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個家有多少存款才可以算是過的好的?

阿狸yhhkoiggd


首先,

咱們需要先定一個前提,這是一個普通家庭 ,過好普通生活的標準。而不是一不開心就要飛去布拉格廣場喂鴿子,動不動三天吃一次豪華海鮮自助餐,櫃子裡放滿了滿是大品牌的衣服和包包等……


其次,家裡要有一套房產,自住型(可以是還貸期),畢竟在中國這個社會環境,沒有房子意味著沒有安全感和踏實感。沒有房子,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都難以說讓自己過得好。


再然後,家裡人最好都配置上了保險,醫療保險+商業保險做補充。生活中有太多因病返貧的家庭,大病痛來臨,一個普通家庭都是難以承受的。這時,就需要保險來分擔,至少不會掏空家底,保證生活不會有太大的下降。


最後,家裡還需要有存款以避免生活中的小風波,成年人的底氣都是錢給的。那麼,到底需要多少呢?

這跟所在城市和生活層次有關,因為涉及到消費和物價的問題。當然,這個存款還不能單單放銀行,收取每年不到3%的利息,而是要做好理財,保證每年有 8%的收益(有難度,但不算太難)。


比如,我們家每個月的硬性支出在8k左右,除了每月收入一定要超過1w,手頭最好有200w左右的存款。這樣的話,雖然每月結餘不多,但通過理財 ,每年的被動收入能有16w左右,如果工作出現了問題,也能分攤了每個月的生活支出。多出的投資收益可以再投入,生出更多的金蛋。


迷洛克


我都沒有的,淨身滾蛋的,沒有也好,省的別人算計我,在說了那錢也不是我掙的,我也不知道,更不管閒事的,省的別人說我貪財的,不圖那個名聲,做一個兩袖清風的自己挺好的,就做一個逍遙自在的人,挺好的,省的煩心,


平步青雲雲中有雨孔雲


一個家庭有多少存款,才算過得好呢。這個確實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

而且也不能以家庭有沒有存款來判斷是不是過得好。

通常來說,按普通工薪家庭標準,在滿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後,再有50萬左右的家庭存款,應該是比較好的。

央行數據表明:中國當下有5%是有錢人,他們的人均存款也才47萬。而95%的普通人,銀行存款只有5.6萬。 在這95%的群體當中,有40%的人,他們的銀行存款為零。

這個數據雖然不能完全說明情況,但大概也可以看出。現在絕大多數家庭銀行存款很少或者根本沒有存款。

這多少和我國的經濟結構有關係,大部分人不但銀行沒有存款,而且還欠著銀行錢。這部分主要是購房、購車群體。

現在的年輕人,從90後開始,消費習慣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他們不像老一代人那樣保守,消費習慣很超前。有錢就會消費,即使沒錢也會通過各種渠道透支消費。

這種消費方式有點類似於國外,花未來的錢,享受今天。而且還大手大腳,喜歡攀比,喜歡奢侈品。尤其對於女孩子來說,光化妝品這一塊兒就是一筆不小的消費。

現在的年輕家庭,並不善於理財,很少會對財富做長遠規劃。

所以現在家庭有存款的,基本屬於中老年家庭。他們消費習慣比較傳統,而且還善於理財。一般到了中年以後都會有一筆不小的積蓄。

其實對於工薪階層來講,想要有一筆數額不少的存款,比如說50萬,其實還是很難的。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時候可能我們掙的錢並不少,但卻存不下錢。

生活中總有各種各樣的意外,當我們到年底總結的時候,看著連自己都感到吃驚的賬單,才發現,存一筆錢是多麼的難啊。

一般家庭如果有上百萬存款的話,除了長期的積累,那應該就是有最初的原始積累,比如說股權投資或者其他的意外收入,否則真的很難。

所以我們認為,一個普通家庭,在四五十歲的年紀,如果有50萬到100萬的存款,已經是比較好的了


南公子


既然說到存款,一般是指家庭除了房子以外,可以自由支配的資金,或者說可以用來投資的資金。以我一個普通老百姓的願望,以及在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水平,我覺得如果能有300萬左右,那大概就可以過得比較好了。

這個好,有這樣一些方面的考慮。

1、300萬的存款,有能力考慮換一套學區房,基本不會有太大壓力。那後續在小朋友學習方面的投入,也不會太難,即便是按照出國留學規劃,也是足夠了。如果不出國,那畢業後,也能很好地支持一把。

2、300萬的存款,適當做一些理財,可以很好地不補充現金流入,即便不用來消費,用來繼續積累,也能增加生活的安全感,不至於完全不敢消費。

3、300萬的存款,既然能存下來300萬,那之前的收入應該還算不錯,如果是工薪階層,那這種收入水平在未來應該還有一段時間可以持續,自然未來的存款也會繼續增加。即便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那也有養老金的收入。有存款兜底,有日常現金流入應對消費支出,那經濟狀況絕對就很好,也很安全了。


當然,以上的前提是,在三四線小城市,房價還沒有高到要好幾百萬。如果是在一二線城市,光是一套房子就幾百上千萬,那若是還沒有房子,有300萬還真不算什麼,還不夠去填房子的貸款呢。

所以,到底要多少錢才能活得好,是一個複雜的命題。要看所在城市,同時,也還跟對“過得好”的定義吧,有些農村的老太太們,一年花幾千,但衣食無憂,健健康康的,是不是也能算活得好呢?


康愉子


1000萬存款才能過上好日子。有錢就投資田黃,做古玩古董生意,輕鬆自在不用煩,利潤豐厚,保值增值風險低。我做了二十多年,已經在廣州一線城市買了4套房子,而且買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付款的。

主要收藏田黃,因為田黃是升值最快的收藏品,也是熱門古玩收藏品,從來沒有跌過價。田黃從1995年的5千元一克,升值到現在2019年的20萬元一克,再過10年可能升值到100萬元一克。而黃金價格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沒什麼變化,同田黃的距離越來越遠,根本追不上。

2017年1月,福建廈門一次拍賣會上,一個重達1725克的田黃石,拍出3.92億元的天價,單價22萬元一克,田黃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乾隆田黃


對於我來說,現在如果有50萬存款的話,我就算是過的很好了。當然,每個人的目標不一樣,那麼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馬雲,他如果只有50萬存款,他就不是過的很好,相反他會覺得過的非常糟糕。因為他的眼光高,志向遠大,50萬對他來說簡直就是等於窮光蛋一樣。

還有的人他們不拿有多少存款來衡量過的好不好,他們覺得只要家庭和睦幸福,沒有疾病就很好了,哪怕是一分錢存款都沒有也沒有關係。這種人確實是有,但是我不認同。因為如果一分錢存款都沒有的話,那種快樂是非常脆弱的,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一旦急需要用錢怎麼辦?

所以說啊,不管是大家庭還是小家庭,錢或多或少還是要有的。雖然沒有具體的統一數量,但是基本上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存個幾十萬都會過的很好。


國風的姐


暫以三口之家為例,我來替小編算一下。假定一個三口之家的車房無按揭和其他任何負債,也沒災沒病,一切更風調雨順,但在當下中國的任何一個二線以上城市,最低綜合開支也需要六萬元。六萬元需要二百萬定期存款一年,再加上通貨膨脹因素,一個三口之家至少需要在銀行存款三百萬以上才可能初步達到“過的好的”的生活狀態。


南海石57583028


夫妻己退休,月工資1萬,住房一套,車一輛,女兒不用操心,玩存款50萬,不知處在什麼層


狼跡1170983544


這個話題見仁見智,不會有確切的答案,但可以從絕對數和相對數兩方面來分別估算一下。

首先要給過得好的下個定義,什麼是過得好的?應該是生活水平較高,衣食無憂,住的房子較好,沒有車貸房貸,不用整天為生計發愁,能給孩子提供較好的教育,有“睡後收入”,經常出門旅遊等等,也就是說,已達到富人程度,一定程度上實現財富自由了。

按照這個定義,我們分別從絕對數和相對數來估算一下。

按絕對數算:家有存款200萬左右

假設在一二線城市,一家三口,沒有房貸車貸等支出,按照富人標準,維持一個較高的生活水準,那麼,各種開銷大概有:

衣:一家三口,花在服裝上的支出,假設一年3萬元,這個不算多吧?

食:包括主食、肉類、蔬菜、水果、零食等等,假設一月5000,一年6萬元。

住:因為沒有車貸房貸,住的方面主要支出就是水電費、取暖費、物業費等等,假設一年2萬。

行:按照富人標準,應該有私家車,最好有兩輛車,夫妻倆一人一輛,每月養車費用5000,一年6萬。

教育支出:如果家有上學孩子的話,現在有錢人的孩子很多都上私立學校,學費很貴,或者補課方面投入很大,假設一年10萬。

其餘的,像旅遊費用,人情費用,聚餐費用,醫療費用等等,假設一年10萬。

以上總計為:3+6+2+6+10+10=37萬。

也就是說,在一二線城市,沒有車貸房貸的情況下,一家三口,一年開銷大概37萬元,那麼,這個家庭算是過得比較好的。

由開銷推算存款,一般來說,一年開銷佔收入的三分之二比較理想,那麼,一年存款就約為19萬元。假設夫妻倆結婚十年了,也就是35-40歲左右 ,那麼,家有存款近200萬。

按相對數算:家有存款大約100-300萬左右

按照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9胡潤財富報告》,擁有600萬人民幣資產的家庭算是“富裕家庭”,除港澳臺之外,中國大陸擁有600萬資產的“富裕家庭”數量已經達到392萬戶。另一方面,根據官方統計,截止到2014年,中國家庭數量達4.3億戶,也就是說,擁有600萬人民幣資產的“富裕家庭”佔家庭總數的大約1%。

在一二線城市,一套像樣的房子起碼三四百萬,那麼,600萬減去房產價值,剩下大約200-300萬。也就是說,如果達到佔前1%的“富裕家庭”標準,總資產應該達到600萬以上,相應地,家庭存款應該在200-300萬以上。

還有一個數據可以參考:

前一段時間,央行公佈了一組數據,截止到2019年9月底,中國大陸居民的人均存款就約為5萬元,其中5%的人口,他們的人均存款高達47萬人民幣。

這5%的人口可以算作富人了,假設一家三口,雙職工,按家庭為單位的話,那麼,富裕家庭存款大約100萬人民幣。

總結

綜上所述,無論按照相對數還是絕對數來計算 ,雙職工的一二線城市家庭,有房有車,沒有貸款前提下,家有存款100-300萬,算是不錯的家庭了,接近富人的標準。

在三四線及以下從城市,這個標準可能低一些,但鑑於各地生活成本其實差距不大(除了房子之外) ,那麼這些城市也差不多是100-300萬的標準,大家覺得呢?


李中東


首先,你要明確一下這個家庭是什麼樣的家庭,如果你是王思聰的家庭,那麼可能沒有幾十個億的存款,都不會覺得過得好的;如果你是一個低保戶,或許能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有個三五萬的存款,三餐能夠營養搭配,這就能算過得好的,故而任何問題,前提條件都很重要,有前提才可以繼續分析下去。

普通家庭

什麼是普通家庭呢?目前在看頭條的基本都是普通家庭的人,對於普通家庭而言,要有多少存款可以算過得好呢?我認為滿足以下兩點,就可以算過得好的。

一是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有一套房子,這個房子沒有房貸最好,或者有房貸但是每個月的房貸金額不超過你家庭月收入的30%,這樣你才可以保持一個較高的生活品質。

二是你現有的家庭存款,通過理財或者其他的投資方式,可以確保每年的收益金額達到你月收入的80%以上,這樣在你失業之後,不至於一下子因為收入中斷,導致家庭生活難以為繼下去。

第一點對於很多人應該可以做到,畢竟只要不鋪張浪費,除了北上深廈這幾個特別的房價城市,其餘城市大部分家庭努力個幾年十幾年,還是可以買上房的,但是買房之後,家庭還要剩下可以產生利息達到自己年收入80%的本金,則非常非常的困難了,畢竟買房已經掏空了很多的家庭。

以你家庭一個月收入1萬元為例(夫妻各5000元),那麼一年家庭總收入為12萬元,80%的家庭總收入為9.6萬元,假設理財的利率為4.5%,則需要的本金達到:9.6萬元/4.5%=213.33萬元,在有房的情況下,還有213萬元的存款的家庭,基本屬於鳳毛麟角吧,畢竟我國目前的人均存款金額僅為5.2萬元左右。

總結

其實過不得好不好,不能單單隻看錢,家庭的幸福感是多方面因素所構成的。不過錢始終是最重要的因素,至於說多少過得好,每個人的野心與要求不一樣,但有一點是不會錯的,就是越多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