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肺部CT是全白呢?

大靑棗


提起正在經歷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人們並不陌生。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以引起人們出現肺部及全身表現,患者可以出現呼吸系統常見的表現如沒有痰或者痰比較少的乾咳,嚴重的的患者可以出現呼吸增快,表現為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呼吸窘迫,另外在呼吸系統除了乾咳、呼吸困難,還可以出現流涕、鼻塞、咽喉部疼痛的表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還可以引起其他系統表現,在消化系統可以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在心血管系統可以引起心慌胸悶的表現,在眼睛可以引起結膜炎,在神經系統可以引起頭痛,在全身可以出現全身無力,疲憊不堪,發熱,膿毒症休克,出血功能障礙和凝血功能異常及酸中毒。



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除了患者出現症狀和體徵,還需要依靠抽血化驗、胸部拍片及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等,具體如下:

在抽血化驗外周血常規方面,早期的時候血常規表現為白細胞總數減少或者正常,反應病毒指標的淋巴細胞計數減少,而嚴重患者可以淋巴細胞計數進行性減少。

另外在抽血化驗方面還可以出現C反應蛋白和血沉升高、轉氨酶升高、肌酶升高等。



在胸部拍片方面,可以出現以下的這些表現:

早期表現為以肺的外帶為主的多發小斑片影、肺間質發生改變。

病情進展出現雙肺多發浸潤陰影和多發磨玻璃影。

非常嚴重的患者可以出現肺實變。

所以就有提問中白肺表現。

正常情況下,充滿氣體的兩肺在胸片檢查表現為比較均勻而且非常一致的比較透明的表現,在充滿氣體的肺野上還可以看見從肺門向外像樹枝形狀一樣放射的肺紋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嚴重的情況可以引起急性呼吸窘迫,在拍胸片檢查的時候可以發現雙肺出現白茫茫的大片的改變,稱之為白肺,主要是肺部發生嚴重的炎症導致,一般提示肺部炎症非常嚴重,常常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如果不及時救治,死亡的機會比較大,所以出現白肺提示病情嚴重,需要及時救治,一刻也不能耽誤。


佳園道


首先說明一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以後,並不是所有患者肺部CT都是“全白”的,只有少數重症患者,才會出現“大白肺”的CT表現。

從全國各醫療單位收治的患者來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兒童症狀相對較輕,少數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見於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以及免疫力低且治療不及時的人。

對於題主所問的肺CT全白的問題,是指我們在CT片子上看見患者肺部瀰漫性高密度影。這是由於重症患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以後,肺部廣泛的炎症反應、滲出等病理改變,導致肺的“透光度”(X射線穿透力)下降所致。


我們知道,呼吸是肺的主要作用,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當肺部出現大面積炎症反應時,呼吸功能勢必受到影響,像“大白肺”這種重症患者,往往需要我們ICU強有力的生命支持手段,才能幫助其渡過難關,呼吸機、人工肺(ECMO),有時候是逼不得已的選擇!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接觸傳播。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當不小心吸入患者排出的病毒顆粒後,發病與否,取決於吸入病毒的量和自身免疫力情況。所以,目前來講,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減少外出、勤開窗通風、勤洗手、出門正確佩戴防護口罩。


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張醫生在線


X線之所以能使人體組織結構形成影像,除了X線的穿透、熒光效應和感光效應外,還基於人體組織結構之間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別,當X線透過人體密度和厚度不同組織結構時,被吸收的程度不同,達到膠片上的X線量出現差異,即產生了對比,在X片上就形成了明暗或黑白對比不同的影像。

X線圖像是由從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組成,是灰階圖像。這些不同灰度的影像是以光學密度反映人體組織結構的解剖及病理狀態。人體組織結構的密度與X線圖像上影像的密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人體組織中單位體積內物質的質量,而後者則指X線圖像上所顯示影像的黑白。同樣厚度的組織結構,密度高者,吸收的X線量多,影像在圖像上呈白影,密度低者,吸收的X線量少,圖像上呈黑影。因此,圖像上的白影與黑影,除與厚度有關外,主要是反映組織結構密度的高低。

肺部含氣體,密度低,X線吸收少,所以在X線下顯示的是黑影。肺部CT是全白預示著肺部有被炎症所侵潤,密度高,X線吸收多而呈現白色。

白肺在重症肺炎中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是醫學界的一個診療難題,需充分利用最新的診療技術,積極治療。



拍片、照CT對普通大眾來講一點都不陌生,在正常情況下,肺部因進行氣體交換,氣體含量高,在CT或者胸部X片上呈現為黑影,而當肺部出現炎症、局部腫瘤,或者胸腔內積液時,照的片或者CT就會表現為原本為黑影的地方變白了。但是不太嚴重的肺部炎症、腫瘤僅僅表現為肺部一個區域變白,不會出現在整個肺部都變白。

而這裡說的“白肺”一般是指重症肺炎在X射線檢查下的表現,肺部顯影呈一大片的白色狀而得名,其最常見的病因是感染(感染中又以病毒感染最常見、最兇險)。

“白肺”這個詞對於醫生來說並不陌生。2003年的非典、此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都出現白肺,除此之外重型的流感病毒肺炎也可以出現白肺。出現“白肺”意味著肺部病情嚴重,肺部的氣體交換不足以滿足身體的氧需求,從而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衰竭的表現。此時需要積極的呼吸支持,包括呼吸機的使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以及其他器官功能多方位的支持治療。

但即使給與最積極的治療,“白肺”也絕非善者,白肺的病死率仍然比較高,是目前醫學上的難題,但是它也並非是一條死路,及時進行準確快速有效的治療,“白肺”也可以恢復。


全科鮮醫生


拍片、照CT對普通大眾來講一點都不陌生,在正常情況下,肺部因進行氣體交換,氣體含量高,在CT或者胸部X片上呈現為黑影,而當肺部出現炎症、局部腫瘤,或者胸腔內積液時,照的片或者CT就會表現為原本為黑影的地方變白了。但是不太嚴重的肺部炎症、腫瘤僅僅表現為肺部一個區域變白,不會出現在整個肺部都變白。

而這裡說的“白肺”一般是指重症肺炎在X射線檢查下的表現,肺部顯影呈一大片的白色狀而得名,其最常見的病因是感染(感染中又以病毒感染最常見、最兇險)。

“白肺”這個詞對於醫生來說並不陌生。2003年的非典、此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都出現白肺,除此之外重型的流感病毒肺炎也可以出現白肺。出現“白肺”意味著肺部病情嚴重,肺部的氣體交換不足以滿足身體的氧需求,從而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衰竭的表現。此時需要積極的呼吸支持,包括呼吸機的使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以及其他器官功能多方位的支持治療。

但即使給與最積極的治療,“白肺”也絕非善者,白肺的病死率仍然比較高,是目前醫學上的難題,但是它也並非是一條死路,及時進行準確快速有效的治療,“白肺”也可以恢復。


張馨瑜0909


我覺得這回答不能亂講,必須專業醫生來回答,我們胡說是不對的。現在騙子太多。



木子小悅


密度不同,X射線吸收的就不同,基於身體不同密度,拍攝以後會有顏色上的差異,根據差異來判斷身體有沒有病變。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CT屬於X光,具有很強的穿透性

我們知道,拍攝CT都是基於射線穿透原理,這個射線就是X光,它在穿透物體的時候,會有少量被物體吸收,而物體密度不同,吸收的量就不同,密度大的吸收的多,密度小的吸收的小,電腦會計算照射的量和出來的量,最後合成圖片,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CT圖像。

正常的肺是比較空洞的,吸收射線並不多,而一旦發炎以後,會有水腫的情況出現,拍攝CT圖像就會出現變白的情況,這是肺充血水腫導致的,當然了,肺癌,或者是肺有結節點,也是白色的。

在CT上,密度越高,越灰白,這是因為電腦最後會把得到的數據轉化成“灰白值”。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灰白值,密度越大,越白。

▲常見灰白值

喜歡的話,幫忙點一下關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養拉布拉多的老中醫


炎症面積大,不只是上呼吸道,雙肺都被病毒侵蝕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