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殖小雞,最好用什麼來升溫?

開心的笑193156203


升溫的方法有很多。

1

小雞的適應溫度在35-38度,因為小雞孵化的時候溫度一直保持在37.5-38度,溫度不能過低,過低小雞會死亡。


2

小雞升溫的方法有很多,我朋友用的是鍋爐來跟小雞升溫的,還有一種就是發酵床,這個一直保持在恆溫,小雞也不會凍著,但是發酵床會產生很多的細菌。


3

本人跟小雞升溫,相信大家都沒有見過,我是用空調跟小雞升溫,恆溫保持在35度,空氣溼度在75-80度,疫幾天的苗就不用這個溫度了,小雞狀態會很好。

本人推薦你用鍋爐來升溫,專門弄一個育雛室,裡面的溫度保持恆溫,如果專門幹這個事,你可以弄一個。


傲嬌農人


我許多年前養過雞,在農村老家。

你這問題比較籠統。我就會我的做法說一下吧。

我育雛是平養的。一間房大約三百隻左右。先用彩條油布打房頂壓低,一人高多點。地上用兩囗大鍋(農村土灶上用的鍋,大號的吧)裡面放滿鋸木屑或稻殼或秸杆渣總之什麼便宜用什麼。不花錢更好。放至接近鍋沿,再用秸稈在上面燒燃。一般可以加溫十二個小時左右。

不過要提醒你的是鍋周圍要用東西隔開,我證得有次我忘了放隔離欄,那天我吃了一頓烤小雞,那味道,至今不忘。


那大叔賊帥


我從事養殖土雞行業12年,育雛小雞的升溫方法用過很多,最常用升溫方式有:蜂窩煤爐升溫、浴霸燈、電爐等。針對不同的育雛方式,選擇不同的升溫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加溫成本。

農村養殖小雞,初期養殖密度都不大,幾百只小雞讓大家考慮立體育雛修建籠具成本過高,大多養殖戶還是考慮採用以前的平養育雛小雞。平養的主要特點是雞群在一個區域群體大,飼養人員與小雞直接接觸。管理時特別要注意防止溫度偏低、雛雞扎堆和採食不均等。

為防止小雞遠離熱源而受涼,一般在育雛的初期常以熱源為中心在周圍加一圈護網或護板,高40-50釐米,長50-60釐米,成條的圈起,一方面是避免溫度低小雞出現扎堆;另一方面是把強弱的小雞進行分群養殖,弱雛可適當提高相應的溫度,給予精細管理。隨著小雞的生長的情況,可以通過增減護網的條數來調整雞群活動的面積,7-10日即可拆除。為了平衡小雞舍內的溫度,一定要看管好熱源,陰雨天可將溫度調高些,中午或天氣暖和時調低些。

平養的雞經常和雞糞接觸,容易患球蟲病,如遇雞群採食量減少,糞便過稀帶有血,即應在飲水或飼料中加入球蟲藥物。此外,還要加強管理,嚴防地面的墊料潮溼,發病期間每天清除墊料和糞便。要求雞群全進全出,雞舍要徹底清掃、消毒後才進雞,保持環境清潔和乾燥,並通風良好,注意營養。

以上都是針對初養者入行前的必需瞭解的小雞育雛時的升溫方式,如果養殖量大的朋友還是建議大家考慮立體籠養育雛,同樣的育雛面積、升溫成本,卻能育雛更多的小雞。



曉霞的養殖日記


儒生在農村養過兩年的雞,對於養殖小雞,升溫需要根據養殖數量的多少來決定使用什麼方式最合適,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小批量養殖育雞苗升溫方式

最開始儒生準備養殖土雞,每批50只左右,一個月一批。當時找了一個以前漏紅薯粉的大木桶,木桶是一個1.5米直徑的圓桶,桶高0.5米。在木桶上面找木板蓋著,然後拉一根電線支在桶上面,下面接一個275W的浴霸燈泡。就是使用浴霸燈泡對小雞進行升溫的。浴霸的升溫效果好,在這12個平方的小空間內,不到20分鐘就超過了小雞需要的溫度。升溫效果好可也是一個最煩惱的事,總是需要在溫度達到後進行滅燈,再打開那只有5瓦的白熾燈。

沒有辦法只能進行實驗,把浴霸換下來上了一個100瓦的白熾燈,升溫效果還不錯,當開2小時後,桶內溫度就越來越高,也需要進行浴霸燈泡升溫的操作。就再次嘗試使用60瓦的白熾燈泡進行升溫,在被100瓦白熾燈升溫達到要求後再使用60瓦的白熾燈可以保持溫度的均衡。最終在養殖土雞育雞苗時就一直使用這個方法來升溫保溫,對於養殖散養小雞這是最好的升溫方式。

大規模養殖育雞苗升溫方式

養殖土雞的情懷沒有賺錢,隨波逐流跟著其它散養戶的腳步大批量養殖散養雞。散養雞因為一次性進雞苗最少1000只,在進雞苗前就建好了育雛室。育雛室的升溫方式有煤爐升溫、柴火管道昇溫、地熱升溫等。當時我參觀了其它養殖戶的升溫方式後,選擇了柴火管道昇溫。柴火升溫很不方便,每兩小時就要添加柴火,雖然省錢但耗神。

這種不能好好休息的升溫方式被我改掉了,將煤爐接在柴火的升溫管道上。在煤爐上面放置一把開水壺,一方面保證育雛室內的溼度,另一個使用煤爐後可以保證10小時左右換煤一次就行。雖然相對柴火要費錢,但能讓我不為升溫擔心,升溫的效果是室內溫度比較均勻。

總結

養殖小雞如何升溫,不能一概而論的說哪一種方式最好,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與環境考慮選擇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升溫方式。


農村業儒


問題:農村養殖小雞,最好用什麼來升溫?

答案:在農村自然環境中孵小雞,一般是春天孵小雞條件良好。春天,氣溫一天比一天都在上升。但小雞在20℃的環境中,還是覺得很冷,特別是白天氣溫適宜,晚上氣溫非常低,日夜溫差比較大,剛孵出的小雞還是忍受不了的,否則,影響小雞的生長,會凍死凍傷的。一般情況下,農民在小雞孵出的第一個月,採取多種方法進行保溫保暖。小雞孵出以後,每天只喂少量的飲水,不讓小雞全身淋溼涼水;小雞餵養地用木板、紙板、棉製品等墊地面,內面可用幹穀殼、鋸屑、紙碎等鋪墊;白天可以曬太陽昇溫,晚上,可以用保溫箱、紙箱等關住保溫保暖。有條件的可以用小功力的取暖器取暖。特別要注意,春天的陰雨天,小雞的保暖工作。



總之,春季孵小雞,一定要注意溫度變化,做好陰雨天氣氣溫低和夜晚防寒防凍工作。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你寶貴的意見並,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鄂東三農


由於小雞剛出殼自身的控溫能力很差,如果養殖戶不能及時給予保溫,很容易因溫度過低導致小雞大量死亡,成活率大大降低。

按開食來算,頭一天溫度38℃,第二天到第七天36℃到38℃,溫度過低,不利於卵黃吸收,往後每星期降低2℃即可。最後控制在18℃到25℃之間。這個沒有固定程序可走,有時要靠經驗才行。溫度高了它會張嘴喘氣,不見喘氣就適當加溫,十天以後就好養了。

升溫的方法還是很多的,比如簡易的有稻草窩,棉絮窩。或運用農村的廢舊房屋準備一個保溫室,面積不用很大,20平方即可。有條件的可以建大棚式雞舍,或者通過採暖爐,白熾燈,或者空調等調節溫度。甚至有的採取蒸氣升溫。

方法很多,要結合實際情況,量力選擇。





錦程果蔬


育雛,最好小房間上網子,不然雞棚地溫低,看溫度表溫度合適其實地面溫度不高,基本上看到裡休息時個體分佈均勻,脖子耷拉老長說明溫度舒適,如果聚堆,說明溫度低,開口喘喝水多說明溫度高。我們這有的養殖戶支地炕燒垃圾木頭煤炭保持溫度。


璞玉齋主


如果規模不大,從成本來講,用家用的暖氣爐是最划算的!因為土暖爐有以下幾個優點1.可以用植物秸稈燃料很容易獲得,燃料幾乎不要錢。2.設備操作簡單,不用專門培訓就能操作。3.運行穩定幾乎不會出現突發緊急故障。4.就近能買到,價格也不貴。5.經久耐用,適應性強。最重要的是售後技術支持都在家附近,即使出現重大故障,也能第一時間得到技術支持,能避免或最大程度的挽回損失。


蔡文濤57673244


由於雞沒有汗腺,主要靠呼吸和蒸發散熱。圈舍溫度過高,容易導致中暑,溫度過低,雞群容易受涼。如果是幼崽溫度沒有達到適當,小雞會為了取暖扎堆,會導致相互擁擠,嚴重時也會造成大量死亡。

雞舍裡的溫度和溼度都影響著小雞的生長,發育,產蛋量。不適宜的溫溼度會造成雞的大量死亡,所以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管理。

由此可見,做好雞舍的溫溼度調控是至關重要的,溫度可以憑經驗,來觀察雞的反應和活動規律,溼度要靠溼度計來測量,在雞舍放置,及時瞭解環境溫溼度變化,更好的去提前預防,保證雞群的健康成長。


逍遙的農村生活


主要還是物理升溫比較好,在地面鋪一點木石屑穀殼保持乾燥,冬天也要注意通風預防小雞生病;比平時多增加一點蛋白質雞糧,希望對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