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統一選址規劃自建。自建幾年後會什麼樣?

鄉村老馮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合村是政府為了農民提出的惠民工程

特別是在2016年國家也提出將會在5年內促進1億農民的進城落戶,空心村的數量在不斷的減少。

在這樣的背景下,合村並鎮也迎來了發展的契機,每年都會有很多的自然村消失,行政村的數量也開始不斷的減少。這樣就意味著農民的戶口本信息需要進行修改,大家尋找村幹部辦事的時候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當然平日裡購物也會更方便,醫療、教育也會更便捷一些,這樣就意味著農民的生活質量在不斷的提升。可以促進著城鎮的發展,將那些分散的人口進行集中。

在人口集中的過程中,社會資源也會傾斜,基礎設施會變得更健全一些,而公共項目也會優先普及。不過大家生活在統一規劃的小區裡,這樣就意味著農民種地會更加的麻煩,糧食沒有地方放置,生活成本在不斷的提升,大家的開支也會增加很多,每天都需要購買食用,因此農民並不是很樂意開展合村並鎮。

其實國家並沒有指出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合村並鎮,也沒有相關的文件支持這個說法。在鄉村規劃的文件中,國家提出統一規劃要符合農民的生活結構,確保村莊的分佈更加合理,不能隨意搞社區化生活,也不能違背農民的意願進行拆除。當然國家也鼓勵3類村莊開展撤併,首先就是人口大量流失、空心化非常嚴重的村莊,其次就是因為工程項目的原因需要搬遷的鄉村,最後就是那些環境比較惡劣、基礎工程難以開展、災害比較普遍的村莊,這3類村莊將會進行合村並鎮。

其實國家也發佈了《關於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內容中表明將會在農村中開展示範房,這樣就可以讓農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更好的改善。在2020年將會在各省建設一批示範房,將其推廣出去,在2022年將會建設更多的示範房,在2035年讓農民住上更宜居的房屋。

可見在2022年之後,示範放的建設工作隨之全面普及,相信農民都能受惠其中,生活更富裕!





果農小周


問:農村規劃一個地方讓自建房,幾年後會怎樣呢?

農村統一規劃建房屬於「合村並居」或「合村並點」,有別於「合村並鎮」。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近些年,農村在多方面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生活也享受到了各種便利,在一些地區的農村甚至感覺不出與城市有何差異,天然氣、自來水、寬帶網絡、公交車、通村入戶公路等資源進入農村,讓農民感受到了發展帶來的實惠。農村建設得美麗也越來越好,「合村並鎮」、「合村並居」等話題也時不時地出現,會有什麼變化呢?


一、合村並居不等於合村並鎮

合村並鎮應該是指建制村鎮在行政區劃上的調整,改變的是區劃,根據實際情況對鄉鎮和村組進行調整,將一些鄉鎮和村組重組撤併。建制的調整幾乎不會影響村民的生活,就算一些鄉鎮不存在了,但該處的農村集市照樣按照之前的趕集日期運作。

一些地方統一規劃一個地點建設村民聚居點,把相對分散居住的農民集中起來,這很明顯不同於合村並鎮,甚至根本就不涉及村鎮建制調整,但仍被有些人理解為合村並鎮,刺楸認為將之稱為「合村並居」或「合村並點」則更貼切些。聚居點不同於街村,也不同於聚居的村莊、村寨,而是帶有部分小區特點或小別墅特點的居住點,可能是類似安置房的樓房,也可能是獨棟或聯排的小別墅,綠化、路燈、道路、垃圾箱、長椅等基礎設施一般少不了,水、氣、電、網、暖氣等日常生活需求也能滿足。



二、合村聚居點的特點

雖然讓散居變聚居,但除了在村裡統一選址規劃外,其在實現方式上仍有所區別。一是在村裡規劃出建設區域,農民需建房的就在規劃區內進行,久之便逐漸形成聚居點,這可稱為統規自建房。自建可能會要求在風格、佔地面積、層高、樓高等方面遵循統一規則。當然,有些地方可能會為引導農民去統一地點自建房子而有相關的實惠。



二是有公家在規劃的地址統一修建房子,這可稱為統規統建房,在有的地方符合當地特殊條件的一些農民甚至不用花錢或花很少錢就能入住,而其他農民則可以低價購得。

三、統規自建幾年後的變化

如果統建,承攬工程的建設方應會按現行相關技術規範標準建設並交房,即和商品房的標準差不多,更有保障,所以「合村並居」刺楸見得最多的是統建房,而自建房則不多見。在合村並居的聚居點自建,刺楸認為,操作起來應該會比普通自建房更有難度,因為聚居點有統一規劃,自建的標準更嚴,在風格上也可能就不能隨意了,可能有幾套統一的圖紙供選擇。另外,自建房過程還可能會被納入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以接受監管。


統規自建房修建好後,應會被要求拆除老舊房子以復墾。當然,各地對老舊房子的處理比較靈活,可能會給個緩衝期。如果聚居點離田地較遠,農民最初搬進新房時還會回去耕種,而幾年後漸漸習慣了新房,可能就不太願回去耕種而另謀出路了,農民以前獨戶獨居生活模式已改變,生活小區化、社區化。另外,村子可能會改為社區,但村民委員可能會改為社區村民委員會,而不是城市社區的社區居委會,農村社區還是農村,農民還是農民。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合村統一規劃自建房的分析,只是個人觀點,如果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對與這個問題,沒有親身經歷,但我親戚是合村的,原來的房子推掉,在原村莊附近選址規劃,60歲以上的老人的房子不用出錢,歸集體所有,年輕人的房子,要出一部分錢購買,現在有地的種地,年輕也出去打工,生活環境好了,家庭和睦,雙營。


啊點


合村,是國家對農村建設的趨向,也是振興農村一條大路。但是這個接點上會產生很多利益,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會產生矛盾,這也是擺在農村幹部隊伍面前的考驗。合併完成有許多農村幹部將永遠退出歷史舞臺。作為共產黨人的初心,他們將義無反顧,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道德不踩底線


按未來規劃的話,農村會越來越少的,特別是那些偏僻的地方,國家的建議拆遷出來。合村是什麼意思呢?

合村統一選址,亦稱“合村並點”,有的地方稱之為合村並鎮或合村並城。它是我國一些地區,在加快城鎮化進程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為了改革農村結構和管理體制,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更好的集約土地發展經濟,進行的將幾個臨近自然村整合起來,建立農村社區的綜合改革方案。

個人覺得合村並鎮這個方案對農村來說挺好的,大大改善了農村用地,不浪費地。還方便了農民出行,醫療,教育得到集中。

合村並鎮,整體來說利大於弊。





漁人阿一


我國為了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改變農村以前的髒亂差的舊村貌的狀況,使得農民的居住環境得到美化、量化、淨化,讓農民的幸福指數得以提高,讓農民安居樂業,在全國鼓勵城鄉一體化實行鄉村振興計劃,鼓勵農民進城居住,但對於一些空村兒或者是比較偏僻的農村,或者是因為工程需要搬遷的農村進行統一合併,然後選一個新的地方振興規劃建設,形成一個新型的農村。可以說現在到我們這邊的農村看一看,街道基本上都實行了硬化,而且也有保潔員在村裡打掃衛生,現在的農村可以說是非常的清潔衛生,天更藍,水更綠。



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最近幾年的事情,新農村建設在十幾年前就開始進行試點推廣,特別山東地區,作為試點成功的典範,好多地方已經形成了現代化的新型農村,像城市裡的社區一樣,有的是高樓大廈,有的是別墅小區,環境是是非常的乾淨衛生,整潔的街道,綠化方面也非常的好。當然,對於教育資源、醫療資源以及超市、娛樂場所廣場等等一應俱全,使得農民的生活有了現代化小都市的氣息。



對於合村統一選址以後,這就把幾個比較空散的自然村進行合併,成為一個新型的大的社區,這樣就會把空閒的宅基地或者是破舊的宅基地進行整合成為土地資源,這是土地資源的再利用,至少變為耕田能夠種莊稼,更獲得一部分收入。新農村的建設有兩種方式,一大部分選擇的是村集體集中統一建設,建設的外觀標準是一樣的,這使得整個村莊顯得非常的整潔,而且統一的標準非常的漂亮。這種狀況基本上是根據農民的宅基地以及房屋進行賠償的標準以後,然後讓農民購買已經蓋好的房屋,現在的賠償標準基本上能夠保障農民買上樓房,當然如果做精裝修的話,有可能要自己多添一部分錢。



對於新農村建設的另一種情況,農村選擇一塊地址以後讓村民自己進行建設,這種建設必須做好統一的規劃,限制住所蓋房屋的基本的外觀特徵以及高度宅基地以及房屋的建設的面積,否則就會按照違章進行拆除重建,這樣就能夠建設統一的一個農民居住的小區,不能夠成為以前的雜亂無章的舊農村的現狀。對於這種狀況,是對農民原有的宅基地和房屋進行拆遷以後給予一部分經濟賠償,賠償的標準基本上能夠讓農民建設一套房屋,如果說使用的材料過高,或者是進行了精裝修等等,賠償的錢不能夠達到蓋房的標準。



總之,對於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的一個大的趨勢,但並不是採取一刀切的措施,需要根據當地的農村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當地的村落文化因地制宜,適合當地農村的發展的模式,比如新農村建設以及古村落建設來開發旅遊項目,都是農村建設和發展的一個方式方法。但對於選一個新址再建設一個新農村,而且需要農民自主的建設房屋,再過幾年以後這些房屋應該就是屬於農民本身的,當然自己建設的房屋可以辦理房產證,因為這是各家各戶自己建設的房屋,並不是建設的高樓大廈,不是一個小產權的房屋建設的項目。也就是說農民自建的房屋和以前的房屋的證件是一樣的,必須進行房屋確權,擁有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權證。


三農一姐


凌晨好!山東嶽父家就實行合村並鎮,我覺得挺好的,樓房一千多元一平,老房根據政策補償,幾個自然村都合在了一起,衛生環境好了,教育、安全、醫療條件都提高了,原來農村廁所一大難題,飲水衛生一大難題,孩子安全教育也是問題,土地資源也是大浪費,原平房生活質量也不行,冬季冷夏天熱,到處都是蒼蠅蚊子,蟲子類,條件真的差,成立小區就好多了,不過山東禹城某村就是交房太慢了點。



光輝089


我同意農村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新農村應該有新氣象;鼓勵全體村民都來新農村,不強制,採取自願,願意來的先來,不願意來原址居住,水電路保持暢通,就這麼簡單


我不是藥神一號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自媒體創作者,今天回答這個問題。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合村是國家農村改造的一個方向,統一選址,規劃是必要前提,撤鄉並鎮是也是農村改造的重點發展的模式。

合併後的自然村會以一種新的集體模式形成,原來的自然村落會減少。對於新的自然村的管理人員會以新的面目出現,整體的職能會有所改變,但不會影響它的功能和運作。

合併後的村集體,比原來規模大,街道整齊,功能全面,商業氣氛更濃。


我在老家種田


盼望快點實施。

其好處就不用說了,最大的好處就是鄰居之間的相鄰權問題就沒有了,誰佔誰的滴水也沒有了,更重要的是無論是誰,採取何種方式多佔的地基也不可能了,由此一來確實節省不少土地,農村亂佔亂建多佔,還有佔著根本不住人就在那長年閒著,賣又不賣,別人想要得不到,統一規劃選址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就全都沒有了。其它好處大家都說不少了,我不再重複了。

最後,熱烈盼望國家儘快實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