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孤僻,不喜歡和別人交往,甚至有時候連家人都不想理,怎麼辦呢?

吳孟龍


人是群居性動物,

研究人類的歷史就可以知道,我們是從猿猴發展進化來的,而作為體積並不巨大的動物,在身體條件上並無優勢,因而群居有利於團結一致,共同抵禦外來的侵略動物和猛獸。

在群居活動中,我們能夠相互交流,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的發育。我們交流情感,逐漸我們發展了語言,而語言的出現又進一步促進了大腦的進一步高度發展。是人類成為動物之王,不再害怕野獸,因為我們有了強於老虎和獅子百倍的大腦,我們利用智力來統治世界,成為了佔據了地球最多的種族和人口。

上面是講訴了在人類社會中,群居和交流促進了人類大腦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文明的產生

就是說明,從發展心理學來說,群居或者說與別人進行交流是從遠古時代進化而來的,影響人類發展的,是對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利的一種生活方式。現代社會,因為勞動的高度分化,人和人之間距離空間距離越住越遠,心理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很多心理的不良情緒無法抒懷,造成社會適應不良和心理功能受損。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像以前那樣直接、便利,隨時誰地,那麼我們是否就不需要和人交流呢?錯誤的,按照心理學來說,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別人的關注,希望得到誇獎和讚美,按照馬斯諾需要的七大層次,我們最後都以獲得愛和尊重為最重要的歸宿。

我們希望活在群體中,因為這樣會獲得一種被需要的安全感,有利於我們的大腦的正常運轉和心理的症狀發展,所以我們希望小孩子能夠學會與人交流的能力,性格開朗的人能夠在社會上獲得更多的資源。

這是交流的精神意義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作為一名心理醫生,不知道您的孤僻發展到什麼樣的階段?如果是性格使然,社會功能良好(表面上與人交往和工作學習都不受影響),但是您感覺到自己的性格給自己帶來了一些阻礙,那麼希望你能夠打開心結,從身邊的人和事做起。對於家人,我們可能要付出更多的關心,對於朋友,我們要通過更多的事情和別人發生聯繫,意味著多一點熱情,多一份付出。

如果是以前與人交往良好,而現在沒有原因得感到越來越孤僻,不願意講話,可能要考慮是否有輕度抑鬱的可能,因為抑鬱症的患者會出現動力的缺乏,興趣的減退,大腦思考問題能力下降,對周圍活動減少,不願意收拾和打扮自己,這個時候可以做個簡單的測試,來看下自己是否有抑鬱情緒,如果有的話,可以到醫院就診,那麼心情好轉後,孤僻也就會消失,下面放出一個自評量表,可以自己評測一下。

最後,無論心理上導致的孤僻,或者是因為疾病導致的孤僻,既然知道了孤僻的壞處,我們就要努力去克服它,不妨向家人或者醫生講出你的困惑,這也是走出孤僻的第一步。謝謝提問!


語晨醫生談心理


是啊,怎麼辦呢?

我家就有這麼一位,很頭疼。

十九歲虛歲二十,從十四歲開始,原來說他是青春期,我們忍著,和他說話也反覆斟酌生怕傷到他哪根神經,你怕傷他他傷起你來毫不客氣。現在也像你說的一樣,難道還是青春期?想問問專家青春期到底有多長?我這更年期被他這漫長的青春期碾壓成內傷了。

像這種情況要多出去交朋友社交,主動和家人朋友聊聊天,有些事說出來比自己一個人憋著好。出去旅遊做做戶外運動,日常生活中對人保持微笑別老拉著個臉。你想想,假如世界上就你一個人你過的會開心嗎?你在對周圍的人和善的同時也為自己營造了一個寬鬆舒適的生活氛圍,大家也都開心不好嗎?


一路輕風暖陽


早睡早起,少玩手機,多運動排排汗。心裡有什麼委屈就和家人說說,溝通是橋樑,你不說,家人不問,煩惱壓抑在心裡久了,慢慢的也就封閉了。

不要害怕麻煩家人,不要擔心別人會笑話,生活不如意的事情多了去了,看開些,心寬了,一切就都變好了。





新菇涼


我現在就處於現在這種狀態 不想結婚 害怕婚姻生小孩 也討厭社交 喜歡獨處 連父母兄弟姐妹來我家裡我都覺得是種打擾 就喜歡一個人


sunshineTAO


如果突然出現這種情況呢那就應該從自身尋找一下原因,是不是最近發生了什麼事,從而受到刺激。如果只是不想跟其他人交往,那就讓自己先冷靜一段時間,沉澱一下自己。不要胡思亂想,不要鑽牛角尖,給自己一些時間,慢慢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相信很快就可以迴歸正常的生活。


卄體貓


順其自然即可,這沒有什麼!


囍度盡無邊苦眾生卍


說明你不是一般人,猛獸都是獨行的,要不就是你智商超越常人,你想想,嬰兒和成人能一起交流嗎


邁阿密的溫暖


手機玩多了綜合症吧,建議放下手機,樓下或是鄰居,家人都挺愛聊天的,保證5分鐘就治了


不吃肉不成魔


運動可能幫助你,一定要動起來


瀋陽金融律師孫相奇


我也是這樣的,怎麼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