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學生,不說大部分,如果一半學生都在補課,學校教學與課外補課教學哪一方更強?

芮有寶


我以前在輔導機構幹過,也在學校當過老師,以我對這個行業的瞭解,還是學校的教學更勝一籌的!



1.系統性

學校老師是在一個大的框架下講課的,每學期開始都要做計劃,而且每節課都是特別連貫,一般用幾節課來上新課,用幾節課來複習都是心中有數的,而且會定期的開研討會、互相聽課來保證教學質量。

輔導機構更適合查漏補缺,他們可以把學生還沒掌握的知識講透徹,一般是以重難點為主,基本的知識就一帶而過了。

2.細節性

學校老師因為課時多的緣故,每一個定理都會跟學生講清楚,甚至還會推導一遍,如果你去補課班,老師給你推導了一節課定理,恐怕家長早已經開始投訴了。

學校老師更注重細節,小到每一個解題的步驟該怎麼寫,該怎樣去答,補課班的老師更注重結果,比如你這道題會不會做。

3.對知識點的把控

學校老師因為經歷了多次期末考試,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期末考試會怎麼考,心裡是有一定把握的,而補課班的老師對考試試卷的接觸較少,知識點的把控不是很到位。

既然,存在補課班,就證明了它的合理性,但不讓孩子接受學校的教育,只去補課班的話,還是不太理智的。


陽陽爸說教育


先說結論:肯定是重點中學教學強。課外補課是有針對性的補漏。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孩子的主動性。

我孩子中學沒有補過課,我也沒有給學校老師送過禮要求特殊對待。

我給孩子說,你們老師一天到晚琢磨中考、高考,有些還參加命題或者批改卷子,不可能有人比他們更能準確把握知識點和考試政策的了!你只需要把學校練習和模考都搞明白就夠了。但是我給孩子打印的厚厚的糾錯題,孩子根本沒來得及認真做一遍,更不用說搞明白了!最終,孩子只考了一個排名前20的985。最近,已經大幾的孩子忽然說,我發現認真思考一個問題,然後弄明白,還挺有意思。要是我高三時能夠明白這一點,就 ……。

但是,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學校老師不可能完全兼顧。如果孩子有明顯知識弱項或者偏科,校外輔導可以作為一個補充。有問題真去問學校老師,我相信絕大多數的老師也都不會拒絕。

聽說有些學校老師明確要求學生出去補課;還有普通學校老師課下不備課就打麻將。這就沒辦法了。


小黑小黑Luo


題主的問題讓我不由得想起一個故事:有一個“聰明人”,和大家共餐,吃了三個饅頭才飽,於是他認為前兩個饅頭都沒用,只有第三個饅頭才解決問題。後來,他每次都等別人吃完前兩個饅頭他再吃,結果經常捱餓。

“聰明人”捱餓又何該?可是生活中這樣的“聰明人”又何嘗少過?

學校教學就是前兩個饅頭,而補課教學就是第三個饅頭,也許學校教學是三個饅頭,而課外教學也許就是最後一口饅頭。又怎麼能說是學校教學強還是補課教學強呢?用什麼標準評價?

有的孩子不補課也很強,有的孩子補再多的課也不強。

如果學校教學強,那麼為什麼課外補課機構會異軍突起?如果說課外補課教學強,那還要學校教學幹什麼?

學校教學與補課教學二者的關係跟一日三餐與時不時吃點蘋果的關係相似,不能蘋果當了主餐,也不能把一日三餐當零食。

不管是哪種教學,包括學生自學,都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能說誰強誰弱,誰重要誰不重要。

學校教學不是萬能的,補課教學也不是萬能的。適合的才是最最重要的。

時時都是學習之時,處處都是學習之處,人人都是學習之人。只要天資正常,如若加上較強的求知慾望,並能長期堅持,成功就有了可能。


簡易快模軌教育


怎麼補,我們這邊初中就要晚自習,晚9點才放學,到家都9點半了,洗漱休息下就10點了。早上6點半早自習,6點前就要起床。一個月月假才4天,每週星期天下午半天放假。您說孩子補課也要他有時間呀。所以在我們這中學補課是個偽話題。看暑假補一下。


用戶1812389441037


這個問題韓國對家長做過專門調查,因為韓國補課也是很火的。家長對補習機構的認可度要大於學校。其實非常簡單,如果補習機構教的沒有學校老師教的好,那麼家長大可不必額外花錢給孩子補課,讓孩子上課認真聽,課後完成作業就可以了。補課費也是不低的

很多人認為學校老師教的更好,其實這種認知很膚淺。

學習和吃飯大概差不多,知識有很多,對個人來說吸收進大腦了才有用。老師和廚師在這一點上的作用是相同的,就是要讓工作對象把素材消化吸收。那麼問題來了,你是幾年如一日吃同一個廚師做的飯菜更好,還是嘗試一下不同的廚師更好呢?我相信沒有人會說只吃一個廚師的飯菜更好。廚師的水平是不同的,同樣,老師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如果你想提高成績,最好是換一個老師,換一種教學方式來補課,這樣才會有更好的補習效果。在學校老師那裡學習了五天,週末補兩天課會有明顯的效果嗎?恐怕比較難。每個老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方法都是比較固定的,不論是提優還是補差,在週末換一個老師補課,換一種方法思維,這樣才能對學校學習起到更好的查漏補缺的作用。當然瞭如果你的老師是重點學校的學科帶頭人,教學水平一流無懈可擊,那麼由親老師補課效果會錦上添花會更好,但是這種情況太少了。


Andy081


我就是一名輔導機構的老師,也在學校帶過課,我覺得學校教學和校外輔導是相互依存,互相補充的,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區別:

1、學校教學班額大,注重的是大多數人的教學成果,校外輔導班額大多比較小,注重的是個性化的教學。

2、學校教育需要兼顧大多數人的學習進度,校外輔導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自主調節學習進度。

3、學校教育每節課的時間比較短,老師講授的內容大多集中在考試重點,校外輔導每節課的時間比較長,可以為學生擴展學科相關知識,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4、學校教育的老師多為通過教師考試的擁有編制的老師,從業情況比較穩定,課外輔導的老師則是來自社會各個崗位的,從業情況不穩定,教學水平也參差不齊。

總結來說,學校教育可能不能兼顧所有學生所以課外輔導是很有必要的教學補充,但是在選擇課外輔導的時候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輔導機構和輔導老師!



初中輔導老師


現在的中學生,如果有一半學生都在校外補課,不必比較學校教學與校外培訓教學哪個強,因為它們壓根就不一個級別,並且分先後和主次,也不會同步。一個“補”字就界定了它們他不同。


比較它們誰個“強弱”的時候,我覺得應當把脈現行教育體制機制是否有異常情況。儘管誰都知道民辦教育(民辦學校、社會培訓機構)是社會主義教育的補充。有些疑問是學校(公民辦學校)為什麼不把工作盡善盡美,而要社會培訓機構來補充呢?20年前為什麼沒有呢?兩彈一星功臣群體中,除去錢學森、鄧稼先、孫家棟一批老科學家擔綱外,其餘成千上萬的科學精英、青年才俊應當全是哪個時候培養的,他們有上校外培訓補課的嗎?結果呢,他們繼往開來又天宮、嫦娥送上了月球!所以,更說明我們的教改任重道遠。

●課外補課情況普遍屬於事實,非危言聳聽。

★就區域看,城市高於鄉村。

因為市民比農民有錢,也比農民清楚一一城市孩子文憑低就業難,竟爭勢頭攀比壓力山大啊。農民有土地。只要耕耘,豐收歉收總有收穫,有收穫就設稠有稀。小農思想告訴他:大不了去當農民工,能吃飽肚子。

★就時間看,20年前大班額,民辦教師馳騁教壇,校外培訓機構連名字都沒有出現。

近20年間,校外補課機構不僅堂而皇之,以教育資源補充身份誕生,而且由小到大扶搖直上,吸引無數中小學生趨之若鶩。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教育的第三方面軍。箇中原由不是不知。

●參加課外培訓的中學生會不會過半,答案是肯定的。

它使人不安的是在瘋狂的蔓延滋長。例如,我孫子就讀的小學五年級,全班45個全部報了班。要以此為抽樣,過半是絕對的。真的到了走火入魔的瘋狂地步。我有一同學的孫女也是小學生,她每週都要上5個班補16個多小時課,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奔走在補課的馬路上。

多麼可憐!但她一直是班長和先二道槓、再三道槓。至於苦乎樂乎?且費用不菲,但大人小孩都樂此不疲。

這就是校外培訓補課瘋狂的縮影,這也正是課外培訓機構紅火的原因。

學校教學與校外補課教學哪個強,本是不言自明的事,卻也有些出人意料。

♦一,按常理出牌,學校教學優於課外補課教學。因為:

⒈學校師資好。都是權威部門或專家按標準選拔認定的;

這是校外培訓機構的弱項。因.為公民辦學校並存需要大量教員,而正規院校生是連學校都不夠用的。校外培訓機構則只有非專業生或退休老教師站臺。隔行如隔山與年老體弱是硬傷,自然會使教學質量打折扣。

⒉沒備設施相對有差距。如今國家捨得教育花錢,各種軟硬件軟是新銳前沿的,還足額。

校外培訓機構湊攤子的有,沒備設施及教具對乎的有。正如打仗,武器先進者勝利把握會更大。

⒊學生投入時間有別。

學校是學生活動時間最多的場所,身心相對輕鬆,作息正常。這就會促進學習效果。

校外培訓教學不會像學校設立那樣注意服務半徑。因此學生疲於奔波會影響學習效果的。

4,經濟支出懸殊。

因為中小學是義務教育,即使不在此階段,學生也是不負擔教師工資和教育費用的。因為教學經費與生均經費都是由國家財政按時足額撥付的。馬兒吃得飽,才能跑的好。

即便民辦學校國家也有經費資助的。因為實行了“公民同招”。政策自然會跟進。

校外培訓機構是看重利潤。因為佛系培訓機構基本為0。無利不早起是這類“教育行家”骨子裡的信念。他們辦學自然注重的是利潤。如此,加重學生家庭經濟負擔是明顯的。

二,不按常理出牌,那就是課外補課教學比學校教學強。有兩條是關鍵性的。

1,教師工作消極的原因。

①公辦教師是編制人。老子國辦教師,到了那職級,不少領工資。消極怠工熬日子者常有,教學動力不足。影響整個教育教學效果。

②民辦工資低福利少,教育教學積極性激發乏力。

2,學校管理不力。如人治偏重,缺乏良性競爭,晉升不公開不公平。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干擾。學生管理的不敢管,不能管,不去管。只教課不育人,等等。


daolaodexingfu09


課外補課教學和學校教學不能相提並論,也不能同日而語,課外補課教學只能作為學校教學的有利補充或學校教學的延續,不會也不可能和學校教學平起平坐。

課外補課方興未艾,大有燎原之勢,但無論它如何迅猛的發展,也改變不了它只是學校教學輔助的地位。原因很明顯:

一、師資上,課外補習機構的老師整體水平,不如學校老師的水平。現在師範學校畢業的學生,大都這樣選擇:先考教師編,能考上就早一天到公立學校上班。考砸了就在輔導機構或私立學校先上著班,等來年再考,反正35歲之前都興考,啥時考上啥時從補習班或私立走人。這也正能說明學校教師和補課班的老師的水平情況,當然,在課外補習班有時也能碰到學校的老師,就是那些違規進行有償補課的老師。

二、課外補課,只為有償,無監督,無責任,完課就行,賺錢就可。只對學生知識進行補充,對學生的品行修養等皆不聞不問。其系統性規範性都不如學校教學。

課後補課如今有兩大特點,一是費用過高,二是補課效果不佳。這兩大特點,也對課後補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門也下發了一系列法規,嚴禁在編教師再去補課機構進行有償補課,這種種跡象都在表明,課後補課需要儘快規範和監督。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學校教育應該是教育的主旋律,只要主旋律唱好,其他雜音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我用相聲說教育


有幾個清華北大的或者十大名校的在學校做了老師,985,211有嗎請問?居多普通的本科吧。外面培訓學校,十大名校,985.211多的是。不是吹有些學校的老師一輩子都趕不上外面的牛人。最明顯的就拿網課說,讓你們學校的老師去試試!甚至現在都在向學生推薦網了。我們市就有個省級示範中心直接向學生推網課,說明學校老師的厲害吧


華哥數理化


先落實兩個概念:補課分為:補差和培優。學科教育分為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每個人都可以從6歲接受教育到至少18歲。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分水嶺常見是在高中,所以有高考就有可能是基礎教育的結束,或基礎結束,高等開始。這是選拔人才。關於補課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小學不容易看出來)初中補課如果是補,也許孩子能跟上教綱對TA年齡段的要求,但不一定能達到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優:如果孩子在人為干預後還是無法達到尖子水平可能也無法接受高等教育。這就造成了巨大的爭議,所以這類話題家長津津樂道。就是文章開始提到那兩個概念引出的。個人認為,樹有樹的屬性,花有花的屬性,非要讓樹開花就得有巨大的精力、財力、時間的犧牲,還得有失望的承受能力。不喜勿噴,個人建議:如果在初二後,孩子的確不是讀書的料,可以考慮其他出路。畢竟義務教育只是基礎教育,而能不能出類拔萃完全看孩子本身和家庭的引導。不能歸責於社會。記住!我說的是:出類拔萃!接受高等教育的哪一個不是當地的尖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