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魚8880元/斤,憑什麼這麼貴,你吃過嗎?好吃嗎?

安美惠


所有食品都是物以稀為貴,至於好不好吃,值不值得,則是因人而異的。記得去北京時,朋友帶去吃涮羊肉和全聚德烤鴨,覺得烤鴨還可以,涮羊肉就遠不如自己做的好吃。去上海吃據稱是大閘蟹還有醉蝦,也覺得沒什麼特別好吃。昆明的氣鍋雞還過得去,過橋米線就不如家鄉的炊米粉。一次,我給父親和岳父各送了一瓶法國長頸紅酒,父親怕浪費勉強喝完,岳父只試了一口就扔掉了,說比吃馬尿還難嚥。刀魚過去原本也不貴,如今都吃到成為珍稀動物了,想不貴都難!就象過去鄉下人捉了穿山甲只剝鱗片賣點錢往往嫌肉不好吃而大部分都吃剩倒掉了,如今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吃到同理。


阿拙哥


說也奇怪,松江四鰓鱸,鱖魚以及河豚都有詩人稱讚過。而長江刀魚好像是名不見經傳。也許我孤陋寡聞,早先也沒聽說過。恰巧那年四月上旬的一個下午,岳父大人攜全家到吳淞口春遊,輪船碼頭邊有許許多多漁攤,看得出來都是唱晚歸來的漁家。最好看的是一尺長,紅目細鱗,體形修長的刀魚。我指著這陌生的魚,正想詢問漁家,岳父已笑著説:“這是刀魚,很鮮!”晚上歺桌上,一大盆清蒸刀魚,成了主菜。那時候是一塊兩角錢一斤!我從這一頓晩餐後,才知道魚肉極為細嫩,刺極多而極細,吃的時候有戰戰驚驚的心情,當然,肉味極鮮。這以後,我再也沒賣過。一次嚐鮮已經夠了。現在漲到8800元的高價,我關心的是刀魚的存亡生態問題,好在已有禁捕的嚴令。希望刀魚多子多孫,有一天他的價格降下來,大家都有機會證明我對刀魚的評論。其實,魚是非常可憐的,它不會發聲呼喊,所以沒人同情過魚。連大談惻隱之心的孟子,也公開對學生說:“魚我所欲也”!


信敏498


說實話,所謂長江三鮮刀魚,河䐁,鰣魚都引不起我的巨大興趣。早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常去張家港,楊中等地區出差,自然這些江鮮時常會端上餐桌的。雖則魚嫩鮮,能博得大家的口福,但是當年也不是很稀罕,價格也不過是略顯昂貴一點。我在春季時光,到了楊中,東道主常會請吃河䐁,我想到拚死吃河豚的成語,對於這種胖呼呼的象老鼠一樣的魚類,放在小碗裡,似乎有濃濃的白色湯水,實在提不起我的食慾。有一年我到張家港公出,午餐曾經點吃三條刀魚,有股淡淡的土鯹味,實在不敢苟同,無法下筷。結賬時竟要二千多元。聽說這三種江鮮的口感,在長江口的崇明,在啟東,在張家港,在楊中的不同地區的味道也是有區別的。聽說只有最健康強壯的河䐁才能游到楊中,味道也就不一樣了。現在聽說這些魚類價格驚人,真應了個物以稀為貴的緣故。我實在算不上一個美食家,聽到別人的評價,我總覺得言過其實的。確實沒有傳說的那麼好吃。只能證實我是個鄉巴佬。


劉聲90883005


商品的價格,主要是和供需關係掛鉤。現在正宗的長江刀魚數量罕少,供不應求,因此價格就水漲船高,達到了幾千元一斤的天價。


長江刀魚為什麼稀缺?

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左右,長江刀魚並不是什麼值錢的魚種。身處長江中下游的漁民,捕撈到刀魚後都是自己煮來吃,一煮就是一大盆,甚至有用刀魚來喂貓的。

根據數據統計,1973年,整個長江中下游的刀魚產量達到了3945噸

然而,隨著長江水體汙染、人類過度捕撈等一系列原因,長江刀魚的數量越來越少。到了上世紀80年代,長江刀魚的產量出現了斷崖式下跌,銳減到了300餘噸,並且這個數字正在逐年遞減。到了現在,幾條漁船忙活一整天,可能只能捕上一條刀魚。

曾經有一種名為“鰣魚”的魚類,也是長江裡的一大名產,鮮美絕倫,但是現在已經失去了蹤影。長江刀魚,或許正在步其後塵。

這樣的現象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為了保護刀魚的生態,政府接連幾年頒佈了禁捕令,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刀魚在長江裡休養生息

這樣一來,市面上能夠買到的長江刀魚,數量就更少了。

物以稀為貴,刀魚的價格自然節節攀升。特別是對於一些權貴、生意人來說,在宴席上弄一盤刀魚,才能顯得自己有面子、有檔次。有時候,刀魚甚至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徵。

說到底,還是市場決定價格。刀魚數量稀少,想吃它的有錢人又太多,因此刀魚的身價被一再哄抬,價高者得。


長江刀魚究竟好吃嗎?

說實話,正宗長江刀魚的味道,的確好吃。

長江刀魚美味的秘訣,在於兩個字:洄游。這是長江刀魚與生俱來的特性,它們會在開春的時候,從長江入海口逆流而上,尋找合適的產卵地。

為了這段艱辛的旅程,刀魚會事先在體內儲備大量脂肪。在洄游途中,刀魚經過大量運動,肉質緊實,豐腴的脂肪均勻分佈在魚肉裡。在江水裡遊動,身上海水的鹹味也脫去了,格外鮮甜

而且,產卵前的刀魚,身上細密的魚刺非常綿軟,吃在嘴裡,彷彿沒有刺似的,也算得上是一個奇觀。

吃刀魚,有一個很講究的詞,叫“”。因為刀魚肉實在太柔嫩了,夾一塊魚肉放在唇間,唇齒細抿,濃郁的汁水和豐腴的魚肉就全部落到舌尖,入口即化,腴而不膩

除了長江刀魚之外,它還有兩位“近親”:湖刀和海刀。這三者外形相近,但味道和價格都天差地別,唯有保留了洄游天性的長江刀魚,才擁有那種無與倫比的絕妙口感。

現在長江刀魚的天價,咱們普通老百姓,的確是吃不起。不過,還是可以抱有希望的,在若干年之後,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長江刀魚的數量或許能夠漸漸漲回來,重新活躍在我們的餐桌上。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盡情一飽口福啦!


蘇蟹閣


刀魚8880元/斤,憑什麼這麼貴?

每每說起長江的刀魚,恐怕不少人都只是聽說過它鮮美的名頭,對於它數千元一斤的價格望而卻步。而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更多的是對此感覺到驚奇,原本爛大街的刀魚,怎麼就過了幾十年漲價到了幾千元一斤呢?每當清明之前,都是食用刀魚的好季節,那麼也是刀魚價格一次次突破新高的機會。而為什麼刀魚的價格這些年會筆直逼近萬元一斤呢?

第一個原因:刀魚成了奢侈品。俗話說物以稀為貴,若是刀魚一百元一斤還能解釋的通,但此時的刀魚都快上萬元一斤了,再稀少也不至於如此。此時的刀魚更像是奢侈品,成了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刀魚固然鮮美,但能為了口腹之慾付出萬元的價格,恐怕還是在少數。但一些貴人就是用刀魚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就像曾經的鮑魚、魚翅一般,沒什麼好吃的,一開始就是因為富人才吃,引起了大家的跟風,價格炒得奇高。

刀魚成了奢侈品,自然也就引起了一些人的追捧。就像茅臺嚴重的溢價一般,一瓶酒2000多元,自然是因為它烘托出了品酒者不俗的身份。若是飯桌上有一條刀魚,那麼檔次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

很少有人會買純正的長江野生刀魚拿回家自己吃,一般都是在飯店宴請的時候,點上幾條刀魚,彰顯自己的身份。而這樣一來,刀魚的價格自然也就居高不下,哪怕有了人工養殖,但只要它沒有爛大街,那就不會疊價格。刀魚若是想要價格下降,那麼必然是走進了普通人家,人人都吃過刀魚,自然也就不再稀奇。

第二個原因:野生刀魚產量少,難保鮮。想必瞭解刀魚的人們一定知道,這種暴躁的魚一旦離開了水面,立馬就會斷氣。如此一來,想要吃上新鮮的長江野生刀魚,可是要付出一番代價。漁民早晨出去捕魚,運回碼頭後就需要立馬送達飯店,這樣一來才能保證食客能在午宴或是晚宴上,吃到新鮮的刀魚。能賣上萬元一斤的刀魚,在運輸保鮮上也是做足了文章。

第三個原因:資本炒作。就像之前的天價藏獒一般,最高時價格到達過上百萬,但此時都被扔在了高原上,成了喪家之犬。原本長江漁民拿來餵鴨子的魚,如今都快趕上黃金了,這背後自然是有資本的炒作。

中間商從漁民手中低價購買刀魚,隨後肆意加價賣給大酒店,酒店自然再次加價賣給了顧客。刀魚因為稀缺性,受到了那些土豪們的歡迎,為了彰顯身份,他們自然是願意破費的。如此一來,也就成了一場資本的遊戲。

可憐的刀魚被大家捕撈得差點絕跡,此時又成了炒作的工具。等過十年,它們大肆出現在市場上時,刀魚的價格恐怕還將跌落到幾十元。我自然是沒有吃過這樣的魚,原因只有一個,吃不起。

我是魅力社會,若是您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


樂在三農


刀魚,是一種洄游性魚類,身體狹長,宛若長刀一般,呈銀白色,肉質細嫩。因其肉味鮮美,肥而不膩,帶著一股淡淡的微香,所以被稱作“長江三鮮”之一。

刀魚的劃分

刀魚,分為三大類別,湖刀、海刀與江刀,這裡所說的長江刀魚,自然是屬於江刀。湖刀是指在長三角湖泊內生長的刀魚,沒有洄游的本能,也不積蓄脂肪,口味上根本無法與江刀相比,與普通的淡水魚沒什麼區別。海刀則是從大海中捕獲的刀魚,這些刀魚還沒有來得及洄游,就被漁民捉走了。

三種魚雖然樣子有些相似,但價位口感上,卻是天差地別。江刀的魚頭和顏色均為白色,湖刀的下巴會有微微泛紅,而海刀的魚頭明顯泛紅。江刀魚身有光澤,肚子不肥,呈漂亮的流線型,湖刀與海刀的肚子明顯肥大。在外行人看來,湖刀只要保持鱗片完整,與江刀非常接近,所以很容易被商販欺騙。

刀魚的味道

刀魚的處理很簡單,只需要去掉魚的內臟,放兩根蔥、兩塊薑片,再淋上豬油,就進蒸箱。那一次去吃刀魚,我買了三種刀魚,但是剛剛出爐的時候,就發現顯著的差別,江刀帶著一股脂香,撲面而來。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感覺江刀的肉質非常細膩,有很多細微的油脂均勻地分佈在魚肉之中,不僅入口即化,而且有一種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鮮味。

在吃完江刀之後,我又分別吃了湖刀與海刀。與江刀比起來,湖刀根本就沒有味道,而海刀也不怎麼好吃,雖然也帶著一股鮮味,但是與江刀比起來,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而且在肉質上面,遠不如江刀。

跟做菜的師傅瞭解了一下,當地人除卻蒸著吃之外,還有其他的做法,例如刀魚雲吞,刀魚雲吞煎蛋,紅燒刀魚等。

刀魚的價格高昂的理由

物以稀為貴。刀魚因為大量捕撈,加上長江的水質變差,數量越來越少,如今只有少部分獲得捕撈證的人漁民,才有資格捕撈江刀,而且那些漁民一上岸,就會有專門的人等著他們,把那些江刀收走。就拿我去的那一年來說,發出去的捕撈證,僅僅只有二十七張而已。若是我們不注重保護,江刀或許會跟長江鰣魚一樣,再也見不到了。

江刀的味道。江刀的味道確實非常不錯,遠勝大多數的魚肉,是當之無愧的長江三鮮,或許,會有人覺得江刀是炒作出來的,但唯有吃過江刀的人,才會明白,肉質好到這個地步,這魚是值得這個價格的。

我是廚房雜記,持續為你輸出美食知識,歡迎點贊關注!


廚房雜記


我說一個長江三鮮的價格。在我三十歲之前,每個平民百姓家說快到清明瞭,買幾斤刀魚回家吃吃吧,一塊錢一斤,一斤四條。菜市場上多的是,天天有刀魚賣。我有個初中同學,叫ZCG,姑隱其名,沒有什麼忌諱,因為我覺得頭條上的文字還是比過去自己一個人的日記有讀者,不想去無端驚擾早就和自己完全無干的人。(自媒體的閱讀量同過去的紙媒刊物的閱讀量一樣,是一把雙刃劍,因為閱讀量的緣故不敢或者不能說真話的情況一直是存在的。有人要這個閱讀量,有人不要;有的文字要,有的文字不要!這種種情況都存在的。)ZCG在我不讀初中之後,他可能還多讀了幾天書,我在這裡想說的是他當年在蔬菜公司當賣菜人的印象。那時我已經當了老師的了。我當教師第一年的鄉村學校無甚東西可吃,老師是要住校的,週末回家。因為我住城裡,他們有一次讓我起個早,為大家買點刀魚來吃吃。於是我就起早去了蔬菜公司,看見賣刀魚的地方竟然是我這個昔日的同窗在做營業員,那水泥地上一大堆的刀魚,幾百斤應該是有的。就他一人在賣。買的人是排隊的。輪到我去買的時候,這個叫做ZCG的人抬頭看了看我我也看看他。他已經沒有什麼反應的了。十有八九沒有認出我來,那麼多的刀魚是要他一條條的賣出去的,他認刀魚還來不及,哪來的功夫認人?!於是我也不去攀談了,爽爽氣氣的買了刀魚就騎車直奔鄉村學校而去。一路上,心裡一直在想:ZCG啊ZCG,這麼多的刀魚就你一人在賣,得賣到何年何月?!覺得這個同窗的工作很苦,有點憐憫他的意思在的。清明過了,老百姓一般不吃刀魚了,為什麼?!據說過了清明刀魚的刺就硬了,不再好吃。不吃刀魚吃鰣魚!端午節哪個老百姓家買條鰣魚回家吃吃,不是什麼稀罕事情。鰣魚比刀魚略微貴一點,菜市場雖然少有供應,但是三天兩頭不會脫鰣魚供應的。八零年是我在江邊當教師的最後一年,這一年的端午節,有學生家長給我買了一條鰣魚,三斤多重(可能不止),六塊多錢(錢是這個數)!起水鮮,看看都有趣。至於長江的河豚鮰魚鱸魚鰻魚螃蟹,江邊的漁業公社根據季節走,到了那個季節每天都有供應到水產公司,水產公司是每天在菜市場有供應的。有時候如果某種魚緊俏一點,只要略微起早一點,是完全能夠買得到的。沒有中間商,沒有不可思議的天價,老百姓只要想吃是能夠吃得上的。如今長江禁漁了,大家基本上是吃不上的了,等禁漁令過後吧,十年八年後,那時候也許鰣魚刀魚河豚這類長江三鮮又能夠讓老百姓們能夠吃得到的了。特別說一句,河豚因為養殖成功了,如今一年四季都有河豚吃的,養殖河豚還不是很貴的。刀魚和鰣魚的養殖,理論上說是成功的,並且有養殖成功的視頻我看過的,但實事求是地說,近四十年來,我沒有吃到過一次養殖刀魚或者養殖鰣魚,也沒有聽朋友說過他們吃到過養殖的刀魚或者鰣魚,一笑。河豚的養殖成功是確認的,如今只要你想吃河豚,就能夠吃得上的。到長江下游的城市江邊飯店,哪家飯店都會燒河豚的。因為養殖的,毒性相對小,比野生河豚安全得多。只要你有這個興趣,不要拼死,河豚是一定能夠讓你大快朵頤的。想吃就行動吧。但是多說一句,吃河豚危險還是存在的,我不能鼓動你去吃,吃還是不吃,最好還是你自己做決定,不能因為讀了我的這則短文就去吃。主意還是你自己拿準的好,我的這則短文僅僅是供你參考。


一般般的過客


題主所說的8000多一斤的刀魚,應該就是學名長頜鱭的長江刀魚了,其實它之所以這麼貴的主要原因很簡單,跟其他有些昂貴食材一樣,最主要的原因都是物以稀為貴。而根據今年2月1日的規定,長江刀魚的捕撈許可證已經決定停止發放,簡單的說就是長江刀魚禁捕了,以後也吃不到了(以後會不會開放就得看恢復的情況了)。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們越來越少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休養生息。

長江刀魚與河豚、鰣魚併成為“長江三鮮”,它們都是長江洄游魚類,不過現在三種境遇完全不同。真正的長江鰣魚早已消失(已經30多年未見蹤影),現在人們能吃到的大多是十分相似美洲鰣魚,河豚可能因為本身劇毒的關係沒有被滅絕,而且現在人工養殖的情況也不錯。長江刀魚的情況更接近鰣魚一些,希望禁捕一段時間能讓它們休養生息,恢復過來。

至於長江刀魚的美味,我是沒有機會品嚐過,不過能跟鰣魚、河豚並稱,想必肯定是不差的,但是有沒有達到一些人描述的好似“此物只應天上有”的程度,我覺得就看從什麼角度理解吧。畢竟對於有些人來說如果幾千塊錢買條小魚的話,無論如何這魚也必須得美味到“曠古爍今”的程度吧!

長江刀魚的昂貴是因為“物以稀為貴”,而這個“稀有”其實也是人為早就的,基本就源自於環境的破壞和“趕盡殺絕”似得捕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

1973年長江沿岸江刀產量為3750噸;

1983年為370噸左右;

2002年的產量已不足百噸。

2011年的產量僅僅只剩12噸;

2017年開捕季,首日竟沒有一條江刀被捕獲!

2019年2月1日,江刀禁捕。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從發現到被滅絕只隔了70年時間的渡渡鳥,近幾十年來江刀的數量可謂是成“斷崖式”的下降,就連有些老漁民也說這是要滅絕的架勢啊。

其實不管人也好還是其他動物也好,如果為了基本的生存而捕獵無可厚非,但是很少有哪個物種會像我們人類一樣竭澤而漁。長此以往下去環境惡化、物種消失、生物鏈斷裂、生態環境崩潰,最後產生的惡果還是要人類自己吞下。

最後還是希望長江刀魚能過渡過這一劫吧,但願正規的大規模養殖技術能儘快成熟,讓人們能飽口福之餘,也不至於讓一個物種因此而消失。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帶魚要是這麼少也這個價兒!



福筱航


其實刀魚就在清明前後價格才貴,其他時間的刀魚價格不會太貴。8880多一斤算是非常非常高了。刀魚也要分長江刀魚和海刀魚,他們是有所不同的。刀魚全部生活在大海里,等時令到了季節時間到了有一些迴游到江裡,刀魚的骨頭是軟的這樣的刀魚就貴价格就高清明前後大概5000左右吧。那些一直還在大海里的刀魚骨頭是硬的價格就沒有這麼高。很多魚販子會拿這樣的海刀去冒充江刀賣。個人感覺價格為什麼這麼高應該不會說他有多少吃,應該是江浙滬地帶他們拿刀魚來祭祖用所以價格越來越高。。

平時市場上的刀魚價格也就在200上下 小的就更加便宜了油炸的就幾塊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