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則天更傳奇的唐朝女子,為何讓李世民念念不忘?

唐朝奇女子輩出,有人活出了名,比如稱帝的武則天;有人活出了愛,比如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玉環。

但有一個女子,不但以巾幗之姿傾倒千古帝王唐太宗,還活成了無數人的信仰,成了與媽祖齊名的北方“海上女神”。

比武則天更傳奇的唐朝女子,為何讓李世民念念不忘?

她叫曹嫻,世人更熟悉她的名號“曹妃”。

詭異的是,在民間赫赫有名的她,卻幾乎不見於任何正史記載。

這或許是因為,她的故事,即便放在那個開放的朝代,也是個特立獨行的存在。

01


河北唐山,因為1976年的大地震,在中國人的城市印象中,始終有一種悲愴的氣質。

但其實在它的歷史傳說中,也有柔情的一面。

據說貞觀之年唐太宗曾東征高麗,班師回朝之際途經大城山,卻遇上愛妃曹妃不幸病逝。

一代明君感傷不已,於是感念此山賜唐姓,從此就有了“唐山”。

這個故事雖為傳說,卻為當地人深信不疑。因為這段愛情,還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痕跡。

在唐山的南部沿海地區,有個小島叫“曹妃甸”,在2012年還被國務院批准成為了一個區。

《灤縣誌》裡有記載:曹妃甸在海中,距北岸四十里,上有曹妃殿,故名。

比武則天更傳奇的唐朝女子,為何讓李世民念念不忘?

據當地的老人回憶,島上的確存在過一個曹妃殿,裡面還塑著一尊女神的雕像。當地的漁民時常來殿裡祭拜,保佑出海平安。

所有這一切,都指向了一個神秘的女性——曹妃。

在當地傳說中,曹妃本名曹嫻,是當地的漁家女兒,姐妹三人,排行最幼,容貌秀麗。母親早逝,由父親撫養成人。

比武則天更傳奇的唐朝女子,為何讓李世民念念不忘?

曹嫻年幼聰慧,在很小的時候就來到曾家灣村讀書。

曾家灣村西,一條名為“龍河”的大河蜿蜒而過,私塾先生告訴曹嫻:這條河只是形似游龍,並沒有真龍來過。

像是有命運的牽引,年幼的曹嫻回應道:我以後要引真龍來此。

果不其然,後來李世民來到龍河,又在這裡與曹嫻相遇、相愛,龍河也因此改名為“雙龍河”。

02


關於曹嫻和唐太宗的相遇,有一首詩寫得極美:

唐王荒島憩羈身,驚見漁舟有麗人。

玉女清歌旋百鳥,偉男子夜贈千金。

短短几句,勾勒出了一場動人心魄的邂逅。

傳說中,李世民來到渤海之濱暗訪民情,在曹妃甸一帶遭遇暗殺襲擊。每每遇險之時,就有一個女子及時相救。

二人賦詩對弈,感情日篤。及至回宮,曹嫻才驚覺自己的心上人是天子。

但愛了就是愛了,明知後宮艱險,曹嫻還是入宮做了妃子。

比武則天更傳奇的唐朝女子,為何讓李世民念念不忘?

歷史上,唐太宗的紅顏不可謂不多,長孫皇后是他的白月光,徐貴妃在他死後殉了葬,武媚娘活成了一代傳奇。

而曹嫻的特別,在於她心底的“明亮”,來自民間的她,在乎情,也在乎義。

在那個男權社會,她活出了治國平天下的俠女風采。

據傳曹嫻不僅文采斐然,還是個武藝高強的女戰神。

幼年之時就在臥如寺隨高人學習武功,學成歸來後在當地除惡揚善、保護弱者。

在李世民東征高麗之時,曹嫻不僅隨軍出行,更是請纓出戰,上陣殺敵。及至染病而亡,魂歸故里。

不同於人們印象中陷於宮斗的妃嬪,曹嫻是個大唐花木蘭一樣的形象。

比武則天更傳奇的唐朝女子,為何讓李世民念念不忘?


03


曹妃的故事,兼有巾幗不讓鬚眉的壯麗,和悲慼的美感。古往今來,被眾多文人雅士吟詠。

上個世紀一位從臺灣歸來的叫孫夢之的遊子,做過一首藏頭詩:

唐王高麗去遠征,海浪濤天舟難行。

就地荒島起爐灶,是時巧遇女芙蓉。

曹女打漁貌無比,妃子起舞有冊封。

故國千載留遺韻,里程遙遙撫古箏。

開頭連起來就是:唐海就是曹妃故里。

比武則天更傳奇的唐朝女子,為何讓李世民念念不忘?

民俗學者劉蘭朝孫夢成,也被這個故事所吸引。

他們花費數年時間,蒐集了大量關於曹妃的民間傳說和資料,在小說《大唐曹妃傳》中,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更加豐滿的曹妃形象。

在他們的故事中,曹嫻是大唐名將曹仁鴻的後代,出生之際即被大唐第一占星師袁天罡預言:貴不可言,將澤被眾生。

因為奸人陷害,曹嫻嗷嗷待哺之時便踏上了流亡路。

此後入私塾讀書,跟江湖高手習武,邂逅李世民,入宮為妃心繫民生,伴君出征屢獻良策,對戰敵軍英勇無雙。

她與不公斗,與奸佞鬥,與命運鬥,最終活成了名垂千古的皇妃。

故事將曹妃的傳說和大唐的真實歷史融為一體,在表現蕩氣迴腸的帝妃愛情外,也再現了“玄武門之變”、“李承乾、李泰、李治奪嫡之爭”、“韋貴妃武媚娘後宮風雲”等風波詭譎的權謀遊戲,讀來扣人心絃。

因此也被譽為“《長安十二時辰》之後,又一部史詩級演繹唐朝歷史的小說”。

比武則天更傳奇的唐朝女子,為何讓李世民念念不忘?

兩位作者文筆深厚,詩詞歌賦信手拈來,使得小說具有極強的厚重感。

比如曹嫻女扮男裝,與私塾先生聯對力壓眾多男子的片段堪稱精彩絕倫:

先生抬手一指塾屋窗臺上的一盆刺梅,“看那刺梅——花香豈在枝丫密”。

曹嫻道:“看這塾屋——室雅何須藻井寬”。

先生手指庭院中一叢竹子:“看那竹子——竹貴虛心,颯颯迎風持勁節”。

曹嫻一指庭院另一側的一棵梅樹:“看那梅樹——梅佳傲骨,瑩瑩映雪有暗香”。

先生道:“為師喜於晚間月下竹旁吟詠,因有上聯——竹裡書聲搖月影”。

曹嫻道:“恩師又常於暇時與友人對坐梅下對弈,故有下聯——梅間棋韻落雲霓”。

比武則天更傳奇的唐朝女子,為何讓李世民念念不忘?

此外,本書也為我們揭開了民間故事的種種疑團。

比如曹妃作為一名漁家女,為何會去私塾讀書?又為何會學習武藝?曹妃究竟是如何遇上唐太宗的?她又是如何去世的?當地人為什麼會把曹妃奉為海神,為何會有“南有媽祖,北有曹妃”的說法?

如果你是一名唐朝迷,如果你想知道這些傳說的答案,一定要讀讀這本史詩級鉅著《大唐曹妃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