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會,年輕人不靠父母,靠自己能結婚娶妻的沒幾個”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其實這個問題真的是很多年輕人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也許他們本身也並不希望說自己要依賴父母,但是現在的社會風氣就是,如果說你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或者說沒有車,沒有房,沒有存款,那麼,不是說女方勢力,至少人家嫁過來也是會覺得沒有保障。那麼如果說有車有房有存款,或者說三樣有其中一樣,對於一個剛步入社會的工作的人來說,就算能積累個三五年,按照工薪階層也不一定能有多少積蓄,或者說買多麼好的車甚至於買房。

可能也會有很多人說,可以兩個人在一起以後一起努力工作來,得到這些東西確實是可以這樣的,因為我和我老公就是這樣子的。我們從在一起,到現在,恩愛如初,我們做好各自的工作,他走職業路線,我走創業路線,通過自己的努力,他高升,我有自己的公司,我們自己有車有房有倆閨女,完全靠自己。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種方式,或者說女方的父母是否能夠接受,因為作為父母的都希望給兒女最好的一切。

所以我覺得對於這種普遍的現象,是需要大家從觀念意識上去做出一些改變的。畢竟人是感情動物,真正要生活在一起的兩個人,只要有感情基礎在,我覺得很多物質上的東西都是可以克服的或者說通過兩個人的努力一起去努力得到的。



司夢Style


“如今社會,年輕人不靠父母,靠自己能結婚娶妻的沒幾個。”

這句話說的很現實,既道出了年輕人的悲哀,又說明了父母的無奈。

過年回家,正好趕上鄰居二叔家的小兒子娶親。

小兒子在外的工,一個月3000多塊錢,除了吃穿,也剩不了多少。眼看著成了大齡青年,年過半百的二叔著急上火,救爺爺告奶奶託人說媒。為了給小兒子娶媳婦,二叔送給女方十五萬彩禮,蓋了三層小樓,又買了一輛10多萬的小汽車,前前後後花了將近60多萬。

我們農村結婚有個講究,彩禮叫“萬紫千紅一片綠” 是指1萬張5元鈔票,加1000張百元鈔票,一片50元的鈔票。“萬紫千紅”是15萬元,“一片綠”新郎可以看著給。標配的是“一動不動”,“一動”是車子,“不動”是房子,據說現在要“二不動”,一是在農村要有小樓房,二是在縣城也要有樓房。

這麼大的開銷,單靠小兒子那點工資,哪能娶得上媳婦。二叔只能拿出省吃儉用的積蓄,又向親戚鄰居借了不少錢,終於把兒媳婦娶回家。下一步,二叔年後將出去打工,補上欠下的窟窿。

有人埋汰年輕人,啃老。當然有些年輕人確實不像話,啥活不幹,躺在家裡吃老人的。可是很多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或打工,或創業,可真正能出人頭地的能有幾個?大部分年輕人還是靠工資生存。

在這個消費成本越來越高,女孩子越來越現實的年代,沒房子,那個女孩子願意嫁給你。貸款買房,讓年輕人成了房奴,半輩子都要為房子而奮鬥。很多父母都怕自己的孩子太累、壓力太大,只好拿出多年的積蓄,幫襯一下,讓他們少遭幾年罪。

我年輕時,家裡窮得叮噹響,和妻子結婚基本沒花家裡錢,完全靠我倆共同奮鬥。品償到租房,讓房東攆來攆去的滋味,更品償到貸款買房還款的壓力。時時省吃儉用,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日子過的緊巴巴的。

孩子出生後,我和妻子有一個共同願望,那就是除給孩子攢教育費用外,再給他攢結婚費用,幫他買套房,別讓我們的經歷,再在他身上重演,讓他有更多的精力去完成他的事業。我想這也是每個為人父母者的心願吧。


凌雲渡


"如今社會,年輕人不靠父母,靠自己能結婚娶妻的沒幾個",這話很有道理。

我說一下我家的孩子,我兒子今年二十四歲,技校畢業參加工作已四年,剛開始一個月四五千,這一兩年五六千,年輕人在外開支大,除了自己開支花銷,再與女朋友吃吃喝喝,一個月也不剩個啥。我的孩子還正幹,還有節餘,而與他同齡的幾位同學,經常往他們的父母家要錢,還與我兒子借錢,掙的錢還不夠花。即使我這孩子正幹,試想一下這工作四年能攢下幾個錢,現在結婚,房車是必須品,房車彩禮婚禮儀式,想想又得多少錢?我兒子在付房子首付時拿出一萬,他說還有別人欠他的,即使這樣,這區區幾萬,連個房子首付都不夠,別說其他開支了,假如不靠父母,去哪裡弄那麼多錢?

農村早早參加工作的是這樣。再說那些上大學的,二十三四有的還在大學上學,有的剛參加工作,他們手裡有什麼錢?即使再工作幾年,能掙多少錢?想一想現在在市裡買套房需多少錢?一個大學生僅靠一個人工作,除了開銷多少年才能付得起首付?他們掙的錢,與結婚的開銷相比,真是杯水車薪,相差太多了,結婚不靠父母怎麼能行。

當然也有的年輕人,兩個租房結婚,婚事簡辦,需要的東西,待日後慢慢幹,什麼都會有的。這樣的人少之又少,父母雙方也大都不同意。也有的年輕人搭上信息網絡時代的便車,剛入社會便腰纏萬貫,經濟寬裕,結婚不用父母伸手,這樣的例子也有,但畢竟是鳳眉鱗角少得可憐。

總上所述,如今社會,年輕人剛踏入社會不久,手裡沒有太多的資金,結婚大都靠父母,而不靠父母,靠自己能結婚娶妻的沒幾個。有的父母都是拿出畢生積蓄為兒子辦婚事。為此年輕人要苦學知識,掌握過硬的本領,努力工作,勤儉節約,為結婚積累資金,也為父母分擔一些壓力。婚煙是幸福的,但願人人都步入婚煙的幸福殿堂!


喜迎紅旭快樂每天


我想對於這個問題我談一下我個人真實經歷和體會。我十八歲出去當兵,當時父母去世,靠哥哥姐姐親戚們撫養成人高中畢業後自己一個人生活。當時在生產隊爭公分一年下來幾十元錢,我當兵走時一個人幾乎沒有存款。當兵三年轉業後參加工作三年開始談戀愛到結婚成家立業都是一個人在親戚朋友們幫助下勝利完成。三間舊新房是父母留下來的,而且當作婚房簡單收拾一下四處還透著風,我愛人也是國營企業職工,她沒有任何怨言,她家裡也沒有要彩禮錢,因為我們真心相愛,其他條件根本不重要也不在乎。當時在城鄉居民消費也低,但當時流行的自行車,縫紉機,電視劇“三大件”我們一件也沒有,沒有了父母我只好靠自己,結婚還欠債一千多元,全靠我們婚後自己奮鬥全部還清,如今我們有房有車有存款,全部是靠我們自己努力賺錢做到的,心裡無比的幸福自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想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大多是靠自己奮鬥結婚成家立業的。如今條件好了,當然人們追求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結婚的條件也提高了,車,房,彩禮錢等要幾十萬元,對於一個剛剛走向社會的年輕人來說肯定靠自己不能完成,父母如果有幫助也可以。但是自己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婚姻關係是真情相愛還是建立在純物質生活基礎上的,不能不顧現實結婚成家立業的負擔全都壓走父母身上,這樣對今後的人生髮展沒有好處,結婚是建立在雙方真心相愛的基礎上,父母可以支持幫助,但不是如今社會年輕人不靠父母,靠自己能結婚娶妻的沒有幾個的理由,只有靠自己雙方奮鬥努力的婚姻才會更美好甜蜜幸福!



軍旅詩人作家攝影家


我覺得能看到這個問題的人群,基本上都覺得這個話題是成立的。

雖然國家現在發展的這麼好,不得不說,沒錢的人是真的多。即使現在有錢,曾經結婚也是窮過來的。

拿我來說,一個地地道道農村長大的孩子,拼盡全力考上大學,現在畢業半年了。家裡親戚就開始催婚,給我介紹對象。而我獨自一人北漂,在外承受著繁華城市的壓力,在摸索著夢想的道路,剛畢業底薪4千,房租1600,交通一個月300元,生活費一個月2000元,平時日常衣服能不買就不買,面對赤裸裸的現實,心裡還存著考研、考公務員的想法……

現在一套房100多W,首付40W,車子最起碼10W,彩禮錢,籌辦婚禮,酒席最少20W,我倒是想自己給自己婚禮買單。

請問,現在我敢相親結婚嗎?

其他人,也許敢。

而我不敢,我不想讓父母借錢為我籌辦婚禮,看著父母慢慢蒼老的面孔,我不忍心!我也不想結婚太物質了,那我就用時間打拼,自己賺錢,父母添歸父母添,大頭我解決,我不靠父母,因為家裡也沒多錢。

願時光慢點,不再讓歲月刻劃父母的臉頰;

願自己快點,不再讓自己有進步的步伐趕不上父母老去的腳步。

做問題中那“沒幾個”中的“倔強者”和“叛逆者”。


我是h曌曌


這個問題雖然普遍,但是也不是少數。一個是看小夥子本身能力,二是要看姑娘怎麼想了。就說我家裡:老公弟弟的兒子從小在我家長大,父母出去打工離婚了,父親失蹤母親改嫁。高中讀了一學期,出去在省城賣二手房。幾年後遇到一個讀了大專的女孩子,他沒有對女孩隱瞞家庭情況,。女孩提出見見我們長輩,按禮節我給了她一個見面禮,又把家裡的情況做了說明,姑娘當場表示不會介意的。後來懷孕了才告訴父母。父母反對,但是姑娘自己願意也沒有辦法,又約了我們雙方見了面。我們這才知道她家裡經濟條件很好,就希望女兒幸福。沒有彩禮,甚至沒有酒席,就只是照了婚紗照。當時讓住女方家裡不用租房子住,但是我們還是建議侄兒自己出去租房,保留自己的那份尊嚴。幾年過去了,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了自己的房子,車子,還有了孩子。現在他們生活的很好。。還有就是我自己的兒子,上大學的時候談了對象,是女方追的他,我們也是沒有花彩禮錢,不是不給,是女方家裡沒有提這事,我給了二萬,人家添了一萬又拿回來了。不好意思的就乾脆和親家說乾脆都不拿了,怎麼能讓你貼錢呢?我的兒媳也是個很好的姑娘,他們現在也生活的很好,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孩子,我幫忙帶著,一家人和和氣氣的。我感覺現在就是花錢越多娶的女孩越不靠譜,生活質量都不怎麼樣。沒有什麼生活技能的男孩子,花錢也是越多,這種情況,父母不幫忙還真不行,不能看著兒子光棍吧。


珊桃22334455


今年春節前,我一個遠房侄子結婚。結完婚,其父母感慨,辦了這場事,經濟緊張了。我當時心裡一驚,因為這侄子家境還算不錯,市裡有一套大房子,農村還蓋的小樓,都裝修的相當豪華。

後來聽說,不算結婚的花銷,女方彩禮要了20萬。我當即咋舌,都說如今娶妻難,果然不易。一般家庭的話,光這彩禮就得攢好幾年。

因侄子沒有固定工作,這所有花銷都得由其常年打工的父母包圓。

以上,我稱為孩子不太出息的一類。

也有太多的人婚姻不靠父母操心,比如劉強東,比如北大才女劉媛媛。

他們自己敢於吃苦拼搏,有能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一切,甚至整個家庭都因他們的個人成功過上富足的生活。這樣的事例有很多。

成年人的世界裡,只有當子女無能的時候,父母才會作為頂樑柱顯現作用。

當然,部分地區彩禮過重也是實情,但總有些社會尖子人物,他們結婚不需要彩禮,屬於不愁娶或不愁嫁的一類。

為什麼有的人結婚不需要彩禮,有的人結婚彩禮很重呢?我覺得這牽涉一個人的價值和安全感的問題

嫁給成功人士,她不愁前路,彩禮不彩禮的無所謂。如果讓她嫁給一個無業遊民,且不論她是否願意,她一定會有對未來生活的擔憂。而這過重的彩禮,就是對後半生一個微不足道的保障而已。

願您是那個結婚不愁彩禮,出嫁無需彩禮,只靠實力說話的人。





漫舒


社會發展太快

稍不留神,就被別人拉一大截了

我是靠自己結婚的。可是我的任性也導致我在北京錯過了買房的機會。

一不留神,北京的房價已經望塵莫及!

這其實不是孝順,這是傻。

雖然我是和老爺子賭氣,也為自己爭氣。畢業不在用他老人家的錢。可借過來用,再換回去用能怎麼樣呢!

這一下,自己在努力一輩子都趕不上在北京買了房子的人了。

社會啊,發展太快了

父母能幫就幫點把!

幫不了的自己也別抱怨,父母能給自己生命把自己養大已經很不容易了,他們壓力有何嘗不打呢!

不用抱怨,自己努力就好!

《科比》不是在《開講啦》說過嗎?

改變自己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正念的冥想


我和我弟弟的孩子,我夫人3姐妹的孩子。

結婚娶妻,嫁人都以自己為主。原因有兩點:1、這五個孩子都畢業名校,工作、收入不錯。2、我們都從小要求他們,自力更生,不光無老可啃,還得敬老養老。

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加上不願啃老,做法就不一樣。孩子最大問題是房子,我家女兒在北京買房,我們借給她25萬元,明確告之,家裡只有2千3百元。幾年後,全還。(利息沒算)再後來,在杭給我們買一套房。因為英語同傳,號稱最掙錢的鐘點工。

其他的弟弟妹妹,以她為榜樣。借款貸款自己買房,有了房結婚就方便了。

除了少數人,大部分家長是傾其所有,在支持獨生子女,成家立業,尤其是獨生子。無可非議,可憐天下父母心。

可是我們能否,在孩子出生時,就制定好,讓其自力更生的教育計劃?可以試試。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我不太同意這種說法。我周圍的很多親朋好友,鄉里鄉親他們的孩子都是自己靠自己結婚娶妻的。

也就是說,年輕人不靠父母靠自己結婚娶妻的大有人在,而不是沒幾個。

我曾對這方面做過深刻地瞭解。很多農村沒有考上大學或初中就輟學的孩子們,父母背靠黃土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他們的孩子從小就知道靠自己努力賺錢買房娶媳婦。他們學了各種手藝外出賺錢,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幾年下來積攢的錢在城市按揭買了房,再積攢的錢結婚娶了媳婦。偶爾有的父母在孩子買房時傾其所有給添一點,再無能力幫孩子娶媳婦。都是靠孩子自己搞定的。

這樣的年輕人在農村至少佔絕大多數,尤其偏遠山區的年輕人幾乎佔99%。

當然,城市這樣的年輕人也不少,學歷高的收入高,一切也都自己搞定。

學歷一般,家庭條件一般的年輕人,他明白沒有指望,自己努力打拼,結婚娶妻也完全自己搞定,我兒子就是其中一個。

當然,也有部分年輕人還是依賴父母操辦結婚娶妻。形成這種習慣或態度的很大原因是中國沿襲下來的舊習陋俗。

父母覺得為孩子操辦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尤其獨生子一代,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加上父母,六個人寵一人,更是為年輕人包辦好了一切。

其實,我不大讚同這樣的方式,周圍也有很多。越是被包辦好一切的年輕人越不懂得感恩。因為年輕人從小感受到的是長輩們賦予他的理所應該,那他接受一切的感受也是理所應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