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館加入美團或者餓了嗎好嗎,每個月可以增加多少的營業額?

芶佑指卟棄76661939


實體生意同質化非常嚴重,市場已極度飽和,門店數量3年翻一倍。

前不久,看到一組數據卻讓我感到非常揪心:

2015年廣州餐飲門店數量為59875家,2018年底門店數量則為121865家,短短3年時間門店數量翻一番。


什麼意思呢?


3年的時間,廣州餐飲門店數量翻了一倍,這個乍一看很正常嘛,這幾年創業潮,大家都來做生意了,但是令人可怕的是,這三年廣州餐飲行業營收總量並沒有因為門店數量的增長而增長,這就導致店裡原本固定的顧客被分流、被爭奪,如果說過去是5家門店去搶1個顧客,現在則是10家門店去搶1個顧客,廣州市這樣,全國其他城市也是如此。


這樣惡劣的線下餐飲創業環境,線上線下同時做是大勢所趨。


兩條腿走路總比一條腿要好,多一個渠道多一份收入。

題主說的“小餐館”,在現實中和大餐館是沒有可比性的,但是在外賣平臺上,是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包裝,搖身一變成為“時尚網紅潮店”


客戶在瀏覽外賣平臺的時候,一般只能從店鋪的裝修、頭像、文案、寶貝圖片這幾點來判斷店鋪的好壞,所以“小餐館”只要在衛生及各方面都達標的同時,重點做一下外賣平臺店鋪的整體包裝,就很容易在線上渠道提升顏值了。

現在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要主動做營銷,主動出擊。


有了我們之前對線上店鋪的整體包裝,店鋪顏值已經提高了不止5顆星,這個時候我們再次針對線上推出一些專供的產品,做特殊定價和活動,保證利潤且與實體店內產品不衝突。外賣平臺也是羊群效應,我們根據平臺特性主動出擊,加大廣告投放力度,挖掘潛在客戶群體,爭取做到頭部商家,這樣形成良性循環之後,生意會越來越好。

上了外賣平臺具體能增加多少營業額,需要看老闆你對線上渠道的重視程度,我們在鄭州做漢堡店,對線上渠道特別重視,積極策劃活動,積極做營銷,積極拓展優質貨源和新產品。現在我們總店線上月營業額能達到二十多萬,行情好的時候能達到三四十萬。

如果你對待外賣也像我們一樣足夠重視,我相信你的營業額會從最開始的百十塊提升到大幾百,再通過努力慢慢再提升到一千多、兩千多.....這一切只是時間問題,但前提是你要用心做這件事,要相信時間花在哪裡,成績就出在哪裡!


如果你不願做深度研究和學習,只是一味的停留在表面抱怨沒訂單,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天上不會掉餡餅,你不努力誰也幫不了你。


炸雞店小老闆


小餐館加入美團或者餓了麼好嗎?每個月能增加多少營業額?

我是做小型餐飲實體店的,以我的經歷來看不好,每月也增加不了多少營業額。

這麼說吧!小餐館本身利潤就薄,美團把點一提,還給你做個商家活動(活動就是商家出的運費),你基本所剩無幾,即使你把單價調得再高都沒有你賺的,而且飯點高峰期你還得趕單,以過來人的身份認真的告訴你,感覺美團太黑,管理太亂,做起沒意思,我都在考慮什麼時候退出美團。

舉個實例,我早上接了一單美團,總價21元,美團提點扣了4.5元,商家活動扣了(即運費)5.5元,而且客戶也付了3元運費,這單我實際收入11元,純屬亂扣費,同樣這單在我店裡消費,我的收入是16元,你算算,有沒有必要上美團,飯點的時候我店裡的顧客都做不過來,還趕他的單,累死自己還倒貼,完全是虧本的買賣。

所以,加不加入美團,你自己好好考慮考慮吧!不要聽那些業務吹得天花亂墜,吃虧的是自己。





嫦娥姐姐61


美團或餓了嗎我沒做過,五年前我開一飯店三層樓。路段不是很好,開業頭三個月生意蠻好的,第四個月生意開始走下陂路了。慢慢越來越差,實在沒辦法我們接受了窩窩。窩窩公司抽取我們20%的利潤,算下來根本就沒錢賺。比方說一份啤酒燒鴨88元/1份,正常點單是全鴨,在窩窩上炒半隻還沒利潤。那時窩窩生意真的很好,每天滿座。我每天樓上樓下的跑啊!比電梯還快,還好那時還年輕累的起。累死累活就能你住房租,做一年一分錢沒賺到打了一年擺子。第二年把店虧本轉出去了,三樓全新裝修轉了5萬,心那個疼哪。還好老公性子急轉掉了,還有七八家都是一起裝修的,轉不掉每家了幾十萬就這樣搬掉,所有東西頭二手市場了。窩窩一份298元的點單,我們才賺29元多全窩窩公司賺了。


藍天白雲38685


如果你是一般的餐館,最主要不是做快餐和外賣的話,

實在是沒必要再加入。

我也有姐姐家開飯店,是普通的飯店,

平時生意還是可以的。

也有外賣找她們家談外賣這個事情。

扣點30%,這個還不算上包裝費,配送費。

商家想要保證利潤,就必須把價格給提上去,

打個比方,燴麵在店裡9塊錢一碗,外賣的話就必須賣11.

再加上配送費和包裝費,點一份燴麵的外面就是15元。

姐姐覺得不值,最主要是商家沒賺到錢,客戶沒享受到實惠。


當然,也可以做活動,滿減什麼的,

但這樣商家就不賺錢了。

並且點外賣的時間,基本上也都集中在飯點,

實在是沒精力再出外賣的飯。


但假如你專做外賣的店,

比如小吃類的話,其實還是可以的。

另外一個朋友的做的就是快餐,

比如土豆粉什麼的,

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是不賺錢,

刷單。為了排名。

滿30減15.滿15減7塊。

這樣得到實惠的確實是客戶,

但前期基本上是處於賠錢狀態,

單子量上來了。

但回頭客其實很少。也是很鬱悶的。


所以說,外賣有風險,進入需謹慎,。


老徐說事999


我認為美團或餓了麼都只是一個銷售平臺,對所有用戶都是公平的,做得好的商家,向上沒有天花板,但做得差的商家,向下同樣沒有地平線。所以不能單方面向平臺索求過多的資源。

1、作為消費用戶,餐飲的特色很重要

如果你只是一家平平無奇的餐飲店入駐,與其它特色店相比,同樣的價格,相近的距離,你的優勢在那裡?作為消費者,我們看重的是店鋪的特色:要麼是味道特別、要麼是價廉物美、要麼是方便停車地方易找等等,這些都會在消費用戶的評價中有所體驗。如果我是新客戶,我會很在意過往用戶對你餐館的評價;如果我是老用戶,我更在意的是你吸引我的特色有沒有變化。如果這些東西都是比較好的,你的服務數據就會靠前得到平臺的優質資源,營業額當然會提升很快。

2、作為商家,不應該著眼於眼前

不少新入駐的商家對平臺的打折促銷活動很抗拒,原因是打折的羊毛是出在商家身上,加上平臺的抽傭,剛啟動時很多餐館只能維持成本,甚至是虧本賺吆喝,因此產生了不參加活動營業額提不上去、參加活動這個時間段基本白乾的情況。

其實這個情況大家早就經歷過:我們剛畢業出來工作,每月賺著月光族的工資,現在工資不也漲了不少;做頭條的各位朋友,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認識你,更沒有流量,沒有收入,玩久了不也結識了不少朋友,也出現流量;我認為這些道理是相通的。在加入網絡平臺之前,知道平臺能你什麼就可以了,不要一加入就要求資源要求營業額,平臺在沒有數據前也不知道你的特色和你的業績,憑什麼會給你資源和推薦?

3、提升營業額的方法

對於新入駐或想入駐的商家來說,做好特色產品是你在平臺上生存的唯一法則!因為商家實在太多,用戶憑什麼會選上你家的產品?其次,走量是新商家提升產品推薦度的捷徑,因為用戶多了,你餐館在後臺的權重才會因為銷量暴增而靠前獲得資源,在這個情況下,你可能要做的就是零利潤跑營業額,就算營業額頂到天上去,也不會對你的經營產生任何影響。最後,當你的餐館達到一定權重時,你方可考慮你的盈利問題,這個時候,營業額能提升多少,就要靠你自己的運營水平了。

以上是我對餐館加入平臺,能提升多少營業額的一些淺見,謝謝觀看。


風雨順德人


小餐館顧名思義就是店面稍小、菜價較便宜的大眾性餐館。利用美團或者餓了麼等提供點餐和配送服務,用現在的大眾化熱詞就叫外賣。外賣是個很廣泛的詞彙。大家一般的理解就是快餐的外送服務,說的就是中餐像一葷一素的那種,還有就是西式的。像麥當勞和肯德基那種。這個就是大家普遍理解外賣的含義。其實從廣義來說一切通過提供出外服務和商品的都可以說是外賣。像送水的。送花的。送氣的。送商品的。上門修理東西的。其實這些都是屬於外賣的。既然是外送,肯定就加大了訂單量,就目前的普及度,小餐館加入美團或者餓了麼肯定是好的。

而且店鋪在網上可以查看對顧客來說是超級方便的。當小餐館加入美團和餓了麼之後,客人在平臺上點餐,店家提供配送服務。平臺會告知顧客,客人點餐付款時,告之客人點餐的費用是多少,包括包裝費和原本的菜價。服務和菜品好的話,客戶口口相傳,店內客流量和外賣訂單量大也會增大。為了留住顧客,配送時間應控制合理。

當然,不得不說,外賣需求帶動相關飲食餐飲行業的快速發展,一次中國烹飪協會調查顯示,超過40%的人表示因工作壓力大、時間緊張等原因,無法天天做飯,這種現象在大都市極為普遍,東莞則更為嚴重。在大中城市,當生活節奏日益加快,都市人越來越傾向簡單生活。從傳統的“以食為天”到今天的“沒空做飯”,現在的上班族正經歷著不小的轉變。回家做飯和工作緊張的矛盾不斷升級,造就了外賣/送餐業務的蓬勃發展。從而在國內紛紛出現了(外賣吧)、(吃啥網)、(東莞愛吃網)、(北京豆丁網)、(外賣網)、(杭州點我吧)、(金華外賣網)、等一部分優先為上班族提供外賣服務的企業。所以人群需要,銷量增大,營業額自然上升。具體可上升到以前營業額的1/5到1/2。隨著時間的發展,相信這個產業會良性的發展下去,給生活帶來更多的方便。


鎂客網


聽一下工作三年的美團小歌兒怎麼說?因為我太瞭解這個行業了,太瞭解商家和美團的平臺了,我的答案是:小餐館兒更要加入外賣的平臺。聽我給你細細道來,你覺得有道理可以點贊轉發評論。

現代商業已經進入新零售時代,網絡平臺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日趨深入,所以說餐飲業實體經濟之間的競爭更加殘酷。如果你不能適應新時代網絡經濟的發展,那麼你就無法做大做強,甚至生存都是非常困難的。

餐飲業是百業之王,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是剛性需求,大家一日三餐都要接觸。但是你光有實體店鋪的支撐營業額,是無法承擔高昂的房租和人工成本的。這就需要我們把店鋪的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就需要邁開兩條腿兒,一個是實體銷售,另外一個是線上銷售。

如果你隔壁和附近的餐飲店鋪都加入了美團外賣,而你卻不加入,那麼就意味著什麼呢?你的知名度沒有別人高,通過線上銷售,不光是提升營業額,更重要的是提升你的知名度,把你的銷售半徑大大的拓展,為你的長期發展做好鋪墊和準備。有數據證明銷售半徑每增加1公里,那麼它的銷售額就要增加一倍。

如果你外賣的訂單特別多的話,就會顯得你這個店的生意特別好,人氣爆棚,外賣小哥一趟又一趟的走,人都有一種羊群效應聚堆兒,你的生意越好別人越來,你的生意越冷清別人越不來,外賣訂單的多少可以間接促進你實體店生意的好壞,很多人都願意做錦上添花的事,卻不願意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如果你的外賣營銷做得好的話,訂單會非常多,最少可以達到你營業額的1/3,更好的話可以做到一半以上的營業額。但是如果你做不好的話不重視他,那麼你1/10也做不到,全都是你的主觀思想的重視程度決定的,看你在這上面付出多少精力和時間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哪裡,那麼在哪裡就會有產出有收穫。

即使你的單子非常少,也要加入美團外賣,因為它不是收月租的,而是根據你的單量進行扣點的,你多賣多扣點,不賣不扣點。所以說每多賣一單都會增加你的額外收入,這個是不爭的事實,只是多少的問題。你也可以根據你們店鋪的繁忙程度來決定外賣訂單的關閉與開啟,你的自主權非常大的。

增加線上的外賣,是對你實體店是一個有效的補充。俗話說得好,颳風減一半一下雨全完。那麼在惡劣的天氣的時候,實體店的生意會急劇的銳減,外賣的訂單就像雪片一樣飛來,你這樣就可以最大化的利用你的店鋪,產生最大的利潤,使它不停息高效運轉。

非常感謝您耐心的閱讀,朋友我們能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己嗎?關注,點贊,轉發與評論,幫助我成長吧!


志勇中國說


小餐館加入美團或者餓了麼好嗎?每個月增加多少營業額?

問這個問題其實有許多前置條件限制的:

①當地的美團餓了麼抽成是多少?

②目前經營的小餐館是做哪種類別的?

③你現在的營業額是虧損還是盈利?

由於各種的因素不同,要切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才能決定加入外賣平臺,才能讓自己的小餐館利益最大化。要麼用具體數據來預測加入外賣平臺能給予你的營業額和純利潤:比如一個品類你平常的價格能得到多少的毛利潤和淨利潤。舉個例子:一盆15元的品類毛利潤是50%,淨利潤是30%(很難有那麼高的淨利潤),那麼放在外賣平臺按20%(我們這裡抽23%個點)的抽成,那利潤是非常低的,有時候還要虧本。所以最起碼你要知道外賣的輔助會給你帶來多少的利潤,你一定要心裡知道,也不要聽別人的和外賣平臺的經理,一定要自己仔細算清楚成本利潤才能決定。

其實問誰都沒有用,別人又不清楚你現在的狀況,自己心裡才是最清楚的。也不要幻想利用外賣平臺培養自己的客戶,還有外賣平臺絕對影響堂食。我個人介意不支持加入平臺外賣,但是可以用大眾點評。可以適當考慮周邊自己配送或者跟跑腿公司合作配送,希望這些能給你帶來用處。


鮮蹤林


奉勸你真的不要做外賣,利潤都被美團拿走了美團從來不把商家當人看的,這樣給你說吧,新店搞活動,美團紅包20個,商家貼80塊錢,推廣費用,一天100左右,智能滿減2塊錢一單,免配送費2塊錢商家貼,最低扣點一單4塊錢,新客立減1塊錢,這樣下來就是按照一天70單計算,每單成本9.5沒有算食材成本和房租水電人工。最可恨的是客人可以隨便評價商家,客人可以隨便取消訂單,就算美團責任也是商家自己承擔責任,美團是從來不承擔責任的。因為裡面的電子合同我們根本看不懂,處處是坑。朋友們,不要在被美團騙了,真的,好好做實體店,把在美團上做的活動在實體店裡做生意一樣好的。


黑寶是條狗


如果菜品不多,可以用我們的商戶王產品+掃碼點單即可。可以實現:1.到店客戶掃碼點單,付款,預充值,發券2.用戶可以在小程序平臺點單,商家用蜂鳥,達達配送即可3.引流,我們有類似於美團的發券平臺,商家可以入駐發券實現引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