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想去山東日照五蓮山玩,那的風景怎麼樣?

天小天遊記


五蓮山風景區是4A景區,包括五蓮山、九仙山。兩山一路之隔,有索道相連,可風景迥異。據傳,五蓮山是嶗山山脈的盡頭,九仙山則是泰山山脈盡頭。五蓮山以山石奇秀,皇家寺院光明寺以及五蓮山大佛最為出名,宋代大文豪蘇軾曾題“奇秀不減雁蕩”;九仙山則是以澗、水、瀑、花、大峽谷、龍潭湖、歷史名人和神話故事人物傳說的景點為主。

這個季節去也不錯,可惜江北最大的杜鵑花園黑牛場的杜鵑花開過了。不過正趕上櫻桃成熟季節,小櫻桃快過季了,大櫻桃正下市,放開肚子大吃起來,大櫻桃還可帶回送親朋好友。

如果有時間,也可在兩山住宿農家樂或者大酒店,更能感受大自然的安逸及高氧空氣。飲食有山雞烤羊及各種山野菜,還有甜甜的山泉水,尤其九仙山的天泉、地泉水。

總而言之,五蓮山風景區值得你一遊,樸實的五蓮人值得你交往,山好水好人更好😄


圓緣乘物以遊心


五蓮山風景名勝區奇石林立、景緻奇異,各有千秋。

五蓮山風景區風光

域內萬木蔥鬱,清麗峻茂,燕鵲環谷,山泉繞溪,匹練飛瀑,種種勝境。

縱觀五蓮山風景區觀五蓮山風景區,眾多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地融於一體,造就了風景區奇、秀、險、怪、幽、曠、奧七大特色,49峰、20洞、18瀑、16潭、5池、4澗等400餘景無不透露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上天的巧妙造化。

主要景點

五蓮山

坐落在五蓮縣東南部,與九仙山隔壑並峙。

方圓13平方公里,主峰高515.7米。五蓮山原為九仙山之五朵

蓮花峰,自明萬曆30年御賜“五蓮”,乃自成一山,故名“五蓮山”。

奇秀不減雁蕩——蘇軾,唐宋時代,五蓮山就有佛事活動,至明代萬曆年間,有蜀僧明開和尚雲遊天下名山大川后,見五蓮山雄偉秀美,遂結茆定居。

後北上京城,請敕建寺,巧逢皇太后患眼疾,久醫不愈,明開和尚為之醫治,即愈。

皇上龍顏大悅,遂敕賜山名、寺名:“山曰五蓮,寺曰光明”。

並拔款建起大悲殿、藏經樓、分貝閣、御仗閣等,五蓮山從此“層簷璀璨,參差錯出”,“金壁交輝,鐘鼓競奏”,“塔殿之勝,眾以為彰”,誦經之聲,琅琅無晨昏。

別處的僧人聞風皈赴,四方百姓進香者、遊山者絡繹不絕。光明寺遂成為山東省四大名寺之一。

五蓮山原屬諸城,古稱密州,1947年始由諸城劃歸五蓮縣。

宋神宗熙寧七年,蘇軾由杭州通判調任密州太守,在此寫下了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獵》。這一帶應是東坡聊發少年狂之處,故譽此山“奇秀不減雁蕩”。至今

光明寺

光明寺山中尚存蘇軾“白鶴樓”留題。

有意思的是浙江紹興會稽山,自古即有從五蓮山中飛來的傳說。《搜神記》曾記述當時人稱之為“怪山”。至今兩山同名,其地風光一如蘭亭。

由此聯想到王羲之祖籍琅琊,流寓江南,之所以對蘭亭情有獨鍾,在此修禊,觸景感懷,寫下了著名的《蘭亭序》,也就可以理解,不是偶然的了。

還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笑笑生之上所冠的“蘭陵”兩字,究屬何處,是數百年來難以破解的疑團。

當前,不少金學研究者根據上述線索,認為就是五蓮山中風光一如蘭亭的九仙山。作者即為隱居此山至今尚存丁公石祠與仰止坊的丁惟寧。故2000年第四屆國際《金瓶梅》學術討論會在五蓮召開,原因就在這裡。

至近代,五蓮為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的故鄉,革命老區,曾為華東局所在地,不少北上南下幹部都與此有關。

但是,最能說明此處與太湖流域、錢塘江兩岸的吳越之地有血脈相連的,還數五蓮山東南10公里處的丹土遺址。

景點景觀

[2]境內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被宋代大文學家蘇軾讚譽為“奇秀不減雁蕩”的五蓮山,名勝古蹟頗多,全山28峰、118景,峰峰奇異,景景多姿,景色怡人。

景區內有明代敕建的護國萬壽光明寺,是齊魯四大佛教勝地之一,為江北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

九仙山擁有江北最大的萬畝野生杜鵑花園,每年春夏之交,鮮花競放,爭奇鬥豔,五彩繽紛,如詩如畫,是休閒生態遊、宗教文化遊的好去處。

1.人文景點

山門牌坊、五蓮仙境碑、七石橋、光明泉、地藏殿、光明寺山門、西配殿、伽藍殿、石獅、重修光明寺碑、天王殿、唸佛堂、大雄寶殿、藏經樓、御使樓、分貝閣、石佛園、五蓮大佛、十八羅漢石雕像、四大菩薩石雕像、鎮雲亭、廖天閣、觀瀾亭、望海樓、立雪亭、觀音送子殿、鐘樓、煙雨亭、水簾亭、千手觀音石雕像、滴手觀音石雕像、蘇軾醉山石雕像、水簾煙雨石雕牌坊、開山塔、塔林、松風徑。

2.山嶽景點

五朵蓮花峰、南天門、缽盂峰、玉柱峰、白鶴峰、梳妝樓、紅石壁、白玉樓、西風門、彌勒頂、大悲峰、天竺峰、禮西臺、掛月峰、楞伽峰、白鶴峰、太乙峰、吐日峰、虎嘯峰、北風門、大系馬峰、小系馬峰、丹扆峰、碧雞峰、劍塑峰、聚笏峰等。

3.洞窟景點

白鹿洞、水簾洞、織女洞、獅子窟、觀音洞(又稱蛋殼洞)、太乙洞、葫蘆洞、紫霞洞、碧雲洞。

4.峽谷景點

櫻桃澗、流雲霞、紫霞谷、煙雨澗、鐵衚衕、觀音澗等。

5.水文景點

漱玉泉、般若泉、錫扣泉、放生池、太乙池、洗缽泉。

6.奇石景觀

虎嘯山林、石浪飛空、翁負婆石、硯棚、復有山、猴子拜佛、蟒蛇聽經、鳳凰石、攔馬石、白鹿聽經、十八相送 、面壁和尚、葫蘆石、試劍石、漁樵問答、阿彌陀佛石、清涼榻、道士帽、小樓臺、海豹石、五丈人、說法臺、蛙石、無字碑、荷葉棚、羊化石、兔化石等。

7.氣象景觀

五蓮山日出、大悲峰雲海、流雲峽流雲、光明寺佛光等。

8.摩崖石刻

古石刻有蘇軾、心空、海徹、程淓、張思忠題字,現代有臧克家、原國務院辦公廳政策研究所主任謝華、原山東省委書記梁步庭、著名書法家朱學達、張冠增、於太昌、蔣為松、李福崇、張遜三、王仲音、蘇毅然、武中奇等題字石刻60餘處。

黃海之濱,五蓮山自古為齊魯名山。奇峰,怪石,飛瀑,幽潭,神工鬼斧,氣勢不凡。昔人將此地與岱嶽、嶗山並提,蘇軾盛讚為“奇秀不減雁蕩”,真是天開圖畫,果然名不虛傳。

9.孫臏書院

五蓮山的人文景觀,可謂源遠流長。

與太湖流域、錢塘江兩岸的吳越之地,更是血脈相連,關係非同尋常。眾所周知,錢塘江曾為吳越分界,吳山之名,由是而是。

而很少人知道,其後越王伐吳北上稱霸,曾定都琅琊。當時齊越分界處,即在五蓮山。

至今齊長城與古戰場百將口等遺址尚存。城南為越,城北為齊。

讀太史公書,有關孫臏生平記述只到馬陵道射殺龐涓為止,其後去向,不為人知。而五蓮山卻留存著孫臏的有關遺址與眾多傳說,是這位曠世奇才的終老之地。

皇帝當年巡狩四方,立碑頌德紀功,著名的琅琊臺刻石就在附近。由青島輪渡過海,經膠南遊五蓮山必經此處。如今自濟南至日照的鐵路已經全線開通,交通更是方便


遙哪走


日照五蓮山4A級景區,冬暖夏涼,現在這個天氣最合適,景區裡面比較著名的有明代建成的光明寺,羊化石,龜石,五丈人石,古蹟怪石比較多,還有瀑布可以過去拍拍照小坐一下,還有水簾洞一線天,一個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好去處,祝你玩的開心!






鋼鏰兒亂寵


日照海釣趕海一日遊


日照歡喜海釣俱樂部


去過兩次,還不錯


DINGZHONG


就這天,去了定讓你後悔半生!


煙椛埸冷1


建議你去九仙山



天堂羽12


風景很好,去吧,也可以去浮來山,竹洞天看一看!早去早回,別耽誤週一搬磚,不然工頭扣你工資





公孫扶牆


emmm最近日照好熱,建議不要爬山了吧


日照鍋爐冒黑煙


挺好的啊,五蓮這邊山比較多,可以去五蓮山九仙山玩玩,現在櫻桃熟了,也可以去採摘園摘櫻桃,中午還可以在農家樂吃頓飯,消費不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