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轉裑己


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為特徵的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齡化進程的加速,我國糖尿病患病率正呈快速上升趨勢,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後的另一個嚴重危害人民就安康的重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長期血糖控制不住的糖尿病患者,可繼發各種器官,尤其是眼、新、血管、腎、神經損害或器官功能不全甚或衰竭,導致殘廢或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並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不僅在於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給患者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 糖尿病併發症甚至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構成威脅,可導致殘廢和早亡。糖尿病還能造成巨大的資金和資源上的浪費,糖尿病致人死亡人數僅次於心血管病和惡性腫瘤,稱為“第三殺手”。

其實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併發症。糖尿病治療的目的就是在於預防和延緩其併發症的出現,尤其是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可導致的併發症: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滲綜合症、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併發症:血管併發症、糖尿病腦血管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糖尿病骨關節病、糖尿病與口腔疾病。

伴發病及感染:低血糖症、代謝綜合徵、勃起功能障礙、急慢性感染。

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升高可致器官組織損害,引起臟器功能障礙以致功能衰竭。在這些慢性併發症中,視網膜病變可導致視力喪失;腎病變可導致腎功能衰弱;周圍神經病變可導致下肢潰瘍、壞疽、截肢和關節病變的危險;自主神經病變可引起胃腸道、泌尿生殖系統及下心血管等症狀與性功能障礙;周圍血管及心腦血管合併症明顯增加,並常合併高血壓、脂代謝異常。如不進行積極防治,將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縮短壽命,增高病死率。

糖尿病一旦確診,就需終生服藥。目前有關糖尿病的治療多采用綜合治療:健康教育、科學飲食、適度運動、合適藥物治療和及時血糖監測五個方面共同發揮作用,才能全面的治療糖尿病,達到控制血糖、防治併發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和延緩患者生存期的目標。


機靈小不懂呀


糖尿病常常因為沒有症狀而被人忽視,但是任其發展就會產生危及多個器官與組織的嚴重併發症。被侵害的組織和器官包括心腦血管、腎臟、足、眼底、血管及神經系統。糖尿病可以侵犯大血管和微血管,結果造成大中動脈病變,包括動脈粥樣硬化和動脈中層鈣化。

大血管的病變包括:

① 腦血管病變:腦血栓、腦出血、腦供血不足。

② 心血管病變:主要為缺血性心臟改變,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③ 周圍血管病變,主要為下肢血管病變,缺血性的下肢疼痛、足部潰瘍,嚴重者可導致截肢。

微血管病變包括:

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致盲: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病變會致盲。糖尿病病程10年時,60%以上的患者已有視網膜病變,病程15年者,發病率接近100%。

②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是晚期的最常見病因,約佔全部晚期腎病患者的40%。

③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分為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損害。中樞神經病變表現為神經內分泌改變和認知功能障礙。糖尿病的周圍神經病變多見於血糖未能較好控制或病程較長的患者,以感覺神經損害為主,發病率高達60%。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為四肢疼痛、麻木、蟻行感、燒灼感、肢端發涼等感覺異常,嚴重者感覺喪失,症狀與體徵大多數不可逆,而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致殘。


科學運動與健康


糖尿病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第一個危害:精神上和身體上的痛苦

第二個危害:資金和資源的浪費

第三個危害: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對人類健康有極大的危害,而且這種危害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患者如果平時不注意必要的檢查和正確的治療,那麼一旦發生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或者不可逆轉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就後悔都晚了。每年都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因為對糖尿病的無知而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給病人帶來痛苦與不便,包括精神上的和肉體上的。

糖尿病患者想起來確實挺倒黴的,同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必須控制飲食,還得打針,還得吃藥,弄不好還會出現併發症,甚至縮短壽命。所以他們的痛苦與不便是非糖尿病患者難以體會得到的。但是我們從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人要關注糖尿病患者的痛苦與不便,以給他們解決痛苦與不便為己任,這也就是我們防治糖尿病的第一個目的。

2.糖尿病會造成巨大的資金和資源上的浪費。

先說資金,糖尿病患者看病得花錢,吃藥、打針、住院得花錢,要是有併發症更得花錢。這個錢未必國家都能給你報,所以你個人肯定要花比較多的錢來看病。不僅你個人,而且社會、單位和國家都得給你花錢。現在據說每年中國糖尿病患者打針、吃藥、住院,大概要花超過2 000億人民幣。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花在什麼上不好,但是我們不得不花在糖尿病患者身上。

除了資金還有資源,你要消耗很多的東西用於糖尿病的治療,包括人力資源。你是糖尿病患者,有了併發症,不能工作了,人力資源也是浪費。所以巨大的資金和資源上的浪費是糖尿病的第二條危害。防治糖尿病的第二個目的也就是給個人和國家節約資金和資源。

3.也是糖尿病患者最為關注的一條危害——糖尿病併發症。

老百姓經常說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這是有道理的。國際上最大的糖尿病機構——國際糖尿病聯盟也說過類似的話:“如果糖尿病沒有併發症,它將不再是一個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社會問題。”

遺憾的是糖尿病都有併發症,這些併發症不僅使患者的健康水平和勞動能力下降,還有可能造成殘疾甚至過早死亡。比如說腦血管病變偏癱,是殘疾;雙目失明看不見,是殘疾;冠心病太重,臥床不起,是殘疾;腎臟功能不好,尿毒症,老得透析,是殘疾;最後,如果爛了腳而被截肢,就更是殘疾。

所以,儘早發現糖尿病,正確有效地治療糖尿病,儘量減少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帶來的危害,是每個糖尿病患者應該做到的。只要積極防治,糖尿病患者就一定能平安度過這一生,甚至可以超過平均壽命,活到百歲——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最長壽的記錄都已經有百歲記錄。我們一方面為別人高興,另外一方面應該把這個定為自己的生存目標。



糖人健康網


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告訴你的是,糖尿病的危害是有很多很多的。  

首先,糖尿病可引起種種併發症:視網膜病變、腎衰竭以及周邊神經病變,其中以周邊神經病變最容易被忽略,但後果可能極嚴重,輕者可能皮膚灼傷,重者可能因步履不穩而摔傷。臺大醫院的研究顯示五成的糖尿病人都有周邊神經病變,值得糖尿病患者留心。早期的糖尿病神經病變以手指尖、腳趾尖端的麻、刺痛來表現;有些症狀不明顯的,則會覺得皮厚厚的,赤腳踩在地上並不覺得是赤腳,而會覺得中間隔了一層皮。  

其次, 糖尿病影響微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的陰莖動脈很容易出現粥樣硬化斑塊,導致管腔狹窄,血管內血流速減慢,陰莖不能充分勃起導致陽痿。因為陰莖的血管比較細小,所以出現性功能減退的時間遠遠早於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很多男科學者認為性功能障礙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先兆。  

最後,糖尿病對關節病的影響是存在的,但是有多麼強烈的關聯很難說,而有些關節疾病當做骨關節炎長期治療後無效,現在我已經開始意識到血糖水平對關節液的影響,並且有幾例病人抽取關節液後檢查其中的葡萄糖含量也高於正常值。至於血糖值和關節液內的葡萄糖值有無關聯就不得而知了。最早的兩個病例引起了我注意這兩者關聯的是肩關節。


健康那些事兒


我國是糖尿病大國,糖尿病引起的各種併發症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家庭及個人的危害

1、對腎臟的危害

早期表現為蛋白尿、浮腫,晚期發生腎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2、對心腦血管的危害

血管收縮與擴張不協調,血小板粘聚,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癥、高血壓,致使糖尿病心腦血管病死亡率呈上升指數。

3、對周圍血管的危害

最常見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稱為糖尿病足,在我國因糖尿病足被截肢的人群佔1/3。

4、對神經的危害

糖尿病神經病變以周圍神經病變和植物神經病變最常見,這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

5、對眼睛的危害

輕者的糖尿病患者的視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

6、對代謝的危害

出現酮症酸中毒和高滲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極高,需緊急救治。

8、癌症幾率是正常人的7倍

女性多髮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腎癌等;而男性多發肺癌、腎癌、肝癌等。

糖尿病併發症的控制主要是食療控制,方法得當配合藥物可讓糖尿病人大大提高生活質量

不要過於節食,保證整體熱量

1、糖尿病的發病因素有很多,並不是因為食物吃得多就更容易發生,也不會因為少吃就不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自身調節血糖能力是很差,需要堅持全天熱量不超過1300千卡,保證人體補給,又可控制血糖升高。

2、膳食纖維搭配線油靈芝孢子粉刺激胰島素分泌

不要忽視了胰島器官分泌胰島素,即便是分泌的少也要有效的保護胰島器官,用全穀類和豆類食物代替精米精面,既可降低糖份的攝入,又可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配合線油靈芝孢子粉,可有養護胰島器官刺激胰島素分泌,並提高抗病毒能力,減緩併發症的發生。

3、少油少鹽

中國膳食指南指出每日油脂攝入不超過30克,鹽6克即可保證身體體液平衡,且降低的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

4、充足的睡眠

睡眠質量可以影響第二天空腹血糖,充足的睡眠可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值,並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可欣高級健康管理師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以血中葡萄糖含量升高超過正常範圍為特徵的疾病,典型症狀為“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水多、小便多、消瘦,根據胰島素分泌絕對和相對不足,分為1型和2型,1型多見於青少年,2型多見於成年人。隨著我國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糖尿病人越來越多。據報道全世界目前糖尿病人超過3億人,糖尿病前期患者約有2億,這個數字駭人聽聞。血糖升高常與高血壓、高脂血症等疾病同時存在。糖尿病的重大危害是會併發心腦腎的損害,如腦梗死、冠心病、糖尿病腎病等,其關鍵在於對血管的破壞。

1.破壞全身微血管 微血管是指管腔極小,介於微小動脈和微小靜脈之間的毛細血管和微血管網,存在於視網膜、腎臟、心臟、神經等各種組織器官。長期血糖控制不佳,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導致血管內膜增厚,進而導致器官組織的缺血缺氧而導致組織器官損傷。如視網膜損傷,則會出現看東西不清楚,嚴重可以導致失明;腎臟微血管損傷會導致慢性腎臟病,最終導致腎衰竭;心肌損傷可導致各種心臟病,如心律不齊、心肌缺血,甚至引起心力衰竭、猝死等;神經系統微血管病變損導致末梢神經病變,出現手、腳的麻木、疼痛,最終導致感覺消失。

2.損傷全身大血管 糖尿病可以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尤其是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的病人。全身大血管如冠狀動脈病變,導致冠心病,出現胸口不適,如心慌、胸部憋悶感等症狀,甚至出現急性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腎臟血管損傷則出現小便減少、水腫,尿中蛋白含量增高、低蛋白血癥,還可以導致電解質紊亂,隨著體內有毒物質的積累,可以出現昏迷,隨著病情進展,最終出現腎功能喪失而需要血液透析治療。腦血管損傷狹窄則會出現頭暈、頭昏、健忘、記憶力下降,甚至痴呆,還可以導致急性腦血管病,導致半身不遂、言語功能障礙等不良後果。肢體動脈損傷狹窄會出現肢體麻木、紅腫、疼痛、潰瘍,嚴重可以出現肢體的壞死而需要截肢。

3.其他 此外,糖尿病還可以增加各種細菌感染的發生,如肺部感染、傷口感染,糖尿病人在進行手術時需要格外謹慎,因為可能發生手術切口反覆感染、流膿,而難以癒合。血糖過高還會引起酮症酸中毒。若錯誤使用降糖藥物,引發低血糖,可導致腦細胞不可逆的損傷,出現昏迷甚至死亡。總之糖尿病對全身的破壞是廣泛的、多樣的,可以號稱是“血管殺手”,它能滲透到人體的各種血管,大到動脈,小到毛細血管,進而導致組織器官的損傷。俗話說“病從口入”,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要從飲食做起,少吃甜食、肥甘厚膩之品,增加鍛鍊,拒絕肥胖,從源頭杜絕糖尿病的危害,還身體一個健康!


神內小醫生D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在逐年增多。多數糖尿病患者是到醫院檢查身體或者治療其他疾病時無意中發現自己患了糖尿病,往往耽誤了治療。

糖尿病早期無明顯症狀。等到有症狀表現時說明你的病情已經嚴重了。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組以糖代謝紊亂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臨床綜合徵。胰島素分泌,胰島素作用或兩者同時存在的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水、電解質等代謝紊亂,臨床以慢性(長期)高血糖為主要共同特徵,最嚴重的急性併發症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滲性昏迷或乳酸性酸中毒。長期糖尿病可引起多個系統器官的慢性併發症,導致功能障礙和衰竭,成為致殘或病死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糖尿病在全世界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它已被列為繼心血管疾病及腫瘤之後的第3大疾病。目前糖尿病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在動脈硬化及微血管病變基礎上產生的多種慢性併發症,如糖尿病性心臟病、糖尿病性肢端壞疽、糖尿病性腦血管病、糖尿病性腎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因糖尿病引起失明者比一般人多10—25倍,目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已成為4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性壞疽和截肢者比一般人多20倍;糖尿病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系發病率與病死率高2-3倍;糖尿病導致腎功能衰竭比腎病多17倍。總之,糖尿病及其慢性併發症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已引起全世界醫學界的高度重視。

很多患者使用普通降糖藥已經很難控制好血糖,需要不斷的調藥或者是聯合用藥。很多高血糖症和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藥的同時配合物理控糖方法,餐後高血糖控制的很平穩,特別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85%以上的人,使用物理方法源頭控糖,胰島功能都得到了修復逆轉。


睡覺的醒一醒


糖尿病對人危害極大。凡是你體內有血液流通的地方你的血糖高,就對你血液所經過的所有臟器有危害。甚至



對頭髮腳手指甲蓋都有傷害。所以戰術上要注意它,不可輕敵。但在戰略上要藐視它,也別被嚇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