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座油田被迫停產,單日損失達4千萬美元!利比亞當局遭釜底抽薪

多座油田被迫停產,單日損失達4千萬美元!利比亞當局遭釜底抽薪

提起中東,人們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儲量豐富的原油以及連年不斷的戰亂,而提起非洲,則印象中貧窮和乾旱似乎更符合其形象,但實際上位於非洲的國家並非全部都資源匱乏,其中處在北非的利比亞原油儲量就在非洲位居第1位,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儘管利比亞戰爭已經過去了近10年,但是該國境內的武裝衝突仍不斷,特別是近期,為了能夠在協商談判中取得主動權,利比亞強人哈夫塔爾一紙命令,該國多座油田遭到了持續封鎖,且至今沒有被解除。

多座油田被迫停產,單日損失達4千萬美元!利比亞當局遭釜底抽薪

根據估算,由於持續的封鎖使得利比亞原油出口量大幅減少,該國每天所承受的經濟損失高達4000多萬美元,而經過了數天時間,其經濟損失總額也已累計超過了兩億美元,可以說,對於這個工業和農業基礎薄弱的北非國家來說,持續的軍事封鎖行動給其孱弱的經濟狀態雪上加了一層霜,特別是被圍困在首都的民族團結政府,其當前經濟來源原本大面積依賴原油出口,如果這種被切斷出口的狀態一直持續下去,恐怕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補給來保證與利國民軍繼續作戰。

多座油田被迫停產,單日損失達4千萬美元!利比亞當局遭釜底抽薪

所以,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哈夫塔爾的老辣,在對的黎波里的進攻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干預後,預感到下一步軍事方案將難以開展的他立即轉變思路,選擇了以經濟手段向對手發起攻勢,而截斷了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收入來源,就算前線沒有戰爭發生,後者也沒有能力繼續與其武裝部隊對抗,到時候,哈夫塔爾根本可以不費一兵一卒,便可以成功進駐的黎波里從而執掌政權,不可不謂釜底抽薪。

多座油田被迫停產,單日損失達4千萬美元!利比亞當局遭釜底抽薪

當然,哈夫塔爾所執行的這一封鎖行動,實際上也有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感覺。畢竟目前利國民軍在戰局上佔據了較大優勢,從本質上說算是拿到了勝利的入場券,而此時他們選擇以封鎖油田和港口的形式施壓對手,儘管能給其造成一定的壓力,但也會給利國民軍的形象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在塔夫塔爾正式接管的黎波里後,相關生產活動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更為重要的是,利比亞的原油出口對象大多為歐洲國家,如果這一情況一直惡化下去,恐怕許多歐洲國家都不能坐視不管,進而加大對利比亞戰局的干預力度,到時候,哈夫塔爾恐怕就無法左右局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