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書協裡寫醜書的多?

阿里摩天輪


為什麼書協醜書多?

實際這就是書協會員與未進書協人的區別。一般說來,進入書協者,都是基礎都過關,尤其是憑著自己的本事進入書協者,都是挺厲害的角色。這在我們的當地,實話說,的確有兩刷子,沒有一定的書墨基礎,經過了多次的參加展覽,而被篩選脫穎而出。


話說二,其中所謂醜書之列,是兩類,一類草書,因為不識讀,或者不感興趣,望其草字,判斷楷書不怎麼樣,大家都有經驗,大凡寫草書情性的人,都是散簡的筆墨形式,從一開始就喜歡草字,而寫楷書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境界。

草字者,屬於比較爛漫,藉此書體而樂於抒發胸臆,楷書者而從整肅則取悅。都是一泓微波漣漪之書墨情懷。

相應來說,草字的遠源,不一定會有楷則規模,再有草書景觀。

故另一類,屬於從古意,追索先秦左右的古雅朴茂,而取其筆意而創自己的醜貌。達到一種深遠。近古雅而崇尚。但是剛剛起步,其筆墨形狀與味道,依然缺失古雅。僅僅剩下了“醜”態。

於是不過明人眼睛。明白人,一看便知道有幾斤幾兩。但是可憐的是有些人依然感覺自己的書墨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屬於自我陶醉。

很多書協會員由書法傳統基礎而創優秀作品,為數不少,不得不佩服。因為這些人走的書法路,底蘊深厚,創作具實力派。



本著一分為二,客觀的分析看待,不能一刀切。現在引領書法前鋒者,還是那些有實力的書協會員,尤為國家級書協會員,更是高水平者,沒有高水平,也自然進不了書協組織。對於老百姓能夠獲得書協會員,實在不容易。

是不是這個理?期待評論勘正。


狂喜淡墨a


天哲按:近來頭條上發文章、回答問題比較多,一是我在利用更多的無聊時間,以前開車多,現在開車少坐車多,所以無聊時間就多了!二是出差時間多,我是喜歡出差的,這麼多年,我發現,只要是出差,辦事效率就高,這中間,坐地鐵時間就多,自然就有時間利用!

因為量上去了,我就發現了大問題了!我是越來越喜歡說實話了,越來越不怕別人批評、責罵了,越來越喜歡網友恨之入骨的醜書了……以前是喜歡,但還藏著掖著!最近因為頭條上發文多了,不願意藏著掖著了……喜歡“醜書”喜歡得膽大包天了……

一,我覺得“醜書”裡更能看到傳統哲學的美!這就好比一個乞丐去為地震災區捐款,那種高尚的情操特別耀眼……

二,我覺得“醜書”裡面更能看到書法家的性情、情感,這樣才覺得真實、踏實!這就好比一個人,不笑不哭連一點表情神態都不顯露出來,我覺得這個人太無趣了……

三,我覺得品“醜書”就像品酒!小時候喜歡喝飲料,覺得甜了就是好,現在喝了一兩囗可以,多了就是覺得淺了、平淡無奇!看“醜書”不一樣,有如茅臺、五釀液,乍喝苦,但是苦後有香,有澀,有勁,有韻,重要的是,她能勾起魂來……






陳天哲



其實大多數書協會員的書法,無論是字的結體還是章法上都很有功底,都經過多年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只是有些人想標新立異,所謂創新所以才有了“醜書”的出現,而書協為鼓勵創新,就把某些人的某些“作品”推了出來。我兒子年十八,練書十年,三年前就加入省書協。現上傳他的作品,還望雅正。



15993758627


關於“為什麼書協裡寫醜書的多?”這個問題,我認為,古人的書法都成了傳世經典,再追也追不上了,怎麼辦呢?那就“創新”吧!所以,就絞盡腦汁地研究如何把字的用筆和結構變化起來,打破傳統的筆法,把好端端的字的結構破壞得瘡痍滿目,其章法和墨法也不按常規處理了。他們認為,這樣的“書法作品”才有時代風貌,才有藝術觀賞性,才符合時代審美,才叫“創新”,才能在歷史上留點什麼的。

記得當代魏碑大師孫伯翔先生說過,當代人學書法,先不要談創新,應老老實實的繼承傳統。他還說,難道你的字超過古人了嗎?如果沒有超過古人,那就要繼承;如果你的超過古人了,再談創新也不遲。但是,你的字超沒超過古人,還要經過歷史的檢驗,並不是你說超過就超過了。孫伯翔先生還說,當下的人動不動就提書法創作,這是不妥的,你會創什麼?叫寫書法作品就可以了,不要輕易地把寫書法作品稱為“書法創作”。


(上圖為孫伯翔老師的魏碑書法作品)

當代隸書大家張繼老師說:“書法創新很可怕,但不創新更可怕!” 張繼老師在書法創作時,曾告誡他的學生,說:書法創變,無論怎麼變,都不能失去法度,都應建立在傳統的基礎之上,這樣的書法作品,才能有生命力!如果失去了法度,那就不叫書法作品了,即便是,也是“俗作!”


(上圖為張繼老師的隸書作品)


(上圖為張繼老師的章草作品)

所謂書協裡的“醜書”大多是展覽體,其實並不醜,不把“展覽體”當作醜書看待。為什麼?因為“展覽體”是不失法度的,如果“展覽體”不符合法度,是入不了國展和其它形式的展覽的,除非是有過硬的關係。


中州耕牛堂主


都說書協的醜書多,但現實中醜書卻能大行其道。是個人的審美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還是收藏家的錢多了感覺要燒包了?還是市場左右了人們的審美取向?

啥叫醜書?

可能是對於書法剛入門的愛好者和還未入門的愛好者來說,醜書是對除了正整的楷書之外的書法作品描述罷了,因為書法是一種與其他藝術不一樣的東西,看似門檻很低,多數人以為,就是寫字。筆者在基層做過調查,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識字不識字兒的,都敢評論書法,當然,在他們的眼中寫的規矩的、象印板印的,這是最高境界,寫得規矩的行書次字,草書就根本入不了法眼。這確實是基層書法的審美現狀,但是”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句話,好像用在哪兒都是正確的!並且大多數書法從業者都不敢反駁這種說法,因為都怕犯眾怒,惹上不必要的麻煩,其實書法藝術、文學藝術跟科學技術是一樣的,具體的評審標準,恐怕不是任何群眾都介定的。不是象農村的選舉一樣,看誰順眼就投誰的票,沒啥技術含量!把“二王”的作品拿去跟小鎮上的書家Pk,會被秒成渣渣。

醜書有幾種?

第一種醜書是畫家字,雖然是書畫同源,但是畫家用筆的側重點不一樣,在書法上可能要受一定的影響,畫家字比較注重藝術的張力和視覺衝擊力。所以,對中國畫不太瞭解的人,也理解欣賞不了畫家字。

第二種就是,純粹屬於既不是畫家字也沒有在書法上受過系統的訓練,只要認識幾個字,用毛筆字寫出來,雖然帶有濃烈的個人情感,但是不具備書法的要素,跟江湖雜耍一樣的,這才是真正的醜書!

還有一種醜書,是經過設計出來的,沒有沒有楷書,行書,草書等幾種字體一脈相承的逐漸演變過程,這事實上是,把別人人書俱老的作品,強行移植到自己的書法中,成了自己書法作品中的蹩足怪誕、個性矛盾的東西。

如果有楷書、行書、草書一脈相承的循序演進的書法,達到人書俱老的至高境界,這種書法是好書法,絕不是醜書。唐朝的孫過庭,《書譜》中說: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劉熙載《藝概*書概中雲: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一醜字中丘壑未易盡言!經過了楷行草這幾個步驟的紮實歷練之後,這種書法一定是不俗的,一定是充滿個性自由,和藝術張力的作品,有的甚至達到了成佛成仙的境界,但這種醜書,沒點書法知識和藝術功底,還真看不出來,更別說能寫的出來!

至於書協醜書多,沒必要嘰嘰歪歪或者慷慨激昂,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好看的多看兩眼,有礙觀瞻的就別看,中華文化也不會因寫幾個醜書的而喪失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八聖山人


所謂的醜書和亂書這類稱呼完全是不懂書法的外行話。千萬別以為會寫幾筆就懂書法。其實差的很遠。我練習了十年都不敢亂說,更不敢發作品出來,因為我知道,水平還不足,高手太多了。老老實實的練習就是正道。



關於書協醜書多這件事情我覺得要從普通人的審美觀說起了。大家都覺得一筆一劃的楷書或者雋秀的行書為最美好的書法。是最具有藝術代表性的。其實這種看法只能說對了一小部分。首先藝術是美的,這是個人主觀的看法,並非主流藝術標準。藝術標準到底什麼?藝術不必只是單純的服務於視覺感官的,藝術可以拿來直接表達思想,傳達觀念。那麼這麼說應該理解了吧,藝術就是傳達思想和觀念,因為人本身的原因,思維能量的不同,所以每個人的作品所表達的思想也不同。比如八大山人的書法,很多人說是醜書,被譽為灌腸體。其實呢?他的書法風格內涵篆籀之法與碑學的精華。他簡化了用筆的動作,任由筆豪做平面的運動,提按微弱到了極其隱含的地步。



這的確讓人很吃驚,因為人們追求的那些複雜而且高檔次的用筆技術,八大棄之不用!這樣的追求確是需要些魄力的,因為要冒著“單調”的風險。石濤和尚有兩句詩稱讚八大山人 “書法畫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無比”,就用筆追求上說,八大應該當之無愧的,是去掉鉛華返本真。這種藝術精神和藝術表達是建立在絕對的基礎功底和對文化認知的基礎上的。還有如現代的王墉,王冬齡的書法都被稱作醜書。有這些看法的人只能說對於書法藝術,你還是個孩童,需要加倍努力學習和讀帖,這樣你才能有資格,有自信的去評論別人的書法。



另外,醜書和亂書的心態一定要祛除。因為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暴露出了你在書法中的嚴重不足。且行且學且謙卑,這是文化人的格局,好好想想吧。


書法影響力


醜書出現在書壇也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事,基本上是跟書協成立的時間差不多。也就是說,自從書協成立開始,醜書(當時被稱為流行書風)便也出現了。

大家都知道,書協成立時中國的文化剛剛復甦,受到日韓一些前衛書風的影響,一些年輕書家開始嘗試和探索新的創作風格,形成了新的審美趨向。這批書家就包括王鏞、沃興華、石開等當時書壇的實力書家。


流行書風展一共舉辦了三次,基本上每一次都引發了相當大的爭議,也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但是,王鏞等人畢竟是書壇的中堅力量,這股所謂的流行書風非但沒有偃旗息鼓的意思,竟然大有星火燎原的趨勢。鑑於書協在書壇書壇的影響力和特殊地位,加上這些醜書名家大多在書協擔任重要職務或評委,所以書協成為醜書的重災區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醜書發展到今天,並沒有像王鏞說的那樣成為切合時代的審美思潮,也沒有像醜書名家們想象的那樣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不管這些所謂的權威和名家如何的相互追捧,並且竭力尋求理論依據,依然收效甚微,始終無法改變大眾的傳統書法審美習慣。



從目前只要醜書一露面必然招致罵聲一片的現狀來看,書協裡醜書氾濫也面臨相當尷尬的境地。所以,書協揚言要對醜書採取限制措施也在情理之中。


驚龍軒


關於“醜書”,網上有很多說法,凡是不喜歡的作品,一律命之醜書,棒殺之。更有人評出十大丑書,王鏞、石開、劉雲泉等“光榮”入選。

王 鏞 書法

筆者混跡書法圈10餘年,體制內的中國書協、各省書協主席團成員有接觸,體制外的草根書法家、書法愛好者有接觸;聽聞過差額選舉時,本不在名單上的某理事差點當選副主席的傳聞,也目睹過江湖書法家口銜毛筆街頭賣藝的情景。下面就醜書說一下我的觀點,歡迎拍磚。

劉雲泉 書法

先談點題外話。歌曲大家都愛聽,歌曲種類很多,有民歌,有流行歌曲,有搖滾,有民謠,有爵士等。唱法上有美聲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你想聽的別人不一定愛聽,你想聽別人也不能不讓你不聽。再看戲曲,角色分為“生、旦、淨、末、醜”,有愛看小生的,有愛看花旦的,也有很多人喜歡丑角。一部戲裡若是沒有一個插科打諢的丑角,這部戲就不活了。

邵巖 白髮老農如鶴立

好了,說回來,書法字體上有篆隸楷行草,形式上有條幅、中堂、橫披、扇面,書法界有幾幅“醜書”又何妨,權當菜品中的調料,酸甜鹹辣麻,任君選擇。不喜歡的作品我們大可不看。這是第一個觀點,允許醜書存在。

鄭板橋的書法是不是也是醜書 《歌謠軸》 紙本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第二個觀點,是否醜書不要急著下結論。史上有人曾說顏真卿是醜書之祖,說這話的人是米芾老先生,他認為顏字顛覆了二王楷書的法度,原話是“顏柳挑踢”。這話對否先且不論,我們說一種書法的風格要從長遠上看,可能幾年、幾十年不夠,放個幾百年、上千年,若是還能流傳,那說明我們當初說的醜書是錯誤的,或者說當時我們的認識水平不夠。時間是把殺豬刀,美醜交與時間去檢驗,說不定人家又開創了一個時代呢。

金農的漆書也很多醜

第三個觀點,不要人云亦云,不認識的一律認為是醜書。想起春晚小品《招聘》裡的一句臺詞:凡是我不認識的字都不是個字。說這話的人是個神經病。很多作品我們不理解,也許是我們看的少,欣賞水平不夠,人家很可能是有來歷的,所以不要一看到不喜歡、不順眼的書法就一概認為是醜書。十多年前有位書法家,因長期生活在日本,見到一張流失在日本的古帖,此帖在國內知之者甚少。他苦心臨習此帖,終一舉成名,現在廣州生活得很好。

清朝隸書大家陳鴻壽

說到最後,忽然意識到個問題,文中提到口銜毛筆一事,特作說明,並非所有口銜毛筆的書法家都是江湖書法家,福建書法家張文佑先生自小犯病,失去雙手,只能以口作書。文佑先生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精研楷、行、草、隸,尤以小楷取法魏晉而獨具一格。在此算是替文佑先生作一宣傳。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不光是書協裡寫醜書的多,江湖上寫醜書的也多。

近些年來,書協由於種種原因,操作不當,有失尊嚴,書協盡成了腥味四濺無孔不入的臭雞蛋。什麼江湖中人,什麼現代書派,什麼紅黑兩擋權勢貴人等等,一踏糊塗地混入了進去。從此,書協也成了隱藏江湖書法派系的-個組織。這就難怪寫醜字的人,一個勝過-個的多。

最主要原因還是權力,名利在作怪。輕視了中國傳統優秀書法,搞個人專權,個人名氣,個人得失幹勁十足,名氣沖天。本來與書法無關的一些行當之人,對於書法書學根基不牢,或者剛入書法之門的一些初學者,也當上了什麼家,什麼長,什麼師,光環十足,臭名昭著。

書協,作為一個計劃經濟時期新生代產物,對於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書法,有著義不容辭,敢於擔當的責任。但是,事實上根本沒有做到做好這一點。成了書法不成書,書道無正道之亂象。

因為有這些劣跡尚存,寫醜書的不多才怪呢。


鬱香墨



書協裡寫醜書的人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多,以我的理解來看,醜書反傳統,放在一堆傳統書法中很顯眼。

就像現在是春天,北方有10多度到20度,氣溫適中,大多數人穿著長褲,薄外套或襯衣,但有一部分人卻穿起了短袖,短褲和短裙,甚至還有一部分人仍然穿著冬天的衣服。

醜書就像穿短褲短裙,或冬衣的人,站在人群裡非常酷目,人們看一眼就能記住。

在全國範圍內,醜書名家有王冬齡,白砥,程風子,曾翔等人,都是被人們熱議的對象。

至於這些人為什麼要寫所謂的“醜書”,以我的理解,主要有如下原因。

其一,這些人已經進書協了,書協高手多,想靠傳統出名成家太難了,那麼,就偏不遵循傳統,跟傳統對著來。依靠走捷徑的方式揚名。


傳統對筆法要求嚴格,一筆一畫都要遵循古人的程式,醜書作者偏不這樣來。無視規則,章法和筆法,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反正可以給自己戴上“創新”的帽子。其實,這種創新就像無源之水和無根之木,經不起考驗。

其二,醜書作者自命不凡,認為自己非常了不起了,想玩點所謂學術上的東西,以視正聽。

醜書作者進入書協後,成為了專業書法家,這就需要他們拿出真本事說話,要不然站不住腳。而從學術層面開拓和創造,是這些書法家心照不宣的事。

我認識好幾個陝西書協副主席之類的書法家,他們就是這樣認為和這樣做的。

學術這東西本身就難以定位,它具有超前性和探索性,弄好了,有人認可和追捧了,就成了學術,弄不好,就成了垃圾,遭人唾罵。


其三,醜書作者不自信,被自己的真實水平所愚弄,也被“皇帝的新裝”所愚弄。

醜書作者在書協中大多有職位和頭衘,並且身兼多種社會職位,他們也清楚自己真正練習書法的時間並不充足,不像一般書法家有大量時間練習。

因此,讓他們規規矩矩寫,很容易露餡,暴露自己本就不高的水平,那麼,他們就大筆任意揮寫,反正寫出來很多人不認識,能震住人。一般書法家也是醜書作者的下屬,不便於站出來糾正上級的不對,就做個順水人情,人前說人話,跟著鼓掌叫好。醜書作者聽到有人叫好,就認為自己真了不起,書寫習慣成了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