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半學期還沒上完,考了一次月考後就讓學生選科分班,這樣科學嗎?

美少女的媽83073242


首先先回答這個問題,高一第一次月考完就選科分班,簡直不科學到極點了!

1.學生還沒進入高中學習狀態

高一上半學期一個月考後就選科分班,學生根本還沒有進入高中的學習狀態好吧!

初高中之間的學習差異就不用多說了,你讓一個處於初高中轉變階段的學生選科,這是對學生前途的極大不負責!

2.學生對於高中學科還不瞭解

高中入學一個月能學點什麼?小六科還處於入門的階段,學生對於高中學科還不夠了解,還沒有建立起對各個學科的興趣,一個個還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去選科,怎麼選科目,讓學校幫選嗎?

不要說什麼本來就有什麼打算,對啊,你有打算了,準備選物理,第一個月分科選了物理,然後你發現你學物理異常吃力,最後高考因為物理炸了,誰來負責!

高中選科本來就是一個需要時間去積累,去了解,去嘗試的過程,你這把時間擠壓到一個月,能有什麼積累,什麼結果,沒有人生下來就知道自己有哪方面的天賦!你需要花時間去嘗試,才能瞭解!

3.早點選科減少作業負擔等言論全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早點選科是能減少作業負擔,但是呢,你知道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故事嗎?

對啊,你作業負擔減少了,然後發現學的科目怎麼這麼難,慢慢學習下,發現這個科目不適合你啊,到時候後悔都沒法後悔,為了減少作樂負擔提前選科,典型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說的減少了作業負擔,成績就能提高一樣!作業是負擔,那是因為你學習太差!老師佈置作業的原因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提高成績,每科那麼多作業是為了提高你的成績!

高中選科關係到學生高中三年的學習,以及最後的高考,你買個衣服還得花時間去挑。去試穿、去看質量,高中選科這麼大的一件事,一個月就要解決了,你乾脆開學就分科算了!

高中選科最好是在高一學習結束後再開始,最起碼也要在一個學期結束後才能開始,一個學期或者一年的時間,學生才能對各科產生興趣,對每一科有所瞭解,通過各科的考試來決定自己怎麼選!

高一半學期還沒上完,考了一次月考後就讓學生選科分班,這不僅不科學,更是對學生的不負責!


清華博士帶你衝名校


實際上沒問題啊。因為初中時就已經發現自己的情況。上高一一分就分班是可以的。自己哪一科應該很清楚了。該選就選。我兒子初中就已經很明確了。將來要學哪幾科。對別的不曉得,看你學也是浪費時間啊。真是沒有必要啊。這也是比較實際的。你既然已經確定了,這幾個不學。再花時間學不是浪費嗎?


春飛15489291


浙江省明文規定禁止提前選科

不科學不合理!2018年2月份(高一下學期開學)浙江省教育廳曾發佈緊急通知《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制止普通高中學校過早要求2017級學生確定選考科目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學校禁止提前選科。

根據我們合作學校的調查反饋,目前大部分學校已經不再高一上學期期末選課,統一到了高一升高二時再進行選科。但不排除部分資源比較弱的學校提前選科。

目前新高考省份逐漸增多,其他省份可能還沒有涉及到類似文件,但是選科真的不宜過早。

高一寒假選科,那是“舊高考”的病!

在實行大文大理時,基本的模式就是高一高二學兩年,高三開始考試複習。一些生源較差的學校為了追趕進度,提升高考成績,故而想到了“提前分科”。在高一寒假進行分科,高一下開始文理教學,從而可以“省出半年時間”

在文理時代可以理解,但是新高考面臨著“6選3”“7選3”的多重選擇,在孩子、家長還沒有弄清楚的時候就開始“迫選”,這是不合理的!

興趣是選科依據,分數是衡量指標

怎麼來選科,之前已經回答了很多類似的題目,也歡迎大家前往首頁查看。在選科過程中主要參考的是學生的興趣指標——我們把它拆分為學科興趣與職業興趣,通過我們的測評軟件可以進行有效的評估。分數是衡量各科選科的指標之一但不是決定因素。

有興趣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沒有興趣不可能永遠取得好成績;
興趣+方法+練習=好成績


學習需要沉澱,生涯決策同樣也需要學習積累作為決策依據,而不是拍拍腦袋就決定自己未來要學什麼要去做什麼?每年有超過一半的同學等上了大學才發現選擇了不喜歡的專業,每年有超過一半的同學因為專業不合適而跨專業考研!

我是張老師,歡迎關注張老師生涯課堂,教育問題歡迎您文末留言提問或者私信諮詢。


張老師生涯課堂


肯定不科學啊!多數人對於新高考並不熟悉,很多人即便是給他講了,都未必會理解。所以,新高考是否能選好,關鍵在數據!而這個數據,需要多次考試後才能確定。考的越多,平臺越高,這個數據越準確,所以,不僅要晚分班,多考試,還有考大試(全市統考或者多校聯考),才是負責的做法。

而在高一上學期月考後就進行選科分班,明顯是不合理,不科學,也是違背相關政策的!

一、提前分班後,合格考怎麼辦?

按照相關規定,多數學科的合格考要放在高一下學期期末,有些學科如語數外和政治,要放在高二上學期結束。如果提前分班,勢必對很多學生產生影響。

比如,有的學生選擇了政史地組合,本來成績就不是很好,這個時候可能就會放棄(不放棄的話態度上也會有改變,包括老師)理化生的組合,而理化生的合格考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及格的,如果有的學生不及格,那麼將面臨很尷尬的局面:高二到底還學不學理化生?如果不學,補考怎麼過?如果學,到哪裡去學?自己的班級以及不再開設理化生這些學科了!所以,對這部分學生影響很大。

即便是對於優秀的學生,提前分班,也會影響他們的成績,影響以後參加自主招生,那個時候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二、現階段分班,學生選擇會合理嗎?

高一上學期還沒上完,有多少學生知道自己到底擅長學什麼?自己學好的科目是不是就是要選的科目?自己以後想學什麼專業?這些專業有什麼要求?這一系列問題都無法解決的前提下,進行的選課和走班,肯定是不合理的。

也許有學生就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我一開始選擇了政治學科,但是上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政治學科不適合我,所以他要調整學科,但是當他調到另外一個班時,發現這個班級的自己沒有選擇的那一科已經進行了很多內容了,而這些內容自己完全沒有學,那麼這些課程怎麼辦?誰來補?


所以,這種提前選課走班的方式,是很不合理的,應該停止!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歡迎關注,一起談討!


贏在高三


我家孩子就吃了分科早的虧。高一上結束就分班,孩子根據其他省市3+3模式選了歷化生,結果高一下結束後的暑假3+1+2招生簡章出來傻了眼,現在高二歷史改物理,耽誤了半年時間,這種學生多的很。


悅敏74650737


肯定是不科學的啊。高中的文理分科應該是在高一的下學期或者的高二的上學期才開始才比較合理的。有些學校為了升學率,提前就開是分科,這樣導致了學生還未開始選擇自己到底是更合適選擇文科還是理科呢,當年的小編是選擇了文科,是在是沒有理科的腦子啊,之前某學習機的廣告語是: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覺得走遍天下靠算這些東西有啥作用呢,除了當個數理化的教師。實際生活中的很難運用到欸,高一開始物理就和聽天書一樣的,初中的時候自己的生物還挺好的,到了高中發現真的好難啊,還有化學初二開始學的時候覺得做實驗是真的非常好玩啊,到了下學期算什麼 的價,真的是算的頭暈啊,還有元素週期表,到現在都沒有被順溜呢。

在剛上高一開始的時候就知道了自己只適合文科,文科還是有數學,不得不說數學拉了我的後腿啊。


愛在南昌


肯定不科學。

全國大部分地區,一般都是規定的高一整個學年結束才進行分科,(我們當年是高一上學期結束就分了科),才進行了一次月考就分科非常不合理,不科學。

一些高中學生在剛剛升入高中時,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應,所以學習上面也會感覺吃力,特別是對於一些理科的學習,相對文科更加吃力,月考就選科,學生很難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擅長什麼,選科比較容易出現很大問題。很多學生可能為此就選擇文科。

另外一方面,學生才剛剛學習一些知識,知識相對來說不是很深入,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各方面都不是很瞭解,自己是否適合學習文科,是否學習理科都是懵的,能選出個什麼,這可能會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影響孩子以後。

有人說,這樣可以減輕孩子負擔,這確實是事實,但是總體來說,提前選科弊大於利。


學習助手喵老師


我兒子高一上了二個月課就要選科了,他上課還有點弄不懂,選科太早不太科學,要等高一以後更好


擁我所有y


這個不能說不合理,高中數理化和初中還是很有關係的,初中這三門不好,高中想趕超是很難的,理科不像像文科你只要努力背,刻苦一些就能學好,而理科還需要一定的思維邏輯,本人認為高一月考結束就分科挺好的,這是給學生減負!


心如止水1379731


輪到了,一點辦法也沒有,我是浙江高一家長,如果還是按我們這邊這幾年的改下去,再接下去,你會有更多想不到,想不明白的事,因為沒碰到前,你永遠想不到會是這樣,只能碰運氣,走一步看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