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機:解鎖智能合約的鑰匙

之前的文章裡我們探討了智能合約,提到智能合約是自動執行的數字化協議,會顛覆包括保險、金融衍生品和貿易融資在內的各大行業。然而,如果智能合約具有如此大的價值,為什麼目前還未被廣泛應用呢?

智能合約為何遲遲沒有得到應用?

智能合約之所以還未出現除代幣之外的行業應用場景,主要是因為其無法與鏈下數據連接(鏈下數據即未儲存在區塊鏈上的數據)。區塊鏈無法在不干預共識協議(共識協議指分佈式系統建立真實單一數據狀態的過程)的情況下與鏈下數據交互。與鏈下數據交互可能會形成多種區塊鏈賬簿形態。

如今,智能合約的主要應用領域是代幣化,即以代幣的形式發佈對真實世界資產或設施的所有權。代幣發行曾在2017到2018年間非常火爆,募集了約200億美元資金。代幣化實現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其不需要鏈下數據。一項ICO的所有代幣信息都是已知的,並且儲存在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中。相反,金融衍生品、保險和貿易融資這些行業的智能合約需要外部鏈下數據(比如物聯網數據、市場數據和事件數據)才能觸發合約執行。

這類觸發數據並非儲存在智能合約所在的區塊鏈上,因為這樣做既不現實也不實際。世界上大多數的數據都儲存在鏈下,目前鏈上鍊下系統的割裂也導致兩個世界無法互相聯通。

智能合約目前面臨的第二大挑戰是其無法將數據輸出到外部系統中。比如,智能合約無法執行在傳統支付系統中以法幣結算的交易。加密貨幣目前對傳統企業來說風險太高,無法在資產負債表中持有。雖然這種情況在未來可能會出現轉機,但大多數企業目前還是不願意使用只能交易加密貨幣的智能合約。

事實是,如果智能合約無法獲取鏈下數據或無法與傳統系統交互,那麼它在智能性和功能性上都不足以在現實世界中被廣泛應用。這兩個因素限制了整個智能合約生態系統發展到更高的水平。

預言機的現狀

預言機是區塊鏈中間件,它將智能合約連接到各種所需的鏈下資源。預言機是區塊鏈和API之間的中間層,將數據翻譯成區塊鏈可以看懂的語言。API是與某個系統進行交互的特定方式,每個系統的API都有所不同。企業會開發自己的API,讓其他系統在其應用中可使用它們的服務和數據。 舉個例子,Uber會使用GPS API,短信API和支付API,而不是自己花時間開發這些應用。

預言機有三種模式:專門為某個組織從零開始開發的預言機、中心化的預言機和去中心化的預言機。

第一個模式是針對每個應用場景從零開始開發預言機。這個方法會帶來諸多問題而且效率低下。由於API種類繁多,每個預言機都從頭開始編程會耗費大量時間。如果企業需要在短時間內獲得不同種類的數據,這樣做就顯得不太實際。

在中心化的預言機服務中,第三方私人企業會將數據傳輸至智能合約或從智能合約中提取數據。這個服務雖然具有一定實用價值,但智能合約需要信任這個公司不會出現安全問題(比如洩露敏感信息、被黑客攻擊或服務器宕機等)。預言機能觸發智能合約,因此必須對提供數據的這一家公司非常信任才能按時保質地判定合約結果。另外,當預言機採用中心化的基礎架構時,智能合約就會損失其關鍵特質,既高度確定性、防篡改和可靠的端到端執行。

Chainlink,去中心化的預言機網絡

預言機還面臨著第三個挑戰。Chainlink正在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預言機網絡。我們搭建了一個綜合性平臺,提供開發者開發智能合約時所需的任何工具和數據。Chainlink既是一個預言機,又是一個靈活的平臺,為智能合約開發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預言機解決方案。

每個預言機都是網絡中的一個節點。所有節點都在不同類型的硬件上運行Chainlink Core處理數據。節點提供的所有服務都會用LINK代幣結算,以保護網絡中的經濟生態不受外部力量的影響。

Chainlink使用名為“chainlinks”的外部適配器連接區塊鏈和API。每個API都有自己預創建的Chainlink。我們會提供一套穩健的預創建Chainlinks,讓所有開發者都能輕鬆將智能合約連接到API,訪問外部數據或連接至鏈下系統。

最後,Chainlink還能夠將預言機和數據源都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的預言機將讓開發者有能力使用任意數量的預言機(節點)為智能合約提供服務。擁有多個預言機不僅能在某一個預言機下線時提供緩衝,還能避免單一預言機遭到黑客單點攻擊或被買通的情況。

數據源去中心化使預言機能夠從多個來源收集數據,並將數據聚集到一個單一確定的數據點,觸發智能合約。如果存在多個數據源,智能合約就能避免單一數據源出現錯誤的情況。Chainlink提供多種數據聚集模式,其中包括平均值和/或去除異常數據。

预言机:解锁智能合约的钥匙

Chainlink的另外一個主要特色是它的信譽系統。與亞馬遜和Uber為賣家和司機建立的信譽系統一樣,Chainlink也為預言機打造了一個信譽系統。信譽值基於多個參數,比如運行時間、反應時間和成功完成的任務數量。智能合約請求者可以基於評級或某種信譽指標選擇具體的預言機。這個信譽系統不僅為開發者選擇預言機提供了可靠的參考,還督促節點為自己的服務水平負責任。

另外,Chainlink還會根據智能合約的需求提供不同級別的安全性。除了標準化預言機之外,Chainlink還會提供在可信執行環境(TEE)中運行的預言機,這類預言機使用的是英特爾SGX等可信硬件。在TEE中運行的預言機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節點運行者看不到請求的具體細節,包括數據輸入、輸出和請求方。TEE是一個非常誘人的解決方案,因為私密數據(比如閉源API)可以在TEE中得到處理,無須向節點運行者或公眾透露任何信息。最終,如果TEE中的預言機接收到具體登錄數據,甚至可以訪問私人賬戶讀取數據或觸發行為。這也為智能合約實現了鏈下計算能力,這可以降低gas費用並提高可擴展性。

最後,Chainlink建立了保證金懲罰制度,激勵節點誠實守信。在中心化的預言機模式中,用戶可以對私人企業進行問責,而對節點問責也在同樣程度上保障了安全。節點要處理一個請求,必須將事先約定數量的LINK作為保證金存入,才能有機會提供服務。如果節點輸入異常數據或下線,就會損失所有保證金,損失的保證金會返給請求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節點問責制保障了節點運行時間和合約服務質量。節點問責制與信譽系統結合,再加上博弈論的理論,可激勵節點合規操作,因為否則就會受到經濟處罰。

大步邁向廣泛應用

為了讓智能合約得到廣泛應用,合約必須能夠安全可靠地連接外部鏈下數據和系統。因此Chainlink正在開發一個開源的去中心化協議,讓智能合約開發者能夠訪問並控制其所需的去中心化水平和保密水平。Chainlink的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讓智能合約能夠連接鏈下系統,並以此保障智能合約整個生命週期的確定性、防篡改性和可靠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