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小麥即將收割,一天當中什麼時間收割小麥最好?

老張談三農


小滿節氣過去已經有幾天了,這個時候的夏收農作物的籽粒也開始飽滿了,像小麥也即將迎來收割期了。一般冬小麥都是在六月份的時候開始收割,有些地方早一點的是在六月的中旬就開始收割了,而有些地方則是在六月份的下旬或者是七月份的上旬收割。相比於過去,現在農村裡種植小麥的很少了,在我們這邊好多年沒見到人收割小麥了。那麥子在一天當中什麼時間收割最好呢?

在過去農村裡收割麥子,就是搶收,基本是不挑時間的。畢竟在過去都是人工收割,必須要在幾天時間內,把全部的麥子都收割回來,不然會對產量和麥子的產量造成影響。因為一旦麥子成熟了,就很容易脫粒的,並且秸稈也因為沒有水分了,彈性不足了,很容易到付的,這樣收割就很麻煩。同時在麥子收割的時候,正值盛夏了,雨水很多,如果不收回來,那幾場雨下來,就很容易發黴,甚至發芽的。還記得以前,我們家裡收割麥子,一般是早上天剛剛亮就出去了,爭取在上午12點鐘才回來,而下午兩三點鐘的時候才出去。中午那一陣是最熱的,是不敢出去的,很容易中暑的。

不過現在都是機械採收了,確實要方便很多了,因此也不用像過去一樣辛苦搶收了。一天中收割麥子最好的時間,應該是上午8點半-11點半這個期間,而下午則是3點-6點期間。為什麼說這個時間段是一天中收割麥子的最佳時間呢?

首先在上午的時候,如果太早去幹活了,那早上就會有露水,這樣麥子是比較潮溼的。等到八點半以後,基本上太陽已經把露水曬乾了。其次在中午的時候,這個期間天氣是最炎熱的,人在室外很容易中暑的。並且經過高溫的暴曬,這個時候的麥稈很乾燥的。最後,在六點以後不收割麥子,那是因為這之後太陽就快要落山了,並且露水也開始上來了,不利於脫粒。因此選擇在一天中的這兩個時間段收割麥子是最佳的,麥子不潮溼,也不太乾燥,這樣很容易脫粒的。


農夫也瘋狂


小滿前後的這幾天連續的高溫,讓田裡大部分的小麥已經變黃了。根據現在的天氣情況,到5月底我們村的小麥就可以收割了。

那麼一天當中什麼時間收割小麥最好呢?

至於說一天當中什麼時間收割最好,這和使用什麼樣的收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在小時候,我們這裡的小麥都採用人工用鐮刀收割的方式,每天收割小麥的時間在十個小時以上。在過去的時候,小滿過後就要開始小麥的收割工作了。每天公雞開始打鳴的時候(大約是早上4點半左右),人們就帶著鐮刀出發了。

在早上八點左右回家吃個早餐,或者姐姐送到田裡。在田裡面吃晚飯接著幹,一直割到上午的十點鐘左右。到下午3點左右接著下田去割麥子,一直割到晚上的八點鐘左右,天黑了才下晌。在中午的時候是不割麥子的。

一方面是天氣太熱人容易中暑,另一個方面是在割麥子的過程當中麥粒容易掉到地上。當然用鐮刀收割麥子那僅僅是第一步,收割完以後還需要運到田裡的麥場上。然後還需要使用石滾反覆的壓,在我的記憶當中剛開始都是使用牲畜拉著,後來就是用家裡面的小四輪拖拉機拉著。之後就還有翻場、揚場、涼曬等程序,每一道程序都需要人們付出辛勤的勞動,整個收小麥的過程需要持續15天左右。


對於使用聯合收割機的人們來說,倒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要說一天當中小麥最佳的收穫時間,應該是上午10點到下午5點的這一段時間。在我們這邊,在麥粒變黃、變硬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收割了。

在我們村有兩臺聯合收割機,對於我們村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在小麥收割的季節,往往有很多外來的收割機來我們這裡收割小麥。通常情況下,在小麥收割的那幾天,我們村的聯合收割機往往都是每天工作20小時以上,3~5天全村的小麥就已經收割完畢了。在以前需要半個月做的工作,現在只需要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了。


總之相比較而言,現在的人們幸福多了,再也不用往田裡面送飯送水了,再也不用使用啤酒瓶換雪糕了。現在的幸福生活,與農業機械的普及的分不開的。在你們那裡是什麼時候收割小麥的?在你們那裡是用哪種方式來收割小麥的?還是使用鐮刀嗎?


賣柚子的小夥子


一天當中當然是清晨收割小麥最好,雖然我們家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割過麥子了,但是每年到了麥子發黃的季節,總會讓我想起小時候割麥子的情景。


割麥子這件事好像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也就是我小時候跟著大人去地裡割過麥子。每次跟在老爹身後割麥子,總是被老爹訓的垂頭喪氣,老爹要求我把割倒的麥子放的整整齊齊,一絲不亂。我心裡很不服氣,放的整齊不整齊有什麼關係?但是嘴裡卻不敢說。讓我記憶清晰的不是什麼時間收割小麥最好,而是收割小麥的時候,我可以吃到平日裡吃不到的飯菜。我相信很多人的童年跟我一樣,什麼時候適合收小麥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只惦記麥田裡的鳥窩和野雞蛋。


雖然說不太關心什麼時間收割小麥,但是我卻記得每年的端午節前後,都是收割小麥的時節。雖說端午節期間,還不到七月流火的日子,但是蹲在不透氣的麥地裡用鐮刀割麥子,也真可謂是汗流浹背。為了避開中午的時候割麥子,大人們都趁著天不亮的時候,就起來去麥地裡收割麥子,天快晌的時候收工回家。下午再去麥地的時候,要等到太陽快落山時再開始收割麥子。應該說,傍晚收割麥子就遠不如早晨起來收割麥子適宜,因為麥子經過了一箇中午的暴曬,麥芒更加焦脆,輕輕一碰麥粒就會掉在地上,所以在清晨收割小麥應該是最好的。

而早晨卻正好相反,端午節前後晚上是有露水的,一個晚上的露水能夠打溼麥穗,使得麥芒變得沒有那麼焦脆,所以收割小麥的時候,麥粒也不容易掉在地上。那時候小麥割倒以後都需要捆綁起來,然後把捆綁起來的麥子垛在一起。捆綁麥子最好也趁早上的時候,不然太陽曬過麥秸以後,根本捆綁不起來。為了能夠在早晨的時候多割一點麥子,收割麥子期間,農民們都不回家吃飯,都會由自己家人把飯送到地頭。在地頭上吃飯,也是我最開心的事情。



又是一年端午節到了,北方農村馬上又要進入收割小麥的季節。最近這幾天每天去山裡,你會發現小麥一天一個變化,只要一直這麼晴天,用不了幾個日頭,小麥就金黃了。不過農民們一般都不會等到麥子十分熟的時候,再去收割,而是小麥到了八九分熟的時候,就可以開鐮了。原因是如果等到十分熟的時候再收割,那麥粒就全部掉在地裡了,所以不能等到十分熟的時候。

現在人們再也不需要用鐮刀收割小麥了,機械化代替了原始的農具,鐮刀收割小麥的情景,可能永遠只能成為我們的記憶了。


一品小十六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牧豆人,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下面我給大家說說一天當中收割小麥的最好時間。

我第一次親手接觸小麥的時候,是幾年前的事了。那個時候,我去北方親戚家裡居住,而那個時候也是差不多可以收割小麥的時間。我之前從來沒有見過收割小麥的場景。由於親戚家裡是收購小麥做麵粉售賣的,因此他過幾天就要去到農村裡面收購小麥,我就和他一起去了。到了收割小麥的時候,我和親戚去到農村裡面。但是我發現小麥種植戶一直沒有收割小麥,而是在說現在不是一天中收割小麥的最好時間。當時我就不明白為什麼收割小麥還要選擇時間的,後來我聽了小麥種植戶的話,我才明白為什麼要選擇最好的時間收割小麥。下面我給大家說說一天中收割小麥的最好時間。


一天中收割小麥的最好時間一般是在上午的8點至9點以及下午的6點至8點。在上午的8點,夜間積累的露水蒸發了一部分,但是還沒有完全蒸發,而過了9點之後,露水已經蒸發完全。在這一個小時中,小麥不會太潮溼也不會過於乾燥,容易脫粒與利於儲存。而在下午的6點至8點,此時的溫度不高,而且逐漸有水滴凝結到小麥上,但是積累的水滴不會太多。因此此時的小麥也不會過於乾燥,也不會過於溼潤,也是有利於脫粒和儲存。所以一天中收割小麥最好的時間是在上午8點至9點以及下午的6點至8點。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大家有要補充的,請在下方留言,謝謝大家。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牧豆人,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牧豆人


我們當地一般都是在下午收割,如果上午收割也要等到10點左右,早上露水打溼了麥穗,麥穗皮軟,收割機無法脫粒乾淨,如果下雨後收割,必須等麥穗曬乾後收割,麥穗含水量大,不容易脫粒,也容易發芽發黴,變質。

小麥收割不能等到小麥完全成熟收割,小麥成熟不一致,有的麥穗只有八九成黃,如果人工收割,必須堆放在曬場一個星期時,才能脫粒,可以不分時間段收割。去年,我們當地小麥遭遇連陰雨天氣,雨後,收割機等了兩天,農機手說麥穗含水量大,無法收割脫粒,必須曬乾麥穗才能收割,收割後籽粒仍然含水量超標。

昨天夜裡四臺大型收割機,加班加點收割,早上去麥地一看,2000畝小麥只剩下麥茬了。天氣預報說明天有大到暴雨過程,所以農民連夜收割小麥,因為,雨後收割的小麥價格要便宜0.05元——0.10元/斤左右。所以說小麥收割什麼時候收割,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不能犯教條主義錯誤。要根據天氣趨勢,小麥成熟度搶手小麥。

小麥收割需要乾燥、高溫環境,收割機收割選擇下午收割最好。如果趕在下雨前收割,也可以上午10點左右開始收割,傍晚到上半夜也可以乘月色收割,這些我們當地農民都幹過,要搶佔農時,搶佔晴好天氣收割。儘快收割完麥子,好播種夏季作物。記憶中的小麥收割季,天氣高溫、陽光強烈,灰塵重,口乾舌燥地,農民手持鐮刀,一字排開,在上午9點到10點開鐮收割,麥收現場人山人海,歡聲笑語,捆麥、運麥,熱火朝天,對“三夏”的記憶,就是“大會戰”場景,揮之不去!

小麥收割季,時間短,任務緊,農民需要趕時間,只要麥穗是乾燥的都可以割。


長江老農


收穫小麥在一天中當然是在上午9點半以後至下午1點的時候比較合適,如果沒有下露水的話那早上收割小麥也是可以的!

雖然說現在收割小麥都是使用大型收割機進行收割,但是在小麥成熟的時候麥秸麥穗基本上都已經乾透了。我們這裡收穫小麥的時間在芒種前後,這個時候白天的氣溫高達37-38℃!你在下午收割小麥的時候,會漏掉很多的麥粒的!但是考慮到現在我們這裡的農民朋友們基本上都是在小麥收穫的時候,直接就把小麥給出售了給了前來專門拉小麥的麥商!現在大家都圖省事收了小麥直接就賣了這樣的話就能夠直接見現金了!所以這樣的情況就要求小麥籽粒的幹度達到收購的要求!所以在下午收割小麥也是有必要的。


其次現在很現實的一種狀況就是我們這裡的土地比較分散,在收穫小麥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挨著來得,收完一家就會挨著收另一家的小麥。這樣的話對於時間點的考慮就比較少了。前幾年我承包土地搞種植的時候,每年都會種植10幾畝小麥,排隊收割小麥有的地塊就得等到夜裡的時候才能收割呢!我記得最晚也是最早的一次就是在凌晨4點半的時候,領收割機的一個爺們給我打電話說快輪到我種植的那一方小麥了,趕緊起床收麥了!

現在都是大型收割機收割小麥,對於收的乾淨不乾淨或者說有沒有露麥籽的情況!我們新一代的農民朋友們都不太會計較這麼多了!更多考慮的是趕緊把小麥收割完畢種上夏季莊稼才是最重要的!


豫東小農


肯定是在天氣“涼”的時候,但是小麥收割時間算是盛夏了,哪裡“涼”啊,都是記憶裡面的事情了。

我們老家已經不種麥子有快十年了,割麥子的記憶一直停留在16歲之前。

題目當中所說“一天當中哪個時間段割麥子最好”。 要找“涼”的時候,這個“涼”是體現在當天是晴天的情況下,我們那時候小麥多長在山上,川地留著種蘋果樹和瓜果蔬菜,所以比較貧瘠的山地上種麥子、玉米、油菜籽、胡麻的較多。

割麥要“搶”,搶在麥熟透掉在地裡之前,搶在下雨和雷陣雨之前,搶在村子裡面大部分人之前。 那時候是收割,那個鐮刀,如果今天是晴天,那麼早上要起的很早,一般六點左右就要拉著架子車去山上割麥,這個時間比較趕,幹到中午十一二點休息,期間也會間隔休息幾次。

如果山上的地距離家比較遠,那麼中午就不回家了,直接中午在地裡面找個陰涼處大樹下休息,不過很少。 在晴天的時候下午是在兩點半左右開始幹,幹到七八點都有。

割麥的時候最怕的是晴天下午的“雷陣雨”,如果這個大晴天天空上的雲彩又厚又多,不用說下午四點左右十有八九有“雷陣雨”下,這是割麥子比較頭疼的事情。影響進度。

其實割麥子最喜歡的是那種陰天又不下雨的天氣,涼涼的,很舒服,幹起活來沒有太陽炙烤,不覺得累,一片麥子很快就收割完了。



收割麥子的節奏就是“搶”種的越多,搶的越緊張,乾的越早越好,現在我們村子裡面沒人種麥子了,就連整個鄉鎮幾乎沒人種小麥了,關於割麥子的事情,只能留在記憶裡面了。


寧寧說的話


在一天當中什麼時間收割小麥最好?

割麥子的方法不同,對割麥子的時間要求也不同。

如果是人工割麥子,麥子是要先割下來,運回家晾曬脫粒,這時候最擔心的是田間損失。每天最乾燥的時間是上午11:00到下午3:00。這一時間段小麥的穗非常脆,稍有磕碰,麥粒或者整個麥穗就掉在地上,損失很大。所以人工割麥子要躲開這個時間段,一般都是早晨天剛亮就去收割,到10:00就收工了。如果割不完,下午4:00到7:00也是割麥子的非常好的時間段。人又感覺舒服,麥子的損失又小。

如果是機器收割就剛好相反,因為機器收割是收割的同時脫粒,如果麥子有些發潮,就不容易脫粒,留在穗上的麥粒就損失了。所以機器收割麥子的最佳時間段是上午10:00到下午4:00。

還有一個問題:人工收穫麥子,可以選擇在小麥“接近”完熟時收割,這時小麥的幹物質含量最高,落粒也不嚴重。而機器收割要等到小麥完熟後才能進行,因為這時小麥已經完全乾燥了,容易脫粒。



種田博士後


看到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讓衛農想起了老父親生前,每年夏天收麥子時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早晚天氣不熱,要趁涼要趕緊收;中午麥稈曬乾了,過鐮輕要抓緊收。總之,在老父親的眼中,一天之中都要抓緊收麥子了。



以前人們收麥子,全憑人用鐮刀一下一下的收割,是非常辛苦的。而且夏天大風雷雨又比較多,稍微抓不緊一點,就可能會遭遇大雨或者大風的危害,造成損失。因此夏天的許多農活都會突出一個搶字。比如搶收、搶運、搶打碾、搶晾曬入倉等,只有如此才能避免遭受損失。所以根本不可能算計要等到幾點鐘,收麥子最好的。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型農業機械化的普及,農村夏天收麥子基本上都是用收割機來收了,不但省力,而且又快又方便。再也不用人來收割,還要拉遠回來進行打碾的了。



但是,就是現在收割機多了,收麥子方便快捷了。也不可能做到題主想要的,在每天最佳時間給自己收割小麥的。你想一想同一個地方的麥子,基本上都是在相同的時間成熟要收割的,大家都想叫收割機給自己來收割小麥,加之購買收割機的人,也想多掙錢的,不可能有人等著你到幾點幾分,再給你收割小麥的。

就是你自己購買了收割機,也不可能放在那裡不掙錢,純粹等著到時間給自己收麥子吧?有鄰居來叫你給他家去收割小麥,你去不去?去了的話,到時間鄰居家的麥子沒有收割完怎麼辦?能停下來回家給自己收割小麥嗎?你想想行得通嗎?



所以說,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在我們這裡的夏天收割小麥的時候是行不通的。小麥成熟了,能收割了的話,只要天氣不影響,就要抓緊時間進行收割,別再有那麼多講究了。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麥熟一晌午,這是我們北方農民的說法,小麥成熟後,在還沒收到自家院子裡之前,誰都不敢說豐收了,因為如果稍微一磨蹭,錯過了最好的收割時機,那麼麥子就會有很大的損失。



經常聽到農村老人恨恨的罵自家懶踏踏的孫子孫女:你們這一個兩個的,就是麥子耷拉頭也不著急幹活的貨色,莊稼地靠你們得顆粒不收。

麥子耷拉頭和麥熟一晌午有關聯,麥子八成熟時得趕緊收割,磨蹭一箇中午它就會熟過火了,而熟過火的麥子會耷拉下腦袋,以至於收割時會造成損失不少,因此如果說幹什麼著急,那就是說麥子耷拉頭了,比火上房稍微好點。

我們北方這幾天氣溫很高,有三十多度,是農民們眼中的熟麥子的天氣,不過要想收正常熟透的麥子,大概還得將近一個月,因為我們這裡正常熟透麥子是夏至時節,如果提前十幾天那麼定是麥子被旱死了。

那麼收麥子是十成熟收好,還是八成熟收好呢,懂行人沒有十成熟收麥子的,因為熟透了的麥子秸稈特別容易折斷,在收麥子時,會各種把麥子不小心碰掉頭,比如人工用鐮刀割,把麥子用手一抓時,掉下幾個麥穗,用鐮刀割時再掉幾個,割夠了一捆往地下一放有斷下來一倆頭,這樣掉來掉去,能掉五分之一的麥子頭,因此如果選擇麥子熟透收割,那真是到了嘴邊的饅頭又丟出去一點。


而如果八成熟時,麥子秸稈還帶一點綠意思,是不容易折斷頭的,此時的麥粒其實是熟了的,再脫脫水分而已,八成熟收麥子不會因為任何原因導致麥子掉頭,它只會折斷,斷了也會和秸稈連在一起,產生不了浪費。

因此收小麥時千萬別等麥子十成熟時收割,這是減少損失的關鍵一步,千萬別因為種種原因導致麥子耷拉頭再收,不信您試試,耷拉頭的麥子輕輕一碰就會掉頭。

而還有一個辦法是早晨收麥子,哪怕是十成熟的麥子,早晨收會減少一定的損失,因為早晨的麥子秸稈有微微潮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