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長期服用降糖藥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毛松石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吳一波來回答您的問題。

簡單來說,糖尿病可分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性糖尿病和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前者通常通過定期注射胰島素來治療,後者的通常口服用藥是磺酰脲類、胰島素增敏劑、雙胍類等降糖藥物。

每種藥物都有自己的主治方向以及不良反應,降糖用藥也不例外,所以今天就來介紹關於降糖藥物的不良反應。首先,胰島素注射劑或胰島素吸入劑,主成分是胰島素,它們的主要不良反應有低血糖症、過敏反應、胰島素抵抗以及脂肪萎縮,這四種不良反應在其它文章中介紹過,這裡就不做贅述了,今天的主場是口服降糖藥物。

磺酰脲類,其代表藥物有格列美脲、格列齊特等,該類藥物不僅能降血糖,還具有抗利尿作用,比如格列本脲、氯磺丙脲,可以用於尿崩症;而且第三代磺酰脲類對凝血功能也有影響,較少發生低血糖症。該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皮膚過敏、胃腸不適、嗜睡及神經痛,而且對肝功能有損害,尤其是氯磺丙脲;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是持續低血糖,極有可能是因為服用藥物過量,低血糖嚴重的患者會發生昏迷、休克、腦損傷,嚴重時還可能會導致死亡,所以大家一定要經遵醫囑。

雙胍類,國內常用的雙胍類降血糖藥物有二甲雙胍和苯乙雙胍,這類藥物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它能明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但正常人服用時,對其血糖沒有明顯影響。患者服用雙胍類降血糖藥物時,會產生食慾不振、噁心、腹部不舒服以及腹瀉等症狀,不良反應嚴重時會有乳酸性乳血癥、酮血癥。


如果您喜歡的話,請點擊右上關注,更多健康知識和您分享!


胰島素增敏劑,包括吡格列酮、羅格列酮、環格列酮等,它能顯著地改善胰島素抵抗以及相關的代謝紊亂,對於2型糖尿病和因其導致的心血管併發症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相比較起前兩類藥物,該藥的低血糖的發生率較低,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胰島素增敏劑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嗜睡、肌肉和骨骼痛、頭痛以及消化道症狀,它的不良反應也極大地影響了該藥在臨床上的使用,比如羅格列酮有潛在的導致心血管作用的副作用,限制了他在臨床上的使用,吡格列酮因為可能會增加患膀胱癌的幾率,所以它的使用同樣受到了限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像阿卡波糖可以單獨或與其它降糖藥一起服用來治療糖尿病,其主要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餐時血糖調節劑,瑞格列奈,是一種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口服給藥後很快起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適用於糖尿病腎病患者以及對磺脲類藥物過敏的患者。

口服降糖藥物的使用可以說是治療糖尿病的一大突破,尤其是對治療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治療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問題回答 哈爾濱醫科大學 袁紅梅 審核 吳一波


吳一波


降糖藥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副作用也不相同,下面小糖將分類別來闡述這個問題。

常見降糖藥有哪些副作用?

1.二甲雙胍,主要副作用是腸胃道不良反應,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反酸等,長期服用二甲雙胍還會引起維生素B12的缺乏。

2.磺脲類,副作用主要是易導致低血糖及體重增加,其他如皮疹、過敏等副作用少見。

3.格列奈類,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但發生率較少。

4.a-糖苷酶抑制劑,胃腸道反應,如腹脹、脹氣,偶有腹痛或腹瀉。

5.胰島素增敏劑,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副作用可引起水腫、心衰,肝功能異常。

還有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SGLT2抑制劑,降糖作用比較平和,用起來比較安全,低血糖風險較小,也不會增加體重。

綜合來看,降糖藥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腸胃道反應和低血糖。有很多患者比較關心藥物的肝腎毒性,一般來說,降糖藥物本身不會對肝腎造成直接損害,但伴隨有肝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

如何減少降糖藥的副作用?

1.嚴格執行飲食控制,控制總熱量,少量多餐。合理的飲食控制,有助於發揮出更好的藥效,而不控制飲食,則會降低藥物治療效果。

2.雙胍類建議在餐時或餐後服用,可降低消化道反應。

3.腎功能不全者,最好選擇不經腎臟排洩的降糖藥物,如格列喹酮、瑞格列奈,避免增加腎臟負擔。嚴重腎功能不全者,禁用口服降糖藥,改用胰島素治療。

4.聯合用藥。一般,藥物劑量越大副作用也越大。採取聯合用藥,可在保證藥效的前提下減少每種藥物的劑量,從而減少副作用。

5.循序漸進用藥。胃腸道對藥物有一個耐受過程,所以建議使用糖苷酶抑制劑、雙胍類等藥物時,先從小劑量開始,經過1-2周逐漸增加至治療劑量。


糖人健康網


二型糖尿病長期用藥是糖尿病病發症的主要原因,你身體本身血糖高,再用藥等於雪上加霜,科學的做法是最快的停藥停針,建立科學的吃飯方式,再適當鍛鍊,這就是最新的營養生活幹預療法,好多人已康復治癒了,再聽醫生吃藥的舊方法只是等待病發症的到來,脫離苦海,過正常人的生活就關注我的文章和視頻


糖尿病的康復逆轉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糖尿病人長期服用降糖藥物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目前來說主要有6大類降糖藥物,每種降糖藥物的不良反應有一些差異,現把不同種類降糖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總結如下。

1.磺脲類降糖藥:

它是目前除了胰島素之外降糖作用最強的藥物,常見的藥物包括格列齊特、格列美脲、格列吡嗪等,它的降糖機制是促進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它的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是低血糖反應,其他的包括增加體重、皮膚過敏反應、損傷胃腸道黏膜等;

2.格列奈類降糖藥:

它也是一種促胰島素分泌劑,但是它的降糖速度比較快,而且吸收快、作用時間短,主要用來控制餐後高血糖;它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低血糖和體重增加;

3.雙胍類降糖藥物:

雙胍類降糖藥物主要是通過抑制肝葡萄糖的輸出,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而降低血糖;同時它有一定的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抑制動脈壁的平滑肌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增殖;

雙胍類降糖藥物最主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應,主要表現為腹脹、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其他包括乳酸性酸中毒、抑制維生素B12的缺乏;

4.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物:

這類藥物主要是促進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發揮作用,常見的藥物有羅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這類藥物主要的常見副作用主要是體重增加和水腫,而且它還能增加骨折和心力衰竭的風險;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此類藥物主要是通過抑制小腸黏膜對糖類的吸收而發揮降糖作用;常見的藥物有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等;這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如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等;

6.基於腸促胰素的降糖藥物:

主要包括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和胰島血糖素樣肽—1,這類藥物包括沙格列汀、西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等;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頭痛、過敏反應、轉氨酶升高、上呼吸道感染、胰腺炎、關節痛等;

7.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

這類藥物主要是通過抑制近端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腎糖閾而降低血糖;這類藥物主要包括達格列淨、坎格列淨、恩格列淨等;

主要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泌尿道感染,增加酮症酸中毒、截肢、骨折的風險。

最後小結:每種藥物的不良反應總結如上,這裡不再贅述。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題,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糖尿病人長期服用降糖藥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二甲雙胍

該類降糖藥的毒副反應主要是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受損以及乳酸酸中毒。老年人糖尿病病程長,常併發大血管及微血管病變,使組織灌注不良加之因高齡、肝腎功能減退、合併慢性心肺疾病等。

磺脲類藥物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



磺酰脲類藥物作為口服治療I型糖的主要藥物類型在臨床應用廣泛,其不良反應包括代謝營養障礙、神經系統損害、精神紊亂以及胃腸道反應,此外還有口腔出血等。該類藥物引起低血糖最多的是格列本脲,其次是格列齊特。

TZDs噻唑烷二酮類 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肝毒性是人們在使用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中普遍關注的安全性問題,肝功不良的病人中仍應慎用,此外還有頭痛、浮腫、失眠、乏力等不良反應,其發生可能與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具有輕度的血管擴張作用和體液瀦留有關。

a-糖苷酶抑制劑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

該類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是胃腸系統紊亂,如腹脹和排氣增加等。其中以阿卡波糖的發生率較高。這是由於阿卡波糖抑制了小腸a-葡萄糖苷酶腸腔內大量未消化的糖類受到腸內細菌的發酵而產生腹脹、腹瀉等不良反應,老年糖尿病病人更易發生。



格列奈類藥物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

這類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以低血糖和消化道反應為主,該類藥物主要在肝臟中代謝,絕大部分由糞便排出,且由於有較高的蛋白結合率,它不會在組織中蓄積,有較好的安全性。

DPP-4抑制劑 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

目前已經上市的DPP-4抑制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大部分患者只出現輕微的藥物不良反應,如腹瀉、上呼吸道感染等。對於心血管方面,沙格列汀和阿格列汀可能會引起患者心衰做出警告,尤其是對於那些本就存在心血管疾病或腎衰的患者。此外,DPP-4抑制劑可能會導致患者嚴重的關節疼痛。由於DPP-4抑制劑的上市時間較短,對於其安全性問題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SGLT2抑制劑 達格列淨、恩格列淨和卡格列淨。

該類藥物聯合胰島素或磺脲類藥物時,可增加低血糖發生風險。SGLT2抑制劑的常見不良反應為生殖泌尿道感染,罕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酮症酸中毒(主要發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的不良反應包括急性腎損傷(罕見)、骨折風險(罕見)和足趾截肢(見於卡格列淨) 。


總結:以上就是各類降糖藥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覺得寫得不錯的話,記得點個贊哦!如果還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識,關注我,私信為你解答!


醫療工作者張


糖尿病朋友如果在飲食、運動等治療後,血糖仍不能控制在正常範圍,就需要應用降糖藥物來治療。因為糖尿病為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應用。那麼很多人就會擔心,

我長期服用這些藥物會不會出現副作用呢?

降糖藥物品種目前有9大類,可服用的藥物有6類,這6類口服降糖降糖藥物分別是雙胍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噻唑烷二酮類、葡萄糖苷酶抑制劑、DDP-4抑制劑。每一類又包括很多種不同的藥物。

這些藥物共同的副作用為低血糖。

但是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等一般不會出現低血糖,但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低血糖。症狀表現為心慌、出汗、頭暈、乏力、視物模糊、恍惚等症狀,嚴重時會出現昏迷。需要儘快應用含糖食品或葡萄糖來緩解。

在降糖治療過程中,無論應用哪種降糖藥物,都建議身邊要備些含糖食品,防備不時之需。

胃腸道反應

胃腸道反應會出現在服用雙胍類、磺脲類促泌劑和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的患者身上。

以雙胍類為多見。患者會出現腹痛、腹脹、腹瀉、食慾下降、排氣增多等情況,一般應用一段時間後會逐漸消失,不能耐受則需要停用或減量。

血液系統的副作用

磺脲類促泌劑會引起血液系統的副作用如白細胞減少和溶血性貧血,當用藥過程中出現咽痛、高燒、乏力、尿紅等,應檢查血常規來觀察。

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過敏或者固定性藥疹的情況。注意對磺胺類藥物過敏的患者是禁止服用磺脲類降糖藥物。

水腫

噻唑二酮類藥物可引起鈉水瀦留,出現足部、顏面水腫情況。嚴重者可考慮停藥。

長期服用雙胍類,可導致胃腸道對維生素B12的吸收減少,因此長期服用雙胍類藥物,可口服維生素B12,同時對糖尿病帶來的神經病變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藥物的副作用有時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不光是降糖藥物,其他藥物可能也會出現。所以不要因為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而對藥物望而生畏,合理應用可有效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如果出現副作用,要及時和主治醫師溝通來調整用藥,不要私自停用降糖藥物,以免導致病情變化。

關注孫醫生講糖,一起學習交流健康知識吧!


孫醫生講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經成為繼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之後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三大因素。

糖尿病引發的一系列健康問題困擾著眾多家庭和社會,糖尿病是一個以高血糖為表現的全身性代謝性紊亂疾病。糖、脂代謝紊亂、神經病變,最終因代謝紊亂、循環和神經受損而產生的併發症。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手段,但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把控制血糖當做在治療糖尿病,實際上治療糖尿病是為了防止危害到人體,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運動、藥物的充分結合是很重要的。

第一,磺脲類藥物

磺脲類藥物能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適用於尚存在部分胰島功能的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應是容易導致低血糖,其他包括增加體重、皮膚過敏等。

第二,雙胍類藥物

雙胍類藥物能夠抑制肝糖元分解及糖異生,改善胰島素抵抗,是超重及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選藥。主要的不良反應是消化道反應,主要表現為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

第三,α—葡苷酶抑制劑

α—葡苷酶抑制劑能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主要用於降低餐後血糖,對空腹血糖幾乎無效果,該藥還可用於糖尿病前期的干預治療。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例如:腸脹氣。

第四,噻唑烷二酮類藥物

可促進胰島素介導的葡萄糖利用,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從而降低血糖。適用於2型糖尿病、IGT及代謝綜合症患者。不良反應是足踝水腫、肝酶升高。此類藥物可引起水鈉出溜及水腫,心功能不全者、肝功能異常者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婦女忌用。

綜合來看,降糖藥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腸胃道反應和低血糖,有很多患者比較關心藥物的肝腎毒性,一般來說,降糖藥物本身不會對肝腎造成直接損害,但伴隨有肝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


羅民教授


糖尿病,簡單的來說就是以慢性血糖升高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降血糖的激素(胰島素)分泌量減少或作用缺陷引起的。



可別小看了這個血糖升高,它可以導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進而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的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衰竭!病情嚴重或應急的時候可以發生急性嚴重的代謝紊亂!本病是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壽命縮短,死亡率增高,應當積極防治!



對於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缺乏病因治療!目前的口服藥物都是對症治療,對於其不良反應,刀刀為您分別闡述如下:

1.促胰島素分泌劑

例如格力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齊特等,其不良反應包括:低血糖反應,體重增加,皮膚過敏,此外,還可對消化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產生一定的毒性。



2.雙胍類降糖藥

這個藥物中目前廣泛應用的是二甲雙胍,其不良反應包括:產生消化道的刺激反應,皮膚過敏,最嚴重的副作用就是乳酸性酸中毒!有的老年病人肝腎心肺功能不好的時候,需要更加註意用量用法。

3.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

常用的有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其單獨應用不引起低血的糖。主要的不良反應有水腫和體重增加,有心臟病,心力衰竭傾向或者肝病者不用或慎用。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常用的藥物是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這一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胃腸反應,如腹脹,排氣增多和腹瀉等,通常情況下不會發生全身毒性反應,但是對肝腎功能不全者仍應當謹慎使用。

5.胰島素

胰島素是目前唯一所知的人體內降血糖的激素,根據其來源,目前,胰島素製劑有基因重組胰島素和豬胰島素。胰島素的主要不良反應就是低血糖反應,偶爾會出現注射部位的瘙癢,全身性的蕁麻疹,嚴重的過敏反應是比較少見的。

6.胰升糖樣多肽1類似物和DPP

是新型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這類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等。

很多時候,糖尿病的藥物是合併使用的,俗話說是藥都有三分毒,降糖藥物也不例外。我們要重視糖尿病藥物的不良反應,但也不可因噎廢食,產生一兩個不良反應就拒絕糖尿病的治療。



希望我的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金色柳葉刀


長期吃降糖藥的幾個危害

西藥的種類繁多,作用機理都不盡相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長期服用對身體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首先,長期服用西藥降糖藥會使肝臟、腎臟出現功能障礙。尤其是雙胍類藥物,對腎臟肝臟功能影響是最大的,如果肝腎功能不全或者嚴重貧血的患者最好避免用此藥物,以免出現不良反應的危險。

其次,長期服用降糖藥容易讓身體產生抗體,降糖藥喪失藥效,患者不得不更換藥物,如此一來,對身體危害更大。我們該如何正確面對降糖藥?

1、當糖尿病患者發生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急性併發症的時候,服用降糖藥效果會很差,甚至會加重酮症酸中毒或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因此,這種情況下最好不用降糖藥。

2、口服降糖藥幾乎全部經過肝臟代謝,通過腎臟排出,所以,肝腎功能不好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降糖藥,容易使藥物積累中毒發生低血糖,進一步傷害肝腎功能。

3、糖尿病孕婦必須停服降糖藥,如果血糖控制不住,可以改打胰島素,或者諮詢醫生意見。因為降糖藥可能會通過乳汁排出,所以,哺乳期的糖尿病患者也不能服用降糖藥。

降糖藥有害,但我們仍然離不開降糖藥。在使用降糖藥的同時,與醫生保持充分溝通非常重要,無論對藥物有疑問,還是服藥後出現不良反應,都應該跟醫生保持聯繫,切勿自行停藥、換藥、增加藥量,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如何天然輔助血糖平穩,預防併發症出現?

近年來天然有效成分對糖尿病因具有療效好、毒副作用小並且應用前景佳的特點而備受關注。

美國斯坦福醫學中心研發的天然控血糖的-必糖穩,含有苦瓜、桑葉、大花紫薇武靴藤等天然成分,對於輔助血糖平穩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能有效地防治併發症,所以也是美國糖尿病協會力推的糖尿病輔助血糖平穩的最佳手段。

河南王寶民是一位十幾年糖齡的糖友,西藥跟必糖穩一起用,以前空腹血糖10.2,現在降到了6.5左右了,而且特別穩定。


愛吃西瓜東瓜


糖尿病發病率逐年提高,已經發展成為當今社會的常見病、多發病,並且呈現低齡化趨勢,其對生命見刊的危害程度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居慢性疾病譜第三位。據統計,2010年世界上確診糖尿病患者有3億人,其中我國患者人數達1.1億,超過全世界的1/3,並且預計2030年全球患者數量將增加到約4.4億人[1]。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嚴格控制飲食、堅持適當鍛鍊外,多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常用的降糖藥物除了胰島素外,還有口服藥二甲雙胍類、磺脲類、α-糖苷酶抑制劑等,長期用藥難免會誘發一些藥物不良反應,那麼降糖藥引發哪些不良反應呢?

1. 低血糖:低血糖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頭暈、乏累、出汗、心悸、煩躁,甚至低血糖昏迷。

2. 消化系統功能紊亂:表現為:消化不良、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

3. 肝功能異常:轉氨酶升高。

4. 精神障礙:表現為意識及情感障礙。

5. 心血管:胸悶、心衰、心悸等。

6. 皮膚:主要表現為皮膚瘙癢、皮炎、紅斑等疑似過敏性症狀。

7. 血液系統:以貧血、血小板降低、粒細胞降低較為多見。

而從不同類別降糖藥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比較,磺脲類>二甲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格列奈類>胰島素。

因此,長期服用降糖藥的患者,除了關注血糖水平外,還應該關注並避免降糖藥可能導致的藥物不良反應。

[1] Shaw JE, Sicree RA, Zimmet PZ. Global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for 2010 and 2030[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0, 87(1): 4-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