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喂寶寶感覺他都不太舒服,母乳餵養的正確姿勢是什麼樣的呀?

手機用戶98630476068


新手媽媽喂寶寶會有一些誤區,可能會導致寶寶吃奶後吐奶、打嗝等,主要是哺乳姿勢不對導致的。

每次喂寶寶感覺他都不太舒服,母乳餵養的正確姿勢是什麼樣的呀?

寶寶出生後應及時進行母乳餵養,寶寶的吮吸可以促進乳汁分泌,母乳餵養還有利於媽媽產後的身體恢復。

常見的哺乳方式有側臥、斜倚、搖籃抱以及橄欖球抱這幾種姿勢,剛生過寶寶的媽媽建議採取側臥的姿勢,媽媽和寶寶都比較舒服。

  • 搖籃式:傳統的哺乳方式,可以在寶寶身下墊墊子,這樣哺乳更方便;

  • 交叉式:寶寶力氣小或早產兒,建議用交叉式,更省力一些;

  • 環抱式:適合剖腹產媽媽,避免寶寶吃奶時壓到腹部的傷口。也適合低體重兒和雙胞胎餵奶。


  • 側臥式:適合晚上哺乳,不用起身,媽媽身體稍微傾斜就可以餵奶了,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壓到寶寶,尤其是晚上睡意朦朧的時候。

哺乳時要注意哪些事情?

1、乳頭的銜接。吃奶時寶寶銜住2/3的乳頭,這樣不容易吃進去空氣,而且更方便寶寶吮吸。剛開始寶寶也許姿勢不對,媽媽們可以進行調整。如果寶寶還是找不準位置,可以把手放在寶寶的下唇,輕輕掰開他的小嘴巴,讓他重新吃奶。

2、壓舌練習。如果寶寶吃奶的力氣不夠大,或媽媽感覺寶寶吃奶比較費力,可以在吃奶前,先將手指伸入寶寶的口腔內輕輕360°翻轉,讓寶寶吮吸30秒左右,然後再餵奶,這樣寶寶吃奶時更輕鬆一些。

3、更換內衣。剛生過寶寶的媽媽身體比較虛弱,會經常出汗,這樣就需要經常更換衣服,尤其是文胸。避免有異味,會影響寶寶吃奶的情緒和吃奶量。

4、吃空一側再換。母乳分為前奶和後奶,前奶中大都是水分,後奶中的脂肪更多。餵奶時讓寶寶吃空一側再換另一側,這樣可以保證寶寶的營養更全面。

5、餵奶後拍嗝。餵過奶後要給寶寶拍嗝,避免漾奶的情況發生。把寶寶豎抱起來,靠在媽媽肩膀上,輕輕拍後背,拍出嗝音後再放下,寶寶睡覺也會更舒服一些。

如果寶寶吃奶時不舒服,媽媽也可以把寶寶放在自己的腿上,讓寶寶的頭靠在媽媽的腋下,藉助手臂的力量,護著寶寶的背部,他會更舒服一些。這樣吃奶也更安全,不容易嗆到。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凌晨媽媽育兒


我家寶寶現在10個半月了,還在繼續母乳餵養,回想起以前母乳餵養的那條路,至今有太多難以忘懷的事情。

2018年8月底寶寶出生了,由於剖腹產,寶寶開始第一次吸吮已經是產後第二天了。

母乳餵養這條路充滿了心酸,但是縱使心酸,我也一直堅持著,為的就是寶寶能夠有母乳吃。

經常看到圈子裡面的媽媽在月子中就給寶寶斷奶了,每當遇到這樣的情形就覺得好可惜。當詢問他們為何不堅持母乳餵養的時候,她們給我的回答是寶寶吃母乳拉肚子。

吃母乳的寶寶可能會出現母乳性腹瀉的,我家寶寶那時一天拉粑粑多達十次,每一次放屁屁就會帶出粑粑,如果因為這我就給寶寶斷奶,我肯定會不同意的。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它不僅可以為孩子提供必須的能量,還可以給孩子很多的成熟抗體。

但是母乳餵養之路卻都會很辛苦。開奶的痛,每個母乳餵養的媽媽都不會忘懷。記得那時寶寶吸吮的時候將奶頭都吸出了一個大泡,泡的的地方開始是變紅,慢慢開始變紫,最後既然破了。

後來給孩子調整了餵奶的姿勢,讓寶寶含住乳暈,慢慢的餵奶給奶頭造成的痛已經降到了最低。

在母乳餵養的路上,堵奶過很多次,但是每一次都成功擺脫了乳腺炎的襲擊,這一路都得感謝我家那給力的孩子。

堵奶初期會形成硬塊,慢慢的會紅會痛,這其中的痛也只有堵奶過的媽媽們才真正的體會到。

縱使母乳餵養這一路充滿了心酸,這一路的心酸史只有真正母乳餵養的媽媽們才能真正的體會到,但是在心酸只要看到孩子那甜美的笑容,一切都可以轉瞬即逝。

母乳餵養雖然心酸,雖然辛苦,這一路是累並快樂著。為了孩子,所有的一切我們都是願意承載的

最佳的母乳餵養姿勢,媽媽和寶寶都感覺舒服。

很多新媽媽一直在困惑,什麼樣的母乳餵養姿勢是最佳的呢?其實只要媽媽和寶寶感覺舒服,那麼就是最佳的母乳餵養姿勢

搖籃式抱法。

這是大多數媽媽都會採用的一種方式,首先是胸貼胸、腹貼腹,寶寶鼻尖對媽媽乳頭,媽媽在抱寶寶的時候,要記住讓寶寶的頭靠在自己的胳膊上,讓寶寶的頭保持自然的後仰狀態。


雙臂交叉式搖籃式抱法。

第二種姿勢叫做胸前橫抱法,也稱為雙臂交叉式搖籃式抱法,跟第一種比較相似,唯一的就是兩邊的手分工不一樣。

橄欖球式抱法。

還有一種側抱法又稱為橄欖球式抱法,一般適用於雙胞胎的媽媽同時哺乳


側躺式抱法。

第四種姿勢是側躺式的哺乳,適用於剖腹產的媽媽,還有夜間哺乳的媽媽,這種姿勢也能夠讓媽媽感覺到比較放鬆。

背靠式抱法。

第五種姿勢是半躺式的哺乳,這是大部分寶寶都很喜歡的一種姿勢,因為可以讓媽媽很放鬆,半躺式的哺乳一般適用於乳房較大或者奶水較急的媽媽。



直立式抱法。

還有一種是直立式的抱法,這種姿勢一般適用於比較大的寶寶。


所有姿勢的共同要點:寶寶和媽媽身體貼近,寶寶的頭自然後仰,寶寶的嘴張大,含住乳頭乳暈。

那麼不管是哪一種姿勢,大家都要記住一個要點,就是寶寶的身體要儘可能地貼近媽媽的身體,寶寶的頭要保持自然的後仰狀態,寶寶的嘴巴要儘可能地張大,能夠儘可能地含住媽媽大部分的乳頭和乳暈。只要記住這些要點,媽媽的乳頭在餵奶的時候就不會感到疼痛,那麼這個母乳餵養之路也會更順利。


宸媽媽輔食


正確的餵奶姿勢可以幫助媽媽和寶寶快速進入最佳的哺乳狀態,對於寶寶和媽媽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然而第一次做媽媽,面對這個小小的人兒,很多媽媽的的餵養姿勢都存在這樣那樣的不當,對自己和孩子都造成了損傷。

餵奶不當的危害:

對媽媽:

①乳頭疼痛、皸裂、出血,導致餵奶不順暢。

②餵奶姿勢不當,腰部肌肉處於不放鬆狀態,受到損傷,就會出現產後腰疼。

對寶寶:

①吐奶、嗆奶

寶寶的胃呈水平狀態,賁門鬆弛,餵奶姿勢不當會引起寶寶吐奶、嗆奶等不適反應。

所以餵奶過後不要立即讓寶寶平躺,要豎抱進行拍嗝。

②堵塞鼻孔

餵奶姿勢不當很容易一不小心就用乳房壓住寶寶鼻孔引發窒息,尤其是夜間餵奶媽很空的時候。

③中耳炎

嬰幼兒的咽鼓管與成人相比,短而平,腔徑較大。平時咽鼓管的咽口封閉,當吞嚥或打哈欠時,咽口張開,空氣就進入鼓室,維持著耳內外大氣壓的平衡。

如果媽媽躺著給寶寶餵奶,小寶寶的咽鼓管短平、管腔大,加之吞嚥不協調,很容易造成乳汁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正確哺乳的姿勢:

1、交叉式:

2、側臥式:

3、搖籃式:

4、橄欖球式:

哺乳的時候注意一定要讓孩子含住整個乳暈而非只含乳頭。能夠刺激媽媽泌乳還可減少乳頭皸裂、出血現象。


松達媽媽


我是中國首批註冊營養師,也是兩個小暖男大錢&小白的媽媽,歡迎關注我~


一個良好的哺乳姿勢是成功母乳餵養的關鍵,同時也能夠使媽媽和寶寶都享受哺乳的過程。良好的哺乳姿勢可以讓媽媽感到舒適,並且有助於寶寶含乳時放鬆。當寶寶含乳正確,媽媽也已經找到適合自己和寶寶的舒適的哺乳姿勢,很多哺乳問題都可以避免。


哺乳姿勢4個要點

不論媽媽選擇哪種姿勢哺乳,都要記住這4個要點:

❶ 一直線:寶寶耳朵、肩膀、髖關節成一直線,頸部不會扭轉、前傾或後仰;

❷ 面對:寶寶的臉面對媽媽的乳房,鼻子正對媽媽的乳頭;

❸ 緊貼靠近:將寶寶貼近媽媽的身體,而不是將乳房塞進寶寶嘴裡;

❹ 支託:餵奶時要托住寶寶的頭和肩膀(頸部),新生兒需要支託整個身體。


四個常見哺乳姿勢參考圖

媽媽坐著,將寶寶的頭放在媽媽的手臂或手肘彎曲處,母親的手支撐寶寶的臀部或大腿上部;

寶寶側躺面向靠近媽媽,頭部應與身體方向保持一致;母親的空閒手(本例中的左手)支撐乳房並引導寶寶銜乳。

▲適用:最常見的哺乳姿勢。記得媽媽的肩膀、背部、和抱著寶寶的手都應該受到支撐。

媽媽坐著,寶寶躺在側邊,腹部及頭部面向媽媽;媽媽用手支撐寶寶的背部和頭部(也可將寶寶靠在枕頭或靠墊上)。

▲適用:這種姿勢最容易控制寶寶的頭部、頸部和身體,也不會壓到媽媽的肚子。適合剖腹產後、早期乳房腫脹和早產兒的哺餵。

也叫修正橄欖球式。媽媽坐著將寶寶抱到乳房的高度。一隻手支撐乳房,另一隻支撐寶寶的身體和頭部(與搖籃式用的手相反)。

▲適用:含乳有問題、媽媽乳房腫脹或乳房過大的情況。也特別適合新生兒和早產兒。

媽媽和寶寶面對面側躺,用媽媽的手或捲起的毛巾(枕頭等)支撐寶寶的背部。用靠墊、枕頭等支撐媽媽的頭部、背部等,確保媽媽舒服。

▲適用:媽媽可以在餵奶時休息或睡覺,在媽媽需要休息時是最舒服的姿勢。這種姿勢不會壓到傷口,適合剖腹產或會陰切開後。不需要轉身就可以讓寶寶吸到兩邊的乳房。

更多育兒及營養知識,請關注我喲,我會每週2、4定期、1、6不定期在頭條號上發佈育兒的圖文信息,當然有問題也可以直接在文章下面留言或者私信我,我看到會盡快回復噠~


菜媽和錢爸


我也是在新手媽媽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抱著娃餵奶,月子時間一直是臥躺著餵奶!這樣他也舒服,我也舒服!

慢慢寶寶大了,我也找到了餵奶的感覺,給寶寶之間的配合越來越好!

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放媽媽也是個慢慢來的過程!



小瓶蓋帶娃記


抱著餵奶時寶寶的頭枕著媽媽的臂彎,很自然而然的事,睡覺時都是側躺著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