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或藍綠廠的質量、品控誰更好?

雨人816


首先在這裡要肯定的是OPPO跟vivo的品控以及手機質量要高於小米很多很多。其實用過OPPO的r系列或者是vivo x系列的同學都知道,如果拿小米的數字系列跟這兩款相比較,小米的性能可能更強一些,但是在做工以及手感還有品控方面,OPPO和vivo要完虐小米。


小米過分追求性價比卻忽略了做工等因素

小米從第一代開始就是以性價比著稱,極高的配置加上極低的價格,收穫了一大批的用戶。還記得那句為發燒而生的小米嗎?小米的初心就是做一些比較適合大眾平民化的手機。所以在性能方面要求比較高,往往都是代表了最頂尖的性能配置。但是在性能頂級的同時,小米在其他方面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

首先就是小米的顏值,小米的外觀方面無論是數字系列還是紅米系列,都算不上一些激進或者是好看的水準,都是供應鏈比較成熟的方案直接應用,當然這也直接節約了成本,而這其實下來的成本也就用在了性能方面。


但是在如今的消費群體中,手機的外觀顏值成為了選擇手機的第一大要素。小米除了mix系列的顏值創新之外,其他的手機外觀都太過於保守。其實小米應該在性能上做些減法,對於現在性能過剩的時代,更加均衡全面的發展才是硬道理。

為了配置性能犧牲了做工創新以及質量,在2019年我們需要的其實是更加全面的旗艦機。


OPPO和vivo的質量和品控為什麼如此之高?

首先用過OPPO和vivo的旗艦系列的朋友都知道,無論是做工還是外觀以及質量方面,除了蘋果,OPPO和vivo可能是最好的,沒有之一。

其實這主要原因就是歸結於OPPO和vivo有自己的代工廠以及研發中心。而小米使用多個代工廠來進行生產的,在品控以及質量做工方面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控制。所以,從手機的加工製造方面來說,OPPO和vivo的工廠以及研發中心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完全可以掌握好自己的品控以及質量。


不僅如此,OPPO和vivo的銷量也比較高。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頂尖手機企業,所以在供應鏈上話語權也比較大,即使訂單數量過多從而導致代工生產,但也能牢牢的把控住代工廠的話語權。

當然最後一點,OPPO和vivo的銷售渠道主要是線下,一般線下去購買手機的人群對於手機的要求質量做工往往比較高,例如你如果去線下拿到手機手感以及做工,看到質量方面有問題,那肯定是絕對不會買的,所以OPPO和vivo面對線下的用戶,一定會牢牢的把控住質量要求。

其實還有一點就是明星的代言以及廠商的售後問題。我們都知道OPPO和vivo所請的明星代言數量是最多的,面對如此曝光量極高的產品,那麼質量一定要求過硬,不允許存在過多的做工以及品質問題。而且OPPO和vivo的聲譽一直不錯,加盟店遍佈世界各個地方,如果手機的質量不好,那麼也不會有太多的人去願意去加盟,畢竟修手機的人比買手機的人還要多,誰會再去開一個加盟店呢?


OPPO和vivo縮減了性能的配置,但是在其他方面有自己獨到的優勢。較高的售價也帶來較高的品質保證,這點也是小米望塵莫及的。


所以綜上所述,相比較來說,OPPO和vivo的質量,做工以及品控方面要遠遠高於小米。而近兩年小米的品控以及質量頻發問題,希望小米也著手於開始建自己的工廠吧!


樂信娛樂


搞不懂這麼多人回覆,看起說得很有理由,其實也沒說個所以然出來,麻煩說這些,最好提供數據,不然都是空談。

本人從前事電子產品加工行業,負責公司OEM產品這這一塊,對電子行業加工也算有點心得。

首先問品控的,就業內來說,最嚴的是華為,能成為華為的供應商,要經過很多次審核的,其中產品加工過程非常嚴格。其次,富士康作為全球EMS加工廠第一,也是有一套完整嚴苛的質量管理體系,可能很多人說,小米價格低,所以人家質量標準低,拜託,富士康代工那麼多公司的產品,每個公司的價格都不一樣,那不是有很多標準?這個管理成本會多高啊?再說,手機生產主要就是主板這一塊,SMT貼片機每年都在做CPK檢查,精度肯定都達到要求的,元器件的焊接檢查都是AOI檢查,這些都是機器自動的,統一標準,和人沒多大關係,所以單從過程加工環節來說,富士康不會差,不然人家做不到那麼大。

產品設計轉量產,有個試生產環節,很多影響加工和影響質量的設計,都會要求改的,不然人家不轉量產,當然不否認有些改不了,但肯定會制定相關的控制方案,不然最後轉不了量產。

然後,很關鍵的就是物料,國產品牌比國外品牌便宜很多,但可靠性肯定比不過一線品牌的,但一個公司要用一個品牌的物料,需要嚴格的認證流程,這塊業內也是華為最嚴,其他各個公司有他自己一套的認證流程,因為沒法看到各家手機的BOM,沒法評價。

整體來看,單從加工環節,其實幾家都不差,我家裡只有我媽媽之前用過一個紅米,一直沒壞過,後面因為只有16G太小才沒用,換的也是小米的,目前來說還可以,所以個人感覺小米的還可以。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看法,不喜勿噴,謝謝。


九太白


比起網上的節奏,我還是比較相信我投入的真金白銀



天捧原帥


看看生產線就知道了





雷炮王


  作為一名手機發燒友,筆者的觀點是OPPO和vivo的品控是非常好的,小米差一些。

  在眾多的手機廠商中,OV的品控以嚴格著稱。既便是售價過萬的蘋果手機,品控也比OV要差一些。尤其是最近幾年,蘋果的品控相當差了。那麼,同樣是手機廠商,OV的品控為何更好呢?


  與小米和蘋果這樣的手機廠商相比,OV的優勢在於有自己的手機生產線。目前,國內手機廠商只有OV、華為有自己的生產線,陷入資金鍊危機的金立手機也有自己的生產線。就生產線規模來說,OV的生產線規模比較大。

  由於OV有自己的生產線,品控自然會好一些。相比而言,蘋果和小米通常是找廠商代工,這個可控度就差一些了。


  事實上,OV的品控好,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由於OV的手機利潤相對高一些,在採購配件時,都會買好的。再加上OV採購量大,配件成本也會低不少。相比之下,小米手機的利潤低一些,採購配件時要考慮成本。正所謂,一份價錢一分貨。同樣是聽筒,20塊錢與5塊錢的,質量肯定不一樣。

  所以,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擁有自己的生產線,這都是OV品控好的優勢。當然了,合理的利潤空間,是保證品控的基石。多方面的原因,註定了小米品控沒有OV好。


賈敬華


舊機在家吃灰怎麼辦,高價賣手機,就來微回收!讓你的舊機有用武之地!

小米和藍綠的質量、品控比不了!

OV是四大巨頭裡都能達到自研、自產的廠商,vivo, OPPO 所有的產品全部自研,產品組裝以及品質管控全部由自有的工廠完成。


這樣下來有三大好處,一個是細節可以做足,小米9即使是OEM代工,但是人家的工廠憑什麼給你仔細優化細節,磨合好每一個小的點。vivo有美國原裝進口的超精度MPM雙軌印刷機,印刷的精度僅為25um,是頭髮絲的1/3;全球領先的Asymtek點膠機;日本富士第三代NXT高速貼片機,日本松下NPM高速貼片機;全自動化手臂控制的整機測試等,對每一部手機測試的細微程度都超乎你們想象。考慮到運輸過程對手機品質的影響,進行包裝模擬運輸測試:模擬潮溼環境、汽車運輸振動、倉庫堆壓、意外跌落等各種環境條件,對整箱手機施加各種壓力測試,確保運輸過程對手機質量不會產生影響。就拿X7來說完成的測試用例軟件87000條,硬件1500個門類,完成全部測試至少消耗45000個人工時,期間提出軟硬件共7000多項修改意見。一部手機如何讓人覺得精緻、高端,有品牌感。就是看細節,為什麼別人一看iPhone,就和其他手機不一樣,就是在細節上做足做細。

第二個就是產量可以加快,成本可以降低,別人的工廠哪裡有自己的工廠加工這麼快,vivo加工廠擁有3萬多名員工,可以自己自由控制產量,你不需要像小米一樣給加工廠貨款、押金,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就只需要付員工薪資,至於工廠設備,均勻分攤在一年近億臺手機出貨量裡,就已經微乎其微了。打一個比方,小米除了給供應商硬件錢之外,還需要付給OEM廠商代工費,押金,人家還有其他訂單。但是vivo就只需要給供應商硬件錢,不需要代工費也不需要押金。這部分錢可以讓利給誰,給渠道商、給合作伙伴等。

第三個就是品控可以把握,vivo之所以能夠稱霸線下,你以為靠的是明星嗎?靠的是那多如牛毛的手機店,品質很重要,如果手機爛,忽悠一次可以,能忽悠十次嗎?vivo的品控之強,你見過vivo出過什麼大型的質量問題嗎?並沒有,自有工廠就可以完美地去把握好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這樣說很多普通消費者選擇vivo的原因。

所以你明白為什麼OV線下為什麼如此霸道了吧,品控售後都很完善,消費者就很樂意買!消費者買OV最大的原因不是明星,而是品控售後,因為如果質量不好,消費者可能買一次,但是不可能買兩次!


微回收


先看一張圖:

這是2018年全球主要手機品牌全年出貨量,小米、OPPO、VIVO三家出貨量相差無幾,都是一億部出頭。

面對如此巨大的出貨量,討論手機的品控問題,個人的主觀經驗和感受就不太有說服力了。

品控問題只能用客觀的數據解答

上圖是中國質量萬里行發佈的連續三年手機品牌投訴統計,很明顯可以看到用戶投訴數量最多的是蘋果和小米。這個消費者投訴數量和品牌銷量有直接關係,所以銷量較小的中興、聯想等手機品牌投訴數量也相對較少。

但是這張統計圖裡,OPPO和VIVO的表現非常搶眼,在總體銷量和小米差距不大的情況下,用戶投訴量極少。

上圖是2017年315時財經報科技頻道的一項調查,差評率最高的品牌中小米很扎眼,而OPPO和VIVO的差評率分別是1.7%和1.5%,是所有手機品牌中差評率最低的兩家。

品控也是性價比

在OPPO、VIVO沒有推出Realme、Reno、IQOO等品牌前,性價比一直是小米手機的招牌,以最低的價格提供高通驍龍旗艦SOC機型,滿足了很多年輕人對性能的要求

但一分錢一分貨是亙古不變的真理,OPPO、VIVO之所以沒有被小米的性價比打敗,反而在國內市場份額超過小米,手機品控就是重要的一環。



有人說OPPO和VIVO有自己的工廠,在品控上更容易把控,這是沒問題的,但這不是決定品控的唯一因素。

品控的關鍵在於手機廠商而非代工廠

同樣的金屬背板,有直接能按出一個坑的衝壓板,也有品質更高的CNC加工板。

同樣的震動馬達,有轉子馬達還有線性馬達。

同樣的線性馬達,有圓形馬達還有橫向馬達。

同樣的橫向馬達,有X軸馬達還有Z軸馬達。

手機裡你看得見看不見的決定體驗和品控的方面太多了,很多是從產品參數表裡看不出來的。

代工廠拿錢幹活,你給什麼料他們加工什麼料,iPhone在富士康的一條產線上有400名操作工,國內小米華為同樣在富士康一條線只有60人。



400人完成的整條產品線如果縮減到60人,意味著一個人要幹原先差不多5個人的活,品控怎麼能沒有差距。

但提到品控的差距,同樣不能忽視的是產品價格和利潤。

品控與產品價格和利潤空間的關係

只提品控不提價格,只提價格不提利潤也是不公平的。

OPPO和VIVO之所以沒有被小米的性價比打敗,優秀的外觀和良好的品控是最關鍵的因素,這是從用戶角度來說的,強大的渠道和無孔不入的門店是另一方面。

OPPO、VIVO之所以能在品控上更勝一籌是因為產品利潤更高,X系列和R系列長期採用高通驍龍中端SOC,在成本上能省下一大塊。省下的錢一方面給了渠道,一方面提高品控和售後服務體驗。



小米的高通頂級旗艦SOC算成本,OPPO、VIVO出家門就能在實體店買到,這算不算成本?

所以OPPO、VIVO的品控確實明顯高於小米,但小米的性能也是確實長期領先OV,雙方在手機成本的佈局上有策略的區別。

作為消費者,我們需要知道這些現象以及背後的原因,然後綜合考量我更需要什麼,這樣才能理性的購買到合適的手機。


每日數碼匯


黑小米的東西都看膩歪了。



用戶3410678841306


兩家是可以拿來比一比,且大體相差不大,但兩家不是對手,小米功能性更優秀。

這個問題可能是很多人心中對國產手機的疑惑,因為不涉及國外品牌,也不涉及國內手機老大華為,等於拿老四和老五對比老六(按現在銷量順序)。

說起小米和藍綠廠, 不得不先扯遠點,看下他們老大當年是幹什麼的。小米老大雷軍,是金山軟件CEO,金山毒霸、詞霸、WPS、劍俠情緣等很多軟件遊戲,不是玩過就是用過。藍綠廠老大是陳明永,他本人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他經手的產品你一定玩過,小霸王其樂無窮,多少80後童年的記憶,步步高VCD、DVD,還有步步高音樂手機,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當年的廣告,宋慧喬聽著音樂畫面超美。剛好OPPO繼承了美,vivo繼承了音樂。

說正題,小米或藍綠廠有什麼不同

作為都是國產手機廠商的小米和藍綠廠,相同倒是很多,他們的處理器都是用高通驍龍,旗艦機屏幕用的都是三星,傳感器也大都是索尼的,大體相同。價格小米主打性價比,同等配置,小米優惠一些。當然都是國產,都是同等級的品牌,也不會差太多。

這裡主要說下有什麼不同。

一、營銷策略不同

OPPO選擇了很多明星來代言,聯合各種衛視與用戶共鳴,廣告鋪遍大街小巷,門店也是開到家門口。這樣的好處是確實達到了廣告效應,讓用戶很快能看到、體驗到新產品,購買也很方便。缺點就是高額的廣告費,代理商的層層代理,只能抬高手機價格。更沒有研發的費用了。

小米初期和OPPO完全不同,小米靠網絡、微博、發佈會、產品性價比等來宣傳,有些機型還以飢餓營銷的方式。優點是通過網絡快速的展示給用戶,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購買就可以了,減少了廣告費,用低價給用戶實惠。缺點是不在家門口宣傳還是會喪失很多用戶。

二、用戶群體不同

像開頭所說,小米和藍綠廠不是對手,小米主打宣傳配置,性價比,功能性,客戶群體以懂手機配置的低端用戶為主。用戶特點是追求配置,功能性,想用低價格獲得更多實惠。

而藍綠廠主打外觀、拍照、充電,客戶群體以低端女性用戶為主,其實你會發現身邊的女性不是用蘋果就是用藍綠廠。有網友評價藍綠廠是場內職工女專用機,不無道理。而這類用戶群體的特點是,不懂配置、要求手機好看、拍照好,有美顏就OK。

三、發展方向不同

從近期看,小米銷量有些下滑,剛發佈小米9 Pro銷量一般,供貨還不足,但小米產品線豐富,小米的對手很多,手機對手其實是榮耀,榮耀的獨立,給小米不小的衝擊,其他家電產品對手是各家電廠商,電腦產品對手是華為。這樣使小米的壓力也很大,但以現在電子產品的競爭趨勢看,二虎相爭,傷的永遠是不同類的其他廠商,因為你不知道他們為了競爭會有什麼技術突破,會生產什麼產品。所以說盡管小米現階段壓力很大,但以小米產品線和自研能力是不會倒下的,因為小米不只是生產手機,生產的是一個AI智能生態。

再看藍綠廠,只做手機,沒有自研能力,亮點只有VOOC閃充,在2018年12月才開始在印度成立海得拉巴研發中心搞研發,雖主打美顏拍照,但在DXO評分榜上根本沒有藍綠廠的事,可見藍綠廠的拍照很一般。5G手機IQOO佔了先機和低價,銷量還不錯,而到NEX3價格高點就徹底沒了銷量,且榮耀對其也有很大的衝擊。總感覺藍綠廠已到了強弩之末的時候。

總結

現在買手機不僅僅是打電話上網,更多是買這個廠商的整個AI智能生態,像三星、華為、蘋果、小米,而家電小米更出色一些。怎樣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我想這是小米一直在做的,小米9Pro,雖然銷量一般,但小米在實用性、用戶感受上提升了很多,可見小米卻實是在為用戶著想,就像現在有果粉、花粉、米粉。用自家高體驗的系統生態牢牢鎖住自己的用戶,我想這才是現在手機廠商該做的,硬件重要,軟件體驗更為重要,我想雷布斯這點不會不如有小霸王。


技術型寶爸


買手機比質量不要拿品牌去對比,沒有任何意義,你要去對比的是兩款不同的手機,去打探他們的口碑,豐田車最可靠,你選了有問題的車型還是有問題,還有就是不要過度放大手機使用中遇到的小問題,什麼閃退卡死wifi斷流,因為只是暫時的偶然發生的是正常的,因為你換了一個自認為品控一流的手機品牌,你可能還是會有這樣的問題,還有就是使用問題也會影響你對手機質量的看法,比如汽車質量,你自己開車猛肯定容易出問題些,你出門經常走的路比別人爛你的車肯定容易爛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