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商家從淘寶退出,難道是實體行業開始復甦了?

百年常青藤


我自己也是淘寶店主,我是2013年入駐淘寶的,網店目前是一鑽,生意慘淡。在沒有真正進入淘寶之前,我確實也覺得淘寶很容易,但是真正進入淘寶發現並不容易。

如果想要經營好一家淘寶店,你的投入並不實體店。我就用自己的店來舉例,

進貨量要足夠大:我做的是天然水晶的生意,因為本錢小,所以不可能大規模的拿貨,水晶批發需要是5萬起,拿貨不到5萬。我的體量不夠,但是運氣也不錯,剛好有閨蜜是做批發商的,所以我即使進貨量不大,但是也拿到一個相對低的價格。

單件商品的成本:任何一個商品你都需要拍照吧,拍照需要設備吧,最起碼弄個單反,還需要弄個小型攝影棚,如果你去找攝影師,拍一套價格也不菲。成本高,但是量少,所以加到單價裡是極其不合適的,沒有辦法,自己擼起袖子上吧,用最基礎的手機拍,但是非專業人士拍出來的東西,你懂的。

流量成本:現在淘寶競爭白熱化,網店比實體店更殘酷,實體店你開在那裡,總會有人走過路過,網店則是根本就不會有人停留,因為類似的商家太多,消費者沒有時間逛完,更何況你的店鋪沒裝修,都是渣圖,比起人家的光鮮亮麗,你的灰頭土臉,人家顧客也不傻啊。

於是一個惡性的循環形成了,因為量少,所以單物品沒成本推廣,各種免費堆起來的商品,在互聯網就是一個無人問津的小透明,沒有流量,沒有客戶,然後默默無聞存在著,然後就是生意的不可持續。


白水90944696


對淘寶已近失望透頂了,買東西遇到賣家發語音罵人,我把罵人的話用文字展示出截圖來給差評,最後居然判定我評論裡圖片上有辱罵言論屏蔽了,投訴了最後客服說就是這樣規則,我投訴淘寶客服人家說淘寶客服不可以投訴,我真是醉了,怪不得商家這麼囂張,我的評論被屏蔽了後商家在後面寫了一大堆裝可憐還說我怎麼說話難聽如何罵人,還在淘寶群裡發動一大波沙雕在下面評論罵人,反正評論已經變成系統默認了,我只有開了不能評論後清淨了,氣的直接卸載了淘寶,現在只買天貓和蘇寧易購


小貝殼3056


講一下本人的切身感受,我是09年開始做淘寶,淘寶真正難做是從16年開始的,是跟阿里的策略有關,開始了千人千面,開始了所謂消費升級,店鋪去爆款模式,從那時候開始店鋪的流量極速下降!不管大賣家,還是中小賣家,不管開不開直通車都是流量下降,淘寶店鋪已經很難出大爆款,單品曝光轉換速度非常快,很難有穩定流量,其本質上是把淘寶流量導給了天貓!另外剛好拼多多崛起,把淘寶擠出無法生存的賣家挖走,造成了更多買家的流失,從而整個淘系的流量流失!所有賣家都更難做!

另外整個經濟週期都在調整,整個大環境都不好,並不是說實體開始好做!


我不是如花


別的行業不清楚,我們做的家居c店,感覺還可以,兩夫妻自己小打小鬧幾十萬一年,沒有請客服,打包發貨客服都是自己,天貓不敢去弄,投入太多,還要推廣直通車做活動想想都燒錢。我跟老公說我們這樣穩穩地賺夠用了。看著別人賺上億的一點都不眼紅,他們付出的也多,風險也大。有時候開玩笑,少碰些吐血的難纏客戶,可以多活幾年,😄



周小黑鴨


  商家退出淘寶,其實不是因為實體店復甦!

  大家可以想象,網上生意不好做,實體的生意更加難做。高額的鋪租,還有高額的人工費!

 原因其實很簡單;(掙不到錢了)

  1.都在壓價格,但價格越低越容易碰到胡攪難纏的客戶,買了退退了還鬧,有時候還得賠,而且專門吃貨的垃圾大學生多,為了幾塊錢還得被差評打電話被罵,專業打假的虛偽君子喜歡盯這種低價量大的店鋪 

  2.大家應該也經常逛街吧,有沒有發現現在逛街的人比進店購物的人多得多,大部分的商店都是冷清的,一片蕭條的景象,不見得實體店有復甦的跡象。 

  3.在淘寶上開店,其實不像以前可以通過非常規的手段拉動銷售額,現在的淘寶店鋪,僅僅是推廣費,一天不花個1000元,根本是拉不起流量,而一天的銷售額僅僅是2000元左右,扣除產品成本.推廣成本.包裝.物流.人力成本,有多少利潤可以賺啊,還是在無稅的情況下

  所以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小北財經


你說的這個可能性不存在,電商退出和實體店倒閉是一樣的,經營不好,沒及時改變經營理念,沒認真研究學習電商新的交易規則被淘汰也很正常,以前女兒開始正式上班之前也有一個小淘寶店,當時小店的收入也不錯10-13年每個月一個月也有六七千的收入,有時一個月也有萬八的淨收入,也許是我的思想太老了,要孩子去正式上班,小店由她媽打理,從此沒能跟上淘寶經營理念方式方法的改變,流量逐漸沒了,小店只有倒閉了。

所以說電商退出倒閉很正常,就和實體店倒閉關門一樣。


barton1963


某寶規則越來越不合理,傾向買家,就憑給了評價的買家確定店鋪的數據,一般買家買了東西沒問題根本不去評價,有問題或惡意買家專門針對性評價!這樣,店鋪評分越來越低,不做死才怪!現在被慣著的淘寶買家越來越任性,我店鋪有幾筆差評是買家收貨後要求不退貨退款,最後不同意當然是差評了,我把50元的東西9.9元包郵給淘寶買家,但有些買家照樣差評,不講道理!寶寶還規定了只允許賣家對發廣告評價的買家可以申訴,其他的不合理會申訴不通過的,最後好多小賣家被逼死了,平多多這點就好很多,同樣東西兩個平臺賣出100筆,寶寶上的評論差得無法參加活動,而多多上各項指標非常高到免流!所以就小事可以看出結果了


花街坊


商家從淘寶退出,其實同實體行業是否復甦沒有任何關聯。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淘寶雖然是個大流量平臺,但是逐步已經形成了頭部效應,很多商家已經無法展業了。同時與淘寶競爭的新電商平臺和新模式也越來越多,大家轉向新平臺進行銷售了。

德先生帶大家來分析下為什麼大量逃離淘寶?

1.淘寶的收費現在也越來越高了,有些銷售量不高的商家已經無法支撐淘寶的日常運營。

過去為什麼大家願意去淘寶上開虛擬商鋪?還不就是因為不用付實體店鋪房租和其他費用,同時互聯網產業可以有無限的潛在客群。但現在實際情況如何呢?

淘寶C2C一年6~8萬,天貓B2C一年12~20萬,低於這個投入,基本上淘寶是沒有啥錢可以賺的,可能連自己的人工錢都賺不回來。

標準一個店的組合:高級美工、高級運營、網絡推廣、兩個客服(白班,晚班),大家可以看下,淘寶運營成本要多少把?

2.淘寶上經過多年發展,也逐漸形成了某一商品門類的頭部平臺商家,其他商家銷售量已經無法提升了。也就是最終的28原理,20%的商家銷售了80%的銷量,剩下80%的商家銷售了20%的銷量,實際情況可能比這更殘酷,可能形成了19原理。那麼針對80%的商家來說,淘寶這個大流量平臺對於他們是個雞肋,已經沒有持續經營下去的動力了。

3.淘寶商家們的賣貨選擇平臺和賣貨模式也發生了巨大改變。現在除了淘寶和天貓是最大的電商平臺。其實還是有著潛在的競爭者也在不斷髮展,例如京東、蘇寧、拼多多、微店等等電商平臺。那麼對於很多商家來說,可以去這些新興的電商平臺上搏機遇,不需要再掉在淘寶一棵樹上。

同時目前的網絡直播帶貨也是發展迅猛,它針對於過去的淘寶店鋪是營銷,又是一次產業進步。你看,連李湘都下海做直播帶貨了,更不用說李佳琦一天可以產生直播上千萬的銷售額,當然最恐怖的還是杭州薇婭,他創造了年收入3000萬,帶貨銷售額7億元。甚至於她創造了直播帶貨奇蹟:單場(2小時)最高銷售額2.67億元;單件商品最高引導銷量56萬件,單間商品最高引導銷售額2700萬元等等。這種轉型效應帶給無數的商家很多衝擊。也出現了很多直播平臺進行轉型,快手、抖音、微信又吸引了無數淘寶商家從原來淘寶平臺退出,進入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轉型做網紅直播賣貨。

總結下:在這三大因素下,原來的淘寶商家為什麼不去那些成本更低、流量更大、獲客模式更先進的平臺進行轉移呢?所以淘寶商家的逃離是正常現象。同時他們對於淘寶貢獻率也是很低的,淘寶平臺也是不會太在乎的。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網購是當今的大環境大氣候,網店以它的“便利,快捷,價優,物美,品全”占主導地位,實體店大部分已全軍覆沒,不可能東山再起的。

就拿我來說已經網購了11年,日常的“吃,喝,穿,戴,家居用品,化妝品及傢俱”全是網購,購得的商品很多都是“價廉物美”非常滿意。

我下午到貨的一盒“費列羅巧克力”,我前天在上海聯華超市買了一盒是93.8,昨天在網上買了一盒一模一樣的就便宜了23.8,所以誰不願意網購?(這是下午收到的那盒)



薔薇xxpp


現在很多線上都回過頭開實體店了。前幾天網傳ITM模式下運營的SOFIA(索妃雅)品牌擬在北京SKP、王府井、西直門凱德、西單大悅城、朝陽悠唐、東大橋芳草地以及三里屯太古裡等區域設立北京ITM模式的衣品實體店。店鋪為時尚人群提供時尚服裝服飾的個人衣品診斷定位、穿搭,以及上門衣櫥管理等專業服務為主,以輕奢時尚女裝私(人)定(購)銷售為輔。各店擬投資額300~600萬不等,投資股東須具有廣泛的國內時尚圈、娛樂圈資源的知名文藝人士(或可成為我品牌形象代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