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錢、錢》

錢是保障生活的必需品,錢能帶給你物質上的滿足,錢是必不可少的日用品,能養家餬口,能買來物品,能給家人安穩

生活,能讓自己充滿自信。沒錢,日子難過。沒有錢,拿什麼和朋友聯繫,沒有錢,拿什麼給家人幸福。這個社會,有錢,日子過得舒坦,衣食無憂;沒錢,貧窮夫妻百事哀,生活過得可憐。

《錢、錢、錢》


錢是人的血液,是心臟的發動機。人要生存,就得賺錢、養活自己!難道不是嗎?跟錢過不去,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王爾德說:年輕的時候我以為錢就是一切,現在老了才知道,確實如此。

有了錢,我們不用為了升職加薪看領導的眼色;

有了錢,我們不用擔心自己的勞動成果被盜取;

有了錢,我們不用為了買衣、看病省吃儉用;

有了錢,我們可以有底氣對父母說,一個人的生活也很好;

有了錢,我們不用對糟糕的婚姻委曲求全。

《錢、錢、錢》


兒時幻想的人人平等沒有壓迫的“烏托邦”也只存在“夢境”裡,長大後我們安慰自己有了錢也不一定有了一切,有人裸婚、有人裸辭,現實被啪啪打臉,金錢卻能讓你看清社會真實的樣子。飯都吃不飽的時候,你怎麼擁有愛情?你怎麼想去哪就去哪?

生活很艱難,我們卻無處躲藏,只能迎頭而上。大部分人努力工作並非一定要發大財,只是單純想著:讓家人的衣食住行能夠得到保障,不用因為“錢”變得低三下四到處求人。錢能給人帶來世上最最寶貴的東西——不求人。所以,在生活這場“錢規則”裡,既然無法改變“規則”,那就只能試著接受並讓自己變強。

《錢、錢、錢》


你可以選擇繼續當文藝青年,花一個下午去讀一本有趣但無用的書;去寫一首自己喜歡的詩或文章;花一個下午陪同桌逃課逛街,只因為朋友不開心不忍讓他一人難過;五成群去郊外野炊,僅僅因為喜歡大自然;倔強保留著愛好。這都不妨礙你成為越來越討厭的自己,追求功利,蠅營狗苟,和旁人無二樣。你要是和錢鬧彆扭,結果可能與社會格格不入,被拋棄。

“別跟錢過不去”這句調侃的話,其實蘊含著人生成敗的一個奧秘。

“如果我們不接受我們‘期望’富裕的思想,那麼即使富裕砸到我們腳上,我們也會莫名其妙地將它踢開。”這是美國靈性治療師路易斯·海的名言。我最近將她的作品——《生命的重建》全套四冊書都買了來,認真學習閱讀。

也許大家很不以為然,有誰不期望富裕呢?有誰不想成為億萬富翁呢?是的,每個人都想追求財富、追求好日子、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問題在於,你是真想了,還是想想而已;你是篤信自己一定行,還是經常搖搖頭,不相信天上的餡餅會砸到你。一起感悟人生換句話說,意識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夠擁有財富的,但潛意識上,大部分人是“和錢過不去”的,是不敢成為有錢人的。而這個“潛意識”才是決定你是否能夠真正擁有財富的決定性因素。

路易斯·海在《生命的重建》這本書裡列出了26種與錢過不去的金錢觀,選了幾條(因為我也有這樣的想法,所為我窮啊)

《錢、錢、錢》


錢是醜惡和骯髒的我很窮,但我很好

有錢人是騙子

我永遠不會掙到錢

窮人永遠不會翻身

我不應得到

我不夠好,無法掙錢

我憎恨別人有錢

你的內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極有可能就成就了這樣的人生。你如果潛意識深處認為“窮人永遠不會翻身”或“我不應得到”,那麼即便你忽然得到了一筆鉅額財富,你也可能會驚慌失措,焦慮不安。

網絡上常爆出彩票的大獎被人領走了,卻很少有後續報道那些得獎的人後來怎麼樣了。其實他們的結果都不太好。在美國,有社會學家調查統計,美國的中大獎者下場幾乎都不大好,在調查中,下場最好的一箇中獎者,20年後才回到中獎前的生活水平,而其他的中獎者往往在中獎後的幾年內,便將鉅額財富揮霍一空。當你享受過金錢帶給你的極致享受,你便再也不願意回到曾經平淡的生活了。也許有人會說那肯定也有會理財,懂節約的人通過終將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樣的個例確實有,但真的不多。

而我所提倡“別跟錢過不去”的更深層意思是“別跟自己過不去”。你內心深處相信的那個自己,就將是你真實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