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播種,應該怎樣施足底肥產量高?

鄂東三農


土豆現在被稱為“世界第五大主糧”,可以說有很大的種植前景,通俗來說既可以做菜也可以做主食材料,同時土豆也是比較高產的農作物,對土壤要求不是很嚴格,但是在肥沃、疏鬆、排灌方便的土壤環境中產量更高品質更好,也能夠賣出更好地價格。

土豆屬於地下塊莖膨大類作物,對養分需求前期以氮肥居多後期以磷鉀肥居多,但是土豆種植以足量優質的有機肥打底最好,從科學種植來看每生產1000Kg的土豆大約需要純粹鉀肥11Kg,氮肥5Kg,磷肥2Kg,也就是從生長週期來看對鉀肥需求量最大。

土豆一般是起壟種植,底肥中施用有機肥2000Kg~3000Kg之間,然後需要混摻一定量的尿素、過磷酸鈣、氯化鉀、硫酸鉀甚至草木灰等肥料,然後將地塊深翻起壟,如果有條件的土豆種植戶還可以沿著溝壟撒攘一些有機肥,底肥足有助於提高土豆產量。

在土豆的幼苗期可以在澆水的時候追施尿素提高苗情長勢,在土豆顯現花蕾的階段,也就是土豆地下塊莖開始膨大的階段,這個時候儘量不要使用氮肥,而是直接使用葉面噴施的方法追肥,可以噴施磷酸二氫鉀等高效鉀肥,提高土豆的鉀肥吸收利用效率。

總結一下:土豆種植過程中可以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但是追肥儘量使用硫酸鉀而不是氯化鉀,雖然都是鉀肥但是土豆對氯元素過敏,氯元素過量容易引起麻皮問題影響土豆賣相;土豆後期儘量多施用高質量鉀肥儘量避免氮肥施用,避免土豆秧苗貪青旺長導致土豆結薯小,要及時做好控旺工作。


農耕隨筆


底肥就是由農家肥和化肥組成的,在我甘肅農村老家每年種植土豆就是在農曆3月中下旬,要注意這土豆生長的一個特性,這是“茄屬”植物,在生長過程當中對於鉀肥的需求量是比較多的,當然還有氮肥,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尿素。

1、 建議還是以農家肥為主要,化肥以搭配為主。我老家就是這樣子,由於土豆種植的時間是在三月,所以在去年到種植期間我們都會往地裡面一直擔糞,然後沃肥,這是我們西北農村種植的一個傳統,在以前是很常見的,不過現在很少見,擔還是會有。

在撒種土豆種子之前,這農家肥和化肥都是需要搭配的,一般情況下,我們老家對於化肥使用就是兩種,一是氮肥(尿素),而是鉀肥。2、 在剛開始播種時底肥的施放量要足,

在我們甘肅一般情況下在土豆生長過程當中之後還會施一次肥料,當然是土豆葉子長大的時候,但是大多數種植的土豆是在黃土高坡的山上,因此這個降雨和施肥一般少,更是這個施肥就在開始種植的時候一次性給施足施夠了,以後就再不施肥了。

3、 其實土豆的生命力是很頑強的,至於產量的提高,最關鍵的就是上述兩點,“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搭配從而施足底肥”。注意土豆在生長過程當中當這個“洋芋藤蔓”嫩綠開花的時候是對於肥料吸收最多的,所以建議大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去在雨後施肥,主要還是以鉀肥和尿素為主,這樣對於之後的生長和增收是很有幫助的,在有些情況下可以起到決定性作用。

綜上所述就是在3月份土豆播種時候以及以後,堅持用農家肥和牲畜糞尿作為主要底肥,再加之鉀肥和尿素,當然你可以搭配一些磷肥,這是一個增產增收的關鍵所在。


寧寧說的話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土豆是高澱粉的塊莖植物,田間追肥非常的不方便,所以要十分重視土豆底肥的施用。而土豆種植施肥重點是鉀肥,促進塊莖的膨大,而土豆在整個生育期對化肥吸收量依次為鉀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其他鈣、硼、銅、鎂等微量元素肥料也是馬鈴薯生長必不可少的。現在是春季土豆的播種時期了,如何才能施足底肥,保證土豆的高產增收呢?

遵循底肥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

底肥也就是基肥,一般都是有機肥製成,它供給作物整個生長期的營養,為作物的生長髮育創造良好的生長條件,培肥地力的作用。而土豆是塊莖植物,喜歡疏鬆透氣的土壤環境,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做底肥可以改善土質,有利於土豆的生長和結薯。農家肥可以選用充分腐熟的雞糞、豆粕、草木灰;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底肥採用雞糞、複合肥加尿素的配比產量最高、塊莖澱粉含量最高,比單一的施用有機肥畝產量要高出800斤左右,澱粉含量高出1%,比施用複合肥產量、品質也要高出很多,所以底肥的施用要遵循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

底肥的施用量佔土豆生長期總化肥用量的二分之一以上,要一次性施足,一般每畝地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機肥2000到3000千克,再配合使用三要素化肥,每畝地尿素12千克,過磷酸鈣20到30千克,硫酸鉀10到15千克(或者草木灰150-200千克),將這些肥料混合均勻後使用,土豆高產地區,化肥用量可以適當的增加。

底肥的施用方法

施用方式可結合整地施入三分之二,將混合好的肥料撒在地面,隨著深耕翻入土地15到20釐米以下的土壤,剩下的三分之一作種肥,在種植前施於播穴或播溝內,深15釐米左右,注意肥料儘量減少與種薯的接觸,防止種薯被肥料燒苗。

最後要注意土豆不能施用氯化鉀肥料,氯離子會導致土豆葉片邊緣枯死捲曲,頂部葉片失綠,並使土豆澱粉生成和累計。

土豆底肥施足了,在土豆開花需要水肥最多的時期,地下的底肥也開始熟化釋放養分,供給土豆的營樣吸收,奠定了土豆的高產增收的基礎。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土豆播種,應該怎麼施足底肥產量高?

又到了春土豆播種的時間了,土豆是埋在地下的塊莖植物,它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的肥料以氮磷鉀為主,其中對鉀的需求量最大,瞭解這土豆的生長需求,因此,在施肥時就要加大含有生長需求的肥料,必然會促進生長,提高產量。為了能使土豆產量高,施足底肥很關鍵。


那麼應該怎麼施足底肥呢? 施入充足的農家有機肥,在土地深翻時,把經過發酵的農家有機肥均勻地撒在地裡,一般以每畝地撒上三到四方有機肥為宜。有機肥不能有太大的肥塊,最好能把它弄細,這樣肥料在地裡的肥效比較均勻,不至於把種子燒壞了。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改良土壤的種植環境,保持土壤的疏鬆,能夠促進土豆的出苗與生長。

播種土豆,一般是事先扶起壟再播種。

播種時,在壟上面的中間劃溝。劃好溝後,要先施上一定量的複合肥,最好是含鉀高一些的複合肥,保證土豆生長的需要。土豆種要離開復合肥2-3釐米,避免土豆種與肥料的直接接觸而燒傷。土豆拌種是用的草木灰,一定要拌均勻,儘量的多粘上一些,因為草木灰不僅能殺菌消毒,而且還是很好的鉀肥。

有了充足的底肥,有了疏鬆的土壤結構,有了土豆生長所需要的肥料元素,想讓土豆不長都不能,相信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土豆播種施足底肥的方法,一定會給大家帶來豐收的喜悅。


山村梅花


土豆播種,應該怎樣施足底肥產量高?

種植土豆悠然僅有的經驗是小菜園裡種植,不過長出來的土豆卻是又大又好,產量高味道正,自我感覺還是很不錯的,且種植那麼好的土豆主要原因就是施肥與眾不同。

今天悠然就把自己的種植土豆時怎樣施足底肥提高產量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別人種土豆時最多提前幾天施底肥,悠然不是,悠然會提前兩三個月把底肥施好,大家別覺得詫異,聽悠然繼續往下說。

秋天霜降之後,菜園裡的菜已經收完了,這個時候悠然就開始著手準備第二年春天種土豆的前期施肥了,先把菜園清理乾淨,然後翻地,最後是挖渠,看著適合土豆種植的行距挖渠,一般情況下悠然會挖深二尺左右,寬一尺以上的渠。

這道深深的渠就是悠然要施肥的渠,渠挖好以後,家裡有專門的運糞便車,把廁所坑裡的糞便運到菜園裡,放進挖好的渠裡面,不用很滿一半足夠,把糞便放進去以後,別急著填上泥土,放在那裡曬幾天,等裡面的液體滲入土中,然後才進行培土,土一定蓋的厚厚的,這樣整理的底肥會自己腐熟,等第二年種土豆時,直接在溝渠上種植就可以了。

種土豆時,因為渠足夠深,糞便只佔三分之一的深度,上面種植土豆跟糞便之間有一定的距離,不會被底肥給土豆種子造成灼傷,又保證了土豆一季生長需要的肥力,所以土豆會一直保持有力量很強壯的樣子,最後必定是很好的收穫。

悠然的經驗只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琢磨的、積累的經驗,非常適合家庭種植土豆食用,大家不防嘗試一下。


悠然見東山


土豆,我們這這裡叫地蛋,現在我們這裡正是播種期。它是一種可菜可糧的作物,有豐富的營養,產量高,適應能力強,是我國的五大糧食作物之一,國家大力提倡種植。

土豆是地下塊根類作物,同紅薯,大姜等需肥一樣,特喜鉀肥,但非氯化鉀,需氮磷鉀的比例為2:1:4,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土豆在幼苗期需肥少,發棵期大增,結薯初期達到高峰,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一般不追肥。

我們這裡種植土豆,一般是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砂性土壤,通透性好的土壤利於土豆的生長,施足優質的農家肥,一般畝施4000-500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左右,深翻入土,整平開溝待播。

種肥用高鉀複合肥,畝用80-100公斤,離種2-3釐米點施,也有的用商品有機肥,地下殺蟲藥溝施,然後與土壤混勻,種肥用40-60公斤,然後覆土起壟15釐米高,摟平噴藥覆膜。

幼苗期可追5-8公斤的尿素,隨水衝施,及時中耕除草,開花期葉面追施磷酸二氫鉀50公斤,可加100克尿素,土豆對硼鋅比較敏感,花期可加施0.1-0.3%的硼砂溶液,一般7天一次,畝用50-70公斤水,全生育期3次即可。



這就是我們這裡的土豆施肥方法,可能與你們那裡不一樣,歡迎留言分享,共同學習。


努力就好


土豆的種植,其實非常的簡單,土壤一般不要要選擇黏土類型的,那樣的土質,產量是不會很高的

如果土質選擇含有水分,而相對鬆散的土質,那就是土豆最佳的選擇了

在農村,一般種植土豆的肥料大致包含有機肥和人造肥,但是人造肥料一般使用比較少,比如化肥,一畝地最多使用1斤化肥

當我們種植土豆時,一般都會放足底肥,那麼農家種植時底肥都有哪些呢?答案很簡單,底肥就是豬糞、牛糞或者就是燃燒雜草的灰燼,然後加少量的化肥,就這樣就足夠了

土豆的種植就這麼簡單,希望採納


一線剖析


霧都山客來回答您的問題。

土豆種植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17世紀傳入中國,因此國內很多地方稱其為“洋芋”。土豆可以作為蔬菜也可以作為糧食,既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又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其具有健脾、開胃、益氣、消炎、解毒的功效。

土豆的種植過程中想要獲得高產,合理施肥就非常關鍵了,其中底肥的施加更是關鍵中的關鍵,特別是農村自家小規模種植後期追肥較少,基本都是靠底肥提供生長所需的營養。



怎麼施加底肥?施加什麼底肥最合適?首先要知道土豆的生長習性和需肥特點。

土豆的生長習性:其性喜冷涼,屬於耐低溫作物,地下塊莖適宜生長溫度為18度左右,高於25度停止生長,地上莖葉適合15~25度的環境,高於39度停止生長。土豆適合在土質疏鬆、透氣、溼潤、涼爽的沙質土壤種植。

土豆的需肥特點:其生長髮育需求鉀肥較高,氮肥次之,磷肥較少,施肥過程要遵循這樣的規律。幼苗期所需營養大部分來自種塊,需肥量較小,地下塊莖膨大期需肥量最大,佔整個生長期需肥量的一半以上,後期需肥量減少。其中苗期需氮肥較多,塊莖膨大期需鉀肥最多,因此土豆施肥應遵照施加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主施底肥、合理追肥的原則。



土豆底肥施加方法:底肥用量應占整個用肥量的70%左右,以腐熟農家肥為主,適當的補充一點化肥。建議使用量:每畝用農家肥2000公斤左右,再適當搭配化肥一起使用,尿素20公斤左右,普鈣25公斤左右,鉀肥10公斤左右,具體用量要結合種植地的土壤情況,貧瘠土壤適當多施,肥沃土壤適當減少用量。施加底肥時和土豆種塊要避免直接接觸,保持3公分左右的距離,然後再覆土。


總之,土豆屬於喜鉀類作物,施肥的過程中要重視鉀肥的運用,因此底肥也應適當增加鉀肥的用量,但要少用或者不用含氯鉀肥,建議使用硫酸鉀。

以上是山客對土豆底肥施加的一點想法,歡迎留言指教。【關注】霧都山客瞭解更多農村的風土民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