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被稱為“戰神”的將軍,他們都打過哪些經典的戰役?

史學達人


歷史上能夠被稱之為“戰神”的人,都是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偉大的將領們,他們打的每一次戰役,都是為了人民的獨立和解放而戰,都是為了國家的統一而戰。

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稱之為戰神。

當然了每一個人的眼裡,每一個歷史時期,在他們看來,他們所認為的戰神也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說一下中國歷史上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將軍和他們打的最為經典的戰役吧。

彭德懷將軍打的百團大戰和抗美援朝戰爭

我們都知道彭德懷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優秀的軍事家之一,他的一生經歷的大小戰役有數百戰,其中打的最被世人津津樂道的戰役,就是百團大戰和抗美援朝戰爭了。

這兩場戰役,都是典型的保家衛國的戰爭。

百團大戰是彭德懷帶領著中國八路軍殲滅日偽軍四萬餘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第一次大規模作戰的勝利。

這一次戰役的勝利,大大的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日的士氣,為中國抗日戰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還有抗美援朝戰爭是彭德懷帶領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打敗美帝國主義,取得偉大戰役的勝利。這一次戰役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一個和平的國內外環境。

粟裕將軍打的孟良崮之戰和淮海戰役

粟裕將軍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為傑出的軍事家之一,他的一生打了太多經典的戰役了。我們在這裡說兩場最為經典的孟良崮戰役和淮海戰役吧。

孟良崮戰役中,粟裕帶領的華野軍殲滅了張靈甫帶領的七十四師,要知道這個七十四師是國民黨的五大主力之一。

當他們被殲滅的時候,蔣介石是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的。畢竟這樣的一支軍隊,竟然在四天的時間裡,就被華野軍給殲滅了。

這個結果無論是張靈甫,還是蔣介石他們都是不敢相信的。但是,事實上就是如此,他們不相信也要相信。

通過這件事,也反映出來了粟裕帶領的華野軍的厲害。

還有淮海戰役中,粟裕帶領的華野軍先是殲滅了黃百韜的第七兵團,又在和杜聿明的戰役中俘虜了杜聿明,取得了淮海戰役的偉大勝利。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劉伯承和鄧小平帶領的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一戰,就是解放戰爭史上最為經典的一場戰役。

因為這一次戰役,劉鄧大軍如同一把尖刀一般,插入到了敵人的心臟當中。給國民黨造成了重大的打擊,為中國的解放戰爭的大反攻拉開了序幕。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一戰,為中國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然了劉伯承和鄧小平打的經典戰役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史學達人


說一位國軍“戰神”---王耀武。

王耀武沒有深厚的家庭背景,只是一個普通農民家的孩子。他年少時,還曾因為家境問題,輟學打工謀生。他能做到國軍中將,成為兵團級高級軍官,除了靠自己會“來事”,最主要的就是靠自己能打仗。

王耀武進入黃埔軍校,是他一生的轉折點。他這個第三期學生兵沒有畢業,就參加了東征。之後,在全面抗戰爆發前,他從排長、連長、團長、旅長一路做到師長。因為,黃埔學生兵出來就可當連排級軍官。所以,他真是從底層一步一步爬上來的,沒有跳一級。

抗戰爆發後,王耀武部51師被編入俞濟時74軍,參加了很多大戰。例如: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萬家嶺戰役,第一次長沙會戰,上高會戰,常德會戰,雪峰山戰役,等等。他在這些戰鬥中的表現,一直非常勇猛,且戰功卓著。也是因此,他升任74軍軍長,並把74軍帶成了“國軍五大主力之一”。而且,74軍還是五大主力中,戰功最多的。

王耀武在抗戰時的每一場戰鬥,打的都很有血性。在這裡,單說一下他作為司令官指揮的“雪峰山戰役”。

1945年4月,第四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率部30萬,在湘西雪峰山一帶阻擊日軍5個師團(10萬餘人) 。經過55個晝夜奮戰,殲敵2萬7千餘人(日軍死亡12498人),奪得日軍軍旗90多面,並且俘虜日軍447人(軍官42人)。日軍116師團被我軍重創,日軍58旅團還有四個聯隊被我軍全殲。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藉機列寫歷史上的戰神:彭德懷、劉伯承、韓先楚指揮的著名戰役。

📒彭德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副總指揮,指揮了著名的“百團大戰”。

📔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嚴重威脅著日寇的後方。1938年底開始,日寇集中大部兵力,瘋狂進攻敵後根據地。他們修築了無數的碉堡、封鎖牆和封鎖溝,還利用鐵路和公路,把根據地包圍起來,這就是“囚籠政策”。日軍對根據地進行

反覆拉鋸式的“掃蕩”,見人就殺,見房屋就燒,見東西就搶,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企圖消滅抗日根據地和八路軍。

📒為了粉碎日寇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了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餘公里的戰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百團大戰歷時三個半月,戰鬥次數1800多次,斃傷俘獲日偽軍4萬多人,拔掉據點近3000多個。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上黨戰役:劉伯承指揮的“上黨戰役”,是抗戰後的第一次與國民黨軍隊的一次乾淨徹底、戰果輝煌的殲滅戰。在政治方面有力的支持了——“重慶談判”。

1945年9月,國民黨調集13個師的兵力,在日軍獨立旅團的掩護下,進犯上黨解放區。在劉伯承指揮下,迎頭痛擊。從9月底至10月10日,殲敵3.5萬人,打散1000多人。俘敵副總指揮胡三餘中將,十九軍軍長史澤波中將及將官27人,敵第七集團軍副司令長官彭毓斌逃跑後自殺。

📒海南島戰役:解放軍第十五兵團副司令員兼40軍軍長韓先楚指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規模登陸戰的成功戰役。

1950年3月5日至5月1日,韓先楚指揮40軍、43軍,利用木帆船、機帆船開始渡海戰鬥,摧毀了國民黨戰神——薛嶽的陸、海、空立體的“伯陵防線”,10萬守軍被殲(一部分乘軍艦逃回臺灣),解放了海南島。

📒[本文未經允許,不可任意刪改。歡迎熱心的網友們交流。]





笑看東籬


戰神是大兵團作戰的奇才。20世紀首推粟裕。蘇中七戰七捷得孫子兵法神韻。孟良崮全殲七十四師有在重兵團隊中捉上將氣魄。豫東、濟南、淮海、渡江、上海,一氣呵成,戰略家粟裕斗膽直陳城南莊,西伯坡立軍令狀。三十六點九萬人殲滅四十四萬大軍的淮海戰役,舍粟無他。毛主席誇獎說:粟裕同志淮海戰役立了第一功!






鼓樓自媒體聯盟亞高原


劉伯承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和領導人,現代軍事家。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入學生軍,參加了護國、護法戰爭。加入中國共產黨後,組織過瀘順起義、南昌起義,先後任過中央紅軍總參謀長、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第二野戰軍司令員、軍事學院院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他對中國革命軍隊的建立和壯大,對革命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對我軍向正規化現代化的邁進都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1915年12月,劉伯承在涪陵成立了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參加了第二次反袁戰爭,即護國戰爭。1916年3月,在攻打豐都的戰鬥中,劉伯承頭部連中兩彈,右眼受重傷。當德籍沃克醫生為他摘除右眼球時,為保護腦神經,未用一點麻醉藥。他扶著柱子,滿頭大汗,沒吭一聲。沃醫生不禁為之動容:“你不是軍人,而是軍神!軍神!”

劉伯承的一生,經歷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全部過程。他判斷敵情準確,計劃戰鬥周密,善於出奇制勝,以神機妙算、足智多謀著稱。朱德元帥曾讚譽他“具有仁、信、智、勇、嚴的軍人品質,有古名將風,為國家不可多得的將才”。陳毅元帥留下過“論兵新孫吳,守土古範韓”的名句。



每日一點小歷史


歷史上中國大地湧現出無數將星名帥,但是能擔當得起戰神稱號的並不多,大家比較信服的“戰神”有白起、韓信和霍去病。

武安君白起,長平之戰殲滅四十萬趙軍

白起是戰國時期軍事家,秦國將領,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位列武廟十哲。白起一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是最著名的戰役肯定是長平之戰,一舉殲滅趙軍四十萬,贏得“殺神”之稱。

長平之戰之前,秦國實力已經遠超各國。韓國國君為了讓秦國退兵,主動割讓上黨郡,上黨郡守卻連人帶地投奔了趙國,於是秦國派王齕出兵討伐趙國,長平之戰拉開帷幕。

秦國來勢洶洶,趙國派久經沙場的廉頗帶兵抵禦。廉頗用兵謹慎,憑藉有利地形建立了重重防線,無論秦軍怎麼挑釁都堅守不出,愣是和秦軍對峙了整整三年。


然而趙國畢竟國力有限,對峙三年對趙國的糧食負擔很大,久拖下去不是辦法,於是趙王臨陣換將,用日後被稱為“紙上談兵”的千年“背鍋俠”趙括代替了廉頗。


秦國這邊也換了主帥,而且還是秘密將將白起送上前線,趙國對此毫不知情。用兵比王齕更勝一籌的白起,依靠詐敗引誘趙軍傾巢而出,同時派出一支兩萬五千人的部隊,通過長途奔襲,繞到趙軍後方,切斷了趙軍的糧道,利用地形將趙軍重重包圍。

秦王聽到趙軍被包圍後,徵召國內所有十五歲以上男子奔赴前線,力求一舉殲滅趙國。交戰數十天後,趙括在戰爭後期衝鋒時被射死,最終趙軍糧食消耗殆盡,無奈投降。

因為擔心趙軍反覆無常,白起發出了日後引來無數爭議的命令,通過使詐坑殺四十萬降卒!長平之戰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勝勢,此後六國再也無力同秦國抗衡。


然而有傷天和的白起,最終也沒落得好下場,被秦王賜死,死前白起曾感嘆自己當初用欺騙的手段殺了四十萬趙兵,如今死有餘辜。一代戰神如此落幕,引人唏噓。


淮陰侯韓信,垓下之戰擊垮項羽

韓信是西漢開國功臣,著名的軍事家,被封淮陰侯,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有“兵仙”、“神帥”之稱。韓信一生跟隨劉邦征戰無數,立下過汗馬功勞,但其最經典的戰役當屬垓下之戰。

公元前202年,韓信率領四十萬漢軍與十萬楚軍在垓下相遇。由於漢軍攻勢兇猛,楚軍不能抵擋,只能退入壁壘堅守,被漢軍重重包圍。征戰多時加上糧草告急,楚軍人困馬乏,士氣十分低落。


為了瓦解楚軍戰鬥意志,韓信命漢軍在夜裡唱楚歌,但是歌詞改成了“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成語四面楚歌就是由此而來。


本來楚軍被圍多日就士氣低落 ,聽到了故地的音樂,更是思鄉厭戰,韓信乘勢發動猛攻,楚軍大敗,十萬軍隊被全殲,項羽被追擊的路上也自刎而死。

嚴格得說,垓下之戰漢軍佔據了絕對的兵力優勢,此戰並不能很好地體現出韓信戰神的能力。韓信一生中勝仗無數,滅三秦、先後滅掉魏國、代國、趙國、齊國,但是這些戰爭中能被世人記住的具體戰役並不多,垓下之戰反而成為最經典的戰役代表。


和白起一樣,韓信的下場也不好。因為功高震主,受到猜忌和打壓後選擇謀反,被呂后派人擒殺。一代戰神,沒有死在沙場,卻死在了一個女人的手上,也是十分悲慘了。


冠軍侯霍去病,漠北之戰封狼居胥。

霍去病是西漢中期著名將領,也是一位民族英雄。因為年輕且能戰善戰,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其一生都在對抗匈奴,最經典的當屬漠北之戰。

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命令衛青和年僅21歲的霍去病各自率領五萬騎兵和數十萬步兵分別從定襄和代郡兩個方向深入漠北,目的是找到並殲滅匈奴的有生力量。

霍去病一路帶兵北上兩千多里,深入漠北,終於找到了匈奴左賢王部,一戰消滅了七萬匈奴人,俘虜了一大批匈奴貴族。他一路帶兵追殺到了貝加爾湖附件,並且登上了現在位於蒙古境內的狼居胥山築壇祭天,用來紀念這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勝。


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霍去病在漠北一戰中體現的迂迴縱深,穿插包圍戰術也讓人耳目一新,無愧於戰神之名。

也許是光芒太過耀眼,天妒英才,霍去病英年早逝,享年僅有23歲。但是他“封狼居胥”的典故流傳至今,激勵著歷朝歷代的將領去重現這一偉大的榮耀。


機智的小熊貓


你好,二弟聊歷史回答

我認為“白起”稱為“戰神”當之無愧。

白起

白起(?—前257年),郿(今陝西寶雞眉縣)人,姬姓,白氏,名起,楚白公勝之後。春秋時期楚君僭稱王,大夫、縣令僭稱公,白起為白乞丙(家譜誤作白公勝)之後。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號稱“人屠”,為秦昭襄王征戰六國,功勳赫赫,是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經典戰例

1.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秦國將領白起在伊闕擊敗魏、韓、東周三國聯軍,擒殺聯軍主將公孫喜的戰役,此戰秦國共斬首敵軍24萬。

2.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並附以水攻。

戰國後期,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79—前278年),秦大良造白起率軍進攻楚國鄢、郢,重創楚軍主力,迫楚徙都。

3.華陽之戰長途奔襲。

周赧王四十年(公元前271年),趙軍與魏軍聯合進攻韓國,韓國求救於秦,秦將白起採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方針,大軍由咸陽出發,以平均每日百里的急行軍進行遠途奔襲,於華陽各個擊破趙、魏聯軍的一次長途奔襲作戰。

4.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分割包圍戰術,創造了先秦戰史上最大的殲滅戰。

長平之戰,前後耗時三年,是我國曆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此場戰爭,發生於最有實力統一中國的秦趙兩國,極大地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據載秦軍前後坑殺趙軍四十萬人,被後人認為是戰國形勢的轉折點。從國家戰略到具體戰術,軍事家直到現在都在探討它的得失。長平之戰,對中國歷史走向有著深遠的影響,它催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集權的大帝國。

白起還有很多經典戰役,如邯鄲之戰、 陘城之戰......等等。

總結:

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方針對敵人發起進攻。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從最低級的武官一路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二弟聊歷史


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國白氏,名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熟知兵法,善於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賜死於杜郵。

白起最著名的就是長平之戰,坑殺趙國降卒40萬,僅留年少240人。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一說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淮陰侯,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是有關於他的典故。

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梁、項羽,未得到任用。轉投劉邦,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經蕭何保為大將,為劉邦制定了漢中對策。劉邦兵敗於彭城後,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平定魏國。請命北伐拿下代國,劉邦收其精兵後背水一戰擊敗趙國,派人降服燕國。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楚奇兵,平定剩下的趙國城邑。劉邦成皋兵敗奪其精兵後,奉命攻打齊國,並於濰水全殲龍且二十萬楚軍。韓信攻打楚國,項羽與劉邦簽訂鴻溝協議。劉邦聽從張良、陳平計策撕毀鴻溝協議,追擊項羽失敗。漢五年,帶兵會師垓下,圍殲楚軍。項羽死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 因人誣告貶為淮陰侯。呂后與蕭何合謀,誘殺於長樂宮鍾室,夷滅三族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西南)人,西漢中期名將、軍事家、外戚,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霍去病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殲滅戰。17歲為票姚校尉,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封“冠軍侯”。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這是華夏政權第一次佔領河西走廊,從此絲綢之路得以開闢。漠北之戰消滅匈奴左部主力7萬餘人,封狼居胥。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人,祖籍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唐朝傑出的軍事家,隋朝涼州刺史韓擒虎外甥。

李靖儀表魁偉,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初仕隋朝,拜馬邑郡丞。晉陽起兵後,效力唐朝,從平王世充和竇建德,南平蕭銑和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歷任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拜尚書右僕射,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終年七十九。冊贈司徒、幷州都督,諡號“景武”,陪葬昭陵。唐玄宗時配享武成王廟,位列十哲。一生征戰無敗。


闌翎


1)、項羽

秦末起義軍領袖,下相人。秦末隨項梁發動會稽起義,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鉅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回顧項羽的一生,短短31年,鉅鹿之戰、攻齊之戰、彭城之戰、固陵之戰,大都是以少勝多。鉅鹿之戰中,項羽帶著五萬楚軍,破釜沉舟,九戰九捷,擊敗章邯和王離率領的四十萬秦軍。想當初西楚之爭,劉邦兵圍彭城,彭城之戰中,項羽帶著三萬楚軍奔襲千里,擊敗劉邦率領的五十萬諸侯軍。

2)白起

白起是中國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也是秦國的一代名將。白起是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歷經大小七十餘戰,從未一敗,甚至沒有一場平局。白起什麼樣的仗都打過,有以少勝多,也有以眾凌寡;有千里奔襲,也有高壘攻堅,戰績是全勝。最為著名的便是在長平之戰中坑殺了趙軍45萬。

3)、韓信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公元前206年,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同年,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助劉邦還定三秦。公元前204年,韓信擊敗代國,同年,韓信率軍攻打趙國,韓信背水一戰,用幾千漢軍打敗了十倍的趙軍,並且活捉了趙王歇。公元前203年,韓信滅齊,並在濰水之戰中,消滅了前來增援的二十萬楚軍,致使楚軍大將龍且戰死。公元前202年,韓信率軍南下,垓下合圍項羽,同年滅楚。韓信也為後人留下“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典故。

4)、粟裕

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南昌起義,後進入井岡山,參加歷次反“會剿”和全部五次反“圍剿”戰爭。長征時留在南方組織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期間,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江南指揮部和蘇北指揮部副指揮。1941年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後兼第六師師長。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主要指揮高郵戰役、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林彪元帥都說“粟裕盡打的神仙仗”






今朝月明


我心中的古代戰神,非殺神白起不可!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