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個縣,自古就以出產優質蠶絲聞名,得名於一個美麗的傳說

在河南商丘西南部有一個縣,這裡自古以來就以出產柘絲聞名,歷史有“柘絲為最”的美稱。這個縣也以柘為名,名叫柘城。

河南這個縣,自古就以出產優質蠶絲聞名,得名於一個美麗的傳說

柘城縣

所謂柘絲,是由柘桑樹養的蠶抽的絲,這種絲色澤光豔,韌性和彈力都比一般絲好,因此古代供皇家使用,此外還遠銷海外許多國家。

柘城這個地方很早就有人類在此生活,西周時期,這裡是陳國的所在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因此地遍地是柘樹,盛產柘絲,所以設立了柘縣。

這是史書上的記載,民間關於柘城縣的來源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相傳很久以前,柘城只是一個小村莊,村裡有幾十戶人,以務農為生。村裡有位黑心的地主,霸佔了村裡所有的田地,因此幾十戶人家都是種地主的田,每年辛辛苦苦,除了交租之外,只能吃糠咽菜。

那一年,村裡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災,然而地主還是像往年一樣收租。村民們為此十分苦惱,不知怎麼辦才好。

這時村裡來了一個白鬍子的老頭,在村裡叫賣。村民一看他挑著一個挑擔,左邊是棗,右邊是桃。老頭不斷吆喝著“棗桃!棗桃!”吸引了不少孩童。村民們一看這光景,氣不打一處來:“我們連糠都吃不到了,哪裡還有錢買這些呢?”

那老頭也不生氣,客氣地說:“鄉親們,棗桃啊!”

聰明的人悟出了老頭的用意“棗桃”就是“早逃”啊,老人家是要我們逃走啊。於是眾人紛紛收拾家當,逃往他鄉了。

唯獨有一家,只有一個臥病在床的老奶奶和她未成年的小孫子沒法逃走。鄉親們臨走時,給他們留了一些糠菜,這祖孫二人就靠這維持,恐怕也過不了多久了。

河南這個縣,自古就以出產優質蠶絲聞名,得名於一個美麗的傳說

古代賣雜貨的老頭

幾天後,村裡又來了一個買油的老頭。他口口聲聲說:“奉了玉帝的旨意特來賜油,分文不收。”

黑心地主知道這個消息後,高興壞了,管他真的假的,拿了家裡所有能盛油的東西,讓老頭給他灌滿。

那祖孫二人聽到吆喝聲後,小孫子也拿了一個瓶子來,對買油老翁說:“老爺爺,也給我打點油吧,我好夜裡點燈,為奶奶熬藥。”買油老翁笑眯眯地就為他打了一瓶。

轉眼間,日落西山,買油的老翁走了。剩下興高采烈的地主一家人,開始倒騰起油來。這時,突然一聲巨響。整個村子都陷入了地下,緊接著那些油就變成了洪水,把地主一家人給淹死了。

奇怪的是那祖孫二人所住的房子沒有陷下去,因而也就沒被水淹。

時至今日,柘城縣方圓百里都一馬平川,唯獨城區中部有一塊高地,據說這就是當年那祖孫二人所住的地方。

豫東這裡把“往下陷”叫作“zhe”,人們不知道這個字怎麼拼寫,就用“柘”字來代替。後來這裡建了一座城,便叫作柘城了。

河南這個縣,自古就以出產優質蠶絲聞名,得名於一個美麗的傳說

柘蠶繭

其實,“柘城縣”是隋朝時才出現的,那是隋文帝在位期間,在柘城這裡設置了柘城縣。明朝嘉靖年間,原來的舊城被洪水淹沒了,新城遷到了今天縣城所在地。

如今的柘城縣商丘市的下轄縣,這裡的人們許多還在用著古代方法養蠶抽絲,柘絲依然風行海內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