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種植株行距為2.5X3米密度大嗎?該怎麼辦?

幸福人生218825225


花椒種植株行距為2.5X3米密度大嗎?該怎麼辦?

花椒樹的植株間距和栽種的地方有很大的關係,不能一概而論,一般來說,如果栽種在坡地、荒地等土壤貧瘠、又比較費墒的地方,那植株間距就較小,像你這個2.5*3m的間距就差不多,如果栽種在土層深厚、土壤較肥沃又比較保墒的平地,那植株間距就相對要大點,一般為3.5*4m,那你這個密度就大了,如果是栽種在田邊當籬笆牆用來封路的,那你這個密度還小了。


密度剛好和密度小了的都好辦,剛好的不用動,小了的再補栽就行了,下面我們著重說一下密度大了要怎麼做。

第一個方法就是在修剪上做文章,花椒樹的樹形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叢狀形,一種是自然開心形,不管是哪一種形狀,都是要求枝條向四個方向生長的。因為我們的植株密度太大,行距3m還可以湊合,株距2.5m就太小了。


這個時候我們的修剪就要分開來進行,第一個樹按照叢狀形或者自然開心型正常修剪,第二個樹按照單側叢狀形或者單側自然開心形修剪,即只留朝向行距3m方向的左右兩個主枝,將朝向株距2.5m方向的主枝從基部去除,不讓那個方向主枝生長,第三個樹又正常修剪,這樣密度就變小了。

第二個方法就要挖樹了,即在2.5m方向上隔一個樹挖一個樹,這樣我們的株行距就變為了5*3m,密度也就小了。

以上這些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搬磚的農村娃


1.栽植步驟

(1)栽植抗需30x30x30cm,做到坑大根舒。(不窩根為宜)

(2)每袋生根劑配10斤水,栽前蘸3s隨即放入坑中。

(3)在坑底先填入表土,然後放入苗子再填入心土。填好後踩實。

(4)移栽好後要充分灌水。

(5)待水下滲後再覆一層土。有利於保墒。

(6)移栽後的花椒苗需定幹,幹高15cm左右。

二、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花椒的栽植宜稀不宜密,稀則通風透光條件好,樹冠大,單株結果量大,樹齡長;過分密擠,致盛果期相對偏小,互相遮蔭,影響產量,生長壽命相對偏短。

花椒栽植需因地制宜。

水澆地以每畝50—55株為宜,建議株行距採用3米x4米;

旱地地以每畝70—75株為宜,建議株行距採用3米x3米。

三、栽後管理

1、花椒栽植需因人制宜。

有些老農對花椒的管理都是依靠自己多年種植管理的經驗。這樣管理是不科學的。

這樣做的後果:花椒成活率不高、修剪不合理、病蟲害防治不到位、澆水施肥不當,最終導致花椒結果稀、採摘成本高,產量減少。因此,要想獲得高產、優質的花椒,管理技術必須要跟上,盲目管理得不到產量,科學種植才是硬道理。

希望這個意見能幫到你!


鄉村恆哥


不知你定植的花椒樹是瘠薄的坡地還是肥沃的平地,若是坡地,株行距恰到好處,不用管。若是平地,那就要看你準備培養什麼樹形了,是單籬形的話,你定植的株、行距也合適,但這種樹形培養過程太麻煩,我覺得這種樹形不適合花椒樹,建議你培養多主枝叢狀合適,若用這種樹形那就太稠了,但定植兩年的樹,樹冠不是很大,調整也沒多大難度,調整的辦法有兩種:1、移栽,把2、5米的株距調為5米(即隔一去一),3米的行不動,但行與行的樹必須是錯位。2、若無可選的移栽地,株行距不動,用淘汰法,即隨樹冠的擴大,鑑上述方法,留一控一(即留位置合適的,控制以後淘汰的),待所留樹成形,所淘木的樹消失,用這種方法,行與行的樹也必須是錯位的。淘汰法優於移載法,原因是,在淘汰的過程中仍可採椒,能獲得早期畝產量,但樹的發展沒移栽法快,管理、投資皆大於移栽法。你可根椐你的實際情況選擇。


益凡逢順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從你描述來看你的花椒樹的種植密度已達到理論株數118株。花椒樹畝植株數地區不同,管理水平不同其密度差異較大,品種之間也稍有差別。一般在50——120之間。陝西渭南是中國花椒主產區,韓城地區的大紅袍、獅子頭等品種其密度大致在40——60株之間。



目前你的花椒樹是按2.5米×3米的配置栽種,可在成林前隔行間伐,這樣每畝約60株。形成5米×3米配置。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霧中觀你


沒事的你可繼續培養自己的樹苗,讓其繼續增加產量。等到樹長到互相交差時可以針對性的縮枝,直到隔一去一。從而達到正常密度3X5。這樣你就可以短期內達到收入最大化。


1越源1


花椒種植我們都是種4Ⅹ4米的間距,如果按照你所種植密度來看,間距太小了,在小樹的時候你不會覺得間距小,到樹長大了,間距太小沒空間發展,小樹是不用拉枝的,樹大了拉枝都沒空間。希望能幫到你


甘肅麗麗


要想早豐產3x3、要想好管理目發展、壽命長4x5或5x5


清平150352152


這是花椒種植技術,希望對你有幫助

  整地做畦。育苗時應選擇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地。畝施廄肥2000~3000千克,深耕細耙,整平後做畦,畦寬1米。

  花椒種子處理

  花椒種殼堅硬,又有油質、蠟質,水分不宜滲透種子,發芽比較困難,因此要進行脫脂處理。秋播前,將種子放在鹼水溶液裡浸泡(1千克種子用25克鹼面,加水以淹沒種子為度),除去秕種,浸泡兩天,搓洗掉種皮上的油脂,撈出即可播種。也可用草木灰揉搓,去掉種皮上的油脂。

  開溝條播花椒苗

  播種一般在秋末到土壤封凍前進行。每畦開溝4~5行,溝深5釐米,每畝播種10~12千克。播種以後,要覆蓋一層2~3釐米厚的細土。

  噴灑花椒苗防凍劑

  在越冬期間對樹體噴灑防凍劑1%—1.25%的溶液,可有效防止樹枝的凍害。

  管理花椒苗

  定植是關鍵,以芽剛開始萌動時栽植成活率最高,栽後應澆透水,生長季節追肥2-3次,乾旱時並結合澆水。 主要病蟲害: 病害有鏽病;蟲害有蚜蟲、紅蜘蛛

  花椒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花椒在生長髮育過程中,由於環境不適或受病原菌的侵害,常常發生一些影響椒樹生長掛果結實、產品質量的病害。常見的病害有:花椒菟絲子、花椒鏽病、花椒根腐病、花椒落葉病、花椒炭疽病、花椒潰瘍病、花椒枯梢病、花椒枯枝病、花椒葉斑病、花椒膏藥病等

  花椒根腐病常發生在苗圃和成年椒園中。是由腐皮鐮孢菌引起的一種土傳病害。受害植株根部變色腐爛,有異臭味,根皮與木質部脫離,木質部呈黑色。地上部分葉形小而色黃,枝條發育不全,嚴重時全株死亡。

  花椒鏽病是花椒葉部重要病害之一。廣泛分佈在陝西、四川、河北、甘肅等省的花椒栽培區。嚴重時,花椒提早落葉,直接影響次年的掛果。發病初期,在葉子正面出現2-3mm水漬狀褪綠斑,並在與病斑相對的葉背面出現黃橘色的皰狀物,為夏孢子堆。本病由花椒鞘鏽菌引起。夏孢子和冬孢子階段發生在花椒樹上。這類病害的發生一般與氣候有關。一般在降雨量多天氣是發病率最高。

  山楂葉蟎、山楂紅蜘蛛

  形態特徵:雌成蟲體卵圓形,長0.55mm,體背隆起,有細皺紋,有剛毛,,分成6排。雌蟲有越冬型和非越冬型之分,前者鮮紅色,後者暗紅色。雄成蟲體較雌成蟲小,約0.4mm。卵圓球形,半透明,表面光滑,有光澤,橙紅色。後產期顏色漸漸淺淡。幼蟲初孵化乳白色,圓形,有足3對,淡綠色。若蟲體近卵圓形,有足4對,翠綠色。

  生活史和習性:一年發生6-9代,以受精雌成蟲越冬。在花椒發芽時開始危害。第一代幼蟲在花序伸長期開始出現,盛花期危害最盛。交配後產卵於葉背主脈兩側。花椒紅蜘蛛也可孤雌生殖,其後代為雄蟲。每年發生的輕重與該地區的溫溼度有很大的關係,高溫乾旱有利於發生。

  防治方法:

  ① 化學防治:必須抓住關鍵時期,在4~5月,害蟎盛孵期、高發期用25%殺蟎淨500倍液、73%克蟎特3000倍液防治;或用內吸性殺蟲劑氧化樂果1000倍;40%速撲殺800~1000倍。

  ② 生物防治:害蟎有很多天敵,如一些捕食蟎類、瓢蟲等,田間儘量少用廣譜性殺蟲劑,以基本用途保護天敵。

  基本用途

  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蟲;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溼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腥的功效。

  椒紅:健胃、驅蛔蟲,並有溫暖強壯作用。椒目為利尿藥,用於慢性浮腫腹水。古方"己椒藶黃丸"採用椒目作逐水劑。

  花椒介殼蟲

  花椒介殼蟲是同翅目蚧總科為害花椒的蚧類統稱,有草履蚧、桑盾蚧、楊白片盾蚧、梨園盾蚧等。它們的特點都是依靠其特有的刺吸性口器,吸食植物芽、葉、嫩枝的汁液。造成枯梢、黃葉,樹勢衰弱,嚴重時死亡。

  形態特徵:體型多較小,雌雄異型,雌蟲固定於葉片和枝幹上,體表覆蓋蠟質分泌物或介殼。一般介殼蟲產卵於介殼下,初孵若蟲尚無蠟質或介殼覆蓋,在葉片、枝條上爬動,尋求適當取食位置。2齡後,固定不動,開始分泌蠟質或介殼。

  生活習性:花椒蚧類一年發生一代或幾代,5月、9月均可見大量若蟲和成蟲。 防治方法:由於蚧類成蟲體表覆蓋蠟質或介殼,藥劑難以滲入,防治效果不佳。因此,蚧類防治重點在若蟲期。

  ① 物理防治:冬、春用草把或刷子抹殺主幹或枝條上越冬的雌蟲和繭內雄蛹。 ② 化學防治:可選擇內吸性殺蟲劑,如氧化樂果1000倍;尤以40%速撲殺800~1000倍效果好。

  ③ 生物防治。介殼蟲自然界有很多天敵,如一些寄生蜂、瓢蟲、草蛉等。 花椒紅蜘蛛

  花椒苗種植時間

  播種

  7-9月種子完全成熟時採種,採種後及時在室內乾燥處晾乾,果皮開裂後取出種子,晾乾後貯藏,防止黴變出油。

  3月上旬將貯藏的種子用70℃水浸泡12小時後,用鹼水把種子表面的臘質層搓去,再用清水洗淨後溼沙增溫至20℃催芽貯藏。3月中旬後,待種子露胚根後開始條播。一般株行距3-5cm×30-40cm,也可成畦撒播。根據墒情,要足墒播種,覆土厚度2-3cm。播種量lOkg/畝左右,出芽率在70%左右,產苗量在5萬株/畝以上。

  栽培管理

  定植是關鍵,以芽剛開始萌動時栽植成活率最高,栽後應澆透水,生長季節追肥2-3次,乾旱時並結合澆水。 主要病蟲害: 病害有鏽病;蟲害有蚜蟲、紅蜘蛛、花椒天牛、金龜子。

  花椒苗種植要求

  花椒栽培選地以選擇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稍有坡度的砂質壤土為好,而且要靠近水源和居民點、交通方便,這樣有利於花椒苗的育苗材料及苗木的運輸,也便於木管理。一般育苗地應儘量設置在排水良好、地勢平坦或1~5°的緩坡地上。坡向以溫暖向陽的東南坡為宜。半乾旱山區則選擇東北坡為好。土壤的水分、肥力、通氣、熱量等條件,對種子的萌發和苗木的質量,尤其對根系的生長影響很大。花椒苗選擇育苗地應以肥沃、疏鬆、土層濃厚的砂質土壤為宜。

  先進行耕翻,結合翻耕施廄肥30~45 t/hm2,然後耙地,要求耙平耙透,達到平、松、勻、碎,有灌溉條件的以低床為主,無灌溉條件的以平作方式進行。床面規格:床面低於步道20~25 cm,床面寬2~3 m,長6~10 m,床與床之間留高20~25 cm、寬25~30 cm的步道,便於進行灌溉和不同苗期的管理。

  溼度,花椒是喜溫不耐寒的樹種。氣候溫和是花椒苗生長髮育的必要條件。在年平均氣溫8一16℃的地方都有栽培,但以10一14℃的地方栽培較多。平均氣溫低於10℃的地區,雖然偶爾也有捷培但常有凍害發生。冬季休眠期後,當春季平均氣溢隱定在6℃以上時。花椒芽開始萌動,I0℃左右時發芽抽梢。花期適宜沮度為16一果實生長髮育的適宜沮度為20一25-C春季氣退對花椒當年的產量影響最大,存季氣沮低,特別是“倒作寒”常會造成花椒減產。


鄉村董宇


應該4*4的間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