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這麼大,遠離家鄉,你們最懷念的味道是什麼?

孫華藝


我的老家是四川省西昌市,我離開已經快九年了,最懷念以下幾種西昌的特色美食:

1、糯米腸

糯米腸是西昌的一種特色小吃,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我們家一般切片煎著吃,外皮脆脆的再配上糯米的香味,非常美味。不過原來在老家時這種小吃已經很難買到的,經常需要跑幾個菜市場才能遇到有賣的,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賣,真的很懷念這個味道。



2、醉蝦

醉蝦是邛海邊上的特色美食,選用邛海優質青蝦,用酒將蝦醉倒,佐以辣椒、花椒、青蒜、姜、醋等調料,即可上桌食用。直接吃活蝦聽著是不是有點嚇人?不過如果你嘗過,會發現真的很好吃。不過我現在有機會吃到的話,也不會多吃了,因為畢竟是活物,生吃的話怕有寄生蟲。偶爾吃吃就好。



3、坨坨肉

坨坨肉是彝族的特色小吃。豬肉切成塊狀(一坨一坨的),煮熟後拌上鹽、辣椒、花椒粉等調料就可以吃啦。大口吃肉的感覺真的很好哦,慢慢品味豬肉本身的味道,這時再配上彝家特有的蕎麥餅,不能更舒服啦!



4、冰粉

冰粉各地都有。西昌冰粉的特色是配料酸角汁。加了紅糖水的冰粉裡澆上一些酸角汁,甜中帶點點酸,喝進嘴裡冰冰涼涼,比冰淇淋好吃十倍!加酸角汁的冰粉我在其他地方再也沒見過了,很懷念啊。


我的小食光


2010年大學畢業,一個人來到上海,現在回首已經有9個年頭了。剛出來的時候工資不高,每年只回一次老家就是為了節約車費。過年回去也待不了幾天,就特別想家,更想家鄉的美食。

夏天喜歡吃滷菜(鴨腸,烤鴨,牛肉,豬蹄)

冬天特別思念媽媽做的臘腸,臘肉,板鴨

味道特別想,能喝白開水吃這些美食,特開心!

家裡街上的小吃也是數不勝數,雞絲麵,牛肉麵,雞雜麵,肥腸面,這些想想都留口水!

現在已經在外地定居了,但每次回去都要把這些嚐個遍,覺得才對得起自己的胃,才能填滿對家鄉的思念!



萌萌媽家常菜


以前在家時覺得無所謂,後來一個人出門了!才真正感覺到家的含義,懷念家鄉的味道。

記得小時候自己總喜歡纏著媽媽做手擀麵吃,看著雪白的麵粉,在媽媽手中,一會就揉成麵糰,成團後用毛巾蓋著,放二十分鐘。媽媽說:“這樣擀出來的麵條好吃,有勁道。”想家的時候 經常就回憶起,我在灶前生火,媽媽在案板前擀麵條的場景。

懷念家鄉的味道,其實並不是想吃一碗媽媽做的手擀麵,更多的是對家的那種思念。


cje987456


遠離家鄉,在沒有嫁人以前,從沒有這種感覺,又或許是因為沒有看過外面的世界,沒有感受過那座大山以外的風土人情。爬慣了這座鄉村裡的每一角落,也吃慣了這座大山所賜予人們的一切食物,為此似乎也沒感覺到這所有的一切都是這片土地對鄉民的恩賜。

直到自己為人父母,遠離了生我養我的那片土地,才忽然間發現原來自己那麼熱愛那片土地,喜歡那些自己吃了無數遍的美食。

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而我對那片土地的思念卻越來越深,懷念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做成一盤盤的野菜;夏天傍晚時分稻田裡的蛙叫聲和樹上的嬋鳴聲;秋天裡金燦燦的稻穀和人們打穀子的聲音;冬天裡人們愜意的曬一曬早起的第一縷陽光,暖暖身子。

在現實中,我懷念著家鄉的一切,但往往最貼切的懷念方式就是吃一吃家鄉的美食。家鄉的食材來自田間地頭,說是生態,但更重要的是取材方便,又合本地的飲食習慣。







酸木瓜小白


作為陝西人,大多都是喜歡吃麵。不管走到哪裡,心裡總想著家鄉的一碗麵。

我是農村人,家裡有種小麥,所以母親會變花樣的給我做麵食,炸鍋巴、炸油餅、肉包子、油潑面、打攪團等。我最喜歡的當屬母親做的油潑面了。

用的是自家的麵粉,油也是自己種的菜籽榨出來的,純天然無汙染。

但是現在遠離家鄉,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幾次,都是在外面吃油潑面,油多又膩,吃的很不習慣。因此每次回家都會提前跟母親說要吃油潑面。

離開家鄉,思念的不僅僅是這碗麵,更是對親人的牽掛和情感的寄託。


愛生活愛美食的凡哥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現在人,為了生活的更好,都在四處奔波。空閒時,幽靜的家鄉畫面,總會浮現在眼前。

最懷念的,就有家鄉的炊煙的味道。那時放學時,回到村子裡,已是黃昏,薄霧夾雜著各家升起的薄煙,淡淡的木柴的煙香味,混雜著飯的清香。樹是那麼翠綠,旺旺的狗叫聲,伴著鴨鵝嘎嘎的叫聲,大人呼喊孩子吃飯的叫聲,寧靜的村子也是最有熱鬧的生活氣息。

離開家鄉好多年,再也沒有聞到那種飯香與木柴煙香的味道。在足的美味,也無法勾起小時候的味道了。



思心語情感


每一次離開家鄉的前一晚上 我都會輾轉反側 睡不著 那一天晚上 我就會想 明天不要來臨那麼快 我不想離開家 不想離開親人 但是 又想想自己好沒有出息 一點獨立都沒有 每一次回家 父母都是煮好吃的買好吃的給我們吃 最懷念媽媽做的滷肉 滷鴨 好好吃 其實我更加懷念的是我家的牛雜 因為以前在我們讀書的時候 媽媽都是靠賣這些賺點錢供我們讀書 我們也常常一放學就會幫忙 所以也總是邊賣邊吃 都不知道被我們吃掉多少了 哈哈 我媽弄的牛雜我敢說是我鎮上最好吃的 特別是那牛腸 彈性又香味 雖然現在不賣了 所以也很少弄給我們吃了 但真的是我最難忘的 因為有我們一放學就幫忙一起賣東西的場景


源生長陷落美好


我 是東北黑龍江的一名女孩子,結婚後嫁到了河北 是不是好遠(✪▽✪) 當時覺得現在動車🚅飛機✈️的這麼方便 回家不是分分鐘的事嘛! 事實不是這樣的呀,有了孩子又怕孩子回東北冷ಥ_ಥ 所以都好幾年沒回去了,想想挺對不起父母的,其實家裡有好多我懷念的味道,媽媽燒茄子🍆 爸爸的清真幹豆腐,我最愛的豆角和土豆 雖說這都有到沒有爸媽的味道,每次一個人難過的時候更是懷念家的味道!


星星陪伴月亮


我是一名廣東人,很多人都知道廣東人什麼都敢吃,著名的潮汕菜,順德菜,中山菜,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粵菜的菜譜豐富多彩,甚至每個地區都有屬於的那道菜。長這麼大了,無論身在哪裡,我都吃不了家鄉腸粉的味道。腸粉,是真真正正的一道粵菜。現在的腸粉有用粉漿來做,甚至為了方便就用機器做。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做一道地道的腸粉。腸粉看似很簡單,其實做起來很複雜。用米慢慢磨成漿,還有石磨,這樣米漿出來又濃又綢。然後把肉沫剁碎,用最簡單的調味料來調,鹽,醬油,油,生粉即可。以前我們的生活哪有像現在這麼多調料,所以現在我們還是用最簡單的。然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蒸腸粉的程序。一道簡簡單單的家鄉腸粉就出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回憶呢?


雪煮就煮


我是一名湖南人,從小父母就出去深圳打工了,一直都是在外婆家長大。現在出來外面打工了最懷念小時候的那幾個味道

1;湖南武岡滷豆腐

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外婆去鎮上買回來的滷豆腐了。那時候家裡還是蠻窮的,吃一餐滷豆腐真的是不同意呀,外婆買一次回來我一餐可以吃三碗飯。

2;酸南瓜藤

這個菜是在外婆家,外婆每年都會自己剁一些出來的,結了南瓜之後剩下的南瓜藤,外婆就會削回來剝皮之後曬乾切碎。然後裡面加點辣椒。酸南瓜藤煮臘肉的味道一直忘不了。

3;雜菜

這個是菜也是外婆自己動手搞的,家裡自己種的豆角,茄子沒吃的了那麼多,然後摘回來曬乾,加點辣椒,放在罈子裡面醃起來 吃的時候裡面炒點肉。簡直不要太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