趨溫性的需求是最強烈的,後面才是食物和安全感(個體大的魚對溫度抵抗力更強一些,比較側重安全感)。

我們找釣位就根據這幾個因素去找就好了。比如說溫度低釣深點,連續晴了幾天的中午可以適當釣淺點,釣位可以選擇障礙物比較多的地方,比如水草茂盛的區域,蘆葦叢和其他障礙區,流水的河流可以找一些緩流區,溝叉子等等。

天冷魚不愛動,怎樣準確的找到魚窩?這些小技巧很管用,記牢了

還是拿不準選哪裡怎麼辦?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打幾個窩(這裡不是要你一人霸佔整條河,不然會捱揍),每個窩子的環境最好都不一樣。比如說不知道釣深還是淺,那麼打2-3個窩子,淺水一個,深水一個,不深不淺一個。水草叢裡打個窩,石頭堆附近打個窩,倒下的樹枝旁邊打個窩。是不是看起來很麻煩?沒辦法啊,誰叫咱不知道魚藏在哪兒呢,只好一個個的排除了。

冬天的魚進窩慢,打窩後可以做好記號等上半個小時再來釣。這時候你可以去你打的窩子試試了,通常來說這幾個窩子的魚情都是有區別的,有的窩子餌料下去就有口,有的魚口比較慢,有的乾脆沒口。那麼你記住魚口比較多的地方,對比魚口慢或者沒口的地方,看看差異在哪兒,下次在天氣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直接按照這個標準選釣位就好了。

天冷魚不愛動,怎樣準確的找到魚窩?這些小技巧很管用,記牢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選釣位打窩聚魚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用對了能夠幫你聚魚,如果方法不對反而會驅魚。所以在打窩的時候路人甲想給新手幾個建議:

1,打窩時動靜要小

如果你打隔夜窩動靜大點沒關係,反正第二天才開始釣,但是如果當場作釣的時候動作就要輕一點了。尤其是在中午時候水溫比較高你打算釣淺水的時候,打窩動作真心不能太大,不然一團窩料砸下去,窩子裡有魚都跑了。要知道冬天聚魚慢,一旦驚窩,幾個小時沒魚進窩都很正常。一般人出門釣魚也就是釣個半天,耐心也不夠,誰也不會在一個釣位傻傻守好幾個小時吧。

天冷魚不愛動,怎樣準確的找到魚窩?這些小技巧很管用,記牢了

2,窩料要集中,窩量要精準

很多釣友都奇怪為啥一到冬天老釣友就用羽毛球打窩器,沉底打窩器來打窩了。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窩料更集中,窩量更精準。因為溫度低魚不愛動,吃東西一般都不會到處跑,比如說釣鯽魚用酒米打窩,用手拋窩就很容易造成窩料不集中(長竿,颳風更是如此),窩子範圍特別大的現象。在魚兒活躍度不高的時候是很難發現鉤子上的餌料的。而且在某些環境下,窩子偏離魚兒活動區了魚兒根本就不會進窩,所以窩料集中是比較關鍵的。同時,窩量的多少也很關鍵,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窩量太大(一般不會少,釣魚人都特別捨得),很容易出現只吃窩料不吃餌的現象。

天冷魚不愛動,怎樣準確的找到魚窩?這些小技巧很管用,記牢了

結束語:之所以推薦新手釣友多打幾個窩,主要是這樣可以最快的找到魚窩。尤其是作釣經驗不豐富或者對水情和魚情不太瞭解的時候,選的窩子不一定有魚。如果你按照上述的方法打了幾個窩子都沒釣到魚,或者沒發現魚咬鉤,那就要分析一下餌料和調釣是否合理,天氣是否給力或者其他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