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腎炎之後為什麼會水腫?

手機用戶73971388130


腎性水腫原因一般分為兩類:一是腎小球濾過下降,而腎小管對水鈉重吸收尚好,從而導致水鈉瀦溜,此時常伴全身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組織間隙中水份瀦溜,此種情況多見於腎炎。另一種原因是,由於大量蛋白尿導致血漿蛋白過低所致。 因腎臟原發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水腫,稱為腎性水腫。腎性水腫既是腎臟疾病的主要表現又是診斷腎炎的重要線索,按其發生機制可分為腎炎水腫和腎病性水腫。




腎病浮腫原因如下:

腎病型水腫主要是由於血管內外的液體交換失衡,尿蛋白的大量丟失,出現低蛋白血癥,使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組織液滯留,從而引起水腫,同時血漿容量下降,引起一系列的體質改變,進一步促進鈉水瀦留而更加加重水腫。由於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使動脈端淤滯過多,而靜脈端回吸收減少,而組織液瀦留引起水腫。

其次是由於繼發性血容量減少和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引起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鈉、水的重吸收增多,導致鈉、水瀦留,這也是產生水腫的重要因素。

由此,從腎病發病機理上,得了腎病會出現水鈉瀦留,會浮腫。


杏林隱士


我是腎病醫生張全樂,有11年腎病臨床工作經驗,有問題歡迎隨時評論或者點我頭像私信


水腫是腎病的一種表現,而且不用通過任何檢測儀器就能發現的,對於早發現腎病極有幫助。所以,大家應該瞭解一下關於水腫的知識。

有腎病為什麼會水腫呢?

腎的功能就是過濾血液、排洩廢物。如果腎有問題,則水鈉代謝失調,水鈉代謝失調會引起水鈉瀦留,超過體重10%就會導致水腫。

當腎有了問題,體內的鈉離子排不出去,組織液中鈉離子濃度增高,水從濃度低的地方流向濃度高的地方,這樣組織液就會增多。

另外,腎的功能是形成尿液,把廢物排出去。如果腎有問題,水排不出去,組織液中水增多,也導致組織液增多。

水腫了就一定有腎病嗎?

雖然患上腎病會水腫,但是水腫不一定是腎病。例如走路久了,組織間隙的液體也跟著往下走,會使腳微微腫起來;處於經期的女性也會出現水腫,經期前2-3天最明顯,面部、下肢都會出現。所以有了水腫也不一定就是得了腎病。


我是腎病醫生張全樂,有11年腎病臨床工作經驗,有問題歡迎隨時評論或者點我頭像私信

譽美醫生張全樂


腎病出現水腫,按照專家解釋,是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水鈉瀦留,血量水份增加充盈肌膚形成膚腫。另有腎小球炎合併蛋白尿導致體內低蛋白血癥,引起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導致機體組織間隙內水腫。

處理的辦法由醫生通過檢查腎功能尿常規確診,進行健腎利尿方案的治療。在沒有其它更嚴重的症狀下進行這種治療應該是放心的。


鄧廣烈


  腎不好的人,往往很容易出現水腫的現象。常見的水腫部位包括眼瞼、腳腕等。

  導致腎病水腫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水鈉在體內滯留,無法及時排出體外,當體內多餘的水分超過5-6斤,往往就會表現為水腫;

  2.大量蛋白尿,導致體內蛋白質丟失,當血清白蛋白低於30g/L時,往往容易出現水腫。

  水腫的危害

  如果水腫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它也會導致患者腸道,肺部等的水腫。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急性的心衰,導致猝死。

  應對措施

  1.限水

  在前一天尿量的基礎上加500ml的水,包括喝的水、湯、粥、牛奶等液體的量。

  2.利尿劑

  請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合你的利尿劑。

  3.限鹽

  水腫患者的鹽攝入量應該限制在3g以內。嚴重的應該完全不放鹽,包括醬油、味精、豆瓣醬、番茄醬等含鈉的調味品和醃製食品。

  4.適當運動

  適當的運動和出汗,也有助於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有心衰的患者,則應該避免運動。

  5.透析

  對於已經透析或者無尿的患者來說,透析是排出多餘水分的最佳方法。


腎友天地


得了慢性腎臟病一般都會出現水腫,水腫是慢性腎臟病一個特徵性症狀。

由腎臟疾病引起的水腫就稱為腎性水腫。腎性水腫一般分為腎炎性水腫和腎病性水腫兩類。

1、腎炎性水腫:腎小球濾過能力下降,而腎小管對鈉和水的重吸收尚好,導致鈉在體內蓄積並隨後引起鈉水瀦留,此時常伴全身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多餘的水份滲透到了血管外。此種情況多見於腎小球腎炎,故而得名。

腎炎性水腫最早出現在組織疏鬆的部位比如眼瞼、面部,晨起時更明顯,常常同時伴有高血壓。

2、腎病性水腫:大量蛋白尿導致蛋白從腎臟丟失而引起血漿蛋白過低,血液的膠體滲透壓下降,水分從血管內滲透到血管外。一般而言血漿白蛋白低於30g/L時開始出現水腫。常見於腎病綜合徵,故而得名。

由於重力的作用,水腫最早出現在位置低的部位比如下肢,常從踝部開始。下午、晚上重,晨起輕。臥床的患者背部、臀部也會出現明顯的水腫。

腎病性水腫往往較重,常常伴有腹水、胸水,而且出現的順序為皮下水腫→腹水→胸水,順序不會顛倒,這是和肝病性水腫最大的不同。

一般而言,脛骨(小腿)前平面出現指凹性水腫時,多餘的水分已經達到了2.5公斤。我們曾經治療過一個老年男性患者,水腫消失後體重比水腫嚴重時下降了25公斤,這50斤全都是多餘的水。


李青大夫


 腎臟是人體一個重要的部位,如果腎臟出現了問題,得了腎病之後,就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影響,其中一種就是水腫,那麼腎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水腫呢,長期手yin,不節制等引起的勃起問題,時間太快恢復,推薦我寫的,"賀凌山彎路"這篇汶章上的方法,對你有幫助

一般把水腫分為兩種:腎病性水腫和腎炎性水腫。

1、腎病性水腫:通常發生在原發性腎小球腎病及其他各種原因引起的腎病綜合症。

 這種水腫的發病機制主要是由於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腎病時大量尿蛋白引起低蛋白血癥,致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使毛細血管內體液濾過增加,從組織間回收的體液顯著減少,最終形成水腫。有效血容量減少:血漿的外滲使有效血容量減少,利鈉激素分泌減少,腎小管重吸收鈉增多,進一步加重水、鈉瀦留,致水腫加重。

2、腎炎性水腫:主要見於急性腎炎,或部分急進性腎炎、慢性腎炎以及其他腎小球疾病。

而這種水腫的發病機制由於,當出現急性腎炎時,部分患者由於血容量增加、高血壓等原因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水、鈉瀦留;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使毛細血管內液過多地移向組織間隙而致水腫。

  對於腎病出現的水腫,患者朋友應該引起注意,在出現水腫期間,應該減少鈉、鉀等物質的攝入量,否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對於患者朋友應該正確的對待水腫現象。


廈門賀凌山


腎病患者會出現水腫,主要是與腎病患者尿中大量流失蛋白有關。尿中蛋白增多導致血管中蛋白減少,滲透壓下降,血管內的水分向組織間流動,導致水腫。
那麼腎病患者出現水腫應該如何治療,首先要明確發病原因,常見的腎病有: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包括IgA腎病、特發性膜性腎病、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 各種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包括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傷、腎澱粉樣病變等; 尿路感染; 急、慢性間質性腎炎。

在明確疾病原因的前提下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可進行相應的對症治療,以儘量減少或控制蛋白尿。具體的方案你應該諮詢腎病領域的專家,我幫你@張壘醫生,他是腎臟病方面的專家,對腎臟病有非常好的,聽說他採用的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不錯,有什麼問題你可以多諮詢他。


仁和腫瘤王醫生


我是腎病醫生王偉,10餘年腎病臨床經驗,擅長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疑難腎病。有問題隨時評論或者私信

①:腎是人體排洩水的主要器官。腎炎患者出現水腫,主要是因為患者腎小球基底膜受損,無法阻攔大分子物質隨尿液排出, 從而導致蛋白漏出,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 ,且有效血容量減少,從而導致水腫。

②:水腫是腎臟疾病、輕度眼瞼和麵部水腫、嚴重全身水腫或伴有胸腔積液、腹水的最常見症狀。水腫程度可能輕微或嚴重。輕型病例無明顯水腫,最常見的應該是凹陷性水腫。

我是腎病醫生王偉,10餘年腎病臨床經驗,擅長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疑難腎病。有問題隨時評論或者私信


腎病主任王偉


慢性腎病在疾病早期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但也有一部分腎病類型,起病的時候就有明顯的症狀和表現。其中水腫就是一個比較明顯的症狀,不少愛美人士深受其擾:

“哦,我的眼瞼怎麼腫了?”

“哦……腳脖子腫了,怎麼一按一個坑……”

這些都是腎性水腫的明顯表現。

腎性水腫的基本病理生理變化就是鈉水瀦留,鈉和水在體內堆積過多。


怎麼區分腎性 水腫和其他原因的水腫?

腎病引起的水腫為可凹性水腫,常首先見於眼瞼、顏面等皮下組織疏鬆處,然後再出現於下肢(常見於腳踝部開始)。常常發展迅速,嚴重時遍及全身,可能出現腹水及胸腔積液,常伴有如尿蛋白、血尿、高血壓等腎病表現。

其他水腫的區別:

1)心源性水腫:首先出現於身體的下垂部位,發展緩慢,嚴重者可向上延及全身,經檢查,患者常伴有心臟增大、心臟雜音、肝大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2)肝源性水腫:肝硬化失代償期主要表現為腹水,也可首先出現踝部水腫,逐漸向上蔓延,而頭面部及上肢常沒有水腫。

3)營養不良性水腫:常從足部開始逐漸蔓延至全身,水腫發生前常有消瘦、體重減輕等表現,有皮下脂肪減少所致的組織鬆弛,組織壓降低,加重水腫。

4)粘液性水腫:為非凹性水腫,顏面及下肢較明顯。

5)特發性的水腫:主要出現在身體的下垂部分,多見於婦女,原因未明。


腎上線


腎病,水腫較為常見,輕者僅體重增加(隱性水腫)或晨起眼瞼浮腫, 重者可全身腫脹。

多少人是因為水腫才發現腎病?又有多少人在發生腎病後頻繁出現水腫?為什麼腎病容易出現水腫?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水腫這件事。


腎性水腫

由於腎臟疾病引起的水腫稱為腎性水腫。腎性水腫,首先發生在組織疏鬆部位, 呈現下行性,如早期晨起時發現眼瞼和麵部水腫,然後發展至足踝、下肢,嚴重時波及全身, 甚至出現胸水、腹水等。

雖然水腫是腎臟疾病的重要表現,但與腎臟病變的嚴重程度不成正比。簡單地說,即使是輕微水腫,腎臟損害也可能很厲害;再者,即使是嚴重的水腫,也可能腎臟反而沒有太大問題。所以,水腫不作為判斷預後的主要指標。


腎病水腫的分類

發生腎性水腫的原因有很多,如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血流的重分佈等等。而臨床上常根據發病機理的不同將腎性水腫分為腎炎性水腫和腎病性水腫兩類。

腎炎性水腫

多見:急性腎炎、急進性腎炎、慢性腎炎以及血漿膠體滲透壓正常的其他腎小球疾病。

特點:除全身性水腫外, 突出的變化是血尿、蛋白尿與各種管型尿, 並可伴有高血壓或腎功能損害。

腎病性水腫

多見:原發性或繼發性腎病綜合徵

特點: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 , 低蛋白血癥(血漿白蛋白<30g/L) , 水腫及高脂血症。


如何判斷是腎性水腫?

水腫是指過多的液體積聚在人體組織間隙,造成水腫的原因有很多。自我判斷能區分腎性水腫、心源性水腫及營養不良性水腫。

腎性水腫

特點:下行性水腫,早期僅於晨起時眼瞼水腫或顏面水腫, 繼而遍及全身。

腎性水腫具有腎病史,多伴有腎臟病的臨床表現如高血壓、尿異常及腎功能減退等。

心性水腫

特點:上行性水腫,水腫從下肢開始,常在午後加重, 平臥後或晨起時可減輕。

心性水腫多有心臟病史,可伴有心臟瓣膜雜音或心功能障礙。

營養不良性水腫

特點:血液檢查總蛋白或白蛋白低,即伴有低蛋白血癥。

營養不良性水腫多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和長期蛋白質供給量不足,如長期素食、嚴格限制蛋白質攝入等。

水腫種類很多,更多、更專業的診斷請交給醫生,發現嚴重水腫應及時就醫。


遇到水腫該怎麼辦?

腎性水腫,關鍵是控制原發病,減少腎臟漏蛋白,降低尿蛋白、提高血白蛋白水平。醫生可能會使用利尿劑治療,如呋塞米(速尿)、托拉塞米等。

無論哪一種水腫,都要限制鈉鹽攝入,患者應採用“低鹽飲食”。

什麼是“低鹽飲食”?

“低鹽飲食”限的不僅僅是鹽,還包括其他含鹽高的調料如醬油、味精、雞精等。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鈉攝取量應低於2000毫克,即食鹽攝取量應低於5克。

對於有輕度高血壓及腎功能欠佳者,美國關於營養和人類需要委員會建議應控制在4克,這個標準對我國也同樣適用。

腎病,尤其是終末期腎衰竭,常會出現明顯的水腫。出現水腫,最好在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查找原因,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