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攝影應該必備哪些鏡頭?

攝影微談


很多人在玩了一段時間的攝影后,可能會去買一些自己想要的鏡頭。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買鏡頭需要注意的一些東西,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鏡頭參數

你要買鏡頭肯定要先看鏡頭上的各種參數才行,這裡簡單說一下買鏡頭時需要注重的兩個參數。

①鏡頭焦距:這個是首要,你要買什麼焦段的鏡頭最先要考慮的,確定了鏡頭的焦距再去看其它東西。關於焦距大家記住一句話“焦距越小,視角越廣,焦距越長,可拍攝越遠景物”。

②鏡頭最大光圈:鏡頭的最大光圈影響著兩個東西,一是虛化能力、二是鏡頭的定位,焦距相同的鏡頭,光圈越大,價格越貴。

鏡頭上焦距和光圈是最重要的兩個參數,大家在買鏡頭時是需要花時間去思考的。

其它的一些參數,比如:對焦、防抖、濾鏡口徑、鏡頭尺寸、重量等等大家做個瞭解就行,只要沒什麼太大問題就行。

二、鏡頭卡口

鏡頭卡口這事兒也必須要說一下,一般來說有些鏡頭的卡口是可以通過轉接環來轉接使用的。大致的規律是“單反相機的鏡頭可以通過轉接環轉接到微單上使用、全畫幅系統的鏡頭可以通過轉接環轉接到APS-C、M43畫幅上使用”。

但是反過來就不行,就算你把APS-C畫幅的鏡頭弄到全畫幅上面去了,也用不了。這就是為什麼建議大家在買鏡頭時儘量買全畫幅的,就是為了減少後面換鏡頭的麻煩以及多餘的支出。

另外,你把全畫幅的鏡頭弄在APS-C畫幅上用還會涉及到一個轉換系數的問題。佳能的轉換系數是1.6、尼康索尼的轉換系數是1.5。

三、選定焦頭還是變焦頭?

這個純粹就看個人了,我把定焦頭、變焦頭的優缺點說一下,大家自己看著需求買吧。

①定焦鏡頭

優點:相對變焦鏡頭而言,定焦鏡頭口徑大,可以擁有更大的光圈配置,銳度、畫質會相對好些。另外,體積、重量和涵蓋此焦段的變焦鏡頭相比要更小、更輕。

缺點:相對變焦鏡頭而言,定焦頭拍攝更麻煩一些,變焦需要拍攝者自己移動拍攝位置來調整。

②變焦鏡頭

優點:相對定焦鏡頭而言,變焦鏡頭的優勢在於拍攝方便,通過變焦就可以直接拍攝。

缺點:相對定焦鏡頭而言,變焦鏡頭的光圈大都偏小、價格貴、體積大,成像素質也不如同焦段的定焦頭。

最後奉上鏡頭的名稱、鏡頭上常見的按鈕圖,這些圖做了標記,告訴大家這是做啥的。圖片來自“攝影筆記”,作者“寧思瀟瀟”,轉載可以,但請留下水印,以及註明出處。


攝影初級班


通常,對於老玩家或者是業餘、職業攝影師來說很多人都會帶上大三元,各家對於大三元的焦段並不統一,以佳能為例:即16-35mm(也有人認為是11-24mm),24-70mm,70-200mm。這三個鏡頭涵蓋了16mm-200mm的焦段。

24-70卻涵蓋了從廣角24端到中長焦70端的焦距,24,28,35,50,70這些常用焦段都已覆蓋,如果不追求強烈的視覺效果,比如大廣角風景照,24端的廣角效果配合全畫幅已經可以滿足需求。

你要追求更廣,有16-35在等你。有段時間偏愛定焦,購入35 50 85定焦,拍人像寫真,虛化確實沒的說。但是有時候面對多元化的拍攝,比如說拍產品,拍會議,拍婚禮,出去旅遊,定焦的侷限性太大,這時候又發現,還是24-70方便。

70-200mm焦的機動性比定焦強太多,有的時候重要的可能不是畫質,而是拍到和拍不到的區別。大三元的紮實的做工也比較讓用戶放心使用,對於平時常在影棚裡拍攝的攝影師來講,24-70絕對是最常用的鏡頭,大型影棚會用到70-20,在戶外也能夠拍攝到足夠遠的景物。

對於新人來說,可以選擇24-70mm的鏡頭,作為“一鏡走天下”的代表,覆蓋範圍廣,成像素質佳,而且當你外出旅遊的時候,裝備重量也在考慮因素中,把大三元帶齊,重量感人。所以一支24-70mm就可以了。

如果你沒有大三元這樣的鏡頭,可以考慮24-105mm這樣的鏡頭,比起24-70mm焦段更廣,價格也合適。

當然,最終還是取決於你使用什麼相機,有的廠商沒有足夠的鏡頭群,具體的還要視情況而定。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色影無忌立場


色影無忌


大多數攝影愛好者第一支鏡頭大概都是套頭吧,18-55mm這一類的鏡頭。我在最開始用的也是這樣一支鏡頭,那個時候不會拍,經常把拍不好這個事兒都怪在了鏡頭上。焦外如奶油一般化開,焦內如刀切一般,這句話大家也不陌生吧,有一段時間就覺得拍好照片,必須有很強烈的虛化效果才好,於是我買了第一支定焦頭50mm F1.8,那個虛化還是讓我很興奮了一陣子,但沒多久也發現就算是背景虛化還是拍不出網上大神一般的照片。而且定焦很不方便,變焦什麼的都要走來走去,很不好把握,就這樣50mm也就被放下了。

自己開了工作室,那個時候用的器材是80-200mm和24-70mm,主拍的是孩子,沒錯我其實是一個兒童攝影師,哈哈。在室內基本就是用24-70mm,到了公園拍外景就用80-200,拍了大概有二年時間吧,期間也接了一些活動跟拍的拍攝項目,變焦真心好用,但是看到網上很多攝影師拍出來的故事感的照片,又覺得自己的片子裡始終少了些什麼,有一日遇到一位同行,告訴我50mm其實是活動現場是很出片的鏡頭,我又重新開始用定焦鏡頭拍攝現場。你們可以看到,這一直都在各種折騰啊,在實際的拍攝過程中,我漸漸的發現,自己慢慢的熟悉了定焦鏡頭所帶來的視覺感受,而且慢慢的可以判斷什麼樣的距離可以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同時通過對定焦的使用,也學會了讓自己放棄,放棄那些拍不到的鏡頭,反而拍片的時候更加的專注了。真正的自由往往就是自己沒有太多的選擇。

作為一個拍攝活動的攝影師,只用50這樣的鏡頭也是不行的,後來用了16-35這樣的超廣角鏡頭將場面拍出氣勢,也瞭解了什麼樣的時候和場所用廣角帶來衝擊力。

進入學院執教之後,一直到現在都在用長焦拍風光,對於中長焦帶的畫面壓縮而也是非常熟悉了。到了今天,再談用什麼鏡頭的時候,我只想說變焦好,為啥?因為各種焦段我都用過了,我已經瞭解了不同焦段帶來的不同藝術形式,如果給我一支變焦鏡頭,比如28-300這樣的狗頭,我的出片量會大大高於用一支50鏡頭。

也有不少人很專一的用定焦,一直用一種焦段拍出不錯的作品,這是很普遍的事情,我個人也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專屬的一支定焦鏡頭,這與每個人的個性、拍攝習慣、成長經歷、審美等等都有緊密的聯繫。比如我自己現在用變焦多,但是隻有50定拿在手上,那種人機合一的感覺最為強烈,覺得最舒服。你在使用定焦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認識自我和尋找自我的過程,大家有機會可以多嘗試一下。

使用合種焦段的定焦其實還與你經常拍攝的題材和環境相關,比如你經常拍室外人像,追求唯美的虛化效果,85mm的定焦你用的就多。這也是每個人的選擇,而我做為一名老師,其實是沒得太多選擇,就是各種焦段都要經常運用,全面成為了教學必備的要求。

攝影高手用定焦還是變焦?這個題目我們不用去爭論了,其實我只是想說,如果你可以駕馭,那麼變焦鏡頭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你還只是初學者,定焦會給你很多限制,你會更多的想辦法去克服定焦鏡頭帶來的一些問題和不便,而不是毫無目的隨便亂拍。高手,真正的高手,是不會埋怨器材的,任何器材在手中使用的時候,他們會取長補短,比如用狗頭拍,那就多用F8的光圈拍攝,一樣可以獲得不錯的畫質,因為沒有很好的虛化效果,那麼可以多拍一些背景更單純,前後景可以互相呼應的照片,以色彩對比、光影或者質感來取勝。最好的鏡頭永遠就是你手邊的那一支!

攝影是一條很長的路,不要路還沒開始好好走,就給自己給器材下定論,這都是封閉自己的表現。自己多體會多運用,多求教,虛心一點,安安靜靜的拍好自己的照片就不錯了~





人間記錄者


全面學攝影,必備鏡頭有哪些?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肯定很多攝影師都會選擇大三元鏡頭。大三元鏡頭指的是14/16-24/35mmf/2.8,24-70mmf/2.8,70-200mmf/2.8。





這三支鏡頭無論是從焦段還是成像質量來說都比較均衡,確實滿足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拍攝場景。所以有了這三支鏡頭,日常拍攝大部分場景都夠用了。但是,這三支鏡頭價格還是蠻貴的。單支都要萬元以上,所以對普通攝影愛好者來說還是貴了一點。





那麼對於普通攝影愛好者來說,哪些鏡頭是必買的呢?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我首推的是50mm定焦鏡頭。這是一支性價比非常高的鏡頭。50mm作為標準焦段,無論是拍人,還是拍靜物,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且作為定焦鏡頭,它的成像素質也是非常高的,甚至遠遠超出大三元鏡頭。我相信玩攝影的人基本上都擁有這樣一支鏡頭。





第二支要推薦的鏡頭是70-200,作為大三元之一的中長焦變焦鏡頭,它也是眾多攝影愛好者的首選鏡頭之一。70-200mm的焦段屬於中長焦,非常適合拍攝一些特寫場面。而且這支鏡頭的成像素質非常優異,最大光圈也不錯,虛化能力也足夠。很多攝影師喜歡用它來拍攝一些花花草草或者人像。用慣了這支鏡頭的攝影師會發現它的出片率會非常的高。






當然,70-200的價格也是比較貴的。如果預算不是很足還可以買f/4小三元版本,或者購買80-200,副廠鏡頭等。





有了這樣兩隻鏡頭以後,我們還可以適當考慮添一支廣角鏡頭。廣角鏡頭的種類很多,像大三元之一的廣角鏡頭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但是畢竟價格還是貴。如果預算不夠的話,我覺得是可以考慮小三元,或者一些廣角定焦鏡頭。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就簡單的聊到這裡。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

頭條號:蘇州三憶影像。


蘇州三憶影像


個人認為!

對於初學者來說,第一件事就是選擇一臺相機和一支鏡頭。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可是卻很頭疼。為什麼?市面上的選擇太多了,那麼多的品牌,那麼多的型號,到底哪一臺才最好。這個時候,你在問別人之前,自己的需求是什麼鏡頭?

但是對於鏡頭的選擇,我們就得謹慎了,因為鏡頭的擴展性決定了我們的拍攝題材。如果我們想要拍攝野生動物或者體育攝影,我們就需要一支快速的長焦鏡頭,可以幫助我們從很遠的地方捕捉到動作;如果我們想要拍攝風光,那我們可能比較需要一支廣角鏡頭;而如果我們想要拍攝人像,也要根據人像的類型來選擇合適的鏡頭,一般來說,一支24-70的標準鏡頭是比較適合的。

1、或者是根據我們的拍攝的焦段需求,我們可以將鏡頭分為定焦和變焦兩類。變焦頭可以在不改變位置的情況下將畫面的距離進行調整,而定焦則是需要攝影玩家自己進行移動來調整。相比之下,我會更推薦定焦鏡頭。因為在技術還不夠純熟的情況下。自己移動可以讓自己的攝影技巧提升得更快,減少鏡頭的依賴。其次,變焦鏡頭的重量的確也是重於定焦鏡頭的。因此,新手玩家我推薦定焦鏡頭為主。

那麼就不得不推薦50mm的定焦鏡頭,大家在購買時,可以選擇尼康的50mmF/1.4  或是佳能的50mmF/1.14 價格通常是在2000左右。性價比賊高!有錢的大佬可以選擇適馬50mmF/1.4 。銳度相當喜人,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拍不好。價格會有點感人,4500元,當然,如果經濟壓力比較大,可以適當選擇一些較為便宜的。之所以推薦50mm定焦的鏡頭,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提到過。50的視角是最接近人眼的視角,相比廣角鏡或是其他鏡頭畸變較小。而且是大光圈。

2、也可以選擇買尼康二手FM2,手動相機,鈦簾的基本3000元吧(機身),鋁簾的一千八到兩千多 不一定,鏡頭買50mm定焦頭吧,一千多元,佳能自動相機便宜的有EOS30V,機身3000出頭,鏡頭24-85mm變焦頭,好象三千多,也可以買二手鏡頭,便宜向你推薦!

3、初學者購買鏡頭,你可以選擇一個變焦頭,當然,變焦頭也分不同的光圈,通常F值越小,光圈越大,價格越高,成像也越好,變焦頭旅遊拍風光,城市拍建築,日出日落之類的,都沒有問題一般買相機都會被推薦套機頭的,套機頭都是變焦居多,玩到後面想買個人像頭拍妹,可以從50mm的焦段開始玩,便宜,而且成像效果也還不錯。




鏡頭記錄世界


初入攝影應該必備哪些鏡頭?

1.看自己的拍攝主題,來確定。本人不建議,一入門就採購很多鏡頭,這樣不但浪費錢財,還會耽擱學習攝影的進步。為什麼這麼說,這就像學習美術或者書法一樣,開始的時候,要先練基本功,不能一上來,就要“高大上”,這樣,只會拔苗助長,阻礙自己的進步。要在學會攝影基本操作技術的基礎上,先確定一個拍攝主題來練習拍攝,不能“貪大求全”,譬如:先用標頭50/1.8練習風光攝影的拍攝技巧,掌握各種光線下的拍攝參數,再練習標頭50/1.8拍攝人像拍攝的光線參數要求等掌握了基本的拍攝參數技巧,就可以推廣到其他鏡頭上去。

2.根據自己學習攝影的興趣點,來選擇鏡頭。喜歡拍攝風光攝影的,就去考慮購置廣角鏡頭16-35mm/2.8或24-70mm/2.8;喜歡人像拍攝的就購置85/1.4或200/2.8,還有百微鏡頭100mm/2.8背景虛化效果好的鏡頭。

3.還有一部分人,學習攝影是為了消遣,娛樂。拍攝也沒有特定的主題,那就配備一套變焦鏡頭24-70mm/2.8,就可以一鏡掃天下,想拍攝風景用廣角24mm端,想拍攝遠景用70mm端,想拍攝標準人像用中間焦段。

初學攝影究竟配備哪些鏡頭,當然還要看你的資金實力,有能力添置,適當多添加幾個好鏡頭,有時候,會增加自己的興趣,增進拍攝進步。但不要掉入器材迷的攝影愛好群,就會失去真正攝影的意義。

總之,攝影本身對器材的要求還是很高的,有資金勢力,並適當利用好,會促進自己攝影技術與藝術的進步,最好不要墜入器材發燒友,而忘記攝影本來意義。



四季影像


大三元來一套



一、大三元

大三元並不是指三隻大鏡頭,而是指最大光圈為f/2.8的三隻變焦鏡頭的總稱。這三隻變焦鏡頭,一直是超廣角鏡頭、一隻是標準變焦鏡頭、一隻是長焦鏡頭。這三隻鏡頭的焦段加起來,覆蓋了超廣角到長焦的常用焦段。

另外,所謂的大三元鏡頭並不是某個器材品牌獨有的,佳能有佳能的大三元鏡頭、尼康有尼康的大三元鏡頭、索尼有索尼的大三元鏡頭。

①佳能大三元

超廣角:EF 16-35mm f/2.8L III USM

標準:EF 24-70mm f/2.8L II USM

長焦: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②尼康大三元

超廣角:AF-S 14-24mm f/2.8G ED

標準:AF-S 24-70mm f/2.8E ED VR

長焦: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


③索尼大三元

超廣角:16-35mm f/2.8 ZA SSM II

標準: 24-70mm f/2.8 ZA SSM II

長焦:70-200mm f/2.8 G SSM II


④大三元的優勢

大三元覆蓋了攝影常用的焦段,拍攝範圍及其廣泛。14-24mm f/2.8能拍攝大場景,比如:風光、城市、星空等題材;24-70mm f/2.8 能拍攝大部分題材,比如:人像、婚紗、特寫、靜物等題材;70-200mm f/2.8 有一定的遠攝能力,所以大家常拿著打鳥、拍荷花、拍人像、掃街等題材。

另外,大三元是同焦段的變焦鏡頭中最優秀的,所以很多玩攝影的人都會配齊大三元。大三元雖然好,但價格也不便宜,動輒上萬的價格不是誰都能接受的。如果你只買大三元的其中一隻,那麼我建議你買24-70mm f/2.8。


二、小三元

小三元不是指三隻小鏡頭,而是指最大光圈為f/4的三隻變焦鏡頭的總稱。這三隻變焦頭一隻是一直是超廣角鏡頭、一隻是標準變焦鏡頭、一隻是長焦鏡頭。這三隻鏡頭的焦段加起來,覆蓋了超廣角到長焦的常用焦段。

另外,所謂的小三元鏡頭並不是某個器材品牌獨有的,佳能有佳能的小三元鏡頭、尼康有尼康的小三元鏡頭、索尼有索尼的小三元鏡頭。

①佳能小三元

超廣角:EF 17-40mm f/4.0L USM

標準:EF 24-105mm f/4.0L IS USM

長焦:EF 70-200 f/4.0L USM

②尼康小三元

超廣角:AF-S 16-35mmf/4 G ED VR

標準:AF-S 24-120mmf/4 G ED VR

長焦:AF-S 70-200mmf/4 G ED VR


③索尼小三元:

超廣角:FE 16-35mmF4 ZAOSS

標準:FE 24-70mmf/4 ZAOSS

長焦:FE 70-200mmf/4 GOSS


據不完全統計,大多數人用了一段時間的小三元后會選擇升級成大三元。所以你預算足夠,可以直接買大三元。另外,用大三元體力要好才行,畢竟出去拍個照背一臺相機,三個鏡頭還是很費力的。

一般來說大三元玩膩了,就開始玩大光圈定焦頭了。但是有一部分人在玩了一段時間的大光圈定焦頭後會迴歸到大三元來,畢竟玩定焦還是很考驗技術的,不是前後走幾步就能玩好的。


攝影黃島主


同的鏡頭會令你得到截然不同的作品,不論是構圖上、畫質上甚至使用上,都會帶來很大的分別。這篇將會說明不同鏡頭的優劣,然後讓你作出適當的取捨。

買鏡頭時應該考慮什麼?

在無任何限制下,攝影愛好者當然希望擁有全部鏡頭吧。但在空間和財力有限情況下,我們往往只能選擇最適合自己拍攝習慣的鏡頭,考慮因素如下︰

1) 焦段 (例如你愛拍雀鳥,就要考慮鏡頭是否夠長焦去拍攝雀鳥,或風景就要考慮是否夠廣角)

2) 光圈 (例如拍攝地方較昏暗,又或需要足夠淺景深來突出主體)

3) 格式支援 (包括片幅是否適用,會否出現黑角;又或接環是否相應;又或能否支援自動對焦)

4) 特殊功能 (例如移軸鏡、微距鏡或魚眼鏡等)

5) 重量 (有些鏡頭甚至無法手持拍攝,須用腳架支撐)

6)?價格

在考慮以上主要因素後,你可能亦會考慮到畫質、外型、品牌甚至其他特別功能,以下是幾種比較主要鏡頭的分類供你選購時參考:

定焦鏡 vs 變焦鏡

定焦鏡的特性︰

1) 固定焦距,故此要改變構圖時,只能由拍攝者自行移動。

2) 鏡片較少,一般較輕而且畫質較佳,往往擁有較大光圈,如 f/1.8 或以上。

變焦鏡的特性︰

1) 焦段可變,構圖彈性更高。

2) 鏡片較多,所以一般較重,而且畫質會下降,最大光圈一般通常為 f/2.8 左右。

科技不斷在進步,上述原則亦漸漸改變,例如部份最新的變焦鏡質素,已能與定焦鏡難分高下,而且亦有出現?Sigma 18-35mm f/1.8 的大光圈變焦鏡特例,因此這只是個參考。不過重量方面仍有不少差距,選擇時有必要多留意。

攝影新手應該選擇什麼鏡頭?

定焦鏡只有一個焦段,上圖這支是50mm

攝影新手應該選擇什麼鏡頭?

變焦鏡的焦段是一個範圍的數值,上圖這支是70-200mm

廣角鏡 vs 遠攝鏡

廣角鏡的特性︰

1) 視角較寬闊,多用於風景攝影,前景會有誇張化效果,照片邊緣可能出現影像扭曲。

2) 鏡片通常較少、鏡頭較輕,一般手持拍攝即可,而且有些價格相當便宜。

遠攝鏡的特性︰

1) 視角較窄,但可拍到較遠的景物如雀鳥,而且透視會呈現壓逼感,即是前景與背景的事物好像變得更接近,景深亦會較淺。

2) 鏡片較多、鏡頭較重,越為長焦距例如 500、600mm 的話,往往需要用腳架支撐,價格亦相當高。

如前所述,科技不斷在進步,防震技術等在提升,甚至出現如?Tamron 150-600mm F/5-6.3?可手持拍攝的遠攝鏡,但最重要的是,不要被「一般用法」所限,廣角鏡可以拍攝野生動物,而遠攝鏡亦可用來拍攝風景,只是構圖和視覺效果不同,靈活運用才是正確的方法。

攝影新手應該選擇什麼鏡頭?

廣角鏡可拍攝出廣闊的風景

攝影新手應該選擇什麼鏡頭?

這張在山上拍攝的相片是用遠攝鏡拍攝

原廠鏡 vs 副廠鏡

原廠鏡是相機生產商例如是Nikon、Canon 和 Sony為自己相機所生產的鏡頭。副鏡鏡則是這些生產商以外的廠商,例如是 Tamron、Samyang 開發,供套用在其他品牌機身上使用的鏡頭。

只要接環對應,副廠鏡頭也是不錯的選擇。副廠鏡好處是一般較原廠便宜,甚至差不多一半價格,近年副廠鏡質素也不斷提升,水平甚至直逼原廠?(例如是特別昂貴的?Zeiss Touit,質素極高)。

壞處則是可能會出現兼容問題,例如新的機身未必會支援舊的副廠鏡,導致無法自動對焦。畢竟是不同公司,在鏡頭市場上亦有可能出現競爭,這亦是必須留意的。另外有些人覺得原廠機身配原廠鏡比較漂亮 / 完整,這個心理因素也是頗常見的。

攝影新手應該選擇什麼鏡頭?

Sigma?鏡頭

攝影新手應該選擇什麼鏡頭?

由Tamron出產的副廠鏡

鏡頭的選擇不單包括購買的時候,也包括外遊或出外拍攝時,你會考慮帶甚麼鏡頭才好?要帶多少支?如基礎概念所述,我們需要考慮到鏡頭的用途與重量,如帶多過一支的話,就要考慮拍攝時是否有足夠時間換鏡,也要考慮有沒有足夠體力。

在特別情況 (如拍攝運動),攝影師甚至會帶兩部相機或以上,以換相機代替換鏡頭,以拍到轉瞬即逝的畫面。無論如何,有時該取捨的不是鏡頭,而是我們對影像無止境的貪婪,希望把甚麼都拍下來,所以甚麼鏡頭都買都帶,最後可能一無所得,這是不少人的共同經驗呢。


鏡頭裡的童年


初入攝影應該必備哪些鏡頭?

這個問題的關鍵詞是“初入”和“必備”。我的建議是,初入單反相機攝影的人,應該首先選擇一支24—70/2.8鏡頭。


第一、鏡頭的種類繁多,應有盡有。鏡頭就是相機的眼睛,眼睛看到什麼才能在相機的“頭腦”裡記錄下什麼;由於現代科技的發達,鏡頭的“看見”範圍要遠遠大於平常人眼看到的範圍,近在眉目之下可看,遠在千里之外能見,大到名山大川的豪邁,小到蟲魚的“鬍鬚”的生動,都能讓你盡收眼底、明察秋毫。


由此也就誕生了比如廣角鏡頭、標準(中焦)鏡頭、遠攝(望遠)鏡頭、微距鏡頭,等等等等,有的時候生怕表達不到位不準確,在表述相機鏡頭拍攝能力之前還得冠以“超”什麼什麼的字眼,比如,“超微距”、“超廣角”、“超長焦”等等。一句話——鏡頭種類品種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要想列舉全部的話,“臣妾做不到”。

第二、各種鏡頭具有相對獨立的適用範圍。上面提到鏡頭攝取的視覺畫面由大到小、拍攝距離由遠到近的問題,就是說不同的鏡頭有著不同的拍攝領域和範圍,這一點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第三、初入攝影的人顧及不了那麼多範圍題材的拍攝

。初入攝影的人,完全可以不必顧及整個世界,儘管攝影世界的未來可能就是你的,但是,至少現在不是。

第四、等你相對熟練了,根據具體需求再添置鏡頭不遲。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探索,你的喜好領域和方向會相對集中,到底是人文還是風光 ,到底是宏觀宇宙還是微觀世界,到底是室內拍攝還是郊外遊走,都會顯現出一個清晰的風格和擅長,到那時根據需要,配置實用的鏡頭,才是一種靠譜的思路。


需要提醒的是,當你買上一支鏡頭的時候,檔次不必太低,省得到時就同一焦段的鏡頭不斷地提檔升級,這也是一種資源浪費。

第五、重點說一下為什麼建議首先配置24—70/2.8鏡頭。24—70/2.8鏡頭屬於中焦段鏡頭,焦長適中,適合風光、人文、活動、人像、花卉等等常見題材的拍攝;它的成像質量包括色彩還原度、明亮度、銳度等等指標,都有非常好的畫面表現;這款鏡頭也是傳說中的“大三元”鏡頭中的得力干將,和平常的拍攝領域十分貼近,也同時避開了新手一開始就“鑽牛角尖”的誤區,你可以放心地用它來學習攝影、練習拍攝。

如果覺得說的有道理,請關注《拍客張光林》

  • 單鏡頭反光相機
  • 照相機
  • 攝影
  • 微距鏡頭
收藏

拍客張光林


全面學攝影,必備鏡頭有哪些?

首先恭喜你步入攝影之門。

你想全面學攝影,來諮詢必備鏡頭問題,下面我們共同來交流一下這個問題。

實際上,你在購入相機之後,配一支套頭最為理想

其實,半幅或是全幅機都是可以的,如果你選擇的是半幅機,可以先購置一去套頭,比如18-135這一類鏡頭,足以應付初學都的基本拍攝用,等你練習一段時間後,你就會對自己的拍攝喜好有了一個初步瞭解,這時你再根據自己的風格來選擇鏡頭了,這樣的配置也不至於浪費。

如果你選擇的是全幅機,可以考慮24-105或是24-120之類的套頭,價格也可以接受,性能也很不錯,畢竟是小三元鏡頭之一,最適合初學者使用,像上面說的一樣,你使用一段時間後,再添置其它鏡頭。

比如,你如果喜歡拍攝微距,那麼你就添置一支微距鏡頭,如果你喜歡拍攝人像,那麼你購買一支長焦鏡頭或是定焦鏡頭等。

如果你根本不存在資金問題,那麼大三元鏡頭是必須的。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或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