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染病思想上永遠不能鬆懈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每一天、每一點變化都牽動人心。1月29日,“新華視點”記者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她說,對傳染病思想上永遠不能鬆懈。依靠各級黨委政府全民總動員,依靠廣大專業的醫務人員,我們一定能勝利。

  之前潛伏期的病人目前開始發病

  問:疫情發展至今基本脈絡是怎樣的?

  李蘭娟:2019年12月,武漢確認出現了新病毒,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基因測序,使我們對其有了比較好的認識。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一批人都有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當時武漢相關方面進行了調查採樣。在華南海鮮市場發現的病毒,與在病人身上發現的病毒一致。

  這個病毒比較厲害,人們當初還沒有預測到會這麼快速發展。發現傳染源、控制傳染源是傳染病控制當中最重要的一條。我們在武漢發現有1個人傳染14個醫務人員的情況,說明已經存在人傳人,所以專家組提出要嚴格隔離、消毒。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立即做出了乙類傳染病按照甲類管理的決定。1月21日,我們到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提了一些建議。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流行病學篩查,發現傳染源,然後進行隔離和醫學觀察,現在看來這個手段還是蠻重要的。

  問:1月28日,浙江等部分省市的確診病例數有所上升,這說明了什麼?

  李蘭娟:之前為潛伏期的病人開始發病。早期武漢流到全國各地的病人以及留在武漢的病人都到了發病期,這是高峰來臨的一個階段,一點也不奇怪。現在,發病的人我們隔離了,與他們有密切接觸的人員也調查出來、隔離起來,以後再感染的數量會明顯減少。武漢“封城”是非常英明的決策。正好趕上春節人口大流動,只有嚴格地把武漢控制起來,其他的地方才會減少發病率。

  “四抗二平衡”是救治危重症患者有效策略

  問:現在全國危重病人包括死亡病例還在不斷出現,根據您的臨床經驗,哪些手段是有效的?

  李蘭娟:現在還是輕症病人比較多,但我認為少數病人會變成重症甚至危重症病人。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搶救非常重要,只要有效降低病死率,老百姓就不會恐慌。

  為了降低病死率,浙江把所有重症、危重症病人都集中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的病房。因為浙大第一醫院感染病科是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也是國家傳染病診治重點實驗室,有比較強大的一支隊伍和比較豐富的傳染病防治經驗。

  我們把原來治療SARS、H7N9的經驗都用上了。在H7N9防控中,我們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包括香港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5天就鎖定了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鎖定傳染源後,政府很快採納我們的意見關閉了活禽市場,新發感染就慢慢降下去了,當時病人的情況比現在要嚴重。我們當時提出了“四抗二平衡”的救治辦法。

  問:“四抗二平衡”是否已經投入到目前重症病患救治中?

  李蘭娟:是的。所謂“四抗”,第一是抗病毒。我們發現,早一天進行抗病毒治療,重症率就會下降10%,病死率下降13%;第二是抗休克,要補充鹽水;第三是抗低氧血癥,我們發現“李氏人工肝”有效;第四是抗繼發感染,早期用抗病毒治療,到後面一旦有繼發感染的時候再用抗生素。“二平衡”,即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以及維持微生態平衡。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症病例,“四抗二平衡”非常有效。對呼吸衰竭、肺部炎症明顯增加、有細胞因子風暴的危重症病人,應用“李氏人工肝”治療是有效的。1月28日白天我到病房,發現有幾個危重症患者病情發展比較快,連夜進行了人工肝治療。29日早上,患者的情況就比較平穩了。

  起碼3個月才能證明疫苗有效

  問:您此前曾公開表示我們離擁有疫苗已經很近了,到底有多近?公眾什麼時候可以打上疫苗?

  李蘭娟:研發疫苗第一步是要獲得病毒株。目前,我們已經分離到了五株病毒,其中有兩株非常適合於研發疫苗。分離到種子株之後,還要把種子株的病毒在細胞中培養,讓它長到一定的量,這就需要一個多月。大量的細胞病毒拿到了,還要進行滅活,並對它的免疫原性如何,能不能預防、有沒有效果、有沒有毒力、會不會造成新的感染等開展實驗。

  如果免疫性很強,也沒有很嚴重的對人的損害毒力,我們要提交給國家評審中心,中心拿疫苗做動物實驗。動物實驗安全後再在人身上做一期、二期研究,後面的過程最快速度估計也要一個半月。所以,加起來最快速度要三個月才能證明疫苗有效。不過,只要得到相關部門批准,生產還是很快的。

  對傳染病思想上永遠不能鬆懈

  問:從人類歷史上幾次造成重大損失的傳染病疫情來看,我們應該吸取哪些教訓?

  李蘭娟:只要地球上還有病原微生物,傳染病永遠可能發生。許多老的傳染病,像天花等基本被我們消滅了,但新的傳染病還會不斷髮生,像之前的SARS、埃博拉病毒、H7N9,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SARS發生時,我們國家疾控隊伍還不完善。SARS之後,我們要求所有縣以上的醫院都要設感染科,都要有發熱門診、腸道門診,這些對控制傳染病非常重要。

  所以說,我們既有教訓,也有體會、經驗。對待傳染病,第一,永遠思想不能鬆懈,永遠要記得傳染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第二,傳染病防治這支隊伍不能歇著;第三,國家16個重大科技專項中,醫學傳染病重大專項這十年來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問: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哪些生活習慣需要反思?

  李蘭娟:我覺得個人衛生習慣永遠非常重要。傳染病來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消毒,保持公共衛生環境。身心健康也非常重要,要有一定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無論是SARS的時候還是現在,可能傳染源都來自於野生動物。所以希望所有人不要吃野生動物,大家要管牢嘴巴,而且要堅決取締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國家已經有的法律執行要嚴。

對傳染病思想上永遠不能鬆懈

對傳染病思想上永遠不能鬆懈

對傳染病思想上永遠不能鬆懈

對傳染病思想上永遠不能鬆懈

對傳染病思想上永遠不能鬆懈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聯繫電話:0931-85696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