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老師為什麼希望學生上大學後能來看望他?

王政


我做過多屆高中班主任,也帶過多屆高四的數學,現在早先的學生做了鄰省二本財院的副院長,在北上廣深各大城市發展的就多,縣內各單位部門各行業就更多了。如果他們要來看望我,我真沒有那麼寬的房子,而且真影響到我的生活。

我與學生常說的一句話,“在校我們是師生,走出校門是朋友”。“相聚是緣,有緣且珍惜”。我會用心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每一個教學輪迴(三年一輪迴)教到哪我總會將全國近五年的高考試題彙編到哪讓學生提前體念和熟悉真正的高考。每週都會利用時間讓學生測試一次,分值低了下次降難度,分值可觀下次擴空間。新授和複習滾動進行,效果一直不錯。還有幾年要退休了,真還沒有學生說不喜歡我。因為那句話,學生來到身邊是緣,有緣該珍惜,放鬆自己三年影響別人一世。

是否圖回報,讓學生來看自己,那該是在校為師生該盡的義務要努力,出校門為朋友,朋友間君子之交淡如水。一次搬家,完了在一個餐館用便餐,一個看似陌生的孩子一定給我買單,說出當年他很皮唯有我鼓勵的期末評語給了他信心,儘管高考沒上大學但一直很努力,現在生活很幸福。我想無意的插柳真可成一片陰涼,師之偉也在於此吧。兒子是大學教師有點小職務,他的高中同學也是我的學生,這學生送侄兒到我兒子的高校報到。兒子招待他們,我在場。學生對我說感謝話,我說當時我脾氣不好丟了你的課本罰你寫認識。他說,沒有你的嚴也許我三年高中都混不下去更不會有今天。教師對學生大抵如此,有過激的言行總不會是出於個人的恩怨也不是什麼師德的缺失,責任使然。

教之一生,不會只有一屆兩屆畢業生,教之付出不圖回報。職業特性如此,畢業了不要老想著去看他。因為,他的心記掛的總只是現在坐在他講桌下的現學生。


楚天959


高中畢業後,在假期中專門去學校看了自己的班主任,儘管高中時不是他所關注的優等生,但也走了出去。

他看到我是特別的高興,我能感覺出來,也出乎老師的意料,沒想到他一般的學生來看他了,期間聊了些自己在學校的情況。他很高興,其他也沒什麼,那時候我抽菸,我知道我們老師也是煙不離手,就送給他了一條當時比較中高端的香菸,後來就越走越遠,想來,有時間的話還是應該看看他的,估計他已經退休了。也祝恩師平安幸福安康!看班主任的途中竟然也遇到了我的語文代課老師劉老師,儘管他僅代我們的語文課,但是劉老師還是認出了我,說當時我的作文寫的不錯。確實。那時候每次發作文時都沒有我的,原來是老師把我的留下做點評。點評完之後說大家可以傳閱看看,看看人家這位同學的文筆,文面乾淨,字跡工整,好好學習學習吧!

每次我都羞的低著頭,接受表揚也是需要勇氣啊!

就因為作文寫的不錯,以至於每次我都拿不到我的作文本,因為她受到了一位縣城姑娘的青睞,每次都是我找她要作文本,她還說,急啥呢?俺還沒看完呢。每次她路過我的課桌都要故意撞我的課桌子,還說我,咋回事呢,你的桌子老掛著我的衣服?

其實我也明白,這是天真可愛的姑娘在對我示好。怎奈我這個泥腿子有目標,我要上大學,

這青春歲月的卿卿我我就放下來吧!後來,她輟學了,偶爾也會到班裡來聊聊天,直至我到省城讀書,再沒了消息。

高中生涯還是充滿正能量的,是我從鄉村邁向城市的一場決戰!

感恩高中時的老師!同學,我們一起度過了緊張快樂的三年美好時光。


張玉文412928


高三的老師為什麼希望學生考上大學後能來看望他?

我覺得不只是高三的老師,其他教過他的老師都希望他去看望他們。這是每一個做老師的情結,無論老師說與不說,無論學生做或不做。

我也曾記得當年教我英語的老師曾告訴我,考上大學後,能寫封信給老師。現在想起來,也是一種悔。由於種種原因而末能實現。參加工作後也許因為時間關係,而一直不能如願,每想起來,就覺得是一種遺憾。

老師雖不可能對每個學生盡心盡力,但總有如意者認真教誨。做學生的一時可能想不到,但時間長了,總會有感情流露的時候。

老師的職責:傳道授業解惑。雖然授業解惑之多,但傳道更為重要,老師付出了心血,也希望學生在將來也去看望他們,也不辜負老師對學生的期望。

自古就有尊師之傳統,也希望天下老師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己任,而非其他。


人教版英語


眾所周知,高中是人生中的轉折點。尤其是高考生,更是面臨著人生的十字路口,究竟能不能用知識改變命運,究竟能不能在高考中正常發揮,最終獲得金榜題名,令人忐忑不安;尤其是陪伴了學生三年的老師,面對高考畢業班的每一個學生,老師不僅是學生們的主心骨,而且更是學生們的重要精神支柱。而且高中就是兩點一線奔波在家和學校,跟老師同學呆在一起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家人,感情自然比較深厚。

對於高考生來說,經過三年的寒窗苦讀,與班主任老師已經產生了深厚感情,彼此依依不捨。在高考前,有的班主任老師還想要給同學們上好畢業的最後一課。班主任的最後一課總是要在最後時刻對學生千叮嚀萬囑咐,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學生們千萬注意安全。因為,班主任老師生怕同學們在放鬆中失去自我控制。

  可以說,高中老師是所有老師中最辛苦的,壓力最大的老師們,和處於青春期發育的學生們一起渡過三年,自然也是可以和學生用成人的思維來交流溝通,很多老師已經真正成為了學生們可以無話不說的朋友。所以,老師們都希望學生們能夠上了大學以後再回來看看自己、聊聊孩子們在大學裡的見聞、看看孩子們的成長軌跡,這種幸福感是很多人都無法嚐到的。

大家還什麼看法,一起分享吧。


高考規劃專家李老師


我不是高三老師,也沒上過高三,按說沒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可又給自己找個理由——旁觀者清——摻和摻和,要是說的有萬一對上人們的心思呢?即便不中,重在參與嘛。

我以為,孩子從一出生,就受到父母的呵護,衣食住行,飢飽溫寒,無不令父母牽腸掛肚,直到孩子成年,能夠自食其力。孩子大了,各自奔赴自己的崗位,整日忙碌工作,就把父母晾在腦後。可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啊!父母口裡不說,哪個不盼兒女常回家看看,哪怕一紙書信一個電話?

老師呢?從孩童蹣跚學步,到奔跑如飛,每前進一步,都灌注著老師的一片心血,這就是常言說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吧?由此看,孩子從一出生,到能獨立,除了生身衣食父母,就是循循善誘諄諄教誨的精神父母——老師——了。只是從一進校門,孩子從童蒙到青澀,到高中已有基本的判斷能力,應該知道老師傾注的心血了,而且此時,老師更是清楚學生們已經成熟,就像鳥兒一樣,天高任鳥飛去了,所以老師“鞠躬盡瘁”。其實,哪個老師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不是含辛茹苦,拼盡全身之力,把自己平生所學,毫無保留地貢獻給學生呢?

老師,盼學生來看望,不就像父母的盼望一模一樣嗎?


運河明月


老師希望考上大學的老師去看他這回事我覺得完全是無稽之談,雖然功利心有一部分老師會表現的明顯點,但是這不代表大部分教師。

第一 絕大部分老師絕不會只是希望考上大學的學生去看他,而是希望他的學生能去看他,畢竟看到自己的學生能回來看自己,心理會感到很安慰。

第二 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

畢竟自己這麼的成就,也間接的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這是莫大的成就。




昂駒視界


高中畢業後考上大學,回來看望老師,會讓老師感覺到非常有成就感,讓他頓時覺得自己的工作是多麼有意義,桃李滿天下,那是多麼令人自豪的事!

另外老師特別是高中老師的工作壓力大,工作內容相對單一,長期下來會覺得生活枯燥無味,突然有手下畢業的大學生來看望,好像有了呼吸的窗口,還能瞭解到更多外面的世界,特別是學生們青春活力的故事,非常有意義。

把了解到的學生們的大學生活故事分享給手下的高中生們,還能增加他們的鬥志,讓埋頭苦讀的高中生們看到自己的未來,生活也有了希望…



皮皮二姐


大多是一種美好願望,不抱希望的說辭,如有也是增加教學動力的安慰,順便看看自己的一份教學成果吧,老師也是人,相處久了都有感情的。


shanyubuzhidao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這也是每個老師共同的願望吧

作為班主任的我。

平時對學生不苟言笑,對待學生甚至可以用苛刻來形容,在已經將時間要求很嚴格,只因為我希望他們都能考上大學。

十年苦讀,就是想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高三是最苦的一年,高中的班主任也是最辛苦的,基本上和學生混在一起,不緊要教育他們學習,還有照顧身體健康和思想開導,因為高三壓力很大。

學生與老師經歷過一段艱苦的歲月,積累了一定的感情。學生能實現目標這是班主任最高興的。

學生能回去看老師,老師成內心來講是有成就感的。我們經常會在辦公室聊起,以前哪個哪個學生回來了看我,以前讀書怎麼怎麼樣。那感覺就是辛福的。


報告老師來了


人是感情生物,感情這東西,強求不了,講究緣份。

老師都希望自己學生學習好,做人好,自己也肯定付出了辛勞,有點感情也很正常。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種觀念有點不合時宜了。

師生感情是雙方的,如果學生不認可,認為你的付出是應該的,你只是職業的,這也沒什麼特別的,說的也在理,畢竟你不能象父母一樣全方位照顧他。作為老師也不應單相思,自作多情,而應一笑而過,從此陌路也無所謂。

來亦喜,去亦喜,瀟灑走一回,能念舊的,欣喜感激,已作陌路人的,不煩不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